隧道施工防水与排水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5000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防水与排水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防水与排水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防水与排水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防水与排水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隧道施工防水与排水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防水与排水Word格式.docx

《隧道施工防水与排水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防水与排水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施工防水与排水Word格式.docx

(3)台阶法施工时,上下台阶设架槽(管)引流至下台阶排水沟,严禁漫流浸泡下台阶基坑。

2)洞内反坡排水。

(1)对于反坡排水的隧道,每200m设置一个集水坑,通过水泵逐级抽排至洞口。

(2)抽水机和集水坑容积应按实际排水量确定,设在对施工干扰较小的位置。

(3)抽水机功率应大于排水所需功率的20%,并备用抽水机。

(4)做好停电时的应急排水准备工作。

3)洞内涌水或地下位较高时,可采用井点降水法和深井降水法处理。

井点降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降水要求,选择降水形式、降水设施,编制降水施工方案。

(2)在隧道两侧地表面布置井点,间距宜为25~35m。

井底应在隧底以下3~5m。

(3)应设水位观测井,及时测定动水位,调整降水参数,保证降水效果。

(4)重视降水范围内地表环境的保护工作,制定包括量测监控、回灌等措施,预防地表超限下沉措施。

4)洞内水量较大时的处理措施。

(1)洞内渗漏水严重、大股集中水时,应钻孔引流至集水坑,顺坡段引流出洞;

反坡段用抽水机抽水出洞。

(2)详细记录钻孔位置、数量、孔径、深度、方向和渗水量等情况。

利用排水设施引流至边墙排水管。

(3)隧道洞口基坑排水:

采用井点降水法和深井降水法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基底开挖线0.5m以下。

5)承压水的排放。

(1)预计开挖工作面前方有承压水,应立即暂停掘进施工,采取措施,进行排水降压。

采用超前钻孔或辅助坑道排水。

(2)超前钻孔及辅助坑道应保持lO~30m的超前距离,最短亦应超前1~2倍掘进循环长度。

6)高压涌水的处理。

(1)预测前方有高压涌水时,立即暂停掘进,采用钻孔排水的方法降低地下水的压力。

(2)封堵涌水注浆应先在周围注浆,切断水源,然后顶水注浆,将涌水堵住。

1.3结构防、排水

1.3.1一般要求。

1)防排水材料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满足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明。

2)必须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施工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l)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加总量不宜小于320kg。

(2)砂率宜为35%~45%。

(3)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4)非泵送防水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

泵送防水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宜为lO0~140mm。

坍落度每小时的损失值不应大于30mm。

(5)掺加引气剂的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

(6)防水混凝土的缓凝时间宜为6~8h。

(7)抗渗性能试验:

6个试件中有4个未出现最大水压值为合格。

3)止水带埋设位置要准确,粘结牢固、平展。

止水条宜选用制品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并应预埋嵌入混凝土内2cm。

1.3.2施工工序。

见图8-2

结构防水与排水施工工序图8-2

1.3.3施工要点

1)衬砌背后防排水。

(1)衬砌背后纵、环向盲管、中心排水管(沟)排水性能良好;

横向排水管排水通畅。

(2)衬砌混凝土施工时,不得损坏防排水设施,确保各排水孔道连接顺畅,以形成通畅的排水体系。

(3)各管路连接采用变径三通方式,纵向排水管与三通接头连接应用土工布包裹;

中心排水管和纵向排水管高程控制良好。

(见附图22、23)

(4)各排水管材的规格、质量、安装间距、材质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防水板质量。

(1)防水板宜选用高分子材料,幅宽2~4米,EVA膜厚度不小于1.5mm,并应符合设计要求,柔性好、耐久性好、耐刺穿性好;

其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8-1。

防水板质量物理力学性能表表8-1

项目

拉伸强度(Mpa)

断裂延伸率%

热处理时变化率%

低温弯折性

抗渗性

指标

≥12

≥200

≤2.5

-20℃无裂纹

0.2Mpa24h不透水

(2)防水板铺设之前应检查是否有变色、波纹(厚薄不均)、斑点、刀痕、撕裂、小孔等缺陷,如果存在质量疑虑,应进行张拉试验、防水试验和焊缝张拉强度试验。

3)防水板铺设。

(1)防水板铺设前检查。

①检查喷射混凝土表面无空鼓、裂缝、松酥、外漏锚杆头、钢筋头等能刺破防水板的物质。

②喷射混凝土平整度要求:

D/L≤1/6,拱顶D/L≤1/8,否则要进行基面处理。

(L为喷射混凝土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

D为喷射混凝土相邻两凸面间凹进深度)。

③用隧道激光断面仪检查断面尺寸,复核中线位置和高程,确保衬砌厚度和净空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④防水板铺设应超前二衬施工1~2个衬砌段,形成铺挂段、检验段、二衬施工段的流水作业。

⑤基面明水提前采用盲管排入纵向排水盲管。

(2)防水板铺设前拼焊。

①根据隧道断面尺寸,裁剪单幅板材的长度(隧道环向长度的1.1~1.2倍)。

宜将2幅板材首先在铺挂前拼焊。

②焊接一律采用双焊缝焊接,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cm,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得小于1.25cm。

EVA膜与垫片进行热合时间不得少于10s。

(3)防水板施工工序流程图8-3

防水板施工工序流程图8-3

(4)防水板铺挂。

①工艺:

基面清理→土工布垫层施工→塑料垫片施工→防水板铺挂。

②土工布垫层施工。

a铺设方法:

在隧道拱顶纵中心线,使土工布垫层的横向中心线与喷射混凝土的纵向中心线相重合。

b土工布从拱顶部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设,用塑料胀管、木螺丝或射钉和塑料垫片将土工布固定在合格的喷射混凝土基面上。

c塑料垫片施工:

用塑料胀管和木螺丝将塑料垫片压在土工布垫层上,间隔50-150cm矩形布置(拱顶50cm,边墙100cm,底板150cm)。

(见附图24)

d防水板铺设:

剪裁卷材长度(要考虑搭接在底板上);

然后与土工布垫层一样从拱顶部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设,边铺边热熔焊接。

(见附图25)

e防水板铺挂松弛率要求:

环向松弛率经验值一般取10%,纵向松弛率一般取6%。

根据初期支护表面的平整程度适当调整,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板面与喷混凝土面密贴。

(5)防水层破损的检查

①利用防水层接缝时留出的空腔做充气检查。

②检查方法:

用5号注射针与压力表相接,用打气筒充气。

充气时留出的空腔会鼓起来,当压力表达到0.1~0.15MPa时,停止充气。

如果保持压力lmin不下降,说明焊接质量良好;

否则,用肥皂水涂在焊缝上,找出漏气之处,补焊,直到接缝不漏气为止。

③在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发现防水层破损处,必须立即作出明显的记号,以便逐个把破损处修补好。

(6)防水层破损修补的具体要求:

①补丁不得过小,离破损边沿不得小于7cm。

②补丁要剪成圆形,边沿不能有正方形、长方形及三角形等的尖角。

4)成品防护:

(1)当衬砌紧跟开挖时,衬砌前端的防水板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爆破飞石损伤防水板;

(2)开挖、铺挂防水板、衬砌三者平行作业时,铺设防水层地段距开挖面不应小于一个爆破安全距离,并在施工中采取措施,保护铺挂成形的防水板。

(3)绑扎钢筋时,防止钢筋损伤防水板;

焊接钢筋时在焊接作业与防水板之间增挂防护板。

(4)防水层安装后严禁在其上凿眼打孔;

(5)在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前,应检查防水层铺设质量和焊接质量,如发现有破损情况,及时处理。

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得接触防水板。

1.3.4止水带和止水条。

1)止水带。

(1)止水带埋设位置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止水带定位时,应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防止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正。

在固定止水带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防止止水带偏移,以免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

可采用定位钢筋定位。

(2)止水带先施工一侧的混凝土时,其端头模板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3)接头应连接牢固,接头宜设置在距铺底面不小于300mm的边墙上。

(4)隧道断面变化处或转角处的阴角应抹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圆弧,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不应小于200mm,钢片止水带不应小于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

(5)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打洞固定止水带。

在固定止水带和灌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止水带不被钉子、钢筋和石子等刺破。

如发现有刺破、割裂现象,必须及时修补。

(6)宜加强混凝土振捣控制,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且应注意防止振捣造成止水带偏位或破损。

(7)止水带的长度应根据施工需要事先向生产厂家定制,尽量避免接头。

如确需接头,应连接牢固。

根据止水带材质和止水部位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接头方法。

橡胶止水带的接头形式应采用搭接或复合接;

塑料止水带的接头形式应采用搭接或对接。

止水带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冷粘或焊接的缝宽不应小于50mm。

2)止水条。

(1)止水条宜选用制品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其性能见表8-2

制品型遇水膨胀止水条表8-2

序号

1

硬度(邵氏A)(度)

42±

7

2

拉伸强度(mp)

≥3.5

3

扯断伸长率(%)

≥450

4

体积膨胀倍率(%)

5

反复浸水试验

抗拉强度

≥3

≥350

6

低温弯折-200C×

2h

无裂纹

防雷等级

优于2级

注:

1硬度为推荐项目,其余为强制项目。

2成品切片测试应达到标准的80%。

3接头部位的拉伸强度不得低于标准强度的50%。

4体积膨胀率是浸水后的试样质量与浸水前的试样质量的比率。

(2)止水条必须在上环二衬混凝土浇筑时预埋,并嵌入2cm。

必要时用胶粘结或钢钉固定,下环混凝土施工时将其固定后,方可浇筑下一环混凝土。

(3)确保止水条位置准确,固定牢固,在下环混凝土浇筑前禁止被水浸泡。

1.3.5施工缝的处理。

1)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原则上不留纵向施工缝。

如确实留有施工缝应采用手持式凿毛机进行凿毛,并清理干净。

2)水平施工缝:

墙体水平施工缝宜设置在高出铺底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设置在拱墙连接线以下150~300mm处。

3)垂直施工缝:

垂直施工缝施工时,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

刷不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净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及时浇筑混凝土。

端头模板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端头应埋设涂有脱模剂的楔形硬木条,形成预留浅槽,其槽应平直,槽宽比止水条宽1~2mm,槽深为止水条厚的1/2~1/3,将遇水膨胀止水条牢固地安装在预留浅槽内。

4)根据二衬台车、矮边墙和仰拱等的各自长度,设置施工缝,

5)施工缝应水平或垂直,并用模板或其他措施,形成预定的形状,以保证与后续工程紧密连接。

1.3.6变形缝的处置。

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等要求,变形缝的施工应注意:

1)沉降变形缝的最大允许沉降差值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大于30mm。

当计算沉降差值大于30mm时,应采取特殊措施。

2)沉降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mm,伸缩变形缝的宽度宜小于此值。

3)变形缝处的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4)变形缝底应设置与嵌缝材料无黏结力的背衬材料或遇水膨胀止水条。

1.4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4.1防水层。

1)防水层破损。

(1)形成原因:

①喷射混凝土基面处理不符合要求,存在钢筋头、凸出的管件等尖锐突出物,刺破防水层。

②爆破飞石砸破或电焊烧伤防水层。

(2)预防及处理措施:

①铺挂防水层前,对基面进行认真检查,在确认基面外露的钢筋、尖锐突出物处理完毕并用砂浆抹平后,方可铺挂。

②开挖和衬砌作业要防止损坏防水层,当衬砌紧跟开挖时,衬砌前端的防水层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爆破飞石砸破防水层。

③衬砌钢筋的安装、焊接,各种预埋件的设置,挡头板的安装,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就位以及浇筑混凝土等作业时,应小心谨慎或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出现撞破、刺穿或烧伤防水层的现象。

④如发现防水层存在破损情况,应及时进行修补。

2)防水层存在空缝、气泡现象.

(1)形成原因:

防水层焊接或粘接不牢,质量不过关,或粘接(焊接)操作不当,致使粘接(或焊接)存在假缝、漏焊等现象。

(2)预防及处理措施:

①严格按防水层操作工艺进行操作,接合前应将待接的两块防水层接头擦净、对齐、并保证搭接长度,采用热合焊接时应严格控制焊接温度、焊机行走速度,保持焊机与焊缝良好接触、行走平稳。

②应加强检查,对个别漏接、漏焊处及时补接,补焊时尽量避免防水层的接头处折皱。

3)防水层与喷射混凝土基面未密贴、出现紧绷现象或松弛度过大。

①初期支护表面存在的凹坑未进行补平处理。

②防水层吊环间距过大。

①衬砌前应将紧绷处一定范围内的防水层拆除,更换大面积的防水层后重新接合;

或将紧绷处防水层割开,增加一块防水层并粘接成整体。

②铺挂防水层前应根据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程度确定防水板固定点间距,尽量均匀布置,衬砌平整度较差时应适当调整。

1.4.2止水带。

1)与混凝土结合不密贴。

(1)形成原因:

止水带周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凝固后产生收缩。

(2)预防及处理措施:

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接缝混凝土的振捣,确保止水带与混凝土结合密贴、无空隙。

2)止水带偏位

安装止水带定位不准、钢筋卡固定不牢、衬砌挡头板跑模或混凝土振捣不均。

①在止水带安装时要严格执行规定的安装工艺。

②衬砌端头混凝土浇筑时,止水带两侧混凝土应均匀灌入,防止混凝土过分偏压造成止水带偏斜,同时注意均匀振捣。

③挡头板拆除后,应将外露的一半止水带掰直掰正,用钢筋卡卡紧后进入下一环衬砌施工。

1.4.3排水。

1)衬砌背后排水不畅。

①环向排水管未接至纵向盲管,或基面渗水量较大未布设环向排水盲管。

②纵向排水盲管与横向排水管(泄水孔)未接通。

③横向排水管(泄水孔)堵塞。

①基面渗水量较大处,布设排水盲管集中引排水。

②环向和纵向排水管,纵向和横向排水管之间接头要连接牢固、密封可采用三通连接。

③横向排水管(泄水孔)应设置不小于2%的流水横坡,并经常疏通。

2)路面渗水或冒水:

路面底排水盲管堵塞或与隧道内排水沟、隧底盲沟连接不畅。

①路面底排水沟施工时不能堵塞,路面底排水盲沟必须外裹渗滤布,防止路面基层或面层施工时,水泥浆液渗入,堵塞排水通道。

②隧道内排水沟施工时,不能堵塞路面底排水盲沟的出水口。

1.5安全施工

1.5.1在集水井周边设置安全护栏,并悬挂密目式安全立网。

1.5.2在防水板铺设台车周边设置安全护栏,底部设置兜底安全平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