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3、许多的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而成。
24、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2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6、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
27、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之前,人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
28、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制作晶体的方法有(结晶)和(蒸发)。
二、选择题
1、要观察清楚花粉的样子,我们需借助(B)来观察。
A.放大镜B.显微镜
2、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 B )的微小物体。
A.
厘米 B.
毫米 C.0.5毫米
3、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的人是( C )
A.列文虎克 B.罗伯特胡克 C.巴斯德
4、我们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 )
A.放大了的正像 B.放大了的倒像 C.缩小了的倒像 D.缩小了的正像
5、昆虫头上(C)就是它的触角。
A.触角 B.复眼 C.鼻子
6、下列物质中那些全是晶体(B)
A.玻璃、冰花、砂石 B.牙齿、砂糖、碱 C.松香、味精、白糖
7、英国物理学家(A)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A.列文虎克 B.罗伯特胡克 C.巴斯德
8、下列物品中那些不具有放大的功能( B )
A.装满水的烧杯 B.透明的玻璃 C.透明塑料袋装水
9、用放大镜观察叶片比用眼睛观察叶片更能看到( C )
A.叶细胞 B.叶片的颜色 C.更细的叶脉
10、眼睛看上去比较光滑的物体,如果使用放大镜来观察,可看到该物体会变得(A )。
A.比原来更粗糙 B.比原来更光洁 C.比原来更迷糊
11、能放大物体的器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 A )
①透明的 ②不透明的 ③中央向外凸的 ④中央凹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蚜虫对植物危害较大,但它也被别的昆虫所吃掉,常见的蚜虫的天敌有( C )
A.瓢虫 B.蚊虫 C.草蛉
13、鱼缸里的水自然发绿最可能的原因是( B )
A、水中有一个绿藻B.水中的绿藻持续增加C.水本身变为绿色
1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材料,标本制作是重要的环节,要想达到较好的观察效果,所观察的标本应是( B )
A.完整的 B.薄而透明的 C.有颜色的
15、我们用放大镜观察各种各样的昆虫后,发现他们都有( A )
①一对触角 ②两对飞行的翅膀 ③两对足 ④两排锋利的牙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1、每种物质的晶体都有固定的形状,但不同的物质的晶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
2、各种物质的晶体大小都一样,并且都是很小,必须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
(×
)
3、蚜虫危害植物和草蛉幼虫吃蚜虫的方式一样,都是吸食液体。
(√)
4、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因为我们可以用显微镜放大任何物体。
5、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被观察的物体无限放大。
(×
6、列文虎克是最先用显微镜观察微小世界,也是最先发现和提出“细胞”的人。
7、细胞学说被誉为19世纪滋润科学的四大发现之一。
8、放大镜越大,那么它的放大效果就越好。
9、所以的微生物对人类来说都是有害的。
(x)
10、我们可以利用烧瓶、烧杯、广口瓶装上水自制放大镜。
11、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
12、用眼睛直接观察树叶和用放大镜观察没有什么区别。
13、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光线不会发生改变。
(×
)
14、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15、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6、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
17、味精不是晶体。
18、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有规则。
19、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20、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
21、我们可以直接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2、细胞是没有生命的。
23、显微镜上的反光镜没有什么作用。
24、我们利用放大镜能观察到洋葱的表皮细胞。
25、我们可以在鱼塘中找到微生物。
(√)
26、我们不可以自己培养微生物。
27、在观察微生物时,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我们可以用吸水纸在盖
玻璃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
28、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时,看到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3色组
成的。
(√)
29、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打磨成的。
30、显微镜是利用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的放大作用把细小的物体放大的。
四、连线题
肉眼——能看到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能看到小于
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和分子。
五、问答
1、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
4分
答:
观察方法一: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与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观察方法二: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呢?
3分
放大镜镜片凸起程度越大的放大镜,它的放大倍数就越大。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题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 等,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1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13、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4、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
(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6、(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1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1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19、能产生新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有:
(定粉和碘酒),铁钉生锈,(蜡烛燃烧), 白糖加热),米饭与唾液,小苏打和白醋等等。
20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无)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
21、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二,判断题题(每题1分,共36分)
1、唾液能消化淀粉。
2、淀粉和滑石粉遇到碘酒都会变蓝色。
(X)
3、土豆中含有淀粉,滴上碘酒会变黑色。
(X)
4、肥肉中含有丰富的淀粉。
5、淀粉就是滑石粉。
6、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7、铁片的颜色和铁锈的颜色很接近。
8、铁生锈和水、氧气有直接关系。
9、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能产生红色的铜。
10、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化学变化在进行着。
11、化学变化过程中只能出现颜色的改变。
12、化学变化的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13、淀粉遇到碘酒变蓝是一种化学变化。
14、物质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快的。
15、油和水混合后会放出很多气体。
16、物质只要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
17、沙和黄豆混合后,我们观察到的两中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1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
19、蔬菜当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10、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黑色。
21、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留下的液体仍然是醋。
22、铁和铁锈实际上就是一中物质。
23、硫酸铜与铁反应能产生一种红色的物质。
24、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5、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能产生棕红的铜。
26、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27、把易拉罐压扁,水结冰是物理变化(√)
28、铁生锈,蜡烛燃烧是物理变化也是化学变化。
29、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不是变化的。
30、米饭和馒头在口腔中过一会儿会有甜味,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31、发面时,面团肿大的原因是面团里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32、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水结冰)(加热白糖)(豆子和沙子混合)等。
(X)
33、物理变化的特点:
不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的特点:
产生了新物质。
34、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
35、含淀粉的食物有米饭、土豆、面粉、红薯、玉米、豆类、包子、馒头、白萝卜类。
36、白糖熔化是由物理变化,在熔化后变黄、变黑,有焦味是化学变化。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哪些食物含有淀粉?
哪些食物不含有淀粉?
(请举例说明每种5个)
含有淀粉的食物:
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
不含淀粉的食物:
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
2、铁生锈与什么原因有关?
为什么说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铁生锈与空气和水有关。
因为我们的依据是物质的变化产生新物质就是化学变化,而铁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产生了新的物质——铁锈,所以说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3、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
(1)制成合金;
(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
(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第三单元宇宙测试题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5、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6、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月相变化从初一到初八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
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环形山
,形成它的主流观点是撞击说,此外还有火山说。
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9、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10、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1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日食发生的类型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
月食发生的类型有月全食、月偏食。
1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13、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14、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
图示如上:
15、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16、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7、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18、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19、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20、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
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
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2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
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2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23、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24、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5、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26、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27、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28、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2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30、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3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32、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
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33、关于月球,我知道它是绕地球
(逆时针)
方向运行的。
它的直径约是地球的(
),质量约是地球的
(
),体积约是地球的
),引力约是地球的
)
。
二、判断。
1.观星时低头俯视活动星图,再抬头找星。
2.月相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宇宙里有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两个星系。
4.日食是日被遮挡,月食是月被遮挡。
5.太阳系里行星之间的距离是均匀的,但大小差别很大。
6.北斗七星作为一个整体在天空中会转动,但七颗星的相对位置很稳定,自古不变。
7.月球虽然有海洋—月海,但一片荒凉没有生机。
8.恒星也是运动的,位置也是不断变化的,
9.光年是距离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
10.月相变化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
(√)
三、选择(每题3分共21分)
1.有人类登上的星球有(A)
A月球
B火星
C月球和火星
2.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可能可以看到(A)
A.日食B.月食C.太阳和月球同时在天空出现
北极星是(A)星座的主要标志。
A大熊
B小熊
C猎户
3.月食发生的原因是(B)
A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B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C太阳挡住了月球的光
4.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C)。
A.阿波罗B.杨利伟C.阿姆斯特朗
5.中国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C)。
A.聂海胜B.费俊龙C.杨利伟
6.北极星是(A)星座的主要标志。
7.冥王星属于(B)
A行星
B矮行星
C小行星
四、连线(每线2分共8分)
牛郎座
天琴座
织女星
天鹰座
天津四
天蝎座
心宿二
天鹅座
五,排序题:
(每题6分共12分)
1、将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进行排列
金星
木星
火星
水星
士星
地球
天王星
海王星
水星金星
地球
2、将下列天体及天体系统按所占空间的大小按由大到小顺序进行排列
太阳系
太阳
月球
宇宙
银河系
总星系
宇宙
总星系
银河系太阳系太阳
六、思考(14分)
1.怎样找到北极星,写出找星方法。
首先找到北斗七星,再把北斗七星勺头的两颗星虚拟连线并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的那颗亮星就是北极星了。
七、简答题:
1、日食成因及其发生的特点?
要求绘图。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于同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
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
了(日食)。
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P54图要求会画)日食发生的
几个特点:
(1)、太阳被物体给挡住,
(2)、挡光物体是球形(3)、地球、挡光物体和太
阳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4)、挡光物体在运动。
日食一般发生在初一,总在太阳光轮的西
边开始。
图:
参考P50
2、月食成因?
(要求绘图)(3分)
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背日面,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就会发生月食。
月食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有月全食、月偏食。
(会画图)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测试题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类。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
(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
(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焚烧垃圾的优点:
(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
(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
缺点:
(1)消耗大量电能
(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7、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