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微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畜牧微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微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具有收缩功能,可引起细菌运动,是细菌运动器官。
三、纤毛、是一种空心的蛋白质,可分为普通纤毛和性纤毛两类。
前者较纤细较短,数量较多后者一般不超过4条。
普通纤毛能使细菌牢固的附着在动、植物和其他细胞上,与致病性有一定的关系。
性纤毛在雄性菌和雌性菌的结合中是重要的,是供体细菌向受体细菌传递质粒等遗传物质的通道。
四、芽孢一部分杆菌、个别球菌,在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可以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内部孢子,称为芽孢。
未形成芽孢之前的菌体则称为繁殖体或营养体。
17、芽孢在不良条件下,不表现明显的生命特征,处于休眠状态;
一旦遇到适宜的条件,便会萌发和出芽,重新生长成新的繁殖体。
一个细菌只能产生一个芽孢,一个芽孢只能产生一个繁殖体,故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器官,而是抵抗不良环境条件以保存生命的一种构造。
18、细胞的营养需要包括:
包括水、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灰分元素及生长因素等。
19、根据细菌对碳素来源利用能力的不同,可以把细菌分为自养细菌和异样细菌两类。
20、自养细菌能氧化某些无机物(如NH3、H2S等)以获得能量的称为化能自养菌;
21、异养菌要有较复杂的有机物如糖类、醇类和有机酸类等作为碳源才能生长。
22、异养菌绝大多数是从是从氧化有机化合物取得能量的,称为化能异养菌。
23、少数细菌体内含有细菌叶绿素,也能利用光合作用取得能量,称为光能异养菌。
24、异养菌根据寄居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腐物寄生菌和活物寄生菌。
25、细菌吸收营养的方式有:
①被动扩散又称单纯扩散。
②促进扩散。
③主动运输。
④基因转位。
26、凡是由细菌引起,使代谢基质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以释放能量,供细菌生命活动利用的生物化学过程,称为细菌的呼吸。
27、细菌及其呼吸作用分为三个类型:
①厌氧性细菌及厌氧性呼吸。
②需氧性细菌及需氧性呼吸。
③兼性细菌及兼性呼吸。
28、能致动物疾病的放线菌很少,其中有牛放线菌。
29、螺旋体无鞭毛,但细胞体具有伸缩旋转的弹性,能非常活泼地前后放置运动。
30、霉形体缺乏坚硬的细胞壁。
31、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是严格的细胞内容物。
3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属原生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包括真菌、藻类和原虫。
33、真菌是一大类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真核微生物,仅少数类群为单细胞,其余为多细胞,大多数呈分枝或不分枝的丝状体,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从外形上可分为酵母菌、霉菌和担子菌三大类群。
34、酵母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大多数酵母菌是球形、卵形、椭圆形、腊肠形、圆筒形和胡瓜形,少数为瓶形、柠檬形和假丝状等。
35、酵母菌细胞比细菌大得多,大小约为1—5×
5—30ц或更大。
36、霉菌属丝状真菌。
37、霉菌的菌丝主要由孢子萌发长而成。
38、霉菌的菌丝平均宽度为3—10,方线菌的菌丝平均宽度为1—2。
39、霉菌的菌丝分为两种:
一种无隔膜,呈长管状的分枝,细胞内含有许多核,称为无隔菌丝。
菌丝生长过程中只有细胞核的分裂和原生质的增长,而没有细胞数目的增多;
另一种有隔膜,整个的菌丝是由分枝的成串多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含一个或多个核,称为有隔菌丝。
40、菌丝生长,细胞的数目也随之增多。
41、霉菌的菌丝功能也有分工,摄取营养物质功能的菌丝称为营养菌丝或基质菌丝,伸向空中的菌丝称为气生菌丝,气生菌丝上能生出各种孢子进行繁殖的,称为繁殖菌丝。
42、霉菌是以产生各种无性或有性孢子来繁殖的.
43、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叫做无性孢子,大多数霉菌是通过无性孢子来进行繁殖的,如芽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分生孢子,这些孢子萌发后形成新的个体。
44、霉菌的有性繁殖是经过两性细胞结合后,产生一定形态的孢子来实现的。
这种孢子叫有性孢子。
45、霉菌的有性孢子有四种类型,包括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和子囊孢子。
46、病毒种类繁多,按其感染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等三大类。
47、病毒外形呈球状或近似球状,少数病毒呈杆状、丝状、弹状或砖块状,而噬菌体多呈蝌蚪状。
48、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为纳米和埃。
49、一个结构齐全、功能完整而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颗粒,称为病毒子,病毒子的中心为核酸。
50、病毒的基因组,能为病毒的增殖、遗传、变异等功能提供遗传信息。
51、核酸的外周包有蛋白质外壳,称为衣壳。
52、有的病毒在核衣壳外还包有一层囊膜,称为有囊膜病毒。
53、核衣壳裸露的病毒称为无囊膜病毒
54、囊膜是病毒核衣壳在细胞内装配完成后,以“出芽”的方式通过细胞膜释放时获得的一层脂蛋白性的膜。
55、核酸构成病毒的心髓。
任何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既DNA或RNA。
56、病毒吸附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颗粒与细胞在有阳离子存在时,发生随即吸附,它是可逆的。
第二阶段,病毒颗粒特异地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这是病毒颗粒的表面成分与细胞膜的受体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牢固的,不可逆的。
57、病毒吸附在宿主胞膜后,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细胞内,称为侵入或穿入。
58、生物合成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两部分。
多数DAN病毒在宿主细胞核内合成核酸,而多数RNA病毒则在细胞浆中合成。
病毒蛋白质只能在细胞浆内合成。
59、囊膜是通过细胞核膜或细胞膜是获得,并以“出芽”的方式释放。
无囊膜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装配成核衣壳后,以宿主细胞破裂的方式或以反吞饮方式释放。
60、土壤是大多数腐生性微生物生活的最好环境,在土壤中居住着大量的微生物。
61、空气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适宜自然环境。
62、有的是从土壤、空气和动物所接触的环境中污染的,称为过路菌。
63、长期生活在动物体表或体内的共生的或寄生的微生物,称为常住菌。
64、瘤胃微生物的区系十分复杂,包括厌氧性纤毛虫和细菌两大类。
65、瘤胃细菌的种类很多,能分解纤维的主要有:
产琥珀酸拟杆菌,小生纤维梭菌,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小瘤胃杆菌;
发酵淀粉和糖的主要有:
牛链球菌、丁酸梭菌、丁酸弧菌属的一个种、反刍兽半月形单胞菌等;
合成蛋白质的主要有:
淀粉球菌、淀粉八叠球核辐射、淀粉螺旋菌和另外一些嗜碘微生物;
合成维生素的主要有:
维生瘤胃黄杆菌、丁酸梭菌。
66、但就代谢活动的强度和其作用的重要性来说,细菌远远超过纤毛虫。
67、瘤胃内多种细菌之间和细菌与纤毛虫之间彼此共生。
68、粪便中的微生物主要有腐败菌、嗜热菌、引起各种发酵的细菌和霉核辐射、酵母菌、放线菌等,粪便中有时还含有传染病的病原菌。
69、粪肥在堆放过程中,由于其他微生物,特别是嗜热菌的作用,其内部的温度,能上升到70—80℃,可以杀死某些病原菌、寄生虫及虫卵,减少传染源,称为生物热消毒。
70、无菌动物是指不含有任何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
71、无特定病原动物是指没有某些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及其抗体或寄生虫的动物。
72、杀死物体中所有微生物,叫做灭菌。
73、杀死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叫做消毒。
74、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叫做防腐或抑菌。
用于防腐的化学药品称为防腐剂或抑菌剂。
75、无菌法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物体的方法。
76、抑菌作用是指抑制或阻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
77、杀菌作用是指能使菌体致死的作用。
78、抗菌作用包括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是这两者的总称。
79、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生物因素。
80、影响微生物的物理因素主要有:
干燥、渗透压、温度、光线、射线、滤过。
81、高温灭菌有不同方法,分为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
82、对动物和人机体具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统称为病原微生物。
83、病毒、立克次氏体等则属于严格寄生性微生物,它们仅能生活于组织细胞中。
84、有些病原微生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表现出致病作用,这类微生物称为条件性病原微生物。
85、外毒素经0.3%~0.5%甲醛溶液处理后,会丧失毒性,但仍保留很强的抗原性,称为内毒素。
内毒素常用来作为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生物制剂。
86、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区别:
内毒素是蛋白质,可为蛋白酶分解。
外毒素是脂多糖。
87、在传染过程中,动物呈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称为显性传染既传染病。
而不表现可见临床症状,则称为隐性传染或无症状传染。
88、传染病的来源有:
①患传染病的人或动物。
②带菌(带病毒)者。
③其他;
如某些昆虫。
89、病原微生物传染时传递的媒介有饲料、水、空气、土壤、畜舍、场地、器具、以及动物、植物和人类体表等。
90、由传染来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一般通过直接或间接两种传递方式侵入另一些易感动物。
91、直接接触传染:
由病畜与健畜直接接触,如啃咬、交配、舐舔、吮吸等传递病原微生物而引起。
如狂犬病就是健畜被病犬咬伤而传染的。
92、间接接触传染:
病原微生物通过各种媒介物传递,间接地使健康动物发生传染。
多数传染病是以这种传播方式传染的。
93、动物机体由于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生理机能及免疫状况等不同,易感性也有差异。
94、大肠杆菌有160多个血清群及若干个血清型和亚型。
致病型大肠杆菌是引起幼畜腹泻和家禽乱卵巢炎、腹膜炎,以及败血性大肠杆菌病的重要病因,且与血清有一定关系。
95、鸡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只侵害鸡和火鸡。
96、布氏杆菌属细菌是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的病原体,主要侵害生殖系统,引起妊娠母畜流产、子宫炎,公畜发生睾丸炎;
人则表现为不定期的发热,关节炎,睾丸炎等。
97、巴氏杆菌属中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禽霍乱,猪肺疫,牛、兔及马的急性出血性败血症。
98、溶血巴氏杆菌能使绵羊和牛发生肺炎,使羔羊发生败血症。
99、鸭疫巴氏杆菌是鸭疫综合症的主要病原体。
100、猪丹毒杆菌为猪丹毒的病原菌。
101、分枝杆菌属对人和畜禽有致病作用的有结核分枝杆菌和副结核分枝杆菌。
102、牛放线菌多侵害牛的上下颌骨及舌部,使其发生“大颌病”和“木舌症”。
103、猪肺炎霉形体是猪气喘病的病原体。
牛肺疫霉形体是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
104、禽痘病毒,致鸡的痘病。
我国普遍使用的疫苗有鸡痘鸡胚弱毒苗,以针刺法接种鸡,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105、鸡新城疫病毒能使鸡发生新城疫。
106、口蹄疫病毒致牛、猪、羊、驼等动物发生口蹄疫。
使患畜的口腔黏膜、舌及踢部间或在乳房发生特征性的水泡性病变
107、猪瘟病毒是猪瘟的病原体。
108、鸡传染性上囊炎病毒是鸡传染性腔上囊炎的病原体。
109、免疫是机体通过其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各种抗原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110、幼畜通过初乳、雏禽通过卵黄、从免疫母体被动地获得抗体而具有的免疫力,叫做天然免疫。
这种免疫的持续时间较短。
111、动物接种某种疫苗或注射某种毒素后所产生的免疫力,称为人工自动免疫。
112、机体注射某种高免血清或康复血清后获得的免疫力,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113、获得性免疫可分为:
天然自动免疫、天然被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114、健康动物的血液和组织液内,含有补体系统、干扰素、溶菌酶、缄性多肽、ß
溶解素等多种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物质。
115、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腔上囊和骨髓。
116、胸腺能诱导来自骨髓的淋巴干细胞中的前T细胞,分化成熟为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简称T淋巴细胞或T细胞。
117、腔上囊:
鸟类腔上囊能将来自骨髓淋巴干细胞中的前B细胞,诱导分化成熟为囊依赖淋巴细胞,简称B淋巴细胞或B细胞。
哺乳动物和人类没有腔上囊结构,骨髓中的前B细胞就在骨髓中成熟为B细胞。
118、骨髓也是人和哺乳动物B细胞成熟的场所,骨髓也是产生抗体的重要器官。
119、周围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和脾脏。
120、机体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杀伤淋巴细胞(简称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简称NK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
121、单核吞噬细胞系指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122、机体免疫应答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致敏阶段、增殖分化阶段和效应阶段。
123、T细胞和B细胞在增殖分化过程中,均有一小部分形成长寿的记忆细胞。
124、抗体进入机体,作用于相应的B细胞,使之产生特异性抗体,存在于血清和体液之中以清除抗原,这一过程称为体液免疫,又称为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25、可溶性抗原包括破伤风类毒素、血清蛋白。
颗粒性抗原包括细菌、病毒、红细胞。
126、抗原的接种途径常采用皮下接种、肌肉注射、饮水免疫或气雾免疫等方法。
127、抗原进入机体,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和细胞毒性T细胞以清除抗原的过程,称为细胞免疫,又称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28、凝集反应常用的方法有玻璃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
129、免疫血清和高免蛋黄液可用于已发生疫情的畜群、禽群的紧急预防,以及畜禽运输前的短期预防。
130、已发生传染病,尤其是患病或细菌毒素中毒性疾病的病畜禽,可用特异性高免血清、康复血清等进行治疗,治疗中应掌握早期、大量及重复应用的原则。
131、青贮料是一种多汁、耐贮藏、能供家畜全年使用的饲料。
132、单细胞生物产生的细胞蛋白质,称为单细胞蛋白(singlecellprotein缩写为SCP)由单细胞生物个体组成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这种饲料,称为单细胞蛋白饲料。
133、将酵母菌繁殖在适当的工农业副产品上而制成的一种饲料,称为饲料酵母。
134、酵母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畜禽蛋白质补充饲料或维生素补充饲料。
如果在日粮中配入一定量饲喂畜禽,可以降低幼畜的死亡率,可以刺激生长和提高繁殖率。
135、肉类的微生物学检验包括细菌镜检、细菌数量测定、大肠菌群最近似数测定。
136、细菌镜检可由肉样的表层和深层分别制成触片,观察时应考虑三个指标:
细菌的数目、种类和触片着色的程度。
简答题
1、细菌代谢产物及其在人类生产实践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
①无机酸、有机酸和氨基酸;
无机酸如硫酸和硝酸等,对土壤肥沃性有很大的关系。
有机酸等与农、畜产品的加工利用有关。
氨基酸如谷氨酸和赖氨酸,前者是制造味精的主要成分,后者是优良的饲料添加机的原料。
②醇类、脂类和其他芳香物质;
这类物质与工业和农、畜产品的加工利用有关。
③气体;
常见的有:
二氧化碳、氢、甲烷、氨、氮、硫化氢等。
甲烷可被利用发电、照明和燃料,氨对土壤的肥力有好处。
④维生素几其他生长刺激素;
如反刍动物瘤胃中的细菌,有合成各种维生素B和维生素K的能力。
⑤抗生素;
以放射菌和霉菌为主,可以防治某些传染病,还有刺激生长的作用。
⑥毒素;
对动物有毒的物质⑦热⑧热源质。
⑨色素。
⑩光。
2、细菌生长和繁殖必须具备符合其生理特征的一定条件是什么?
①营养;
要有足够的水分,适合利用的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灰分元素营养、生长因素等。
②温度;
多数细菌,包括动物病原菌,最适温度在20—38℃。
③氢离子浓度(PH);
大多数细菌,适宜于中性和微碱性的环境(PH值7—7.6)④渗透压;
细菌要在等渗透压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低渗透压和高渗透压对细菌都有不利影响。
⑤需氧性或厌氧性呼吸环境;
有些细菌需要在环境中加入一定量的CO2或N2才能生长或生长的旺盛。
3、酵母菌是怎样繁殖的?
答:
酵母菌一般以无性繁殖为主,通常不产生孢子,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产生孢子。
①首先是在成熟的细胞(称母细胞)上长出一个称为芽体的突起,随后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核试验,一个留在母细胞,一个与其他细胞物质一起进入芽体。
②横分裂(或裂殖),裂殖酵母菌不能出芽繁殖,无性繁殖是以横分裂法进行,方法与细菌分裂相似。
③子囊孢子是内生孢子,子囊孢子的生成,或经两性细胞的结合行有性结合或有性繁殖或不经两性细胞的结合而行孤雌生殖。
4、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什么?
①真菌生长繁殖的基本营养需要:
真菌对营养要求不严。
②温度:
大多数真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0—30℃。
③氧气:
绝大多数真菌具有需氧呼吸的特点。
④湿度和渗透压:
真菌适宜生长在潮湿的环境里。
⑤PH值:
大多数真菌喜生长在酸性环境,它们在PH值3—6之间生长良好,而在PH值1.5—10之间也可以生长。
5、病毒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病毒是一类型非细胞形态的生物,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①病毒非常微小,无细胞结构。
②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且只含一种核酸。
③病毒只能在一定的活的宿主细胞内复制和装配新的子代病毒。
④病毒无细胞壁,对胞壁酸有影响的抗生素病毒影响不大。
⑤绝大多数病毒在不同程度上对干扰素敏感。
6、病毒的化学组成有那几部分?
有三部分:
①核酸。
②蛋白质。
③类脂质和碳水化合物。
7、什么叫病毒的复制?
复制的周期有几部分?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完全不同于其他微生物。
病毒没有完整的酶系统,只能依靠宿主活细胞,在原代病毒基因组控制下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并装配为成熟的子代病毒,以不同的方式释放出细胞外,或再感染其他易感细胞,这种病毒增殖的方式称为病毒的复制。
其周期有五个阶段:
①吸附。
②侵入。
③脱壳。
④生物合成。
⑤释放。
8、水的微生物学检查的意义是什么?
检查水中微生物的含量和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对人、畜卫生有很重要的意义。
水中含菌数太多表明水中有机物太多,水源污浊,不符合卫生要求。
如果水中检出病原微生物则更表明水源不安全,不能饮用。
进行水的微生物学检查时,就往往采用间接方法,即检查水中有无肠道中常住细菌的存在和所含数量来推测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常用大肠菌作为指示菌来推测水源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可能性。
饮水的卫生指标除了细菌总数检查外,还以大肠菌群的数量作为标准。
细菌总数指1ml水样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h后,代表每一个细菌所生长出的菌落数。
我国规定的卫生标准是:
饮用水每毫升中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24h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大肠菌群数以水样中的最近似数表示,每1000ml水中不得超过3个。
9、瘤胃的特点是什么?
瘤胃是厌氧性微生物繁殖良好的天然:
“发酵罐”,它具有下列特点:
①不断有食物和水分进入瘤胃,供给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②节律性瘤胃运动,将微生物和食物充分搅拌混和。
③温度在38—40℃之间。
由于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大量的热,瘤胃内温度往往超过牛的体温,有时高达39—42℃。
④瘤胃具有高度厌氧条件。
10、瘤胃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瘤胃微生物的主要作用如下:
①纤维素的分解:
动物没有纤维素酶,反刍动物饲料中的纤维素,主要依靠瘤胃内的纤维素分解细菌和一部分纤毛虫,在与其他微生物协同作用下,逐段被分解,最终产生挥发性脂肪酸,被牛体所吸收利用。
②糖的分解与合成。
③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
畜牧业生产中,可利用尿素或铵盐来代替日粮中的一部分蛋白质饲料。
④维生素合成:
瘤胃微生物能合成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等。
11、消化道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①营养作用:
消化系统的正常菌群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无机盐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②免疫作用:
正常菌群对刺激机体免疫器官使其功能更加完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菌动物的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均显著低于正常动物。
据认为,没有正常菌群的刺激,机体免疫器官不可能正常发育。
③拮抗作用:
消化道的正常菌群对非正常菌的侵袭具有很强的屏障作用和拮抗作用。
12、干热灭菌法包含几种?
①火焰灭菌:
直接以火焰烧灼,立即杀死全部微生物,但使用对象有限,常用于耐烧物品或用于可以烧毁的物品。
②热空气灭菌:
灭菌时须用干热灭菌器此法适用于包装好的玻璃器皿、注射器、针头、滑石粉、凡士林及液体石蜡等的灭菌。
当温度达到160℃维持2—3h,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
13、湿热灭菌法包含几种?
①煮沸:
通常煮沸15—20min即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
②流通蒸汽灭菌法:
这种方法不能杀死芽胞和霉菌孢子。
③巴氏消毒法:
它分为低温长时间巴氏消毒法和高温短时间巴氏消毒法。
加热消毒后应迅速冷却至10℃以下,称为冷击法。
超高温瞬时杀菌装置处理鲜牛乳的超高温巴氏消毒法,温度迅速升至不低于132℃经1—2s,迅速冷却,即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④加压蒸汽灭菌法:
各种培养基、溶液、玻璃器皿、金属器皿、工作服、橡胶用品等,均可用高压灭菌器灭菌。
通常用1.02㎏/m2的压力,在121.3℃温度下经15-20min即可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及其芽孢。
14、影响化学物质对微生物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⑴化学物质的性质。
一般认为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是没有选择的,既对于微生物和动物机体细胞都有毒性,故只能用于局部消毒。
⑵化学物质的浓度。
一般认为化学消毒剂的浓度愈大,其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愈强。
⑶作用时间与其他环境条件。
化学消毒剂杀死微生物所需时间的长短,与其本身的性质、浓度、温度、作用时微生物所处的环境及微生物的种类等有密切的关系。
⑷微生物的种类。
15、在选择消毒剂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⑴消毒剂应具有强大的杀菌力,穿透力强、奏效快。
⑵易溶与水,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⑶性质稳定、不易氧化分解或易燃、爆炸、便于储存。
⑷对动物机体应毒性小、对衣物、用具、金属制品无腐蚀性。
⑸杀菌力不受或少受浓汁、血液、坏死组织、粪便、痰等有机物存在的影响。
16、构成病原微生物毒力的因素是什么?
包括两方面⑴侵袭力;
与其有关的因素包括①荚膜;
②纤毛及其他表面结构。
③酶类;
⑵毒素;
可分为①外毒素这是某些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阳菌)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并释放或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毒素。
②内毒素;
是存在于革兰氏阴菌细胞壁最外层的结构成分,在细胞死亡、自溶或人为地破坏其细胞的完整性时,才释放出来。
17、传染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①具有一定数量和足够毒力的病原微生物,经适当的传染门户(既传染途径)进入动物机体。
②具有易感动物机体。
③外界环境条件。
如气候、温度、湿度、地理环境、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等。
18、几种主要的链球菌是什么?
①马腺疫链球菌;
②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这三种链球菌都是乳房炎的病原体,常存在于乳牛的皮肤、乳头及乳房内。
③化脓链球菌;
主要引起人的化脓性炎症和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