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3522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育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育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育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育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史Word文档格式.docx

《教育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史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史Word文档格式.docx

5.试述洛克教育思想的基础、内容和方法。

6.评析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及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

答:

(1)《大学》提出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大学》中提出的大学教育的纲领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教育目的在于“明明德”,就是使人们先天的善性得到明复和发扬,这是性善论的观点。

善德既明就要做“新民”,并且要达到“至善的”境界。

所谓“至善”是指“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这是对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最明确的概括和表述。

两千年的封建教育基本上就是贯彻这条纲领。

《大学》把大学教育的程序概括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按照大学教育的纲领完成“修己治人”的教育目的的一套完整的程序或步骤。

八条目中“修身”是中心环节,“格物”、“致知”是基础。

以道德观念的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正心,诚意)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修身)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

(2)唐代隶属于国子监的中央六学分别指的是: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律学。

六学直录于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祭酒。

六学中前三学属于大学性质,它们的教育目标都是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

后三学属于专科性质。

其传授的内容依次为:

书学传授书法,算学传授算术,律学传授法律。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

他主张复兴儒学,反对佛老学说,提出儒家的“道统”来对抗佛老的“法统”。

韩愈提倡师道的一个中心任务就是为保卫儒家的道统而斗争。

为了提倡师道,他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其中对教师的任务、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的关系都提出了卓越的见解。

(1)在关于教师的任务的论述中,他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的著名论断。

教师这三项基本任务是紧密相连的,重在传道,授业是为传道服务的,古文、六经之文只不过是载道的工具,而传道又是通过授业完成的。

这体现了“存师卫道”的儒家传统的基本精神。

把“传道”当作首要任务,把“授业”当做第二任务,把“解惑”提到应有的地位,这样排列顺序是明确的。

(2)在师与道的关系上,他分析“师”与“道”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合理的。

他指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与道密切结合,不可分离。

学生“从师”,就是从师的“道”。

传道必有师,卫道必先向师学习,尊重了师道就可以卫道了。

为师是“传道”的,如教师不能“传道”那就不能成其为师了。

(3)在道与业的关系上,他指出“道”是儒家的道统和基本精神,“业”是儒家经书,是载“道”的工具,二者之间,“道”为重,“业”次之,“道”为先,“业”在后,“道”通过“业”来体现,“业”是为“道”服务的。

如果教师只是“习其句读”而不传道,那是“小学而大遗”了,即因“小”而失“大”,忘记了根本任务。

他对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得十分合理。

(4)在师与生的关系方面,他提出谁先掌握了“道”,懂得了“业”,谁就是教师。

教师不应受什么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

他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观点。

这反映了道德知识积累和教学的客观规律即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

攻有专“业”,以“知”教“不知”这一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总之,韩愈关于师的任务、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的关系等问题的阐述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因素。

他提出教师应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

他暗示教师既要起主导作用,又要重视教学相长,能者为师。

这些见解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而且对我们今天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1)划分标准。

朱熹关于教学内容的主张,是把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他是一年龄和智力发展作为划分小学和大学教育阶段的标准,其中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十五岁以后是大学阶段。

这两个阶段有其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培养要求。

这两个阶段对人的成长分别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但又是有机联系的。

(2)小学和大学教育的教育目标。

①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

通过使儿童“学其事”即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数交给他们,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上、具体行事上,熟悉伦理纲常,达到存养已熟,根基已深的程度。

实质也就是儿童通过“学其事”而知其然并养成习惯,形成封建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格。

朱熹专门为小学阶段的教育编著了《小学》一书,作为这一阶段的教材。

书中引用了许多格言故事,具体形象地给学生举出榜样。

朱熹这些做法是具有教育心理学意义的。

②大学教育阶段的目标是:

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以理”,“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要在小学“学其事”,养成了道德习惯的基础上,以“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

大学阶段要达到使人理性提高,明理的目的。

大学阶段以四书作为基本教材。

(3)朱熹对小学和大学教育阶段划分的意义。

朱熹对小学和大学教育阶段的划分是遵循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考虑到年龄特点而进行的。

朱熹在这里已注意到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尽管这时期关于心理规律还不可能有科学的根据,但就研究的方向而言,是在向科学接近。

(1)改革根据的原则。

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是根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的。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就是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内,允许各种学派自由发展,只要这些思想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未达到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兼容并包的重点实质上是为新思想、新文化争地位。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论反映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作用,是积极的、进步的。

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他又在实践中对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改造。

(2)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蔡元培在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的第一次演讲中就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著名论断。

他根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论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改革:

第一,他提出聘请教员要以学问造诣为主,其他条件如思想、派别、年龄、资格、国别等都是次要的条件。

他认为应该允许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

一方面他聘请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沈伊默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健将来北大任教;

另一方面北大教师中又包括了一些学术上有一技之长但政治上保守甚至反动的学者,如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人。

他认为新旧人物并存,可以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

同时他对于没有业务能力者,不过依仗何种权势也要坚决辞退。

经过整顿,北京大学教师队伍面貌焕然一新,确实成了一个网罗众家的学府。

第二,他反对中国长期封建社会钳制思想、独尊儒术,造成多年思想界一片死寂的现象。

他主张思想自由,提倡在大学内各种学术派别并立的情况。

他认为大学应该广揽人才,容纳各种学术、思想,让其自由发展。

他尊重讲学自由和一切学术讨论的自由。

第三,在学生中,他努力改变封建腐朽学风,提倡并亲自发起很多学术团体,也本着学术自由原则,进行学术研究,举行讲演会、辩论会,办各种刊物,允许学生参加政治活动,不干涉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在学生中宣传新思想。

(3)北京大学改革的意义。

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的指导之下,蔡元培为北大建立了一个超越于现实黑暗政治和复杂社会环境的新天地,一个相对纯净、独立的学术天地和思想摇篮。

蔡元培本人也因此成为“兼容并蓄”、“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的象征。

在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论的影响下,北大成为了兼容并包的北大,各种思想、各种声音都可以并存,成了一个多元、开放、宽容、民主的大学,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党派观念和“革命棋子”的狭隘性。

当时北京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有理想的新青年。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论不仅重塑了北大,也重塑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1)《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是对先秦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相当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它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

其中的“长善救失”教学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2)“长善救失”教学原则的具体内容。

孔子曾经提出过“改过迁善”的思想,偏重于强调在道德教育中要善于克服总结的缺点,学习他人的长处。

《学记》则把这一思想发展为教育和教学的一项比较普遍的原则。

《学记》中指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其中多指过于庞杂、贪多务得;

寡指知识面狭窄、贫乏浅薄;

易,把学习看得过分容易,自我满足;

止,夸大困难,畏难而止。

这都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缺点,但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得不同,产生的原因也不同。

教师必须具体分析,全面掌握。

如果教育得法,缺点是可以转化为优点的。

多则知识渊博;

寡则精深专一;

易则充满信心;

止则认真对待。

这就又都成为了可贵的长处。

(3)“长善救失”教学原则的意义。

总之,《学记》不仅概括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四种缺点,而且揭示了产生这四种缺点的原因,提出了积极的辩证的教学方法。

“长善救失”指出一方面学生由于个性的差异而导致学习情况有所不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

另一方面又强调对学生的缺点要做全面的分析,既看到不利的一面,又要能发现有利的因素。

这就是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长善救失”既包含重视正面教育的意义,又包含因材施教的内容,是非常可贵的教学原则。

(1)民国初年确立的新教育宗旨(教育方针)。

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对清朝政府颁定的教育宗旨进行批判,主张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和美育。

同年7月,教育部召开了临时中央教育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并于9月2日正式公布实行。

民国初年确立的新教育方针是: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在新教育宗旨中:

①道德教育就是德育,蔡元培认为德育是完善人格的根本。

德育就是要培养青年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观念。

②实利教育也就是智育,是进行生产和知识技能的教育。

它既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也包括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认真的科学态度。

③军国民教育,后来也叫体育,是要健全学生体魄。

这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当时形势,需要举国强兵之制,必须有这种教育;

一是体育又是培养完全人格所必需的。

④美感教育也就是美育,包括美术、音乐等与之配合的思想陶冶。

美育是特别为蔡元培所提倡的。

他认为美育可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人格。

(2)清末教育宗旨。

与之相对,清末制定的教育宗旨则与其有本质的差别。

十九世纪末随着洋务学堂的兴办,张之洞在《劝学篇》中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概括了办学的指导思想,这成为清末教育宗旨的雏形。

在此基础上,1904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明确指出立学的宗旨在于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然后以西艺练其艺能。

中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正式颁布是在1906年。

当时科举制废除,学制已推行,中央学部已建立,为形势所需,又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清政府认为忠君、尊孔是中国政教所固有的,应该予以发挥,并以此来批判其他异说;

尚公、尚武、尚实就是要学生热爱大清帝国,要学习操练,办军事学堂,学习一些科学技术,以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军事、经济的要求。

(3)民国初年确立的新教育宗旨比清末教育宗旨的变化和进步。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二者是存在本质不同的。

新教育宗旨体现的是资产阶级关于人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

而清末教育宗旨则反映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明显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旧学,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二者的性质和意义、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根本不同。

新教育宗旨的确立在于培养资产阶级新人,从而否定了清末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否定了君权的绝对权威和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新教育方针的颁定,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是中国教育的一个进步,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旧教育的一个重大胜利。

民国初年确立的教育方针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实行了的资产阶级国民教育宗旨。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一生主要探讨伦理哲学和从事公众教育事业,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主张。

苏格拉底在进行讲学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师生之间对话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

(1)“苏格拉底法”的主要内容。

“苏格拉底法”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

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

下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2)“苏格拉底法”的意义

“苏格拉底法”又称问答法,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由于这种对话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总结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

这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因而,对以后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②但这种方法只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不是万能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

它有其局限性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

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1)维多里诺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

他18岁入帕多瓦大学,毕业后任私人教师,讲授文法和数学,后任帕多瓦大学修辞学教授。

1423年,他应曼托瓦公爵G.贡扎加的聘请,主办一所宫廷学校,称“快乐之家”。

(2)“快乐之家”的基本特征。

“快乐之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维多里诺创办的一所宫廷学校。

维多里诺对西赛罗的《论雄辩术》颇有心得,深谙西赛罗精神的内蕴,并热衷于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认为应以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曾于1423年开办宫廷学校,并于此终生执教,他把学校称为“快乐之家”。

学校的学生几乎全是王公贵族及巨商子弟,只有少数系经维多里诺许可收容的贫民天才儿童。

他们6、7岁入学,20岁毕业,修业15年左右,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程度;

学习期间都在校住宿;

学生实行自治。

“快乐之家”的基本特征有:

①校址环境优美,校风朴素自然。

学校设于曼托瓦郊外湖滨宫,校舍整洁舒适而不华丽,环境优美而无虚饰,附近有广阔的原野和幽静的花园。

学生在此可以过着活泼愉快的学习生活。

②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过程充满欢乐。

维多里诺采用当时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他改变了中世纪学校呆读死记的教学方法,而运用新方法进行教学。

他用活动字母教读写;

通过游戏传授算术初步知识;

教几何时,让学生作图和测量。

维多里诺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主张教师身教示范,以慈爱之心关怀学生,与学生共同生活。

在他的学校里,很少采用体罚。

学生通过团体游戏引起兴趣,激发责任感;

在音乐、舞蹈和唱赞美诗等多项活动中,发展儿童主动积极活泼的天性。

同时,在每日祈祷中,培植宗教感情和信仰。

③实行通才教育,并以古典学科作为课程中心。

维多里诺提倡身心兼顾,德智并重,发展儿童个性与培养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教育。

学生必须上体育课,并进行军事训练。

学生的智育学习从拼读字母和说话训练开始,然后逐步学习拉丁文、希腊文,研究希腊罗马古典著作,经常进行演说练习,并学习数学、天文、历史和自然科学。

他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重视学生基督教信仰的养成,并认为古典著作所包含的异教道德观念与基督教教义是不冲突的。

(3)“快乐之家”的意义。

维多里诺创办的“快乐之家”中把学习同游戏、同身体健美训练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教育理想。

其兼顾儿童德育、智育和体育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采用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了儿童的健康发展。

但“快乐之家”也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其中依然体现着当时基督教的影响。

总之,快乐之家”既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也表现出当时仍占支配力量的基督教的巨大影响。

进步学者都把“快乐之家”看成是人文主义学校的发源地。

教育性教学”是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

(1)“教育性教学”的含义。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还是教学。

基于这种思考他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即强调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同时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须依赖于教学。

他指出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即“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

(2)“教育性教学”的实施。

要通过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要求教学的目的与整个教育的目的保持一致。

因此,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工作的最高目的在于养成德行。

但他又认为,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的,教学还必须为自己设立一个近期的、较为直接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多方面的兴趣”。

所谓兴趣就是指智力活动的特性。

赫尔巴特认为多方面的兴趣具有一种道德的力量。

(3)“教育性教学”的意义。

在赫尔巴特以前,教育学家们通常把道德教育和教学分开进行研究,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规定了各自不同的任务和目的。

而赫尔巴特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深刻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他的突出贡献就在于运用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的本质联系,使道德教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

他揭示了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的规律,并且强调了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在当时和今天都是正确的。

但在另一方面,赫尔巴特把教学完全从属于教育,把教学当作实施德育的唯一途径(有时说是最重要的途径),视知识的增长和品德的提高是无条件的同步运动。

而且他也没有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情绪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这不能不说具有机械论的倾向。

(1)《毛雷尔法案》的主要内容。

1862年,美国国会批准了《毛雷尔法案》,它可以说是美国职业教育的第一法。

该法案规定:

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以每位议员拨三万英亩土地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地。

各州应将这类土地的出售或投资所得的收入用于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在5年内至少建立一所“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艺有关的知识”的学院。

(2)《毛雷尔法案》的意义。

从此,在美国开始了联邦政府资助高等学校的历史。

而当时这个方案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通过加强农业和技术教育来促进美国农业和技术的发展。

因为同当时的欧洲国家相比,美国在这方面明显处于落后的地位,美国要提高其国际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和技术,培养这方面的大批人才。

《毛雷尔法案》颁布后,美国大多数州创办了农工学院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农工学院。

农工学院的发展开创了高等教育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推动了美国科技和科技教育的发展,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也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州一些国家出现了各种新的教育思潮,并逐步汇集成一场范围广泛的教育革新运动,对现代西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展概况。

①欧洲新教育运动的产生。

欧洲新教育运动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

它首先是西欧社会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人们寄希望于教育,试图通过教育的改进来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重建。

其次,随着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日益关注教育质量的提高,主张建立一种与社会生活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新教育。

②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展。

欧洲新教育运动也称新学校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

它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末的英国,以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初期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教育实践不断推广的基础上,新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教育运动逐步走向衰落。

它最初由英国教育家雷迪创办乡村寄宿学校开始,引起了各国的响应,许多教育家进行实验并提出了重要的思想。

1899年,成立了“国际新学校局”。

1921年,成立了“新教育联谊会”,出版自己的杂志。

1922年,提出了“七项原则”,总结了新教育的基本主张,形成了较为广泛的欧洲新教育思潮。

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改名为“世界教育联谊会”,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

(2)欧洲新教育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初期的代表人主要有英国教育家雷迪、德国教育家利茨和法国教育家德莫林等人。

他们主要通过兴办乡村寄宿学校来开展新教育运动。

虽然这些新学校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但它们确实成功地引起世人对新教育的关注和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并使新教育赢得了国际声誉。

进入20世纪后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