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十学区四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附带超详细解析及作文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吉林省吉林市第十学区四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附带超详细解析及作文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市第十学区四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附带超详细解析及作文范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情景默写
3.默写。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
(《木兰诗》)
(2)________。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自然景物为喻,蕴含深刻哲理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4)《卖炭翁》一诗中形象地勾画出一个长期遭受烟熏火燎、疲惫憔悴的老人形象的诗句是:
三、基础知识综合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我们人类不仅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
②芍药低垂,那是在吟诵着人生的轮回;
候鸟迁飞,那是在诠释着四季的唯美;
幼树抽芽,那是在展示着生命的勃发(。
,……)③所有的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④大自然的语言是不是很奇妙?
仔细lí
ng听,相信你会听懂大自然的心声。
(1)根据拼音写汉字。
lí
ng听
(2)①句存在语病,请改正过来。
(3)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填写在②句中的横线上。
(4)把“大自然的语言是不是很奇妙?
”改为陈述句。
(5)你读懂过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联系生活积累,仿照画线句,再续写一个句子。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文)
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
一佐领曰:
“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须修绠耳。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5.两文的作者是清代学者、文学家____。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干戈寥落四周星B.以为顺流下矣/全石以为砥
C.遂反溯流逆上矣/溯洄从之D.苟其下无水/故不为苟得也
7.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
(共两处)
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须修绠耳。
8.甲文中围绕寻找石兽,写到了哪三个人?
他们分别得出怎样的结论?
9.你从以上两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创作一副不少于五言的对联表达你的认识。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咸阳县楼望雨
韦庄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注释:
韦庄,晚唐诗人,五代时前蜀宰相。
一生颇不得志,为了求官,辗转他乡,一直到六十岁才中进士。
他在流离奔走中,亲眼看到社会的凋弊,了解了人民的苦难。
10.“尽”的义项有以下几种,其中符合“尽日空濛无所见”的一项是()
A.完毕B.达到极端C.全部用出,竭力做到D.都,全
1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二句展现的画面。
12.三、四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老爸的火炉
冯唐
①有时候,人会因为一两个微不足道的美好而暗暗渴望一个巨大的负面,比如因为一个火炉而期待北京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②记忆里北京的冬天漫长而寒冷,每个人都穿着同一个颜色和式样的衣服,像一个个丑陋的柜子在街上被搬来搬去。
北京漫长的冬天里唯一的喜庆颜色是“两白一黑”。
一“白”是白菜,北京人冬天的主菜,通常的习惯是买半屋子,吃整整一个冬天,醋溜、清炒、乱炖,包饺子、包包子、包馅饼,百千万种变化,不变的是白菜还是白菜。
另一“白”是白薯,北京冬天唯一的甜点,买两麻袋,吃整整一个冬天。
一“黑”是蜂窝煤,堆在门前院后,那时候北京大部分地方没有市政供暖,整整一个冬天的温暖得意就靠它了。
③我常常因为烧蜂窝煤的火炉而想念那时候北京的冬天。
④伺候火炉是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活儿,这个技艺由老爸掌握。
炉子被安放到屋里的一个角落,烟囱先伸向房顶再转向一面墙,最终探出屋外。
为了伺候炉火,老爸自制了很多工具,夹煤的、捅煤的、掏灰的、钩火炉盖儿的,其中捅煤的钎子常常被我们拿去滑冰车用,总丢,老爸总是多做几个备用。
蜂窝煤似乎有两种:
一种比较普通,数量多,含煤少;
另一种数量少,含煤多,贵,用来引火,先放在煤气炉子上烧着,然后放进火炉最底层,最后再放上普通蜂窝煤。
蜂窝煤烧尽,要从下面捅碎,煤灰因重力落到炉底,用煤铲掏走,再往炉子里加一块新煤。
最考验技术的是临睡前封炉子,留多大进气口很有讲究:
留大了,封的煤前半夜就烧没了,下半夜全家被冻醒;
留小了,不热,一整夜全家受冻;
加上蜂窝煤的煤质不稳定,留多大更难控制。
老爸的解决办法是半夜起来一次,我睡觉轻,常常听见他摸黑穿拖鞋声,因为长期吸烟的暗咳声,吐痰声,喝水声,用铁钩子拉开炉盖儿声,用铁钩子合上炉盖儿声,脱鞋再上床声。
⑤炉火当然能供暖,而且炉火比空调好很多,不硬吹热风,而是慢慢做热传递和热辐射,暖得非常柔和。
从脆冷的屋外进来,把千斤重的厚棉衣一脱,一屁股坐在炉火旁边的马扎上,面对炉火,像拥抱一个终于有机会可以拥抱的女神,伸出双臂、敞开胸怀,但是又不能且不敢抱紧。
哪怕不抱紧,很快身心也感到非常温暖。
然后,倒转身,挺直腰板,让炉火女神再温暖自己的后背、后腿和屁股。
炉火还能热食物,白薯、汤、粥、馒头片。
晚上看书累了、饿了,贴炉壁一面的烤白薯和烤好的抹上酱豆腐的馒头片都是人间美味。
遇到周末改善生活,放上一口薄铝锅,炉火还能煮火锅。
火锅神奇的地方是,已经吃得不能再烦的白菜、酸菜、豆腐、土豆放到里面,几个沉浮,忽然变得好吃得认不出来了。
围坐在周围的家人也开始和平时不一样了——老妈转身去橱柜拿酒,老姐望着炉火眼神飘忽,老哥热得撩起秋裤腿毛飘忽,老爸开始小声哼唱18岁前学会的歌曲。
窗外天全黑了,借着路灯的光亮看到小雪,在窗子的范围里,一会儿向左飘,一会儿向右飘。
⑥后来,住处有了市政集中供暖,老爸还是习惯性地半夜起来一次。
我睡觉轻,还是听见他摸黑穿拖鞋声,因为长期吸烟的暗咳声,吐痰声,喝水声,脱鞋再上床声。
我背诵最早和最熟的唐诗之一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如今,每到冷天,每到夜晚,我闭上眼总能听到老爸像老猫一样爬起来,去照看那早已经不存在了的炉火的声音。
(选自《读者》2019第1期有删改)
13.“我对伺候火炉的兴趣不大,但是对炉火的兴趣很大。
”这句话是从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开头抽取出来的?
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14.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为什么作者说是“父亲的火炉”?
15.细读文章,概括回答在作者的记忆中,炉火有哪些好处?
16.结尾段引用白居易的诗,有什么好处?
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魏寅
①“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这是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写下的话。
人之伟大,正在于能够省悟人生价值与意义,时常审视自己的生命状态。
②觉醒之意识,铸就无悔之青春。
青年马克思临近毕业、谋划前途时,决心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后来,即使陷于没钱买面包的境地,他也未曾背弃誓言。
“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战争年代,青年贺龙抛弃高官厚禄,青年彭湃舍弃“乌鸦都飞不过”的万贯田产,皆因“主义”而义无反顾。
有了精神的觉醒,一个人就不难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就能够从高尚工作中收获快乐,在舍我其谁中成就大写人生。
③然而,“觉醒”并不会自动到来。
对青年人而言,倘若在应该觉醒的年纪没有觉醒,就难免遭遇内心的“苦闷”。
今天,社会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企,一些青年人,或是被房子、车子、票子等压得喘不过气来,常感喟人生与梦想之间的“断层”;
或是被富足生活、安定环境麻醉了精神,变得满足现状、安于享乐、不思进取;
或是被“失意人的牢骚话、悲观者的厌世谈、讽刺家的夸张语”干扰,消解了奋斗的意志、向上的劲头。
青春并非完全由年龄来界定,如果思想守旧、精神困顿、心灵迷失,即便年纪轻轻,也可能暮气沉沉。
倘若如此,又怎能燃旺生命之火,成就不凡人生?
④一个人的青春是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觉醒”堪称关键变量。
觉醒了的青年,就如鲁迅所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
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
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
反之,如果“立在人生的旁边”迷迷糊糊、蹉跎度日,难免会虚掷稍纵即逝的青春韶华,最终遗憾一生。
不觉醒,不仅难以成就“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青春。
⑤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身边从不缺乏向青春致敬的青年。
在“鸟比人多”的孤独小岛上,青年突击队队员奋战在海事工作一线,时刻准备战风斗浪、抢险救援,他们没有一丝怨言;
在边陲的“生死路”上,边防连官兵守卫在祖国边境线,常年穿越冰河和雪山进行巡逻,他们笑对万险千难;
在灾情紧急的火场中,消防战士向着最危险的地方探索,用背影完成一次次“最美的逆行”,他们总是奋不顾身……是青年,就理当如此:
少一些望洋兴叹的徒劳,多一些直挂云帆的勇气;
少一些“关我何事”的冷漠,多一些“匹夫有责”的担当。
真正把“为什么而活”想明白、想透彻,青年才能奏出雄壮、优美、高亢的青春之歌。
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以“不可一日无觉醒”警策自己,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青年一代必将在伟大的时代赢得更加出彩的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第⑤段举青年突击队、边防连官兵、消防战士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18.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9.你身边是否也有一些同学不够“觉醒”?
请举例说明,并为他们提出建议。
七、名著阅读
20.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下面列举了《格列佛游记》中的几个情节,请按照格列佛游历的顺序,将其排序。
①遭遇风暴,被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的居民身高犹如铁塔,在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为了赚钱,农夫把格列佛当作小玩意儿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
②被放逐到“慧骃国”,因为该国要消灭那里的耶胡,所以格列佛想留在这里的愿望无法实现。
③随航途中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用一泡尿把火扑灭。
④格列佛所乘船遭贼劫持,格列佛侥幸逃脱,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岛救起。
这些人的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
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地召唤任何灵魂。
排序(写序号即可):
____
(2)《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故事一:
______;
故事二:
______。
八、综合性学习
2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当下人们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听书”这种新兴阅读方式的出现,似乎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读书需求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五次全国阅读调查报告:
两成以上受访者有“听书”的习惯,其中移动有声App平台已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听书内容以“听故事”为主。
行业占有率超过73%的某有声App平台统计:
截至今年2月,平台用户总规模突破4.5亿。
在线内容既包括故事性较强且篇幅合宜的有声读物,也有热门课程,如《营销案例50》等。
来自读者的声音:
“听书”这一形式古今中外早已有之,无论是我国古代的诗歌,亦或是非洲大陆的歌谣,最早的阅读就是口口相传的,有声读物给诗歌传播带来更多可能。
——西川
语音始终不像汉字那样能激发想象力,这一不足使得用语音传达的文本意义会受到折损,尤其是那些语言熟悉度较低的文本。
——小雨
(1)从材料看,“听书”这种新兴阅读方式出现的原因是:
。
(2)学校广播台打算利用每周一的午休时间开展“听书”活动。
下列更适合作为“听书”内容的选项是()()
A.《泰戈尔诗集》B.中文金曲馆C.英文版《巴黎圣母院》D.《营销案例50讲》E.《欧·
亨利短篇小说集》
(3)学校团委要通知各班团支书参加会议,布置这次活动,请找出下面通知的三处错误。
通知
为了丰富我校学生课余生活,创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团委决定本学期开展听书活动,今天到团委开会,布置有关事宜,请带好纸笔准时参加会议。
x年x月x日
校团委
(4)你提倡“看”书还是“听”书?
结合材料,简要阐明理由。
九、作文
22.作文题目:
《如获至宝》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23.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中秋饼的外面是饼皮,里面是饼馅,不管是甜是咸是素是荤,这一包一容,呈现给我们的就是“包容”。
所谓包容,其实就是懂得让别人受益,就像中秋饼的存在,就是为了他人的肚子,怡人的口,养人的身,而自己也受到欢迎和喜爱。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门庭若市:
指门前像市场一样。
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它不能用来形容市场。
B.相得益彰:
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使用正确。
C.首当其冲:
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
不符合语境。
D.不厌其烦:
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有耐心。
使用错误。
故选B。
2.A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是否得体的把握。
B.“百忙中”“光临指导”一般用于对方;
C.“改邪归正”过于夸张;
D.语气强硬粗暴,很不礼貌。
故选A。
3.
(1)关山度若飞
(2)九万里风鹏正举(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
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
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易错字词:
鹏,畔,鬓,苍。
4.
(1)聆
(2)不仅我们人类有语言
(3)……
(4)大自然的语言真的很奇妙。
(5)示例:
燕子低飞,那是在预示着暴雨的来临。
(1)聆听:
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
注意“聆”的正确书写。
(2)关联词位置不当。
①句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放主语前,故前一分句修改为:
“不仅我们人类有语言。
(3)第②句后应填省略号,表列举的省略。
(4)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主要有: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注意句式的变换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本题反问句是表肯定的语气,故应改为:
大自然的语言真的很奇妙。
(5)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本题根据示例,围绕大自然的“语言”,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即可。
示例:
猪衔草筑窝,那是在预示碰上寒潮即将来临。
鱼儿跳出水面,那是在预示着大雨的来临。
5.纪昀
6.C
7.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须修绠耳。
8.寺僧:
向下游找;
学者:
原处深陷泥沙中;
老河兵:
向上游找。
9.示例:
真理出自实践;
经验源于生活。
5.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了解。
选文的作者是纪昀,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朝政治家、文学家。
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是常见的现象,注意结合句意分析。
A.干:
岸/和“戈”连在一起,借代指战争。
B.以为:
认为/把……作为
C.溯:
逆流而上/逆流而上
D.苟:
如果/苟且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理解句子大意,然后再可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作进一步的确定。
这句话的意思是:
于是他拔掉树木,在靠近树根处往下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只是取水需要长绳罢了。
“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是连在一起的动作行为,可不分开,故该句停顿划为:
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须修绠耳。
8.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了解全文大意,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
从“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可知僧人认为应该向下游找;
从“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可知学者认为是在原处泥沙中;
从“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可知老河兵认为应该向上游找。
9.本题考查用对联形式表达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甲文告诉人们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不要主观臆断。
乙文作者通过生活经验告诉人们一切事物都是有内在联系的。
理解了寓意后用对联形式进行表达。
对联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活是积累经验的不二法门。
【点睛】
参考译文:
甲:
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
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
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
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
”大家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
“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
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
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
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乙:
伊犁(在今新疆)城中没有井,都是从河中取水。
一位将领说:
“戈壁上都堆积黄沙没有水,所以草和树木不生长。
如今城里有许多老树,如果它们的根须下面没有水,树林怎么能存活下来?
”于是(他)拔掉树木,在靠近树根处往下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只是取水需要长绳罢了。
10.D
11.乱云就如同一只只神态各异的野兽,奔腾而出。
眼前的渭水大平原,细雨濛濛,和风拂拂。
12.抒发自己久居他乡的愁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衰微的慨叹。
10.本题考查对词义的理解。
“尽日空濛无所见”的意思是终日阴雨濛濛什么也不见。
“尽日”就是“整日,全天”,“尽”就指“都,全,整”。
故答案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
学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本题要扣住“乱云”“细雨”“和风”几个景物加以形象描写。
空中的积云,下雨前变幻无穷,有的像奇异的怪兽奔涌出山前。
细雨迷蒙,和风拂拂,弥漫了整个渭水两岸。
1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
解答此题,学生首先要理解诗歌大意,然后根据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判断诗人的情感。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的意思是终日阴雨濛濛什么也不见,几行归去的雁就好像字联。
“尽日”写下雨时问之长,“空漂无所见”写雨景迷茫,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空荡。
这个“无所见”,是指没有一样具有生气的景物,没有一样令人欢心的事。
一切全是灰濛濛的,灰濛濛的天,灰濛濛的地。
此时此景,诗人自己的心境便可想而知了。
而最后“雁行斜去字联联”一句则更能渲染出周围气氛的凄凉,反衬出诗人感情的凄苦,在单调的灰濛濛的天空,来了一行归雁,又传来声声的雁鸣,这是一幅凄凉的景象。
所以诗人借眼前所见景物抒发了自己久居他乡的愁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唐代社会凋弊现状的慨叹。
13.⑤自然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写伺候火炉很繁琐过渡到下文写炉火给人带来的温暖和惬意。
14.伺候火炉是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活儿,这个技艺由老爸掌握。
他自制了很多工具,引火烧炉子,临睡前封炉,半夜起来查看炉子,这些都由老爸完成。
15.
(1)炉火能供暖,而且暖得非常柔和;
(2)炉火能热食物,有些堪称人间美味;
(3)炉火还能煮火锅,周末美餐一顿;
(4)一家人围坐在炉火旁,倍感温馨。
16.升华中心,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为那段有炉火相伴的日子增添了诗意,表达了作者对那段虽苦却不失乐趣,充满温情岁月的眷恋和珍视,以及一种往昔不可追的淡淡的忧伤。
13.本题考查关键语句的位置。
“我对伺候火炉的兴趣不大,但是对炉火的兴趣很大。
”这一句话表转折关系,位于段落的开头,明显就是过渡句。
文章第④段写了“伺候火炉是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活儿,这个技艺由老爸掌握”,“最考验技术的是临睡前封炉子,留多大进气口很有讲究”,“加上蜂窝煤的煤质不稳定,留多大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