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申报常见错误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2480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范申报常见错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规范申报常见错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规范申报常见错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规范申报常见错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规范申报常见错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规范申报常见错误Word文档格式.docx

《规范申报常见错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申报常见错误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规范申报常见错误Word文档格式.docx

如:

740321黄铜合金申报要素包括“成分含量”,应申报铜及合金元素(锌)的含量,部分企业未申报锌含量;

3919塑料板“成分含量”应填写为:

“PET70%,PVC30%”等;

二、申报要素填写错误,无法满足归类审价需要

(一)审价方面

1、商品的要素“材质”,不能笼统填写为“钢铁”、“塑料”,而应填写具体材质种类,其中塑料材质的货物应填写为“聚乙烯”、“PET”等,钢铁类应填写为“不锈钢”、“硅锰钢”等;

铁一般应申报为如下三类:

1.生铁

无实用可锻性的铁碳合金,按重量计含碳量在2%以上并可含有一种或几种下列含量范围的其他元素:

铬不超过10%;

锰不超过6%;

磷不超过3%;

硅不超过8%;

其他元素合计不超过10%。

2.镜铁

按重量计含锰量在6%以上,但不超过30%的铁碳合金,其他方面符合上述1款所列标准。

3.铁合金

锭、块、团或类似初级形状、连续铸造而形成的各种形状及颗粒、粉末状的合金,不论是否烧结,通常用于其他合金生产过程中的添加剂或在黑色金属冶炼中作除氧剂、脱硫剂及类似用途,一般无实用可锻性,按重量计铁元素含量在4%及以上并含有下列一种或几种元素:

铬超过10%;

锰超过30%;

磷超过3%;

硅超过8%;

除碳以外的其他元素,合计超过10%,但最高含铜量不得超过10%。

 

2、“来源”填写错误:

部分26章矿产品申报要素“来源”填写为原产国(如秘鲁),正确应表述为“马尔科纳矿区天然开采,经筛选”(2013年规范申报目录要求填写“原产国及矿区”。

);

7404000090废铜的要素“来源”比较笼统,应结合2010年16号公告与2012年规范申报目录要求申报,如:

黄杂铜的来源:

废黄铜管。

3、“包装”填写错误,根据《规范申报目录》注解要求,28、29、30、32、33、34、38等章节商品的要素“包装”应足以判断是否零售包装,如“50升/桶(非零售包装)”,部分企业仅填写“桶装”;

4、品名申报笼统。

851890扬声器零件,部分报关单品名仅申报为音箱配件,未说明零件具体名称,应填写为“多喇叭音箱配件(网罩);

部分企业申报品目9405项下灯具时,将品名简单填写为“户外灯”,应填写为“草地灯”、“户外防水踏地灯”等;

84章机器零部件,部分企业申报时仅笼统填写为“零件”,未填写零件的具体名称,若经海关审批同意多项零件合并归类,且因报关单备注栏字段限制原因无法填全完整品名的,应随附明细清单,并在报关单备注栏中注明“XXXX(具体零件名)等共XX项(零件品名项数总计)零件,详见清单”;

5、申报要素“用途”、“用途(适用机型)”填写不正确。

“用途”指货品在出入境后的应用场合或下游产品。

“用途(适用机型)”通常为零部件的申报要素,应提供该货品适用机器的种类和型号。

854720绝缘片的要素“用途”,应填写为“液晶显示器绝缘用”等,部分报关单上仅填写为“绝缘用”;

部分企业申报8544连接线时,将“用途”简单填写为“电路连接用”,应填写为“家用电器电路连接用”等;

851890扬声器零件(网罩),部分报关单用途(适用机型)仅申报为音箱配件,未说明适用具体机型,应填写为“用于MQ60H-G型音箱”等;

87章汽车零部件商品的要素“适用车型”,应注明汽车品牌和型号,如“梅赛德斯-奔驰S350L轿车用”,而不能简单填写为“小汽车用”;

6、“规格型号”未同时申报“规格”及“型号”。

如品目7318项下紧固件,企业往往只申报了规格如“杆径:

3MM长度14MM”但未申报型号;

7、85182200音箱申报要素“结构类型”,主要指箱体结构及类型,箱体结构可分为“密闭式”、“低音反射式”、“声阻式”、“传输线式”、“无源辐射式”、“号筒式”等,类型可分为多喇叭、单喇叭等。

部分报关单填写为组成部件,“T铁等”。

(2013年规范申报目录要求填写“是否有箱体”。

如有箱体,应填写成“密闭式箱体”等;

如无箱体,填写“无箱体”。

另外品名应尽量具体,填写为多喇叭音箱等,以满足归类需要。

8、技术指标未填报正确的指标单位。

8477注塑机要求申报“合模力”,部分报关单上仅填写“50”。

技术指标应填报正确的指标单位,如“合模力50KN”、“细度XX微米”、“电池容量XX安时(Ah)”等;

9、仍有少部分稀土元素含量填写错误,未将各稀土元素含量予以合计,并以“[A]:

%”表示。

如该货物未含稀土元素的,则该申报要素中的稀土总含量应显示为“[A]:

0%”。

(二)归类方面

1、3204章有机染料,其申报要素“种类”应按照实际填写为“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直接染料”、“分散染料”等,部分企业仅申报为“有机染料”;

2、3822试剂要素“成分(区分衬背和试剂来说明举例)”一栏,部分企业仅填写试剂本身成分,未填写衬背成分。

如无衬背,应在该栏填写试剂本身成分,并说明“无衬背”;

否则无法区分归在38220010抑或是38220090;

3、48章纸张的“纤维种类及含量”填写为“木浆100%”,应填写为“山杨木纤维100%,硫酸盐化学制浆”;

4819纸盒,其申报要素“材质”应详细填写,由于瓦楞纸、纤维素絮纸等材质不同,纸箱归类不同,仅申报为“纸制”无法判断归类;

4、54075聚酯变形长丝染色布,其申报要素“成分含量”应填写为“聚酯变形长丝100%”等,而部分企业仅申报为“涤纶染色布,涤纶100%”,由于聚酯变形长丝、聚酯非变形长丝等为成分的涤纶布归类不同,仅申报为涤纶100%无法判断归类;

5、84413项下印刷机要素“进料方式”一栏,部分企业填写为“电动”,不足以判断归类,应填写为“卷取进料式”、“片取进料式”等;

6、851629取暖器,其要素“加热原理”应根据实际填写“辐射式”、“风扇对流式”、“充液对流式等,而部分企业错误填写为取暖,无法判断归类;

7、8532电容器,其申报要素“介质类型”可分为“纸介质”、“瓷介质”等,而部分企业仅申报为“固体介质”,范围过广;

8、9503玩具,部分企业在要素“种类”一栏仅填写毛绒玩具,因毛绒动物玩具归在95030021,其他毛绒玩具归在95030029,笼统填写为毛绒玩具将无法判断归类;

9、部分商品的要素“用途”为归类要素,申报笼统影响归类。

部分企业申报品目73044190项下不锈钢无缝管“用途”时,仅申报为“工业用”,应根据归类要求填写为“天然气钻探用管”、“锅炉用”等;

8504401400稳压电源的“用途”,部分报关单上仅填写为稳定电路的电压,根据申报目录,8504401400项下商品专供8471所列机器用,该商品申报要素“用途”一栏应填写为“佳能3200扫描仪用,稳定电路的电压”等;

另有部分企业申报9405灯具时,将“用途”简单填写为“照明”,应填写为“公共露天场所照明”、“圣诞树用装饰照明”等;

部分企业申报品目9603909090项下清洁刷“用途”时仅申报为“清洁用”,应根据具体用途,填写为“车辆零件用刷”、“机器、器具用刷”、发刷等。

(三)其它

39章塑料原料的要素“单体单元”与“成分含量”概念混淆。

塑料原料成分含量通常包括高聚物(合成树脂)及少量填料、稳定剂、增塑剂等添加剂。

而单体是指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起聚合或缩聚反应等而形成高聚物的简单化合物。

聚己内酰胺的单体为己内酰胺;

乙烯-丙烯聚合物的单体为乙烯和丙烯。

部分企业申报时,将“成分含量”填写为单体含量,而将“单体单元”填写为高聚物,另有部分企业将成分中的水和添加剂及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填入单体单元中。

三、要素之间矛盾

1、87章汽车零部件申报时应确定是生产件还是维修件。

如果是生产件,应在零部件编号前应加“S”,如:

S/XXXXX;

如果是维修件,且该零部件品牌与整车品牌一致的,应标注“W”;

如属于维修件且该零部件品牌与整车品牌不一致的,应加注“WF”,如WF/XXXXX。

部分企业申报零部件编号时加注了“S/”,却又在其他要素栏中显示了“维修件”的要素;

2、汽车零部件若为维修件,应确定为正厂件或副厂件。

有企业申报品目8708项下机动车辆零件时,填写为上海大众明锐的正厂件,但品牌却申报为生产厂商“TRW”,而不是“上海大众”;

另有部分企业申报维修用汽车零部件时在“品牌”一栏填写为“无品牌”,“适用车型”一栏填写为“奥迪”车,却填写为“正厂件”;

3、汽车零部件应确定是否为通用件。

通用的应在编号后加注“/TY”。

部分企业申报品目8512项下前大灯时将通用零件编号为TY/20-B483-F5-8Q,但同时又用文字注明了该零件不通用。

四、要素内容与商品税号不相符

1、3901税号项下聚乙烯,申报要素“比重”应按实际填写。

有部分报关单“比重”填写为“0.952”(比重大于0.94,应归入39012000项下),而报关单商品税号填写为39011000;

2、部分企业申报39011000聚乙烯耐高温色母,申报要素“成分”填写为聚乙烯70%,色粉25%,分散剂5%,按照成分判断,色母应归入32章;

3、有部分企业申报品目3901902000项下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时,将其单体单元申报为“96%乙烯4%丁烯”,而根据39章章注四及子目注释一,乙烯单体单元含量在95%及以上的聚合物应根据比重不同归入39011000或39012000;

4、品目52061100项下为细度不超过14公支的棉单纱,部分企业将细度申报为12S(英支),约为20公支,已超过14公支,应归入52061200。

5、部分企业申报540120人造纤维长丝制缝纫线时将要素“成分”填写为聚酯长丝,因聚酯长丝为合成纤维长丝,应归入540110;

6、部分企业将热轧非合金易削钢棒12L15申报成分含量为:

碳1%锰0.43%磷0.020%硫0.005%硅0.20%铜0.01%镍0.02%铬1.39%铁96.925%,却归入72143000铁或非合金钢的其他条杆,而根据72章章注一(六),铬含量0.3%及以上且不符合不锈钢定义的钢属于其他合金钢,不应归入铁或非合金钢的品目;

7、7326其他钢铁制品,部分企业将要素“材质”填写为“铝制”,而铝制品应归入76章;

8、74121000精炼铜管附件,部分企业将要素“成分含量”填写为铜58%、铅2.5%、锌37.5%,其应为黄铜合金管附件,应归入74122090。

另有部分企业申报铜管附件时,将品名申报为黄铜合金管附件,应归入741222090,却将其归入74121000精炼铜管附件中;

9、841360齿轮泵申报要素“驱动方式”应按实际填写,部分企业填写为电动式(应归在84136021),而在报关单“商品编号”一栏填写为84136022(液压式);

10、税号8482项下滚珠轴承,申报要素“结构类型”应根据归类要求选择填写“调心球轴承”、“深沟球轴承”、“角接触轴承”、“推力球轴承”等。

有部分报关单填写为“深沟球轴承”(应归入84821020项下),而报关单商品税号填写为84821090;

11、部分企业申报直流电动机时,将要素“电压”申报为“1W”,输出功率不超过37.5瓦电动机应归入850110,企业却将其归入85013100其他直流电动机中;

12、部分企业申报并网控制器,将要素“电压”申报为“220V”,用于电压不超过1000V线路的应归入853710,企业却将其归入853720(电压超过1000V)。

宁波海关审单处

201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