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世界观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2422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教世界观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佛教世界观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佛教世界观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佛教世界观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佛教世界观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教世界观Word格式.docx

《佛教世界观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世界观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教世界观Word格式.docx

  该派学者以为,人之有感觉,亦如物之有重量及延展性等。

感觉增到比较复杂的程度,即产生观念。

观念复杂后始有反省,虽由此反省可见人有心灵,然此心灵,谓为物质所产生,亦未尝不可。

因此,唯物论者证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有三种论据;

一、精神为物质的属性。

二、精神为物质的结果。

三、精神为物质之一。

  二、唯心论:

唯心谕亦称观念论。

此派学者,以精神为宇宙的根本,宇宙任何事物莫不自精神而来。

此种精神作用,在人以观念表现之;

在物以力表现之。

人之有观念亦如物之有力。

人类之能了解宇宙,亦因持其最实在的观念。

精神既有如此的意义,所以宇宙根本是合理的发展的。

有物就有精神,此精神为物体得以存在的原因,其自身各具有条理性。

我们宇宙一切,亦因各有精神,各有条理,故能相持得以协调,毫无混乱。

  三、心物二元论:

此派学者主张,宇宙根本上是有心物二重相异的性质。

心与物在宇宙内各有其不相涉的二特性,心与物根本不能合并或附属,其本身上即为实体。

所以这一派学者的问题,常由心物关系一变而为身心关系,他们将思想与物质视为各循不同过程;

身体与物质只是结合,并未并合。

  四、多元论:

此与一元论相反,认为宇宙构成要素,不是一个,而是多个。

因为宇宙万象的本体是多个,宇宙间才有许多不同的现象。

此不同的现象由于不同的根源,并非所有现象均由某一根源所演变。

  以上就宇宙本体的性质言,有唯物,唯心,二元,多元不等。

至于宇宙本体的生成,亦有机械论,目的论,调和派,超越派诸种说法。

然以上学说,各有其缺点,我人不敢完全苟同。

宇宙本体的性质,若说是唯物,则生命的创造,精神的作用,能力的转变,用物质解释是不够的。

若说唯心,但物的存在亦系事实,精神是不能创造物质的。

二元论者谓心物各有不相涉的特性,但精神不能离开肉体而独立活动。

多元论者认为宇宙要素是多非一,则对宇宙根本统一性相矛盾。

至于解释宇宙生成演变的机械论,目的论,调和派,超越派,亦各有其长短,不能给予我们一个圆满的解答。

  此外,尚有宗教家说的神创造世界,创造日月众星,造男女,造万物。

这种说法当作神话看则可,当作宇宙人生的真理看则不可。

那么,宇宙人生的真理在佛法上到底如何解释呢?

我们先看佛经上讲的‘五蕴世间’。

  

  二、五蕴世间  

  一般所称的世界或宇宙,无非是指时间上和空问上一切生灭变异现象的总和而言。

在佛法上说,这些生灭变异的现象,皆受因缘的支配,所谓‘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

但宇宙万有因缘生灭的根本,则由‘识’与‘名色’而来。

也就是说,由‘主观的能认识的识体’,与‘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相互交涉对待而成世界。

所以佛经里常说:

‘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那么‘名色’是什么呢?

名色就是‘五蕴’。

  在佛法上说,宇宙万有,皆由‘五蕴’因缘和合而来。

五蕴者,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识。

色蕴谓之‘色’,受想行识四蕴谓之‘名’,所以五蕴又称名色。

  何谓色蕴呢?

大乘五蕴论中说:

‘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中说:

‘问,色蕴何相?

答,变现象是色相。

此有二种,一、触对变坏。

二、方所示现...’以上这些话都颇难了解,若用现代语言来说,色,是约有体积而占有空间,且会变坏的东西,这与现代科学所称的物质相似。

然亦不完全相同,物质二字尚不能代表色蕴的全部意义。

  色蕴中所称四大种者,是指地水火风四物,亦是指坚湿暖动四种性。

色蕴是由这四种性构造出来形形色色的事物。

这其中又分两种性质:

一是有形可指的,叫做‘触对变坏’。

如自然界之山川草木,人之耳目口鼻,人工制造之桌椅器物等皆是。

这些东西,手可触知其存在,眼可视见其形体,但因人力或其他因素,可使之变形或破坏的,这叫做触对变坏。

一是有象可寻的,叫做‘方所示现’,如方圆长短,红黄黑白,甜酸苦辣等,及其他许多抽象的观念。

也就是说,我们将各种印象所加的名称,就叫方所示现。

  其次说受,想,行三蕴。

  受蕴,为领纳义,即领略境界而受纳于心的,是有情—宇宙间有情识的众生的情绪作用。

如领纳而适合自己身心的,即引起乐受,不合的即引起苦受,此约相当于心理学上所指的感情。

  想蕴:

是取象义,即认识境界时,摄取境象而现为心象,而构成概念,此约相当于心理学上所称的意象。

  行蕴:

行是造作的意思,即对境而引生内心,经心思的审虑与决断,而发出行动语言的行为,这相当于心理学上所称的意志。

  最后说到识蕴,识是分别的意思,如眼之分别认识红蓝白黑,耳之分别认识好恶声音,鼻之分别香臭,舌之分别苦辣,身之分别冷暖等是,这约相当于心理学上所称的认识。

  以上五蕴,是构成宇宙万有——人及一切有情识的众生,和众生赖以生存的山河大地j—的根本。

在佛法上宇宙和人生,统名之曰世间。

人及一切有情识的众生称为有情世间,众生赖以生存的山河大地称为器世间。

  五蕴又称名色,色蕴与他四蕴对峙,其类系如下:

  色———————物

  受┐

  想┤

  ├———非色————名————心

  行┤

  识┘

  五蕴既为构成宇宙万有的根本,则‘主观的能认识的识体’,与‘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当然也在五蕴之中。

识蕴就是‘主观的能认识的识体’,其他四蕴则为‘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

其类系如下:

  识————主观的能认识的识体————我

  色┐

  受┤

  ├———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我所

  想┤

  行┘

  受想行三蕴,原属精神的活动,何以也列入‘客观的所认识的对象’中呢?

这在大乘阿毗达磨杂论中有一段解释说:

  ‘问:

何因蕴唯有五?

答:

为显五种我事故。

谓为显身具我事(色)、受用我事(受)、言说我事(想)、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行)、彼所依止我自体事(识)。

于此五中,前四是我所事,第五即我相事。

...所以者何?

世间有情多于识蕴计执为我,余蕴计执我所。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般人以为眼耳鼻舌是我的,色声香昧是我接触的,我感觉故‘受’是我所有,我记忆故‘想’是我所有,我行为故‘行’是我所有。

这四种物理及心理现象都是由‘我’观察他认识他,所以都是‘我所’。

而能观察能认识的‘我’是什么呢?

只是心理活动统一状态的‘识’。

所以我们说识是主观的我,色受想行是客观的对象。

由主观的我与客观的对象相互交涉对待而成世界,就是佛经中说的‘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识与名色—主观与客观条件,并不是两件东西,识是名色中的识,名色是识中的名色。

主观即构成客观之一条件,客观亦即构成主观之一条件。

离主观则客观不能存在,离客观则主观不能存在。

所以佛经上说:

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

  识与名色关系,在杂阿含经中有一段说明:

  ‘佛说,譬如有两根束芦,互相依倚才能植立。

朋友们,缘名色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

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正复如此。

朋友们,两根束芦,拿去这根,那根便竖不起来,拿去那根,这根也竖不起来。

名色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正复如此。

  识与名色——主观与客观的条件,何以构成宇宙万有?

我们且看下节的‘万法因缘生。

’  

  三、万法因缘生  

  释迦世尊住世之时,曾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说法。

这时有两个修习外道的沙门,名叫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人智慧超群,名望素着。

一天,舍利弗途遇世尊弟子马胜比丘。

他见马胜比丘威仪殊胜,举止安详,心中颇为敬羡,便问马胜比丘说:

  ‘请问令师是谁,他平常说些什么教法呢?

  马胜比丘说:

‘我师释迦世尊,他的智慧神通,无人可比。

我年纪幼稚,受学日浅,尚领会不了我师的妙法。

  舍利弗一再要求说:

‘请慈悲方便,略说一点概要。

  马胜比丘说偈道: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舍利弗听了,大有感悟,遂和目犍连一同皈依世尊。

  何以舍利弗听了‘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二语,就舍己所学而皈依世尊呢?

实因为这两句话是宇宙的真理,舍利弗在佛弟子中号称智慧第一,未皈依世尊前已修道多年,所以听闻之下,立即开悟,而皈依世尊。

  在佛法上说,宇宙万有的生成与还灭,皆由于因缘二字。

因与缘,佛法上不曾有严格的界说。

但从相对的差别言,因约指特性说,缘约指力用说。

因指一件事物生灭的主要条件,缘则为辅助条件。

因缘二字,若用现代语言来说,约相当于条件或关系两个名词。

那就是说,宇宙间每一事物的生灭,必须具备某些条件;

每一事物的存在,也必须与其他事物有着互相的关系。

所以凡使一件事物生灭,或使一件事物存在的条件或关系,就称为此事物的因缘。

  四阿含经中对因缘二字常作如下的解释: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意思是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没有绝对存在,都是以相对的依存关系而存在。

这种依存关系有同时的异时的两种,异时的依存关系,就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此是因而彼是果。

同时的依存关系,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此是主而彼是从。

前者是指纵的时间,后者是指横的空间。

因此,所谓宇宙,在时间上说,是因果相续,因前复有因,因因无始;

果后复有果,果果无终。

在空间上说,是主从相联,主旁复有主;

没有绝对的中心;

从旁复有从,没有绝对的边际。

以这种继续不断的因果,和重重牵引的主从关系,而构织成这个互相依存,繁杂万端的世界。

  但不论是异时的因果关系,或同时的主从关系,其根本条件,皆不出前节所述的五蕴。

由五蕴因缘和合,而构成山河大地和有情众生的器世间与有情世间。

  但是,五蕴世间,森罗万象,生灭变异,刹那不住;

在这万法生灭变异的过程中,究竟有没有一个规律或法则呢?

有的,这法则,就是佛法上的‘万有因果律’。

  

  四、万有因果律  

  宇宙的生成,不是神所创造,万物的变异,也不是上帝支配。

唯是假托众缘(即是具备了该物生成或变异的各项条件)和合而生。

这种由无至有的生起,就因边说,叫做缘起;

就果上说,叫做缘生。

所以佛法上把宇宙间存在的事事物物,叫做因缘所生法;

而把事事物物的生起,叫做万法因缘生。

  宇宙万有,既藉众缘所生,自不免变化败坏。

所以自有情世间至器世间,自精神现象到物质现象,都是在运动流转,生灭变化,刹那不停。

有情众生的生老病死,器世间的生住异灭,都是表示万法流转,生灭无常。

但这种流转生灭之间,是否有一规律可循呢?

有,佛法上说有一项支配这宇宙万象生灭变异的基本法则,就是万有因果律。

  所谓因果律,就是研究事物原因结果的法则。

现代科学上亦有因果律,惟科学上的因果律,只适用于物理的变化。

而佛法上的因果律,却适用于心的变化,物的变化,及心物混合的变化。

佛法上将此法则加以更详细严密的分析,根据此法则创立了三世的人生观;

更将业报轮回等问题联系起来,创立了因果善恶通于三世的伦理思想。

  因果,具足应说‘因缘果报’。

因是原因,缘是助缘,由因缘和合所产生的事物叫果,此果对造因者说是报。

世出世间,由众生以至成佛,由根身以至器界,一切生灭变异,莫不受此法则支配。

  任何事物,决不能无因而生,但有因无缘,亦不能生。

例如一粒种子——因,若不经播种者把它埋入土中,再加上阳光雨露的助缘。

则不会发芽生长,而因缘和合,形成果报。

不但事物的生成是如此,即事物的变异与坏灭亦莫不如此。

  佛法为说明万法的因果关系,曾立有六因,四缘,五果之说。

六因的名称是能作因,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

五果的名称是增上果,同时果、等流果,异熟果,离系果。

因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详述。

现仅将四缘略作介绍。

  四缘是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亲因缘者,就是主因。

在心法(精神)上说,凡人之身口意的行为意念,皆名之曰业。

业为心法上迁流变化之因。

在色法(物质)上说,如土石为山岳的主因,种子为草木的主因等是。

  等无间缘者,只适用于心法,譬如我人一颗妄心,念念不停,刹那生灭。

前念灭时,后念已起,这种生灭相续无间的作用,叫做等无间缘。

  所缘缘者,系指能分别的心与所分别的相相对峙时,前者以后者为所缘,此所缘的相,为生心的助缘。

  增上缘者,乃指一切心法或色法。

起顺违等作用,影响于因之成长者。

在色法上讲,只要有亲因及增上二缘便能生果。

但在心法及心色混合法中,则须四缘具备,方能生果。

  由上所述,可知因果律上的三个原则。

一是果由因生。

无因不能生果,有因有缘则必然生果。

二是事待理成。

万法生灭,固有因果,但因果中尚有普遍的理性。

某因必生某果,原为必然理则,例如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灭,都是必然的理则。

三是有依空立。

任何存在的事物或理则,都必依否定实在性的本性而成立。

也就是说,凡是存在的,最初都是不存在的。

凡是‘有’,必须依空而立。

  因果律上尚有几点值得注意的,一是因果律中无第一因,亦无最后果。

因前复有因,推之无始;

果后复有果,引之无终。

譬如父为子之因,父复有父,父父无始;

子为父之果,子复有子,子子无终。

二是因果律中的因与果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譬如棉纱是棉布的因,却是棉花的果。

棉布是棉纱的果,却是衣服的因。

由甲因产生了乙果,当然乙为甲之果。

若由乙又产生了丙果,则乙又为丙之因。

三是因果通于三世。

三世并不是指一个人的前生今生来生,而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

所以因不自灭,不论时间久暂,遇缘则起现行。

四是因果本质为一。

能生之因,必为所生之果;

能生之果,必为所生之因。

自色法上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豆种长不出瓜秧,瓜种亦长不出豆苗。

自心法上说,自作因,自受果。

善因不生恶果,恶果不由善因,丝毫不能假借。

  佛经上有一偈说明因果上的几点原则:

‘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这偈说明了:

一、业因不灭。

二、不论时间久暂,遇缘则起现行。

三、自作业,自受果。

  在宇宙万有之中,物与物的因果较易明了,例如金属热胀冷缩,冷热是因,缩胀是果。

物与心的因果部份尚易了解。

如物质环境使人有苦乐的感受。

饱暖则身心舒适,饥寒则生理痛苦。

而心与物的因果较不易证知。

然以心为因而影响物质的,亦不乏成例。

如李广射虎,箭入没羽,近视之知其为石,再射则不入。

这就是精神影响物质的例子。

而最难了解者,却是心法上的因果。

盖起心动意,皆为业因种子。

此业种分善恶二面,皆印入八识田中。

以业种的善恶,支配六道轮回中的升沉。

此因果虽不易使世人了解,然果由因生,事待理成,自因自受,丝毫不爽。

我国民间俗谚云: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语虽通俗,却含有至理也。

  五、心物不二的缘生观  

  我们由五蕴世间说到万法因缘生,由万法因缘生说到万有因果律。

归根结底的说起来,佛教的世界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佛教的世界观,在本质上既非唯心论,亦非唯物论,而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心物不二,一体圆融的五蕴世间;

所谓‘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识为名色中的识;

名色为识中的名色。

  在生成上说,既非机械论,亦非目的论,而是因果相续,主从相关,重重牵引,互依互存,自果上言是‘因缘所生法’,自因上言是‘万法因缘生’的因缘和合而有的世界。

  在宇宙万有运行法则上说,既无上帝主宰,亦无天神支配,而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弃因不灭,自业自受的万有因果律。

  最后归纳起来,佛教的世界观,可名之为心物不二,一体圆融,从认识论出发的缘生观。

  六、三千大千世界  

  在佛法上,把世界分为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两种。

有情世间,名为正报,是由业因所感得的正果。

指有情——有情识的众生——的肉体和精神而言。

器世间,又名依报,为有情所依,是指山河大地,衣服饮食的总称而言。

  有情世间有六道众生,六道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

六道众生生存于欲,色,无色三界之中。

  所谓欲界,是此界众生有睡眠,饮食,男女之欲,故名欲界,色界则无此三欲,惟有殊胜的形色。

无色界不独无三欲,且无任何形色,只有精神的存在。

  佛经上说,三界以须弥山为中心,总名为一须弥界。

这样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小世界并非一个,而是遍存虚空。

集一千个这样的小世界,名为小千世界。

集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

集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大千世界。

因为其中重叠了三个千数,所以称三千大千世界。

但三千大千世界亦非一个,而是无量无数并存于宇宙空间。

所以佛经中常说‘十方微尘世界’,‘十方恒沙世界’。

由于近世天文学的发达,证明太空中星球多至不可胜计,由此可知佛经所说。

并非是揣测之词了。

  世界,在空间上说,虚空无尽,世界无尽;

在时间说,朔之无始,追之无终。

但在因果法则上说,一是因前复有因,果后复有果,因果无始终,时间亦无始终。

但另一方面说,有生即有灭,有成即有坏;

因此,世界也有成、住、坏、空,四个时期。

但成住坏空是循环连续的,所以在时间上依然是无始无终。

  成劫是世界组成的时期,住劫是有情众生安住的时期,坏劫是渐趋破坏的时期,空劫是完全崩溃的时期。

崩溃之后,再入成劫,周而复始。

延续无穷。

  劫是梵语,华译为长时。

上述世界成住坏空一周是一大劫,大劫下为成住坏空四中劫,每一中劫含有二十小劫。

一小劫的时间,是人寿由最高数——八万四千岁——减至最低数——十岁——,再由最低数增至最高数,增减之量是每百年一岁,这样一增一减所需的时间,即为一小劫。

  这无边无际的空间,无始无终的时间,无量无数的众生,悉依因果法则而生而有,而变而灭,就是佛经上所称的世界。

  一、人生问题的意义  

  人生观,是我人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

谚云: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对人生的见解亦各异。

譬如说,有人认为人生快乐,有人认为人生痛苦。

有人积极进取,有人消极悲观。

这些,究竟孰是孰非呢?

我们是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呢?

还是悲观厌世,追求解脱?

我们是努力进取,发奋创造呢?

还是凭天由命,得过且过?

  再进一步说,生命由何而来,往何而去?

难道说一个人竟是无缘无故的生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绝,一切断灭吗?

生命如果当真如此,则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人生如果仅只为了享受,或终生充满痛苦,则生命还有什么价值?

关于这些,多少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个答案,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且都没有说出它的究竟来。

  进化论者说,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

高级动物既是低级动物进化而来,也就难怪唯物论者亦高呼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因而导致出人类斗争杀伐的悲剧了。

  某些宗教家说:

人是上帝创造的。

人的生命若是上帝创造,人的穷达祸福若是由上帝或其他神祇主宰,则个人的行为意志尚有什么价值?

  早在释迦牟尼世尊住世之时,印度的思想界有所谓外道六十二见——外道对人生问题的六十二种见解,我们来看看最著名的几位大师,他们对人生问题的看法:

  一、富兰那迦叶——他是一位怀疑论者;

他以为人生的善恶,并没有一定的标准,不过因社会习惯而来。

因此,社会习惯所谓善恶,未必就是真善恶,所以为善为恶不应有业报。

  二、末伽梨拘舍罗——他是主张宿命论者;

他以为人的行为及命运,皆受自然法则所支配,非人力所可如何。

所以人若求解脱,只有听其自然,到了命中注定该解脱的时候,自然就会解脱。

因此他主张一切听于命运。

  三、阿夷多翅舍钦婆罗——这是一位古代的唯物论者;

他主张人生由四大——地水火风四种物质构成。

物质之外,更无生命。

人死之后,一切断灭。

所以他主张人应追求目前的享受,而排斥一切伦理道德。

  四、浮陀迦旃延——他主张心物二元不灭论,他说人生由七种要素——地水火风苦乐生命——合成,生死仅为七要素集合离散现象,七要素本身并不因此而有生灭。

  这些见解,或为无因论,或为断灭论,皆有所偏,而非中道。

千古以来,能说出我人的生死由来,人生的价值意义的,只有释迦牟尼世尊。

他以至高无上的智慧,洞见三界有情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相;

把宇宙人生之谜,作了个圆满的解答。

世尊对人生问题作何解释呢?

这应先自我人的生死由来说起。

  二、佛性与妄心  

  释迦牟尼世尊于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之际,世尊云: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世尊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智慧德相是什么呢?

原来智慧德相,就是万德万能的佛性。

  佛性又称真性,自性,常住佛性,妙真如性,真如实相等。

名称虽然不同,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它就是我们各人原具的本性。

这种本性,本来就具足万德万能。

它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与佛无二,但由于无始以来,被妄想执着掩蔽了本体,使具足的德能不能显现。

这好比一面光明的镜子,蒙上了尘垢,盖没了镜体固有的光明。

不过镜面虽蒙尘垢,而其原具的光明并未损减,一旦揩去尘垢,光明依然可以显现。

  人的本性也是如此,本性原来灵明洞彻,万德万能,但因妄想执着,以致起惑造集,轮回六道。

这种妄想执着又称无明,无明梵语尾弥,意思是指闇钝之心。

闇钝之心并非指我人的肉团心,而是指我人感受、思惟、分别、认识,对境攀缘的妄心。

  事实上,佛性与妄心,智慧德相与妄想执着,原本不是两样东西,但因有了真妄,动静,明闇的不同,所以就有了佛性和妄心的分别。

性譬如水,心譬如波。

水是静态,水静则明朗;

波是动相,波动则昏乱。

水是体,体则真实不变;

波是相,相则虚幻生灭。

这其中虽有动静明闇真妄之别,但在本质上仍是不二的。

  灵明洞彻,湛寂常恒的本性,只因妄想执着,成为妄心。

这妄心,就它的闇钝来说,叫做无明;

就它的能障覆自性来说,叫做业障;

就它的熏习缠缚来说,叫做习气;

就它的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