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胶知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2235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玻璃胶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玻璃胶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玻璃胶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玻璃胶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玻璃胶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玻璃胶知识文档格式.docx

《玻璃胶知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胶知识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玻璃胶知识文档格式.docx

3.冬季在上午11点-下午3点这段时间内施工,夏季在早晨或傍晚施工.

4.在施工前做一下试验,把胶挤出观察固化情况,确定表干时间,在表干时间内修整表面.

2、中性透明胶变黄是什么原因?

答:

中性透明胶变黄是胶浆本身存在缺陷,主要是由中性胶内的交联剂和增粘剂引起的,原因是这两种原料带有“胺基”,胺基是极容易引起发黄的,很多进口名牌的玻璃胶也是因此有变黄的现象。

另外中性透明胶如果与酸性玻璃胶同时使用,有可能导致中性胶固化后变黄;

也可能是胶的存放时间长会产生影响或是胶与基材发生反应所致。

3、中性瓷白胶为何会有变粉红的现象?

有些胶固化后一个星期又变回瓷白?

答:

醇型的中性胶可能有这种现象出现,那是生产原料钛铬合物引起的。

钛铬合物本身是红色的,而胶的瓷白颜色是胶中的钛白粉在起调色作用。

但胶是有机物,而有机化学反应绝大多数都是可逆反应,还有副反应的产生。

温度恰好是引起这些反应的关键,温度高了发生正反应使颜色有变化,但温度降下来稳定以后反应又逆向进行,恢复原来的样子。

生产技术及配方掌握得好,应该可以避免此现象出现。

4、有些国产透明胶,打出来五天后变瓷白颜色?

中性绿色胶施工后变瓷白颜色,为什么?

这也应该是胶的质量问题,属于原材料选择及验证上的问题。

因为有些国产胶里加有增塑剂,易挥发;

而有些胶内加有较多补强填料,当增塑剂挥发,胶条因收缩而被拉伸,现出填料颜色(中性胶所有填料本身是白色的)。

各种彩色胶是添加色素使其变成各种色泽,如果颜料选择上有问题,胶在施工后颜色会变;

或者是颜色胶在施工时打得太薄,胶在固化过程中固有的少量收缩使胶颜色会变浅,这种情况建议施胶时保持一定的厚度(3mm以上)。

5、为什么镜子背面打上玻璃胶,一段时间后,镜面出现花斑或胶的痕迹?

市场上镜子通常有三种不同的背面镀层:

水银、纯银和铜。

常见的镜子施胶一段时间后镜面出现花斑,此情况应该是用户使用了酸性玻璃胶,而酸性玻璃胶通常与上述材质会发生反应,造成镜面看到花斑。

因此我们强调应该选用中性胶,而中性胶分为醇型和酮肟型两种。

若铜底的镜选用酮肟型中性胶,则酮肟会对铜质材质有轻微腐蚀,施工一段时间后镜面看到背后施胶处有腐蚀过的痕迹,若改用醇型中性胶便不会出现此现象。

以上都是由于基材多样性造成的选材不当。

因此建议用户用胶之前,最好做一个相溶性测试,看胶是否与材料相溶才用。

选用恰当的玻璃胶产品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6、有些玻璃胶打出来时有盐粒般大小的粒状,而固化后有些粒状又会自动化解,为什么?

这是选择胶的原材料配方上的问题。

因为某些胶内含有的交联剂,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有结晶现象,交联剂在胶瓶内凝结,打出来后便会看见有盐粉粒般大小的粒状,但它慢慢会溶化的,所以固化后粒状又会自动化解。

这种情况对胶的质量影响不大。

出现此情况,主要是受低温影响比较大。

7、有些国产胶打在玻璃上,7天仍未干胶,什么原因?

这种情形多数在天冷时候出现。

一、打胶过厚,干胶慢。

二、施工环境影响,天气恶劣。

三、胶浆过期或有问题。

四、胶偏软,感觉干不透。

8、有些国产玻璃胶在施胶时出现的气泡声,是什么原因?

可能有三种原因:

一、分装时技术不过关,胶瓶内混入了空气;

二、少数黑心厂家故意不压紧瓶底盖,瓶中留有空气却给人以装胶量充足的感觉;

三、有些国产胶由于不是百分百硅酮胶,其中增加的填充料会与玻璃胶包装瓶的PE软胶发生轻微化学反应,令胶瓶有胀大增高的现象出现,空间内留存的空气渗入胶浆使之产生空隙,在施胶时就会打出气泡声。

克服这种现象的有效方法是:

换用硬瓶包装,注意产品存放环境(30℃以下阴凉处)。

9、为什么夏天有的中性胶打在混凝土和金属窗框的结合部位固化后会出现很多气泡,而有的又不会?

是不是质量的问题?

为什么以前没有类似现象出现?

很多品牌的中性胶都有过类似现象出现,经认真检测和反复实验确认并不是胶的质量问题。

因为中性胶有醇型和酮肟型两种,而醇型胶在固化过程中所含的甲醇会释放出气体(甲醇在50℃左右开始挥发),特别遇到太阳直射或高温反应更强烈。

另外混凝土和金属窗框是很难透气的,加上夏天温、湿度都较高,固化会更快,胶释放的气体就只能从未完全固化的胶层中跑出来,固化的胶条上就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气泡。

而酮肟型中性胶在固化过程中不会释放出气体,就不会产生气泡。

但酮肟型中性胶的缺点是一旦技术、配方处理不好,冬天在固化过程中遇冷就有机会出现收缩龟裂现象,技术好,配方过关的就没有此现象出现。

当然酮肟型的中性胶价格比醇型稍贵。

过去没出现类似现象是因为过去建筑施工单位在这种地方用硅酮胶的很少,一般往往使用的是丙烯类的防水密封材料,因此硅酮中性胶起泡的现象不是很普遍;

近年来逐渐广泛采用硅酮类密封胶,这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档次,但由于对材料特性不了解以致于选材不当造成密封胶起泡现象。

解决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最慎重的做法是先做局部使用测试以观察是否符合使用需要(一般施胶后的两、三天就可以看到反应);

二、分清使用时间和基材类型,选择恰当的中性胶使用:

夏天选择酮肟型,冬天选择醇型;

三、保持施工表面洁净、干燥;

四、夏天施胶时应避开高温时段(35℃以上)和太阳直射,一般傍晚较合适;

五、类似工程可知会厂家技术人员跟踪。

10、如何做相容性测试?

从严格意义上讲,做胶粘剂和建筑基材间的相容性测试应该到国家承认的建筑材料测试部门去进行,但由于周知的原因,在这些部门送检得到结果的周期较长,费用高。

有这种必要的工程当然一定要够级别的国家权威检测机构的检验合格报告才能确定是否使用某建材产品,而一般性的工程可以将基材提供给玻璃胶的生产厂家做相容性测试,结构胶45天,中性胶、酸性胶35天左右可以得出测试结果。

最简单快捷的办法是用户自己可以将玻璃胶在少量基材上试打,待完全固化后观察表面效果并用手试其抗剥离强度如何,以简单判定该玻璃胶产品的粘力、拉力等是否符合使用需要。

11、酸性胶用在水泥上为什么很容易脱落?

这其实是玻璃胶应用上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酸性胶在固化时产生醋酸,会与水泥、大理石、花岗岩等碱性材料的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一种白垩状的物质,从而引起脱落。

12、中性胶固化后表面起皱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有几种原因:

(一)基材的膨胀系数较大;

(二)有位移或振动;

(三)有些国产胶本身太稀,胶内填充料少而加多了增塑剂(白油),胶在固化过程中增塑剂(白油)有一定程度的挥发就使得胶的体积变小,因而胶会收缩起皱;

(四)若施胶太薄固化后也容易收缩起皱,加厚施胶的厚度可以减少此现象的发生(建议施胶2mm以上)。

13、胶出现渗油现象是什么原因?

一般出现渗油现象的胶都不是质量好的胶,因为它不是百分百的硅酮玻璃胶,它在其中增加了石油类增塑剂,而增塑剂本身是一种油性物质,具有溶胀性,破坏了增塑剂与其它成分物质间的平衡,油就会渗出来。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选用质量好的百分百硅酮玻璃胶。

14、中性胶下垂现象是什么原因?

主要是胶的触变性不好,下垂度不合格,感觉胶太稀。

15、酸性胶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正常使用?

所有会渗出油脂、增塑剂或溶剂的材料;

密不通风的场所;

结霜或潮湿的表面;

金属及镀膜玻璃的装配;

与大理石、花岗岩、混凝土等碱性物质接触的场合等等都不适于使用。

酸性硅酮玻璃胶会腐蚀或不能粘合铜、黄铜(及其它含铜合金)、镁、锌、电镀金属(及其它含锌合金),同时建议砖石料制成物品及碳化铁体基质上不要使用酸性玻璃胶,在甲基异丁烯酸盐(PLEXIGLAS)、聚碳酸、聚丙烯、聚乙烯和TEFLON(特氟隆、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材料上使用本品将无法获得很好的粘接效果及好的相容性。

移动大于接缝宽度25%的连接也不适合用酸性玻璃胶,在结构用玻璃上也最好不用普通酸性玻璃胶,另外在有磨蚀以及会产生实质弊端的地方不应使用酸性玻璃胶。

另外,温度太高或太低,湿度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干胶速度。

16、为何同一等级的胶浆,杂色胶会比透明胶多粒状?

此现象一般多出现于国产胶中,因杂色胶比透明胶要多加颜料,多一个工序就多了一个出粒状的可能,混合如不均匀,便会出现粒状物。

17、中性胶干胶后,表面有粉沫状的东西,是什么原因?

一般有几种情况:

(一)、胶条有粉化现象是胶的原材料选择本身存在缺陷;

(二)、原料混合不均匀;

(三)、可能由于施工环境影响,灰尘比较多就容易吸附在胶表面而出现此情况。

18、浴室或厨房里常见玻璃胶变黄、发霉、变黑是什么原因?

浴室、厨房等地方往往潮湿、阴暗,玻璃胶会因此发霉而变黄、变黑,因此浴室里包括浴盆、浴缸、浴镜以及管道等看得见的物件的粘接、密封、填缝等都应该选用中性防霉胶,因为防霉胶里加了防霉剂,可杀菌、抑制细菌生长。

19、曾有玻璃胶出现软体颗粒、硬块、黑点是什么原因?

这三种情况分别出现也有,一起出现也有,都是由于在生产或分装过程中处理不当,有固化的玻璃胶块或杂物混入而造成的。

软体颗粒、硬块是因表干快的部分表面出现过结皮又与胶混合在一起所引起的;

也可能是由于分装时桶底和桶面刮胶时所引起的。

黑点是原材料不干净所引起的。

20、为何有的进口高档次的硅酮酸性胶和一部分铝塑板、不锈钢、铝合金的粘接效果不好,国产胶反而粘得很牢固?

因为两者的结构体系不一样。

高档次硅酮酸性胶一般是百分百硅酮玻璃胶,其本身材质过硬,缺乏浸润性,与一部分铝塑板、不锈钢、铝合金的相溶性不好,加之其固化速度比较快,而铝塑板、不锈钢、铝合金的表面又很平整光滑,胶还没完全渗透进铝塑板、不锈钢、铝合金的表面就已经固化完了,所以就粘不牢。

而国产胶的固化速度稍慢,渗透时间较长,加之添加了增塑剂等其它材料,使其性质较软,故国产酸胶与上述材料容易相溶,所以粘得较牢固。

因此越好的胶可能与一部分铝塑板、不锈钢、铝合金的相溶性不一定很好,但反而国产胶会更好。

这些都是基材材质多样性造成的。

因此我们反复强调用户使用前应进行自我测试以观察材料是否符合使用需要。

21、为何同一瓶胶或同一批胶会出现稀稠不一的现象?

这种现象往往都在质量差的胶中出现,由于胶浆混合不均匀,胶内含有填充料,填充料一见有空位就会向下钻,因此会出现稀稠不一的现象。

生产技术及配方掌握得好,可以避免此现象出现。

同一瓶胶出现稀稠不一往往可能是由于胶与瓶发生了反应,或是胶已过期。

22、酸性胶打在不锈钢门上,打上去几分钟后,有时表面会起泡,为什么会有此现象?

本身酸性胶与不锈钢的相溶性不算好,一般不建议在不锈钢上使用酸性胶。

起泡的原因主要是不锈钢的质量问题,有些不锈钢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使不锈钢含杂质比较多,而酸性胶的PH值低,酸性较强,酸性物质会与这种不锈钢发生反应,所以放出气泡。

23、为什么中性胶粘接有些铝塑板、塑钢门窗效果不好或粘不住?

此现象一般多出现在醇型中性胶上,因为铝塑板、塑钢门窗上的材料与醇型硅酮胶的相溶性不好,影响了粘接质量。

遇到这种情况,建议用户选用酮肟型中性胶,将大大降低此种情况的发生;

如用户选用醇型中性胶,应先用丙酮或二甲苯擦一下基材表面,待基材表面完全干后再行施胶;

擦洗后的基材应在一小时内施工。

因此,我们反复强调,由于基材材质的多样性,用户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使用前对玻璃胶与基材间的相溶性做测试,以观察是否符合使用需要。

24、软包装的硅酮胶两头干胶且随时间的增加干胶的长度增加是什么原因?

软包装胶两头干胶主要是在夏天发生。

夏天天气炎热,包装膜长时间在外力和内部压力的作用下铝箔层破裂,造成空气中的水气通过包装膜进入密封胶中,密封胶会与水气反应导致密封胶固化。

如果卡钉不牢靠的话也可能造成水气通过卡钉密封不严的地方进去密封胶中导致两头干胶。

25、硅酮密封胶固化后开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硅酮密封胶开裂有三种形式:

一、内聚破坏,表现为胶缝中间开裂。

二、粘结破坏,表现为胶缝两边开裂。

三、混合破坏,表现为胶缝中间开裂和两边开裂的情况同时存在。

下面分别阐述导致密封胶内聚破坏和粘结破坏的原因:

1、内聚破坏

耐候胶的内聚破坏通常表现为胶体(胶缝中的密封胶固化后称为胶体)中间开裂,因为中间最薄最先被拉裂。

原因分析

(1)密封胶质量问题

1、长时间内随着白油的不断析出,引起接缝胶体的过度收缩、刚硬、丧失位移能力,无法适应基材热胀冷缩的位移量造成开裂。

2、肟型胶的特性:

抗接缝位移开裂能力差。

3、配方中交联剂含量少,不足以使密封胶反应生成完善的交联网络结构、存在结构缺陷,容易导致胶体开裂。

4、密封胶不是在有效期内使用。

(2)应用方面的原因

1、接缝设计不合理,接缝宽度小于6mm容易导致开裂。

2、施胶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气泡容易导致胶体开裂。

3、肟型胶施胶太薄容易开裂。

4、施胶厚薄不均匀容易导致胶体在薄的地方开裂。

5、基材表面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施工,胶固化后胶体容易开裂。

6、密封胶在固化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容易导致固化后胶体开裂。

7、受到大的外力作用或基材产生大的形变,例如,地震、台风等,胶体可能开裂。

8、三面粘结现象发生时,密封胶可承受的位移量会被限制在原设计位移量的±

15%以内,容易导致胶体开裂。

(3)适用性

1、选用的密封胶的位移能力不能满足接缝位移要求。

2、选用的密封胶的模量不符合接缝要求。

2、粘结破坏

(1)应用性问题

1、基材表面清洁方法不当、清洁使用的溶剂不合适;

2、基材表面清洁达不到密封胶施打要求、施打密封胶时基材表面没有挥发干燥;

3、使用的底漆不当或底漆在使用前已经失效;

4、基材表面涂刷的底漆过量、施打密封胶时基材表面没有挥发干燥;

5、密封胶在施打过程中接口内的密封胶没有充分压实;

6、密封胶与基材的接触面积过小而无法保证密封胶与基材的粘结性(接口设计不合理);

7、密封胶在固化过程中受到外界影响,比如风荷载作用、基材的热胀冷缩等;

8、施工时环境温度低于5℃造成基材表面结露和暗露。

(2)适用性问题

1、石材幕墙没有做污染性试验,无法确定密封胶是否会污染基材;

2、金属、石材幕墙使用酸性胶会导致胶与基材发生化学反应;

3、玻璃幕墙中玻璃与铝型材的粘结使用酸性胶,镀膜玻璃镀膜面的粘结使用酸性胶都会导致粘结失败;

4、开工前没有做相容性测试、粘结性测试而无法保证密封胶与基材的粘结性。

化学上不相容的装配附件(如:

密封条、间隔条、衬垫条、固定块等)和密封胶接触将会导致密封胶变色或使密封胶和基材失去粘结性。

(3)质量问题:

密封胶固化后的位移能力、模量、伸缩性达不到使用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