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2108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二、食用菌栽培展望

三、我国发展食用菌的有利条件

(一)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

(二)栽培材料来源广泛

(三)栽培方法、栽培条件简单

(四)栽培季节处于农闲时期

(五)经济效益高

四、本门课的目的要求

(一)熟悉食用菌的有关基础理论及常见几种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方法;

(二)掌握食用菌生产中的多种基本操作技术;

(三)初步学会栽培食用菌的多种栽培方式。

第二章制种技术(16时)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制种技术;

重点掌握食用菌菌种的培养;

了解食用菌的分类特征和形态特征、营养和生长条件和制种的一般设备等。

第一节食用菌的分类特征和形态特征

一、分类特征

二、形态特征

(一)菌丝体

1菌丝的构造

2菌丝细胞的超微结构简介

3隔膜

4细胞核分裂

5特化的菌丝

(1)菌丝束

(2)菌索(3)菌髓(4)菌核

(二)大型伞菌子实体的形态

1、菌盖

2、菌褶

3、菌柄

4、菌环

5、菌托

6、子实体发育的形式

(1)裸果型

(2)假被果型(3)半被果型(4)被果型

三、生活史

(一)食用菌的生活史

1、营养菌丝生长阶段

(1)孢子的萌发方式芽管式、伸长式、芽殖式、分生孢子式

(2)单核菌丝概念、形成过程

(3)双核菌丝概念、形成过程

(4)同宗接合概念、具体过程

(5)异宗接合概念、具体过程

2、生殖生长阶段

(1)无隔担子菌亚纲担子的核行为变化

(2)有隔担子菌亚纲担子的核行为变化

(3)担孢子的释放

(二)食用菌的生殖方式

1、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

3、准性生殖

(三)食用菌的育种基础

1、自然育种

(1)自然选种原理

(2)自然选种的方法

2、诱变育种

(1)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

(2)诱变育种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3)诱变步骤

3、杂交育种

(1)杂交交配方式

(2)杂交后亲代的标示

(3)杂交后亲代的选择

(4)杂交育种的步骤

4、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简介

第二节食用菌的营养和生长条件

本节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条件;

掌握各种理化环境因素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

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输送和代谢途径。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灭菌、消毒的概念和区别,高压湿热灭菌、常压灭菌的方法;

掌握常用的物理化学消毒方法;

理解影响高压灭菌、常压灭菌的因素;

了解干热灭菌的原理方法。

一、营养条件

(一)、食用菌的营养要素

(1)碳源概念、作用、种类、来源

(2)氮源概念、作用、种类、来源

(3)无机盐概念、作用、种类、来源

(4)生长激素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输送

(三)、营养代谢的途径

二、生长条件

(一)、温度

(1)菌丝生长和温度的关系

(2)温度与子实体发育的关系

(二)、湿度

(1)食用菌生长发育的水分条件

(2)营养菌丝阶段栽培基质的含水量

(3)子实体发育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

(三)、酸碱度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空气条件

(1)氧的效应

(2)营养阶段的呼吸

(3)生殖生长阶段的呼吸

(五)、光照对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1)光对子实体原基形成的影响

(2)光照度对子实体的影响

(3)光质对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第三节食用菌制种的一般设备

一、茹房的设置

菌种场布局应结合地形、方位、统筹安排,根据菌种制作工艺流程来安排生产线的走向,防止交错,以免引起生产上的混乱。

二、消毒和灭菌

(一)热灭菌

1、火焰灭菌法

2、干热灭菌法

(1)原理

(2)方法

(3)注意事项

(二)常压湿热蒸汽灭菌

1、常压灭菌

(1)间歇灭菌法

(2)持续灭菌法

2、常压灭菌锅的类型与建筑

(1)建锅地点的选择

(2)拱形侧面式常压灭菌锅

(3)周转筐堆叠薄膜覆盖式常压灭菌锅

3、影响常压灭菌效果因素的探讨

(1)培养料预湿是否适宜,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2)控制灭菌前微生物的自繁生物量

(3)灭菌锅类塑料包排放方式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4)灭菌锅容积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5)灭菌锅内100℃的保持时间是否在12小时以上是彻底灭菌的关键

(6)灭菌锅内应有活蒸汽,避免死角发生

(三)高压灭菌

1、高压灭菌原理

2、高压锅的类型(略讲)

3、高压锅的使用要点(详讲)

4、影响高压灭菌效果的因素

(1)避免假压现象是高压灭菌能否彻底的关键

(2)培养基成分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3)PH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4)孔隙度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五)、培养基灭菌效果的检验

(1)斜面试管灭菌效果检验

(2)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检验第四节消毒

1、常用的消毒药剂

(1)高锰酸钾

(2)酒精

(3)福尔马林

(4)来苏

(5)石灰

(6)几种农药

2、空间消毒方法(详讲)

(1)化学药剂喷雾消毒法

(2)化学药剂熏蒸消毒法

(3)物理消毒法

(4)空间消毒效果检验

3、培养料的消毒

(1)生熟石灰消毒法

(2)药物消毒法

(3)巴氏消毒法

三、制种设备

(一)、菌种制作中常用的基本药品

(1)一级菌种常用的化学药品

(2)二、三级菌种常用的化学品

(二)、基本器具

(1)玻璃器皿

(2)衡量器具

(3)基础设备

(三)、配料设备

(1)切片机

(2)粉碎机

(3)过筛机

(4)搅拌机

(5)装瓶机

(6)装袋机

(四)、灭菌设备

(1)高压灭菌锅

(2)常压灭菌锅

(五)、接种设备

(1)无菌室

(2)超净工作台

(3)接种箱

(4)接种工具

(六)、培养设备

(1)恒温箱

(2)培养室

第四节食用菌菌种的分离与鉴定

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菌种的扩大方法和培养方法;

掌握菌种分离中常用的组织分离法、孢子分离法、基木菌丝分离法的操作过程;

理解菌种的保存原理及常用保存方法。

一、菌种的分级

二、菌种的分离

(一)、菌种资源的取得

(1)野外标本采集

(2)栽培场种姑的选择与留种

(二)、菌种分离

(1)分离前的准备

(2)组织分离

(3)木腐菌基内菌丝分离

(4)孢子分离

三、分离菌种的鉴定

(一)、一级种鉴定

(二)、二级和三级菌种的鉴定

(1)使用抑制培养基

(2)排除细菌或酵母菌污染

(3)排除霉菌污染

(4)菌丝再提纯

(5)单根菌丝提纯技术

(6)菌丝生长速度、生长量的测定

第五节食用菌菌种的培养

一、一级种(母种)的培养

(一)、常用的一级种培养基化学药剂

(二)、一级菌种培养基制备的工艺流程

(三)、常用的培养基配方及配方设计

(1)配方

(2)一级种配方设计

(二)、一级种培养基的制备

(1)不溶物的热浸提

(2)可溶性物质的溶解

(3)琼脂熔化 

(4)培养基的分装

(三)、平板培养基的制作

二、二级种(原种)的培养

(一)、木腐生菌类二级种的制备

(1)常用原料及容器

(2)二级种培养基制备工艺流程

(3)木腐生菌类的基础配方

(4)木腐生二级种培养基配制

(五)木腐生二级种培养基的分装

(6)洗涤

(7)棉塞的制作

(8)灭菌、冷却

(二)、草腐生菌类二级种的制备

(1)短发酵棉籽壳的制备

(2)容器

(3)草腐生菌类基础配方

(4)二级草腐生菌类配方设计讨论

(5)草腐生菌类二级种培养基配制、分装、洗涤和棉塞制作(略讲)

(6)草腐生菌类二级种培养基灭菌(略讲)

三、三级种(栽培种)的培养

(一)、木腐生菌类三级种的制备

(1)木屑三级种的制备(详讲)

(2)木块菌种、种木菌种、枝条菌种、芦苇菌种三级种的制备(略讲)

(3)棉籽壳菌种、麦粒菌种的制备(详讲)

(二)、草腐生菌类三级菌种的制备

(1)麦粒三级种培养基的制备(略讲)

(2)短发酵棉籽壳三级种培养基的制备

(3)稻草段三级种培养基的制备(详讲)

四、颗粒种的制作

五、液体种的制作

第六节食用菌菌种的选育、保藏和复壮

一、食用菌菌种的选育

二、食用菌菌种的保藏

三、食用菌菌种的复壮

第三章栽培技术(14学时)

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食用菌的木屑菌筒栽培技术、床栽技术、袋栽法等栽培技术;

掌握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了解食用菌的段木栽培技术;

掌握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材料的二次发酵法;

了解食用菌的简易地棚栽培技术。

第一节平茹的栽培

一、平茹的形态特征

二、平茹生长适宜条件

三、平茹的栽培

(一)培养基的配制

(二)瓶栽法

(三)床架栽培法

(四)箱式栽培

(五)袋栽法

(六)玉米地里种平茹

第二节黑木耳的栽培

一、黑木耳的形态特征

二、黑木耳生长适宜条件

三、黑木耳的段木栽培

四、黑木耳的代料栽培

(一)培养基的配制

(一)瓶栽法

(二)床架栽培法

(三)袋栽法

第三节金针茹的栽培平茹的栽培

一、金针茹的形态特征

二、金针茹生长适宜条件

三、金针茹的栽培

(四)袋栽法

第四节香茹的栽培

一、香茹的形态特征

二、香茹生长适宜条件

三、香茹的栽培

第五节猴头菌的栽培

一、猴头菌的形态特征

二、猴头菌生长适宜条件

三、猴头菌的栽培

(三)箱式栽培

第六节天麻的栽培

一、天麻的生物学特征

二、菌材的培养

三、有性繁殖

四、栽培

五、采收与加工

第七节草茹的栽培

一、草茹的形态特征

二、草茹生长适宜条件

三、草茹的栽培

 

第四章病虫害防治(2学时)

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食用菌病害、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了解引起食用菌病虫害的微生物种类及害虫种类。

第一节食用菌病害种类

一、真菌性病害

二、细菌性病害

三、病毒性病害

四、生理性病害

五、寄生虫性病害

第二节食用菌主要病害防治

第五章食用菌的加工和保鲜(2学时)

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食用菌鲜菇的低温保鲜、气调保鲜方法和菇类的干制方法;

掌握食用菌的保鲜及干制原理;

了解食用菌的盐渍加工的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食用菌加工保鲜原理

第二节食用菌干制加工

第三节食用菌腌制加工

第四节食用菌速冰加工

第五节食用菌储藏保鲜

参考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