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3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5161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3篇.docx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3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3篇.docx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3篇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3篇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的一个重要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明白物质的燃烧需要的一个条件:

温度达到着火点

  .二、原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

  教材中的原型实验有以下几个不足的地方:

  1、白磷燃烧时有可能会溅起来,从而引起边上的红磷燃烧,导致出现的实验现象和教材中的实验现象有不同的地方,引起学生的歧义,认为红磷与白磷的着火点一样,达不到教材中实验希望达到的要求.

  2、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种有剧毒的物质,扩散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引起人体的中毒.

  三、实验的创新与改进之处通过我对实验的实践与探究,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实验进行了以下几个地方的改进:

  1、用两根试管代替铜片,把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到试管里面进行反应.这样可以把试管放入热水中,加快反应的速度.

  2、在装有白磷的试管壁放入用氢氧化钠沾湿的海绵,这样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就可以利用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性质进行有效的吸收,避免大量的五氧化二磷排放到空气中.

  四、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试管,烧杯,海绵,白磷,红磷,氢氧化钠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图4P+5O2=(等号上方标条件:

点燃)2P2O56NaOH+P2O5=2Na3PO4+3H2O

  六、实验过程

  1、取两支试管A、B,向A试管里装入适量的红磷,放入圆孔内.

  2、用镊子把切好的白磷放入B试管里.

  3、向B试管壁上放入海绵,蘸好氢氧化钠溶液,把试管放入圆孔内.

  4、把A、B两支试管放入烧杯里,向烧杯中注入80℃的热水.

  七、实验效果热水注入烧杯后不久,B试管中的白磷开始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试管里充满白烟,过段时间,白烟慢慢变淡,导管口没有白烟冒出.A试管里的红磷没有燃烧.

  八、自我评价本实验是在原改进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通过采用试管代替铜板,有效的解决了反应时间比较长,白磷引燃红磷以及排放的五氧化二磷无法处理的难题,而且操作相对而言属于比较简单的.特别是氢氧化钠的采用,解决了一些改进实验对五氧化二磷只收集不处理的不足.

  :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意图:

通过自制简易实验装置,争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药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实验,对于定量性实验还要考虑系统误差小。

加深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优点:

取材容易,操作简单方便,装置可循环使用,可用于老师演示,也可用于学生实验,克服课本中的原材料的限制,避免操作过程中用捆气球等复杂操作,而且密闭性更高,适用范围更广。

  适用范围:

适合一切固体与液体反应产生气体,也可用于液体与液体反应产生气体。

  实验原理:

利用固体与液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注射器中可以推动活塞运动,便于直观观察现象,测量又准确。

  实验用品:

电子天平(或托盘天平)、锥形瓶、注射器、橡皮塞、镁条(或锌粒、大理石等固体)、稀盐酸(或稀硫酸)。

  实验操作:

  ⒈准备实验用品。

  ⒉调平天平。

  ⒊装入药品。

  ⒋称量反应前的质量。

  ⒌固体与液体反应,并观察现象。

  ⒍称量反应后的质量。

  ⒎记录、得出实验结论。

  ⒏整理,清洗,复位。

  实验装置再利用:

  也可在做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再用一支注射器取浓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到瓶内,再进一步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摘要: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是传统化学教学,还是新课标化学教学都需经过化学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科学探究两个过程,然而它们的主体却有所不同,传统教学主体是老师教,学生学,实验则是演示实验,新课标教学则与之相反。

它使得对老师的要求更高,要求老师不仅要在处理实验课程时要紧扣实验课程标准,还要对自己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新课标实验教学的优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主要从高中化学实验创新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改进其途径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创新

  一、高中化学实验创新的意义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创新设计对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却仅存于对概念、原理等方面的验证,老师通常是在讲实验、演示实验,学生则在背实验、看实验,这样却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实验目的,然而新课标实验教学则是注重探究性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这样不仅为课堂增添了几分愉快的气氛,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想

  新课标实验教学是探究性实验教学,通过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操作实验,认识到化学学习并不是枯燥的,了解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这样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锻炼出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有助于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思想。

  3.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忽略了化学所伴有的探究性、发展性及团队合作性等功能,而新课标实验教学不仅注重探究性和发展性,更将学生间的团队合作发挥得淋漓尽致。

回顾历史,化学实验并不是一个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实验,它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要求老师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影响新课程教学中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的因素

  1.外在因素——学校

  学校不仅是实验教学设备的提供者,也是课程安排的操控

  者。

现如今实行新课标实验教学注重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就需要每个实验得做好几组数据,来验证所假设的课题,有时甚至不会出现我们想得到的结论,然而这样就会导致实验过程复杂而漫长,但是学校所安排的实验课程却少之又少,老师和学生只能放弃。

既然实行新课标实验教学,那么学校就应先从这两方面进行改革。

  2.主体因素——老师

  老师是学生和学校联系的纽带,老师可以将学生比较好的想法和要求反映给学校,同时老师还是知识的传授者,新课标改革后,要求老师改变以前死板的教学方式,采用一种科学创新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以前实验课程的设置是验证性实验多于探究性实验,导致实验的作用受到限制,另外还重视学生对课题的认识,忽略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体验。

  三、改进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的方法与途径

  1.实验中学生有时会因为没有注意实验要求而造成药品浪费

  我们将这些实验转化成微型实验,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节省了成本,减少了污染,使得学生真正做到绿色化学。

例如,进行原电池与电解实验时,用1号锌锰电池的碳棒替代石墨电极,用盛放石蕊试纸的小塑料盒替代U形管或小烧杯做电解槽效果就很好。

装置中两个电极的距离比在U形管中小很多,省电省时。

塑料盒与小型U形管容积相当,而且材质无色透明,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使用时应用双面胶固定在塑料板或木板上,防止倾倒。

  2.打破常规的实验教学内容

  由学生选做实验,实验内容不应受教材的`限制,这样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探索性,有利于让学生更容易记忆知识,同时拓宽知识面。

例如,学习了淀粉与葡萄糖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自酿甜酒。

这个实验看起来简单,但是仅凭课本知识却无法完成。

学生通过询问酿酒师傅、查阅资料、互助合作等手段,经过反复尝试后完成实验。

当在课堂中讨论该实验时,不仅加深了知识点,更品尝到了探索、创造、成功的甘露以及失败的苦涩。

  3.传统的实验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新课标教学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设计问题和实验内容,同时老师再对他们的问题和实验内容进行辅导,使得学生明白自己的设置有什么地方不合理。

例如,学习了浓硫酸以及稀硫酸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浓硫酸与稀硫酸具有哪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如何区别这些性质,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讨。

教师将学生设计好的方式做成纸条,让每组派代表进行抽签选择,自行进行装置设计,所需要的容器与药品汇报给教师并由教师提供。

操作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协助和点拨,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实验协作探究;实验结束后,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的思路以及得到的结论进行相互交流、展开讨论;对出现错误和偏差的实验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失败的原因。

  综上所述,通过对传统与新课标教学进行简单对比,可以看出,在世界发展的不同时期,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化学实验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所以实行新课标改革实验创新设计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关注当今的环境问题从化学开始,从简单的实验室开始。

  参考文献:

  张新锐。

高中化学实验现状与实验创新式教学研究[J].才智,2012(25)。

  主要内容:

A新课程

  B创新精神培养

  C学习习惯培养

  D全方位指导学生学习

  A新课程

  新课程的提出

  国际背景 国内背景

  现实性、迫切性、必要性、重要性

  美国

  美国《2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

  “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

  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英国

  英国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制定程标准。

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四项发展目标:

  v精神方面的发展:

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

  v道德方面的发展:

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

  v社会方面的发展:

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v文化方面的发展:

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

  日本

  v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韩国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入“区别性课程”,从1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

  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

  新加坡

  20**年新加坡课程改革提出: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新、善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

  文盲大国:

世界文盲总数87500万,中国占到10分之1,全国老百姓平均受教育水平为6·02年,刚刚小学毕业。

大学生比率低下:

美国是我们的30倍!

25岁以上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仅占2·1%

  v教育面临的世界发展潮

  ›终身化、社会化、大众化、个性化、国际化、信息化……

  ›德国专家预测:

普通教育的教学五大要素:

跨学科性学、 联系实际学习、 自我控制学习、 借助媒体学习、 集体协作学习

  新课程的变化

  v教学目标

  v教学行为

  v学习方式

  v教与学评价

  v课程内容

  态度

  v观念要更新,

  v态度要积极,

  v步骤要稳妥。

  策略

  v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v创新与继承相结合

  v管理与研究相结合

  v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