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质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1261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地质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地质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地质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地质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地质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地质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

《北京地质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地质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地质实习报告Word下载.docx

1、波痕构造

波痕为非粉性的沙质沉积物层面上特有的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

波痕反映了曾经位于浅海环境,可推测海岸线在附近。

该波痕构造波峰宽波谷窄且整体连续,峰谷均圆,对称性非常好,颜色为灰黄色至灰黑色,推测其为含泥晶有机质白云岩,然而岩石晶粒细小,也可能为泥晶。

波痕构造是地质历史时期海岸线附近潮坪环境下由水动力反复冲刷的结果。

该处岩层厚度薄,性质稳定且颗粒细小,波痕为干涉波。

且该处出露的其他岩层面岩性推测与波痕处相似,但颜色偏黑,颗粒细小,结构紧密颗粒间吸附力强大所以无法形成波痕。

2.叠瓦状构造

在波痕构造附近还发现了厚度均匀稳定的白云岩与碳酸盐岩岩层。

类似于叠瓦状构造,该现象表示此处海相沉积的古环境十分稳定,沉积缓慢进行。

此处由于是碳酸盐岩,结构紧密,故即使岩层的倾向、坡向一致仍然不容易发生滑塌事故。

3.背斜构造

于实习第二个点,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由碳酸盐岩发育而成的背斜以及旁边的逆冲断层一起构成的牵引构造,左翼平缓,右翼陡峭,由于逆冲断层牵引而形成。

而在背斜的轴也有许多垂直的裂隙,也是由于碳酸盐岩被雨水侵蚀形成的,还可在裂隙间看到红色的底层。

在这些白云岩的层间长有植被,而层面上却没有,植物的选择性生长说明层间发育有岩溶风化形成的黏土质,层与层厚度差异不大,说明沉积岩性差异不大。

白云岩有灰色和红色两中,色泽的差异决定了沉积环境是潮坪相沉积,其中红色为潮上坪,灰色为潮间坪。

另在厚层的纯白云岩之间夹有薄的泥质白云岩。

这两种颜色显示了原始的沉积环境的位置是不相同的。

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为背斜处形成张裂隙,张裂隙风化被消灭,故无法成山。

而向斜由于地势低,各种物质在此搬运时接受沉积,进而成山。

而此处形成了背斜山,推测该处山地形成时间距今不长,即使有裂缝也暂未被风化剥蚀。

与该背斜上方可见岩溶裂缝,裂缝中的白色条带推测为碳酸盐晶粒。

其成因为流水中溶解的碳酸钙和碳酸镁,在流水下冲时局部不饱和发生沉淀,沉淀出碳酸盐,沉积长久即可形成白色条带。

溶洞下也可见白色条带。

形成机制同理,为新发育的碳酸盐。

三、碎屑岩

岩石机械风化后形成的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经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碎屑岩。

此次实习主要观察碳酸盐岩,观察到的碎屑岩较少。

1.花盆构造

在该观察点对面,我们远观了硅化木形成的花盆状沉积盆地,从其四周连续的厚层灰白色泥岩可以初步推断出其沉积环境为海相沉积、远处的山脊,可发现山脊是凸凹变化。

凸出的底层抗风化能力强,可以断定为为抗风化的石英砂岩,凹陷的底层部分为抗风化能力弱,则应该是泥岩。

该处地层为晚侏罗纪时期地层。

由于其沉积运动所形成的盆地,花季时可有几十至上百亩的花海,称其为花盆构造(如图4)。

2.碎屑岩露头

最后一个观察点未观察到成层性。

岩层较平直,厚度变化很大。

在晚侏罗纪时期,整个华北平原多处发生火山活动,该处地层开始活跃起来。

拉张作用使地面产生许多裂隙,地脉里的岩浆在高压下开始向外喷涌,由此说明曾发生大量的火山活动。

此处岩层的颜色整体为紫红色,其中有些许深绿色为苔藓。

此处为一处典型的碎屑岩露头。

远观形态,砾岩由颜色分辨,呈正粒序;

砂岩多为中砂至粗砂,个别存在海粒的中沙至粗砂岩;

泥岩总体来说看不见颗粒,较光滑,手触仍有颗粒感,对于沙砾岩来说,顶面较平,地面下凹,如透镜状。

透镜体多发育于泥岩之中,地面下凹面为冲刷面。

从沉积构造上来看,可以观察到冲刷面以及各种交错层理。

四、盐岩与碎屑岩的野外鉴定区别

1.颜色:

酸盐岩颜色单调,主要为灰色、白色、灰白色;

碎屑岩颜色丰富,常见紫红色、灰黄色、灰黑色、黑色、过渡色等

2.成层性:

碳酸盐岩具有成层性,层理面平行,长距离延伸;

碎屑岩岩层厚度不稳定

3.地貌:

碳酸盐岩地层多为悬崖峭壁;

碎屑岩为平缓陡峭交替,且平缓的多为细粒岩,陡峭的多为沙砾岩

4.植被:

碳酸盐岩地层不发育植被,以灌木丛为主;

碎屑岩植被茂密5.完整性:

碳酸盐岩沟壑发育,具有岩溶裂缝发育;

发育平缓山沟6.韵律性:

碳酸盐岩地层韵律性强薄厚交互规律;

碎屑岩不规律

五、总结

在经过漫长的车上颠簸后到了实习地点,今天的实习我们主要研究了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在野外的实习中也收获了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也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

也巩固了构造方面的知识。

十分感谢老师的教导!

1、实习目的

本次的野外地质实习针对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xx级学生。

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

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通时通过实习巩固学过的《普通地质学》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

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兴趣;

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2、北京概况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北接滦平、丰宁、赤县和承德等县;

西临怀来、涿鹿等县;

南临涞水、涿县、永清、固安、廊坊及天津市的武清等县、市;

东与大厂、香河、三河、兴隆和天津市的蓟县为邻。

东南是一块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称北京平原,其形状很象一个向群山丛中突出的海湾,故有“北京湾”之称。

北京城座落在北京湾的西南隅。

北京市南起北纬39度28分,北到北纬41度05分,西起东经115度25分,东至东经117度30分,南北横跨纬度1度37分,东西经度相间2度05分。

北京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具有明显的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形成的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山脉绵延,山峰林立,其中海坨山海拔2334米,为全市最高点。

地貌呈明显的层状结构,山区河流多为成型河谷,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洵河和拒马河。

北京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有人类居住,曾发现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和山顶洞人遗址。

全市面积16807.8平方公里,辖九县十区,人口达1000多万,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交通运输枢纽。

3、实习路线

本次实习共有五条路线。

6月25日:

灰峪村口的采石场-->

灰峪村北西向一山坡-->

灰峪东山腰处-->

灰峪东山梁处

及从军向北,向西远眺-->

军庄火车站南,铁路剖面-->

铁路隧道附近6月26日:

军庄以西,永定河边的陈家庄-野溪附近-->

下苇甸村西公路边-->

河东铁路东面-->

铁路隧道北口一带6月27日:

昌平一号隧道-->

龙山顶-->

十三陵水库6月28日:

房山区石花洞6月29号:

周口店山口村东侧-->

羊屎沟口-->

东山口花岗岩采石场

一、地层

北京的地层发育比较齐全,除缺少震旦系、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三迭系及上白垩统外,其它地层都有发育,总厚度达六万米以上。

1、元古界

北京的元古界缺失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分布很广。

元古界的特点是在古老变质岩系之上发育的第一个盖层,是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没有变质的沉积岩系。

底部下部岩性以碎屑岩(砾岩、砂岩、页岩)为主,夹有白云质灰岩及火山岩(安山岩、玄武岩),中上部以化学岩(白云质灰岩、页岩等)为主,夹有少量的粉砂岩。

(1)青白口系(Zq)

〔1〕下马岭组(Zqx)

本组特点是浅海相灰色,、黑色、黄绿色粉砂岩——页岩组成频繁、明显的沉积韵律。

岩性变化较稳定。

沉积厚度116-458米,由东向西有逐渐增厚的趋势,青白口以北最厚。

〔2〕长龙山组(Zqc)

本组底部为含砾粗石石英砂岩;

下中部为灰白色薄——厚层石英砂岩(局部为长石石英砂岩),夹黄绿色页岩及粉砂岩,交错层理发育;

上部为黄褐、灰绿色薄——中层含砾铁质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与粉砂岩互层含海绿石;

顶部为暗紫、灰绿及黄绿色页岩。

与下马岭组假整合在不同层位上。

厚约20-191米。

〔3〕景儿峪组(Zqj)

本组底部为石英粗砂岩(含灰岩角砾),呈现沉积间断特点;

下部为灰色中至厚灰层岩或白云质灰岩;

中部为黄绿色薄层泥灰岩或白云质泥灰岩夹灰色灰岩透镜体;

上部为灰白、灰黄、紫红、黄绿色薄层板状泥灰岩、白云质泥灰岩,致密细腻,具有泥质条带及缝合线构造。

厚约76-204米。

2、下古生界

北京的下古生界岩性基本稳定,厚度不大,化石不够丰富,代表一种典型的稳定浅海沉积。

本区只有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而上奥陶统及志留系(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都不存在。

下古生界主要岩性为砂岩、页岩、豹皮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和纯厚石灰岩等,总厚约1600余米。

(1)寒武系

下分三个统;

(1.1)下寒武统

[1]昌平组即府君山组

本组主要由豹皮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所组成。

岩性横向变化大,厚约13.5到95米。

[2]馒头——毛庄组

本组下部为角砾状泥灰岩,含角砾泥灰岩;

中部为紫红色页岩夹砂质页岩,泥质白云岩与白灰质灰岩;

上部为紫红色砂质页岩、页岩及绿色页岩,夹薄层细粒结晶灰岩。

与昌平组(府君山组)为整合接触,但局部有沉积间断。

厚约50-185米。

(1.2)中寒武统

[1]徐庄组

本组以鲕状灰岩为主,可划分为五个沉积韵律。

每个韵律起始于细砂岩,经鲕状灰岩与细砂岩或泥质条带灰岩互层,到大量的巨厚层鲕状灰岩出现结束。

厚约60-100米,与下浮地层整合接触。

[2]张夏祖

本组下部以泥质条带泥灰岩夹页岩为主,有部分鲕状灰岩,上部则以巨厚层鲕状灰岩为主,组成一个沉积旋回,其中下部又可细分为四个韵律,每个韵律起始于页岩,随之钙质增高,出现泥质条带泥灰岩与页岩互层,韵律之末,出现了鲕状灰岩与泥质条带灰岩互层。

厚约33-267米。

(1.3)、上寒武统

[1]崮山组

本组下部为灰色泥质条带灰岩,鲕状灰岩,条带状结晶灰岩夹竹叶状灰岩。

上部为紫红色粉砂纸条带灰岩、鲕状灰岩、结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夹竹叶状灰岩及少许钙质粘土岩。

厚约59米。

[2]长山组

以绿灰色泥灰岩、浅灰色泥质条带灰岩及竹叶状灰岩为主,下部有时夹少许灰绿色钙质粘土岩;

底部为浅玫瑰色细晶白云岩夹竹叶状灰岩、竹叶状砾石,具有紫红色氧化圈。

厚约29米。

[3]凤山组

本组上部为灰色中层含白云质灰岩、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夹竹叶状灰岩及黑灰色薄板状灰岩;

下部为灰色巨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局部含白云质,夹大量竹叶状灰岩,底部见紫红色含云母铁质条带。

厚约79-97米。

(2)奥陶系

北京只有下奥陶统和中奥陶统,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都缺少上奥陶统。

(2.1)下奥陶统

下奥陶统与凤山组呈整体接触关系。

[1]冶里组

本组下部以浅灰、灰白色巨厚层细晶灰岩为主,其底部为花斑状白云石化微晶灰岩,上部为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灰岩,夹浅黄色含白云质条纹灰岩、竹叶状灰岩及钙质灰岩。

厚约46-93米。

[2]亮甲山组

本组下部为灰黑色厚层——巨厚层含燧石条带或团块灰岩夹中层泥质条纹灰岩、竹叶状灰岩及少量白云质灰岩、页岩;

上部以灰黑色中层白云岩、含灰质白云岩、粘土质白云岩为主,普遍含燧石团块或燧石条带,其上多为玫瑰色燧石,其下多为黑色燧石,顶部白云岩局部为角砾状。

厚约168-252米。

(2.2)中奥陶统

3、上古生界

北京的上古生界包括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迭统(山西组、红庙岭组)、上二迭统(双泉组)组成。

没有泥盆系和下石炭统。

(1)石炭系

(1.1)上石炭统

下杨家屯组(太原组)

本组属海陆交互相,以灰黑、黑色粉砂岩、页岩为主,夹有细砂岩、薄层泥灰岩1-2层。

本组为主要含煤地层。

厚约38-176米。

(2)二迭系

(2.1)下二迭统

山西组(中杨家屯组)

本组为陆相碎屑岩发育,下部主要为深灰色粉砂岩,灰色细砂岩夹灰黑色粘土岩、灰色硬砂岩及1-4层砾岩,砾岩中常含钙质结核。

含薄煤层。

厚约79-321米。

(2.2)上二迭统

双泉组

本组主要为灰绿、紫色凝灰质板岩和粉砂岩,中间常夹一层厚5-8米的灰白、绿灰色砾岩和砂岩。

4、中生界

北京的中生界没有三迭系,只有侏罗系和下白垩统。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