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doc 11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5123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0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装印刷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doc 1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包装印刷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doc 1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包装印刷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doc 1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包装印刷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doc 1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包装印刷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doc 1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包装印刷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doc 11页.docx

《包装印刷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doc 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装印刷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doc 11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包装印刷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doc 11页.docx

包装印刷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doc11页

包装印刷茶文化博物馆历代包装(doc11页)

中国茶叶博物馆近代包装展览

                              前言

   包装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体现了器物的艺术性。

包装经历了由原始到文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而茶叶作为特殊的商品,茶叶包装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化的过程。

茶叶包装可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内包装主要是指茶叶的贮放器物,外包装主要是指茶叶罐以外的包装艺术,其内涵更加丰富,材料的运用也更加广泛。

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兴盛,特别是近代广告业的介入,茶叶外包装呈现绚丽多彩的面貌。

透过这些五彩斑斓的茶叶包装广告,折射出中国近代茶业经济曾经的繁华和绚丽。

一、茶叶包装的历史

  唐代茶主要分饼茶和末茶,茶末一般盛放于合中,而茶饼则直接以纸囊或绢类等细薄丝织品来包装。

《茶经•四之器》中讲得十分明白:

罗末以合贮之,以则置合中,意即饼茶经碾轮碾成茶末后过罗筛选,用茶则贮于合中存放。

   宋代茶叶品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片茶,又叫团饼茶。

蔡襄《茶录》中提到:

“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

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焙如人体温。

温则御湿润。

若焙则茶焦不可食。

”用箬叶包装茶饼然后放人茶焙中存放,是宋代茶叶的包装及储放方法。

这种用箬叶包装茶叶的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在云南一带包裹七子饼茶的材料还是采用当地生产的竹笋壳包装。

   明代的饮茶方式演进成散茶瀹泡,这同茶叶加工方式转变有很大的关系,散茶的流行改变了茶具的形制,茶叶的包装也有了新的面貌。

散茶较之团饼茶,特别容易受潮变质,因此对包装容器密封性的要求更高了。

明代的茶叶瓶、茶叶罐渐多,茶叶罐的材质以紫砂及瓷器为主。

还有用锡罐贮存茶叶的,锡罐的密封性较之紫砂罐更胜一筹。

二、清代及民国的茶叶包装

   清代饮茶方式继承明代,以散茶冲泡为主,茶叶的内包装与明代没什么区别,不过到了清代中晚期,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茶叶的外包装开始强化,并在包装上出现了大量的广告宣传内容,商业意识增强。

鸦片战争前后,我国茶叶对外贸易已趋发达,出口茶均要求精制装箱。

茶箱上由画工专门画上花草等精美图案,以增加吸引力,画师因此成为外销茶厂中的一项专门工作。

   而茶叶外销后,茶叶包装装潢问题严重,每每成为茶叶销售的阻力。

有鉴于此,20世纪以来茶商努力改进茶叶包装。

如参加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时,在原有方漆盒和玻璃瓶装茶的基础上,由泰丰公司制成半磅、一磅、二磅三种立体式扁匣装茶,由于茶商“精详装潢”,“又华丽实足代表华茶之特色”,因此远比用“粗呆木箱”或纸包茶效果好。

无独有偶,1917年茶叶外销不振,但祁门模范种茶场所制祁门红茶,“装潢用镜面马口铁小箱”,在汉口市场引起轰动,中外官商争购作为馈送礼品”,从而“独得善价”。

势力雄厚的上海汪裕泰茶号,辟有试茗雅室,专门陈列古色古香的各种茶具,“有铜制的、脱胎漆器的、黄杨木雕的、竹编的茶盒,贮以茶叶,以供出卖”。

此番苦心,目的在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在赏美器的同时达到推销茶叶的目的。

三、茶庄与广告

  随着茶叶包装的改进,茶叶包装上的广告也逐渐丰富。

  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茶商形成了以地域、血缘为纽带的茶叶商帮。

茶商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均使用字号牌。

近代中国仅经销外销茶的茶叶字号就有数千家,加上内销茶商,其字号总数十分庞大。

著名的商号有上百年历史,他们视字号如生命,把它们与信誉质量联系起来,这样原来仅代表店铺标志的招牌广告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

    

  有的茶商为体现“童叟无欺”和“取财有道”的思想,在出售的茶叶箱盒或纸包上打印上自己的字号标识。

过去没有专门的纸箱纸袋,茶叶都是用店铺的包装纸进行包装,包装纸上往往印有本店的地址及广告词。

而茶庄柜台伙计的基本功就是茶叶包装,茶叶要包的平整,有棱有角,包装纸上面的广告要恰好在茶叶包的正中间,两边要露出茶叶店铺的地址或者字号。

  这种经营方式很有效果。

如20世纪杭州最大的茶号翁隆盛,以经营龙井茶为主,进货认真,加工精细,贮藏得法,经营的产品货真价实。

吸引众多远客购买。

五口通商前,广东茶叶出口有著名的十三行把持,其中被称为怡和行的伍浩官(伍绍荣)名声最大,他在美国的影响卓著,只要是他的字号茶就能卖个好价钱。

四、报刊上的茶叶广告

 民国彩印“八仙图”茶叶包装纸

 上海“稻香茶庄”广告纸

 新京“兴顺茶庄”广告纸

天津泉祥鸿记茶庄价目单

 烟台“福增春茶庄”广告纸

 合兴祥”宝号箱茶运单

 晚清“眼生芝珠”茶叶包装纸

 民国“怡和祥茶号”纸币(伍圆)(壹圆)

 民国“怡和祥茶号”纸币(伍圆)

 民国“怡和祥茶号”纸币(壹圆)

“上海吴益大”茶号包装纸

“方福泰”茶庄包装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