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茶艺教师班 培训资料最终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0694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茶艺教师班 培训资料最终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少儿茶艺教师班 培训资料最终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少儿茶艺教师班 培训资料最终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少儿茶艺教师班 培训资料最终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少儿茶艺教师班 培训资料最终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少儿茶艺教师班 培训资料最终稿Word下载.docx

《少儿茶艺教师班 培训资料最终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茶艺教师班 培训资料最终稿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少儿茶艺教师班 培训资料最终稿Word下载.docx

南宋点茶与茶百戏理论知识

点茶与茶百戏实操

徐志高非遗传承人

12月27日星期四

泡沫冰红茶实操

00-15:

00

茶文化进校园

组织儿童茶艺活动知识分享

陆开华(茶艺老师)

15:

结业考核及结业典礼

中国陆羽茶文化研究院

杭州翰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

茶道与茶文化

继承与发扬中国茶道精神,遵循中国茶礼、弘扬中国茶德。

精·

行·

俭·

课程会略有调整,具体以实际课程安排为准

第一章、茶的基本知识

一、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史

(一)早在4700年前我们的祖先炎帝神农氏在为民尝百草时,发现了茶的药用功能。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古茶字)而解”距今约5000年。

(二)中国茶的发展历史

1、茶树的生长

茶树最早为野生,由于茶树生长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因此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是最早发现茶的地方,如今在云南西双版纳,还存活着近千年的野生大茶树,树干直径在100公分以上的大茶树就有10多株,如南糯山大茶树、邦葳大茶树、龙潭山大茶树等,这些大茶树的存在,也证明了中国西南都是世界茶的原产地,经考察目前已发现全国10个省(区)有189处野生大茶树。

2、中国茶的发展和利用

中国茶的利用有一个发展过程,在炎帝神农的原始社会,人们是采叶片直接放在口中咀嚼,作为药用。

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5年)茶叶开始当做祭品,饮用时采用混煮羹饮,即将其他佐料和茶混煮来饮用,也就是将茶作为菜肴,在少数民族饮茶习俗中至今还流传以茶做菜,如土家族打油茶、基诺族凉拌茶、景颇族腌茶等。

最早的茶,人们是采摘茶树的叶片进行利用。

到了汉代茶树逐渐开始了人工种植,茶的利用也就从皇宫贵族逐渐向平民百姓转移;

到了三国时期,已制成紧压的饼茶,吃时捣成茶末煮沸后与葱姜、橘皮拌合食用,又被称为“茗粥”;

到了唐代采叶加工成团饼茶,主要是饮用团饼茶,饮用时采用煮茶法,但不加料,煮时加茶粉和盐,团饼茶要先炙烤再碾末,将水煮沸,一沸投盐,二沸加粉,三沸酌茶。

由于煮茶时使用器具多,程序繁琐;

到了宋代虽仍饮用团饼茶,但已将复杂的煮茶改为简便的点茶,即将茶粉放在黑釉盏中,直接用开水冲点,用茶筅击沸茶汤成沫浡后饮用,称为点茶法。

由于团饼茶的生产复杂和口感不佳,在民间从唐开始已渐渐采用炒制条形茶来代替团饼茶;

到了明代,民间散茶更为流行,但当时贡茶仍为团饼茶,明太祖朱元璋进行了贡茶制度的改革,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下诏“罢造龙团”改贡叶茶,制茶工艺和饮茶方法都进行了改革,从点茶法改为简单的泡饮法,从此条形散茶成为我国饮用的主流茶;

到了清代又逐渐形成了六大茶类,饮用方法也是千姿百态,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上产茶类别最多,品饮方法最丰富的国家,当之无愧为世界茶的原产地——茶的故乡。

二、中国茶的基本知识

(一)茶树生长的环境条件

1、土壤条件: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茶树生长的土壤要求是酸性,就是生长在PH值(酸碱度)-的酸性土壤中,同时要求土壤是砂质壤土,土壤板结或地下水位过高,都不利茶树根系的生长。

2、温度: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春季发芽的日平均温度为8-10℃,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5℃,在我国茶区从清明到霜降前的温度最适宜茶树生长,也是我国大多茶区的采摘期,夏季温度过高或冬季温度过低都会造成茶树的枯萎和冻害。

3、光照:

茶树生长所需的养分,除人工施肥外,大部分靠自身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来供应,但过强的太阳光也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高山云雾和遮荫条件下生长的茶树光合作用反而强,体内合成的营养物质更加丰富,所以说“高山云雾出好茶”。

(二)中国茶的分类及加工

中国茶分为两大类,即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

1、基本茶类:

茶树叶片采摘后先进行初步加工,加工过程中由于茶叶中茶多酚的发酵程度(又称酶性氧化)不同分为六大类,即绿茶、红茶、乌龙茶(又称青茶)、白茶、黄茶、黑茶。

(1)绿茶:

属不发酵茶类,其品质特点是清汤绿叶,加工工序为杀青→揉捻→干燥,杀青是为了破坏氧化酶抑制酶性氧化,揉捻是为了挤出叶水并初步成型,干燥是为了固定形状,便于贮藏,由于杀青和干燥方法不同,绿茶又分为四大类:

①蒸青绿茶:

用蒸汽进行杀青,例:

湖北恩施玉露茶。

②炒青绿茶:

用锅式炒干机进行干燥,例:

杭州西湖龙井茶。

③烘青绿茶:

用烘干机进行烘干,例:

安徽黄山毛峰。

④晒青绿茶:

利用太阳光进行晒干,例:

黑毛茶。

(2)红茶:

属发酵茶类,加工工序为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红茶加工中的发酵工序是为了使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形成茶红素、茶黄素,使茶汤具有红汤红叶的特点,红茶又分为三大类:

①工夫红茶:

外形条状,汤色红艳,如小叶工夫安徽祁门红茶、大叶工夫云南滇红等。

②小种红茶:

外形条状,产于福建崇安一带,干燥工序用松柴熏烟,使茶叶带有松烟香气和类似桂圆汤的滋味。

产在福建崇安星村乡桐木关的称为正山小种,产在福建政和、坦洋和江西铅山的称为外山小种。

③红碎茶:

为了适应调和茶冲泡的要求,在红茶加工中,将揉捻过程改为揉切、加工成红碎茶并制成茶包,以适应调和奶茶饮用的需求(快出汤),目前红碎茶在世界茶的贸易中占80%左右,我国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60年代投入生产。

主要产在广东、福建、云南等省。

(3)乌龙茶(青茶):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类,在加工中通过做青(即摇青),使茶叶边缘发酵形成红边,再通过杀青破坏中间叶片的氧化酶,使其保存绿色,最后形成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特点,主要加工工序为晒青→晾青→做青(即摇青)→杀青(又称炒青)→揉捻(或包揉)→烘干,各地加工工序又略有不同,外形有颗粒状和条状两大类。

①闽北乌龙:

产自福建武夷山,条形,发酵度60%,代表茶武夷山岩茶(四大类:

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②闽南乌龙:

产自福建安溪县一带,条索卷曲半球形,发酵度40%,代表茶铁观音。

③广东乌龙(又称潮汕乌龙):

产自广东潮汕地区,外形条索状,发酵度50%,代表茶凤凰单丛。

④台湾乌龙:

a.文山包种:

条状轻度卷曲,发酵度20%

b.冻顶乌龙:

条索卷曲半球形,发酵度30%。

c.白毫乌龙(又名东方美人):

条状,发酵度70%。

(4)白茶:

属微发酵茶类,加工工序较为简单,萎凋→干燥(晒干或烘干),品质特点是外表披白毫、汤色浅杏黄、清新爽口,白茶又分为两类:

①白芽茶:

采摘一芽一叶的大白茶,摘去真叶,用芽制作而成,代表茶白毫银针。

②白叶茶:

采摘一芽二三叶或叶制作而成,代表茶白牡丹(一芽二叶制成)、贡眉(一芽二三叶制成)、寿眉(白毫银针摘下的叶片制成)。

(5)黄茶:

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序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通过闷黄工序形成黄汤黄叶的品质特点,黄茶又分三类:

①黄芽茶:

单芽或一芽一叶加工而成,代表茶湖南名山县君山银针、四川蒙山蒙顶黄芽、浙江莫干黄芽。

②黄小茶:

一芽二叶加工而成,代表茶湖南北港毛尖、浙江平阳黄汤。

③黄大茶:

一芽二三叶到三、四叶加工而成,代表茶安徽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

(6)黑茶:

属后发酵茶,加工工序为杀青→揉捻→初揉→渥堆→复揉→烘干,通过渥堆黑茶进行后发,使茶叶在有益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特有的香气,外形色泽红褐,如不经过渥堆,任其堆放进行自然后发酵称为生普,生普色泽青褐。

(三)再加工茶类

1、花茶:

利用茶叶吸收花香的特点,将鲜花和茶叶拌和窨制而成,称为花茶。

各类茶都可加工成花茶,加工花茶的香花主要有茉莉、玳玳、桂花、柚子花、玫瑰、米兰、珠兰、栀子花等,花茶主要种类有:

茉莉烘青、茉莉龙珠、桂花龙井、玫瑰红茶。

2、紧压茶:

将散茶蒸软后紧压而成,最早是手工压制,目前大多用机械方法压制,由于体积小、茶汁浓,适合以放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饮用,目前也开始在全国推广,紧压茶大多在西南地区生产,主要品种及分布有:

(1)湖北黑茶,以老青砖为主。

(2)湖南黑茶,有黑砖、茯砖、花砖、湘尖等。

(3)四川边茶,有南路边茶、西路边茶。

(4)广西六堡茶及茶砖。

(5)云南普洱茶,有方砖、长方砖、圆饼茶、竹筒茶、沱茶等。

3、萃取茶:

以成品茶为原料,用热水提取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通过过滤、去渣后用萃取法加工成的液态或固态的茶称为萃取茶。

有浓缩茶汁、速溶茶粉、颗粒速溶茶等。

4、果味茶:

在成品茶中加入各类果汁加工而成,有柠檬红茶、荔枝红茶、猕猴桃茶、橙汁茶、椰汁茶、山楂茶等。

5、药用保健茶:

用茶和中药配制而成的茶,对预防一些疾病有一定效果,如减肥茶、抗衰老茶等。

6、含茶饮料:

在各种饮料中加入茶汁加工而成,如茶可乐、茶汽水、茶棒冰。

7、含茶食品:

在食品中加入茶汁或抹茶粉加工而成,如抹茶蛋糕、抹茶冰淇淋,以及各类茶菜肴,如五香茶叶蛋、龙井虾仁、茶香鸡等。

三、茶叶的贮藏

成品茶在存放、贮运过程中极易发生一系列的理化变化,导致茶叶品质下降,其原因主要是在贮运过程中,茶叶的多酚类物质自动氧化,使茶叶中有益的成分下降,产生陈味和陈色,茶汤滋味变淡、汤色发黄变暗、香气陈化。

茶叶变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水份、氧气、光照和温度。

一般茶叶在正常含水量(4%-6%)之下,温度和氧气起主导作用,因此冷藏和去氧是防止茶叶陈化的有效手段。

茶叶贮藏的方法:

⑴抽气充氮包装:

包装材料主要有复合铝袋和铁罐,茶叶含水量控制在3%-5%,氧气浓度控制在5%以下。

⑵真空包装:

抽气真空使茶叶隔绝氧气,可以防止茶叶自动氧化。

⑶低温贮藏:

低温条件下抑制茶叶中物质变化,通常在10℃以下,茶叶含水量5%以下。

⑷干燥法灰缸贮藏:

利用生石灰吸收茶叶水份,降低空气中湿度以保持茶叶干燥。

要点有:

“陶瓷缸、纸包茶、生石灰、布袋装、勤换灰、紧压盖、避光贮”。

贮存前的茶叶含水量控制在6%以下,保质期可达12个月。

茶叶干操剂还有:

木炭、硅胶。

⑸家庭存放:

一般家庭存放可用小缸石灰贮放,也可利用冰箱贮藏,如在冰箱中存放茶叶,但要密封包装放入冰箱,以免茶叶吸收外界异味,也可将干燥茶叶贮存在热水瓶或具密封盖的玻璃瓶中。

由于茶叶有吸收异味的特点,因此任何贮放都必须忌和其他异物品共放(如香皂、香水、樟脑、鱼、肉等),新购买的铁罐,也要先擦净用废茶盛后再装新茶。

四、茶叶的选购

茶叶种类繁多,由于各地区的饮茶风俗各不相同,对茶类的要求也不相同,但是无论选购何种茶叶,都必须注意二点:

一是茶叶的干燥度;

二是新鲜度。

干燥度的简易鉴别方法,可利用手指捏住茶条,如能研断研碎则说明茶叶较干燥,含水量在6%以下,如不能研碎则茶叶已吸湿、购买后易变质。

茶叶要求越新鲜越好。

俗话说“陈酒新茶”,而新鲜的茶叶、绿茶外观干茶色泽翠绿或深绿,叶表光润,红茶乌黑有光泽,嗅之有茶香、无闷、霉之陈味。

如在市场上购买,最好能直观开汤,如购买小包茶则要观看生产日期以保质量。

五、各主要茶类冲泡程序与方法

中国的各类茶都有其特色,因此在冲泡中,应按其茶类的特点进行冲泡,以充分发挥各茶类的特色,龙井茶的冲泡讲究的是龙井茶的色、香、味、形;

品饮乌龙茶,则要求突出乌龙茶的醇味和香气;

红茶则要突出浓鲜醇味;

紧压茶则以加配各类佐料品饮为宜。

下面就各类茶冲泡中主要程序作一简介。

1、绿茶的冲泡

茶具:

玻璃杯、盖碗、瓷杯

冲泡程序:

温杯—置茶(3克)—浸润泡(水温80°

加少量水,并摇动杯子,使茶叶初展)—冲泡(水从下到上高冲入杯,使茶叶翻滚,冲泡均匀,冲泡后静置3分钟)—送茶—品饮(一杯绿茶可泡2-3次)

2、功夫红茶、花茶的冲泡

盖碗

温盖碗—置茶(3克)—浸润泡(水温90℃)—冲泡(泡后静置3分钟)—送茶—品茶(一碗茶可泡2-3次)。

3、乌龙茶

(1)紫砂小壶、小杯

(2)小盖碗

温壶(或盖碗)—置茶(条形乌龙半壶,颗粒形乌龙1/3壶)—浸润泡—冲泡—温杯—分茶—送茶—品饮—泡二道茶—温公道杯—倒茶—加茶—再品(每壶乌龙茶可泡4-6次)

六、茶与健康

1、茶叶中的营养成分

人体中含有86种元素,而在茶叶中查明的就有28种,根据测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茶的营成分主要有:

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

(1)氨基酸:

氨基酸对促进人体细胞再生,调节脂肪代谢,防止早衰,促进智力和身体生长发育,增加钙、铁吸收和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等都有关系。

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就有25种之多。

氨基酸在各类茶中的含量顺序为:

(高到低)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黑茶。

(2)维生素:

茶叶中的维生素种类多,含量高,目前已知茶叶中的维生素有10多种,其中维生素c在茶叶中的含量最高,茶叶中的维生素几乎全部溶于水,因此对健康有益。

但红茶中维生素c含量不高,这是因为红茶在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遭到破坏。

除此外,茶叶中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还高。

茶叶中的维生素P能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血压,维生素D、E、K等对人体的正常发育都有效,维生素在茶叶中的含量是:

绿茶比红茶高,优质茶比低级茶高,春茶比夏、秋茶高。

(3)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这是人类营养所需的3大主要物质,据测定,中国茶中含糖量为10-12.5%,其中4-5%能溶于水。

茶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0%,其中1-2%能溶于水,茶叶中还含有少量的脂肪。

2、茶叶中的药效成分

茶叶中有许多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药效成分,主要有生物碱、茶多酚和脂多糖。

(1)生物碱

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咖啡碱。

咖啡碱在茶叶中的含量大多在2-5%之间,在冲泡中,约有80%溶于茶汤,但不会在人体中积累,代谢快,因此茶叶中的咖啡碱的利用广泛引起注意。

茶叶中的咖啡碱主要作用是:

兴奋提神、活跃思维、清醒头脑、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利尿、强心、助消化、解毒作用等。

(2)茶多酚

属多酚类化合物,在茶叶中通常含量为20-30%,其主体为儿茶素,一般绿茶多于红茶夏秋茶多于春茶。

茶多酚有较多的药效作用,归总有:

降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增强毛细血管韧性、舒张血管、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防衰老、抗癌、抗突变等。

(3)脂多糖

茶叶中的含量约为3%左右,脂多糖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具有抗辐射的作用,同时也有改造造血功能、治疗放射性病害的作用。

3、茶的疗效

(1)有益于智力开发

(2)预防衰老

(3)提高免疫功能

(4)杀菌消毒

(5)降血压、预防冠心病

(6)降脂减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7)降血糖、防治糖尿病

(8)抗癌抗突变

4、结语

由此可见,经过科学研究证明,茶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宋代着名诗人苏东坡曾写诗: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请君多饮茶,健康到茶寿。

(茶寿为108岁)

《卢仝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轻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七、茶艺表演的礼仪

仪容是指人的外表,包括每个人的仪容、服饰、姿态、风度等方面。

仪表是精神面貌和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

而内在素质不是先天决定的,也不仅仅是穿着打扮而能改变的,这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文化素质、生活情调密切相关。

仪表仪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指人的容貌、形体等的综合条件是先天的生理因素。

二是指经修饰打扮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形成的。

三是指高尚美好的内心思想和修养在外表的展现。

仪表仪容的要求包括:

服装(整洁、要符合茶艺表演的要求)、妆饰(包括:

化妆技巧及妆饰品)和礼仪等几个方面,在茶艺表演中要求妆饰素雅淡妆。

仪态是指人在行为中的姿势、表情和风度。

仪态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外表体现,是人的体与形,静与动的结合,包括人们一举一动,站立的姿势,走路的步态,说话的声调,对人的态度,面部表情等等。

而这些外部的表现又是人们内在品质、知识、能力的真正体现,因此仪态美是综合的美,完善的美,是人体各部位协调的整体表现。

在茶艺表演中,泡茶的手势、站坐的姿态、送茶的步态、姿势都属于仪态。

在表演中要求面带微笑,取茶送茶手势优雅,举止要得体大方,送茶时语言要文明,语调要婉转柔和,不要生硬。

第二章、少儿茶艺活动实例介绍

一、举办少儿茶文化演讲会和茶诗词朗诵会

在学茶的基础上,可以让同学们通过茶文化演讲和朗诵来巩固学到的茶知识,内容可以是茶的历史、茶的知识、饮茶体验、茶与健康等。

茶诗朗诵可以选择浅显易懂的古茶诗或自编短诗,加上中国传统乐器——快板一起朗读,增加学茶知识同时也增加了乐趣。

二、办少儿茶报

让同学们通过学茶,将体会写下来出黑板报,有的学校还让同学们画画或将小茶人演出通过摄影展出或拍成视频进行播放,让来参加学茶的同学直观了解茶学的内容,扩大宣传。

三、举行猜茶谜活动

许多有关茶的知识,可以通过谜语来了解,如“人在草木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都非常有趣,也增长了茶的知识,可以让同学们收集茶谜或自制茶谜,制成条幅挂起来,让大家来猜。

四、举办少儿民族茶会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客来敬茶是各民族共同的待客之礼,通过学习各民族饮茶方式,是拓宽同学们对泡茶方式的思路,同时丰富多彩的饮茶方式也会提高同学们的兴趣,许多民族茶艺还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让同学们懂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举办仿古茶艺演示

通过仿古茶艺学习和表演,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老的茶文化和品饮方式,唐煮、宋点、明泡,这三个阶段显示了中国饮茶的发展历程,我们除了传授现在各类茶的冲泡方法外,还重点教大家了解,宋点茶的操作流程,尤其是茶百戏的学习会更引起同学们关注,茶不但可以喝,还有这种可以和绘画结合的方式,这种学习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宋代点茶的技艺,更让大家热爱祖国古老的茶文化。

六、举办小小茶会

通过同学们的基础学习,让大家懂得了各类茶的基本泡法,尤其是各类调和茶的冲泡,口感更适合少年儿童,可以在学习基本茶类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设计自制调和茶,然后在周末或节假日,在教室中举行小小茶会,同学们拿出自备的茶具、水果、佐料(葡萄干、蜂蜜等),为来参观茶会的人们泡茶、敬茶,期间还可进行茶诗朗诵、猜茶谜等。

七、开办小小茶艺馆

让学校提供场地,同学们在学习基础上,可利用自己学到的泡茶技艺,开办小小茶艺馆,也可冠以馆名,如XX班小茶馆、陆羽茶艺馆、小茶人茶艺馆等名称。

可举办少儿茶艺交流会,也可举行小茶人茶艺赛,促进各校茶艺交流活动,提高茶艺水平,促进友谊。

八、积极参加社区各项茶文化活动

目前许多社区都在积极的开展多项茶文化活动,学校也可组织少儿茶艺队去各地参加类似活动,如西湖区九莲小学少儿茶艺队在社区邻居节上表演、为来社区改造工程的建筑工人演出敬茶,受到良好效果。

又如每年谷雨全民饮茶日、各地区的茶文化节、八一节慰问解放军、各地少儿茶艺赛,这些社会活动的参与可以大大提高青少年对茶文化的热爱。

九、动员家长一起支持少年儿童参加有关的茶文化活动

2009年中国茶叶博物馆举办了首届中国茶人之家竞赛,要求每个茶人家庭的两代人一起参加,近年来竞赛从杭州市扩大到长三角地区,2018年已成为全国参与的大赛,已有70多户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参赛,另外在2018年4月份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首届全国家庭茶艺赛在浙江宁波举行,要求祖孙三代人参加,这些都说明茶文化越来越受家庭及青少年群体的关注。

我们也可组织小范围的家庭茶艺赛,邀请学校学生家庭共同参与,让同学们和家长共同感受茶文化带来的乐趣。

十、举行专题品饮会

中国茶类十分丰富,根据《中国茶叶大辞典》介绍,全国经工商登记有品牌的绿茶就有近600种,其中近半数是名优绿茶,还有六大茶类中的其他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因此中国茶的冲泡方法也是千姿百态,使用的茶具更是多种多样,在学校学习茶艺的基础上,可以举办“专题品鉴会”(或品饮会),同学们可以分工,有人介绍该茶的历史,有人介绍茶的特征,有人泡茶,有人奉茶,既能让来学茶的同学懂得了茶的知识,又观赏了茶的冲泡,尝到了可口的茶汤,宣传了茶文化的知识。

有一些调和茶的品鉴会上,还可以介绍配料的特点,对人体健康的好处等。

十一、组织无我茶会

无我茶会是1990年台湾蔡荣章先生的“台湾陆羽茶文化研究所”创办的一种茶会形式,提倡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喝茶,更提倡人人为他人服务,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形式简要。

1999年第七届国际无我茶会在杭州柳浪闻莺公园举办时,杭城有10个学校200位小朋友参加了这项活动,许多小朋友还穿了民族服装,给各国参加的选手和前来观看的人留下深刻印象,之后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也举行了少儿无我茶会。

2015年第十五届国际无我茶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大草坪举办。

希望无我茶会可以在各校推广。

十二、举行敬老茶会和尊师茶会

在重阳节时,学校可邀请一些小茶人的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敬老茶会,让同学们在会上朗诵或宣讲学茶心得,介绍茶的知识,并泡茶敬奉给大家,使家长了解同学们学茶的成果,支持孩子们学茶,同时让家长也共同参与孩子的学习,今后也可参加家庭茶艺赛等活动。

以上内容还可以在教师节举办尊师茶会,让同学们将沏泡的茶奉送给老师,增进师生友谊。

举办敬老和尊师茶会,也是培养了小茶人敬老尊师的优良传统。

十三、举办茶具和茶品鉴赏会

同学们的家中都有各式各样的茶具和茶叶,可以组织同学们将茶具或茶叶拿来进行展出,举行鉴赏会,并各自介绍它们的名称及有关内容,这样可以让更多同学了解和观赏我国丰富多彩的茶具和茶叶品种,也可促使同学们收集相关资料,对内容进行编写,从过程中取得收获。

十四、制作小茶点

有烘焙条件的学校中,可以开设茶点制作,请有关老师上课,教同学们制作茶点,并在茶艺活动中请同学和老师品尝。

五、制作小茶包,利用茶粉作画

茶叶有祛除异味的功效,可让同学们收集碎小布制成类似端午节的小布包,在包中置放茶叶碎末用棉花充填后收紧,制成端午香包形状,此包可挂在房间或教室中,也可挂在汽车内或胸前,有祛除异味的功效。

目前有各类茶的茶粉,同学们可在纸上用铅笔绘图,然后用胶水涂在图画线条上,最后用各类茶粉(或单一茶粉)洒在胶水上,即成茶画。

十六、设计各类茶艺小剧本,设计各类少儿茶艺赛

同学们可利用学到的茶知识和泡茶技能来设计茶艺小剧本,如小动物泡茶,给老师家长泡茶,在泡茶时另外同学们在边上可以进行朗通、舞蹈,使茶艺形式不局限于泡一杯茶,而成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茶艺小剧本。

第三章、部分民族饮茶方法介绍

一、八宝茶

八宝茶是回族同胞的最爱,一般用盖碗冲泡,除茶外还加其他对人体有益的佐料冲泡而成,因为一般有八种佐料,故称八宝茶。

(一)备具备料

水壶、水盂、茶荷、盖碗、茶匙或搅拌棍、放佐料的小碟、茉莉花茶、冰糖、红枣、芝麻、桂圆、枸杞、葡萄干、核桃仁等。

(二)操作流程

温具——置茶——加配料——冲泡——搅拌——奉茶——品茶

二、打油茶茶艺

打油茶是广西北部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的茶俗,是一种茶菜。

锅子、茶锤、滤网、茶碗、筷子、大宗绿茶、油、盐、生姜、大蒜白、葱、花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