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0423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文档格式.docx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文档格式.docx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气候变干

8、三叶虫大量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9、古生代末期,60%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两栖类全部灭绝,导致此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可能是()

A.生物进化B.环境污染C.环境变迁D.陆地消失

10、下图为某城市形成示意图。

完成下列题。

(1)对该城市形成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属于()

A.气候资源B.森林资源

C.水资源D.矿产资源

(2)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区内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减少

B.该城市内降水强度比周边小

C.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

D.就业主要从农业转向服务业

(3)煤炭过度开采易给该地带来的地质灾害是()

A.洪涝灾害B.寒潮C.地震D.地面塌陷

11、读某地质时期冰川分布图,完成1-2题。

(第20、21题图)

(1)图示冰川主要分布在当前的()

①高纬度地区②高海拔地区

③热带草原地区④干旱地区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与图示时期相比,现代()

A.陆地海岸线变长B.我国1月0℃等温线南移

C.山地林线上限海拔上升D.北大西洋暖流水温较低

12、读甲、乙两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与乙地的土壤相比较

A.甲、乙两地的土壤养分来源相同B.甲、乙两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同

C.甲地的土壤比乙地肥沃D.甲、乙两地的土壤矿物质含量相同

(2)关于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年均温较低,土壤有机质丰富

C.地表径流丰富,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土层较厚

13、古丈红石林位于湘西,景区内遍布全球罕见的寒武--奥陶纪形成的红色碳酸岩。

据地质专家考证,红石林分布区地质史上属于扬子古海。

(1)奥陶纪时,地球上开始出现()

A.孢子植物B.裸子植物

C.爬行动物D.海生无脊椎动物

(2)古丈红石林形成的地质过程大致为()

A.固结成岩—海浪侵蚀—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C.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岩浆侵入—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14、读中生代时期气候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气候特点是

A.暖湿B.冷干

C.暖干D.冷湿

(2)图示时期大规模灭绝的生物是

A.原始鱼类B.两栖类

C.三叶虫D.恐龙

15、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A.风化基岩B.气候C.地形D.生物

(2)图示区域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负相关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

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6、梅原产中国南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备发的激励,华北地区梅的正常花开期为3~4月。

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和湿度,根据这种特性可以引种、育种。

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长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②长日植物起于高

③长照植物多在春开花④长日照植物多在秋季开花

⑤海拔高的植物多为低温长目照⑥海拔高的植物多为高温短日照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

(2)北京花匠为使梅在春节期的提前开放的有效办法可能是()

A.推迟种植时间B.自天用黑布笼罩

C.白天放在背阴处D.提高环境的温度

17、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有重要影响。

发育在大河下游冲积物上的土壤性状一般是

A.土壤颗粒较大B.粉砂、黏粒成分低

C.分层现象明显D.颗粒的磨圆度较差

18、“金乌”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

古籍《毛诗》曰:

乌在日中,从天,以昭孝也。

右图为汉代石刻“日中三足乌”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古代中国人对“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其最有可能是

A.太阳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

(2)“金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太阳(自然)的崇拜现象,类似现象最常见于

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D.新技术革命时期

19、“金乌”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

(2)科学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距今1.5亿年前,这个时间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的

A.新生代B.中生代

C.古生代D.太古代

20、欧洲航天局2019年9月30日称,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已成功按计划撞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表面,结束了12年的“追星”之旅。

回答问题。

(1)下列选项中,与彗星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A.火星

B.月球

C.北极星

D.河外星系

(2)有人称地质时期恐龙的灭绝与太阳系中的彗星或者小行星撞击地球相关。

恐龙灭绝的时间大约在()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早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末期

21、湖泊是自然地理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其面积的变化深刻反映地理环境的变迁。

咸海及色林错面积变化刚好呈反方向发展。

(1)咸海、色林错面积的变化,其共同因素有()

A.全球气候变暖B.气候干旱,降水少

C.地壳运动D.人类经济活动,入湖水量减少

(2)咸海面积减小甚至消失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C.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22、生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功能B.平衡功能C.调节功能D.生产功能

23、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开始于

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4、2019年初,美国科学家宣布最新发现了3亿年前(古生代末期)的食肉动物祖先的化石,命名为Eocaseamartinis,科学家认为这一类肉食动物最终进化成为现代的哺乳动物。

下图为科学家依据化石恢复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对材料中的信息判断合理的是(  )

A.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无关B.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C.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D.生物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主动改造环境

(2)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

A.恐龙B.爬行类C.被子植物D.三叶虫

25、下图是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中世纪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A.气候比现代寒冷B.降水比现代丰富

C.受人类污染严重D.水稻普遍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

(2)从图中信息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800mm年等降水量线

26、读“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目前热带迁移农业的分布地区主要是

A.美国中部平原B.巴西亚马孙平原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D.非洲东非高原

(2)关于图中土壤肥力变化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土壤肥力最高,原因是植被被焚烧养分回归到土壤中

B.b土壤肥力不断降低,原因是森林被焚烧后枯枝落叶减少

C.c土壤肥力保持较低水平,原因是连续耕作和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

D.d以后,随着植被恢复,土壤肥力有所下降

27、贵州省多高原山地,其所辖瓮安县磷矿采区的始杯海绵(属海生无脊椎动物,生活在距今约6亿年前)化石打破了科学界对“最早”动物的一般共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般认为,海生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于(  )

A.太古代B.元古代C.古生代D.中生代

(2)云贵高原由海洋演变成陆地主要是由于(  )

A.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张裂

B.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张裂

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

D.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

28、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

A.大气圈B.岩石圈C.水圈D.生物圈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当中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29、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水分和空气两者的组成比例虽外界气候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特征变化图,下列各题。

注:

牛肝地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是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1)在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中空气含量减少

C.土壤肥力提高D.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2)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的变化C.土壤肥力变化D.过度的农业活动

30、2019年6月12日,吉林延吉龙山白圣纪地层发掘出6种恐龙骨骼和一具完整的鳄类骨骼古生物化石。

据此完成l、2题。

(1)白奎纪属于()

A.古生代早期B.古生代晚期C.中生代早期D.中生代晚期

(2)恐龙灭绝的地质年代,繁盛的植物是()

A.饱子植物B.被子植物C.裸子植物D.藻类植物

31、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

完成1-2题。

(1)影响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生物B.气候C.成土母质D.人类活动

(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②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

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2、有关土壤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有机养分的最初来源

B、热带地区土壤厚度比温带和完整地区大

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物理和生物风化逐渐增强

D、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33、通常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矿物质颗粒的大小B.透水能力的大小

C.透水程度的高低D.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34、风化壳发育最深厚的气候环境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35、2019年5月24日,中国科学家针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的一项研究表明,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颚类的亲缘关系更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三叶虫属于

A.原始鱼类B.古老的两栖类C.爬行动物D.无脊椎动物

(2)三叶虫灭绝的地质年代为

A.元古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C.古生代早期D.新生代早期

36、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为:

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

37、地质历史上两次最为重要的全球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是:

A.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初期B.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初期

C.元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38、读我国某冻土层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地冻土叙述正确的是

A.是永久性冻土B.该冻土层位于我国华北平原

C.气温最低时冻土层厚度最大D.冻土层的消融从近地面开始

(2)图中积雪

A.起保温作用,促进冻土层融化B.反射太阳辐射,促进冻土层形成

C.冬半年积累,3月份最多D.厚度有季节变化,与冻土厚度呈正相关

39、蕨类植物明显衰退的时期是

A.中生代初期B.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初期D.古生代末期

40、温带草原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地表根系茂密,为土壤表层提供大量有机质B.发展畜牧业,动物排泄物多

C.气候温和,微生物对有机残体分解多D.降水较少,生物风化作用微弱

4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理环境独特。

读图回答问题。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阐释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

简要说明青藏高原隆起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2、读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图K13-5),完成下列问题。

图K13-5

(1)该国最可能是(  )

A.印度尼西亚B.英国

C.日本D.新西兰

(2)结合上图,试简述该国气候、地形和水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3)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见证了以下景观的变化,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①同种植物开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逐步推迟。

②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③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4)该国的传统民居多为木质结构,试分析其自然地理原因。

43、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共11分)

(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陡崖出现在________处。

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___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____,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______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3)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类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________性。

44、读年降水量、森林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侵蚀和年降水量的关系是________。

(2)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说出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土壤侵蚀。

(3)简析山东半岛地区应如何防治土壤侵蚀。

45、在下表空格中填写出各地质时期所对应的生物发展阶段名称。

距今年代

(亿年)

生物发展阶段

动物界

植物界

新生代

第四纪

0.03~0.02

0.7

(1)4

(1)95

(2)5

(2)85

(3)3

4.0

4.4

5.2

6.0

25

38

46

( )时代

(  )

时代

第三纪

( )时代

中生代

白垩纪

(  )

侏罗纪

(两栖类动

物)时代

三叠纪

古生代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动物孕育发

展初期阶段

寒武纪

元古代

太古代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

原始生命体

46、读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是组成土壤的A,B。

(2)土壤水分和贮存在土壤孔隙中,两者的组成比例常随外界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彼此消长。

(3)性状良好的土壤,能够调节土壤中的、

和,既能,又能。

4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附近滨海地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并绘制了该地区自然环境剖面图(图1)和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示意图(图2),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滨海地区是四大圈层互相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图中A为________圈,B为________圈,C为________圈,D为________圈,E为土壤。

(2)图2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其中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作用进行的。

(3)近几年来,海边工厂抽取的地下水盐分含量越来越高,目前已不能饮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等。

4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20世纪90年代,某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上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

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CO2浓度增加。

材料2:

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的大气中测得的CO2体积分数的数据(见下图)。

材料3:

地球上的碳循环示意图(见下图)。

(1)自然界中的哪些过程可以消耗CO2?

(2)如果以CO2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积聚造成所谓的温室效应,那么由于________、________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3)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49、地质工作者在下列各地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之间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E之间的地质构造总称为________,它是由于岩层受________而造成的。

(3)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

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_代。

(4)在B处往下打钻,可能发现的矿床有(多选)(  )

A.铁矿B.金矿

C.石油D.天然气

(5)若该地区位于我国贵州省,则A、C两处植被生长更为茂盛的是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层序号

地质年代

古生代早期

中生代侏罗纪

中生代白垩纪

(1)确定地层年代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根据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二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所在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岩层形成时一般呈水平状态,从A区岩层的形状及地层的顺序来看,此处地层的顺序有________现象,在野外可以通过研究________来证明。

(3)在此图区域能找到古生代的煤层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此地缺失________________,其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号地层由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组成,则证明侏罗纪时,该区域的环境为________,有可能形成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B

3、BC

4、AB

5、A

6、BC

7、AD

8、B

9、C

10、DCD

11、AC

12、

(1)A

(2)B

13、DC

14、CD

15、DA

16、CD

17、C

18、AA

19、AB

20、AC

21、AB

22、D

23、B

24、BD

25、DC

26、1.B2.C

27、CC

28、

(1)A

(2)D

29、DD

30、DB

31、CB

32、C

33、D

34、C

35、DB

36、C

37、B

38、DB

39、D

40、A

41、青藏高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造成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相互碰撞,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欧板块下插入,逐渐隆起形成世界最高的高原。

自然地理环境方面:

(任答三点)

对地形的影响:

地壳运动造成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上多大

山,多雪山冰川。

对气候的影响:

地势高,形成高寒气候,冬寒夏凉,高原上空气稀薄,光照充足,昼

夜温差大。

对水文的影响:

海拔高,青藏高原成为我国也是亚洲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周边河段落

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对资源的影响:

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大,多晴天,使之成为我国太阳能资源

最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