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三周周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033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第三周周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第三周周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第三周周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第三周周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第三周周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第三周周练试题.docx

《高三生物第三周周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第三周周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第三周周练试题.docx

高三生物第三周周练试题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10月第三周周练试题

一、选择题(15×3=45分)

1.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B.丙酮酸―→酒精+CO2

C.ADP+Pi+能量―→ATPD.H2O―→[H]+O2

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A.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B.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

C.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根据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3.将生长旺盛的某农作物植株培养在密闭、透明的玻璃钟罩内,在温度适宜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晴朗的一昼夜钟罩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B.b-c段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低于大气中的CO2浓度

C.c-d段密闭钟罩内氧气含量充足,呼吸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D.d点后呼吸作用速率缓慢是因为温度较低而影响酶的活性

4.阳光穿过森林空隙形成的“光斑”会随太阳运动和枝叶摆动而移动。

下图表示一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有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斑照射前细胞呼吸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

B.光斑照射开始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含量增加

C.AB段两曲线说明CO2量对O2的产生有抑制作用

D.20s时影响氧气释放速率的因素是二氧化碳

5.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

6.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2y﹣z﹣x/6[g/(cm2•h)](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片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

7.为了探究干旱对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实验开始保持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保持土壤水分适宜,实验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2-8d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B.2-4d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C.干旱可能影响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D.土壤水分长期过多也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

8.某学校兴趣小组利用图1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1中a、b、c、d4个装置中的叶片是取自同一植物,且它们的形态、大小、生长状况都相同;大烧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无机盐的正常供应;通过观察油滴的运动可判断气体的变化情况(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图2是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与线粒体代谢简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图1中装置b、d中油滴都会向右移动,此时叶肉细胞的状态为图2中的②

B.可以利用装置b、c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给植株增施氮肥后,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图1装置c中叶肉细胞的状态为图2中的③,所利用的CO2量为N1与N2的差

D.在较弱光照条件下,图1装置c中叶肉细胞的状态为图2中的④,此时,N1小于m2

9.将用全素营养液培养的两株植物(同种)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并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一昼夜的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乙图中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B.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D点和G点

C.DE段与EF段相比,光合作用较慢的是DE段

D.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下降

10.甲图中,A、B分别为培植于无色透明气球内、质量相等的某植物幼苗,气球可膨胀、收缩;其中B已死亡。

气球内的培养液中均含CO2缓冲液(维持气球内CO2浓度不变);初始时指针指向正中零的位置。

乙图为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灯泡到水面的距离与指针偏转格数的关系曲线,每次实验后指针复零。

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指针将向右偏转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c点的含义为O2释放量最大

C.ce段说明随灯光距离的增大,O2释放量减少

D.f点与a、b、c、d点的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同,但数值较小

11.如图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关系.下列有关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b代表光下植物干物质积累量

B.n点之后突然增强光照强度,短时间内叶绿体内的C3化合物会减少

C.n点之后植物吸收CO2量不再增加与叶绿体中酶数量有关

D.若植物长期处于光照强度为m的自然环境中,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12.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不考虑质D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AB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

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13.细胞分裂是生物体重要的一项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①,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对应在图②中的BC段

B.此细胞正常分裂产生AB染色体组成细胞的概率是0

C.图①时期核糖体活动旺盛

D.图②中C→D形成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14.如图中①~④表示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数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

B.①时的细胞称为初级精(卵)母细胞

C.基因突变发生在②→③的过程中

D.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③→④的过程

15.如图表示两种细胞增殖方式染色体行为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种方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使子细胞都含有P1、P2、M1、M2

B.乙种方式P1和M1、P2和M2分离,子细胞具有不同组合的染色体

C.利用甲种方式繁殖后代,有利于生物遗传性状的稳定和物种的进化

D.繁殖过程中存在乙种方式,有利于种群适应环境和进化

生物周练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选择题(15×3=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5分)

16.(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的浓度在一天内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甲所示。

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如图甲所示,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的合成速率的变化是。

若D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填“>”“=”或“<”)E点时的光照强度。

(2)如图乙所示,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物质是,暗反应中C3转变成葡萄糖的场所是叶绿体(1分)(填“内”或“外”)。

(3)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填“>”“=”或“<”)b。

(4)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暗处理1h,暗处理后重量减少3mg,随后立即再光照1h,光照后比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mg。

则该植物叶片光照1h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17.(每空2分,共10分)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2的研究得知:

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2的转换为定值(转换率=);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自于外界吸收与自身呼吸作用产生。

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umol/h,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实际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

外界CO2浓度(umol/h)

实际光合量(umol/h)

1.2

2.4

3.6

4.8

光照强度(LX)

1K

0.1

0.1

0.1

0.1

2K

0.27

0.44

0.61

0.78

(1)从表中数据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2)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实际光合量都为0.1umol。

原因是

(3)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实际光合量0.27umol/h,植物从外界吸收CO2量为,植物对外界CO2转换率为。

设外界CO2浓度为5.4umol/h,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umol/h。

18.(每空1分,共13分)根据课本实验回答: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在做脂肪鉴定实验时,用显微镜观察到部分脂肪颗粒位于花生子叶中的细胞之间,最可能的原因是。

(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

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

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 

②;

③。

(3)室温下,在2ml可溶性淀粉溶液中加入2ml煮沸后冷却的唾液,再滴入1滴碘液,溶液立即变成蓝色,接着加热煮沸溶液,此时蓝色褪去,并变成棕色,冷却后又变成蓝色。

若排除酶的影响,上述颜色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4)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用试剂0.3g/mL蔗糖溶液(加一些红墨水)处理菠菜叶表皮。

镜检时发现表皮细胞部位呈红色。

在装片中观察一个细胞首先发生质壁分离的部位是。

若改为试剂F处理菠菜叶表皮。

过一段时间后,用清水替代试剂F,镜检时发现。

(5)提取菠菜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为了防止研磨时叶绿素遭到破坏,应向研钵中加入少许的(试剂)。

在层析液中分离的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从下到上依次是。

其中色素带最宽的是,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6)为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某同学把撕取的菠菜叶片带叶肉的下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直接用高倍镜仔细观察,未能达到实验目的,请修改其主要的方法步骤:

19.(每空1分,共8分)图甲表示小鼠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