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033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

《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文言文复习 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

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翻译与断句

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翻译与断句

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翻译与断句

第一部分三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10年北京卷)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

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

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

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

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

清蚩妄人也。

或曰:

清其有道者欤?

清闻之曰:

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

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

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

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吾见蚩之有在也。

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

求者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

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

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

世之言,徒曰市道交。

呜呼!

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

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柳先生曰:

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

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取材于柳宗元《宋清传》

注:

市:

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

雠:

这里指售出、成交直:

价值,价钱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善药

居:

聚积,搜集

B.积券如山

券:

借据,欠条

C.未尝诣取直

诣:

前往

D.终不复言

复:

回答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那些等待宋清馈赠的人在门前排成了队

B.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他们的求利不也太短浅了吗

C.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

现在的交往中有能像宋清那样从长远考虑回报的人吗

D.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天下那些穷困潦倒而还可以活下去的人就会躲起来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生意场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斤斤计较的,宋清就是一个例证。

B.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计较蝇头小利不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宋清与人交往不仅异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

10.文言文《宋清传》中说清之取利远,远故大。

意思是宋清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因为考虑长远所以获得的利益较大这概括了宋清经商的特点,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概括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孟子曰:

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取材于苏轼《仁说》)

6、D7、D

8、A9、B

10、(10分)略

11、(5分)

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也/幸也。

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10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曰:

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身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

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

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

捷至,上曰:

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

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乃令千户吴玉守之。

上语诸将曰:

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

因其未至,可先击之。

诸将皆曰:

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

上曰:

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

甲申,至怀来。

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

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

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

噫!

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

遂倒戈来归。

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

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咸顿首称善。

(选自明谢黄《后登陆》卷下,有删改)

【注】上:

皇上指朱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语诸侯曰…

谈论

B.委尸填满沟壑

放置

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

标志

D.噫!

我固无姜

祸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今俞瑱得之

乃令吴玉守之

B.利为彼有

宜为报仇

C.降家皆为上所杀

儿为所误

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

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3分)

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值襟喉

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贼众新集,其心不一

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

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

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

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

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

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答案:

5、B委放置,丢弃

A语,说C识,明白,知晓,动词D恙,病,担忧。

6、B

利为彼有,为,二解。

其一,介词,表被动。

其二,判断动词,不译。

宜为报仇为+动词,判介词,省小宾。

译:

给,替

A代词且皆为居庸关

C表被动,为…所结构

D方位地点

7、D

排除法。

1句,地势之要,2句,喻证地势之要,皆与形势分析无关。

8、C

敌方间谍,错。

原文中,获贼间谍,其人为宋忠部下。

9、

(1)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

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

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翻译:

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

赋分:

授予,古今异义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

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

赋分:

麾,1分,河,1分,大意1分。

(10年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

道幼沉嶷不,罕言笑,喜亲笔砚。

未冠,以词业称。

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

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

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

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

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

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

时寇党尚有伏岩彀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

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

道曰:

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

其党岂无诖误邪?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

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

或识之曰:

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

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天禧元年,知虢州。

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

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

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

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

此当分赡孤遗。

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

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

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

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

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

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

道为赎之,嫁士族。

搢绅服其履行。

好学,嗜弈棋。

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

享年六十四。

[注]间关:

辗。

逋负:

拖欠税赋。

(节选自《宋史查道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鳜尺许以馈

馈:

进献

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

治:

追究

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

第:

住宅

D.贫甚,质女婢于人

质:

人质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查道对亲友孝义与对老百姓仁厚的一组是()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

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

A.

B.

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

道不候报,出官癝米赈之

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所得周给。

亲族哀钱三万遗之

C.

D.

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

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查道小时候性格沉稳,不苟言笑,喜欢写字作文,后来以词业著称。

好学,喜欢弈棋。

因奉养母亲竭尽孝道而闻名当世。

B.查道举进士高第,得道寇准的赏识。

知果州时候,尚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伏岩谷依险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们归顺为农。

知虢州时,遇蝗灾,查道千方百计赈灾,救活了一万多人。

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罚;老百姓拖欠税赋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待废弃孤露者,尤其优厚。

D.查道对亲族朋友有情有义。

居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之茕独者;倾其所有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却极为节俭。

11、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

(3分)

子厚前时少年,用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予时也。

(取材于韩愈《柳予厚墓志铭》)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3分)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