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大比武试题的答案解析汇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0293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催化裂化大比武试题的答案解析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催化裂化大比武试题的答案解析汇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催化裂化大比武试题的答案解析汇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催化裂化大比武试题的答案解析汇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催化裂化大比武试题的答案解析汇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催化裂化大比武试题的答案解析汇总Word下载.docx

《催化裂化大比武试题的答案解析汇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催化裂化大比武试题的答案解析汇总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催化裂化大比武试题的答案解析汇总Word下载.docx

上升

12.反再系统有催化剂循环时,必须保持___________。

油浆循环

13.油浆下返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调节塔底温度

14.汽油回炼增加时,汽油的芳烃含量________,烯烃含量_________。

增加减少

15.停工吹扫冷换设备或控制阀时,应______启用副线______进行冷换设备或控制阀的吹扫。

先后

16.加工高残炭的重油原料时,应控制较大的剂油比,提高剂油比可以弥补高温再生造成的催化剂的______________。

水热失活

17.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液体混合物加热刚好全部汽化,保持相平衡的温度称为_____________。

露点温度

18.两器中主要在____________位置发生水热稳定失活。

再生器密相

19.原料中的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对催化剂造成污染。

铁钠镍钒

20.反应进料联锁后,操作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检查____________,并关闭____________。

自保动作情况进料喷嘴器壁手阀

21.反再系统三大平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料平衡压力平衡热量平衡

二、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原料密度大说明原料中()增加。

A.烷烃B.环烷烃C.芳烃D.噻吩

2.汽提段汽提效果与下列哪项参数无关()。

A.汽提蒸汽量B.汽提段结构C.预提升蒸汽量D.催化剂循环量

3.稳定塔排不凝气量与下列哪项参数无关()。

A.稳定塔顶冷后温度B.解析塔底温度C.回流比D.干气外送量

4.操作上会增加催化剂消耗的因素有()。

A.保持操作平稳B.降低主风量C.喷燃烧油D.提高汽油回炼量

5.两器旋风分离器在使用过程中,最易被磨穿的地方是( )。

A.入口B.灰斗和料腿结合处C.筒壁D.料腿出口

6.主风机防喘振,是通过调节防喘振阀开度,来改变主风机的(),使工作点偏离防喘振线。

A.出口压力B.入口压力C.出口流量D.入口流量

7.对于分馏塔使用顶回流而不使用冷回流的原因不包括()。

A.提高了分离效果B.减少了压降C.减少了冷却面积D.多回收了热量

8.对降低油浆固体含量没有帮助的是()。

A.提高油浆外甩量B.提高反应温度C.提高油浆回炼量D.提高反应压力

9.干气中C3增加的原因在于()

A.富气量低B.吸收塔液气比大C.吸收塔压力低D.中段取热量大

10.开工时,当反应系统建立催化剂循环时,应保证分馏塔有()

A.顶回流B.冷回流C.油浆回流D.三个回流

三、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会造成分馏塔冲塔的原因()。

A.气相负荷过小B.气相负荷过大C.液相负荷过小D.液相负荷过大。

2.离心泵的叶轮级数越多,下列哪个参数()也越高。

A.效率B.流量C.扬程D.功率

3.提升管反应灵活的特点表现在可以通过改变()等条件,实现不同的生产方案。

A.反应温度B.催化剂活性C.反应压力D.反应时间

4.再生旋风分离器效率与()有关。

A.再生压力B.料腿高度C.入口线速D.入口浓度

5.发生碳堆积时应采取以下哪些操作()。

A.提高进料量B.提高汽提蒸汽量C.降低油浆回炼量D.提高催化剂循环量

6.提升管属于()

A.稀相输送B.密相输送C.气力输送D.湍动床

7.下列不是金属钝化剂的注入量标准的是()。

A.干气产率B.剂油比 C.轻质油收率  D.氢甲比  

8.含有渣油的原料油进行预处理主要是为了除去()元素

A.钠  B.硫  C.氮  D.金属

9.准确判断二密床催化剂卸净的依据是()。

A.二密床密度回零B.二密床料位回零 C.再生滑阀压差回零  D.循环斜管压差回零

10.泵抽空有哪些原因()。

A.吸入口漏气,泵内存有空气B.原料轻或有水产生气体  C.出口阀开的大,入口阀开的小,入口管线或叶轮内堵塞

D.封油带水,压力波动或打的量过大

11.在什么情况下,提升管易结焦?

()。

A.反应温度过高B.进料线速高C.原料油残炭过高

D.原料雾化不好

12.下列是影响烧焦的因素的为()。

A.再生器内催化剂藏量B.再生催化剂含碳量

C.氧浓度,床层温度,再生压力D.再生器结构

13.投运烟机应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A.反再系统操作平稳B.烟气压力、温度已达到设计值  

C.烟气中粉尘含量≯200mg/Nm3

D.烟气中粉尘最大颗粒大于20μ.  

14.如果发现烟气中氧含量较高,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有()。

A.适当降低主风流量  B.提高主风流量C.增加CO助燃剂

D.降低再生温度

15.分馏塔底温度高,处理方法是()。

A.联系反应岗位调整反应温度

B.增加油浆循环量和调整油浆返塔温度

C.增加油浆循环上返塔量  

D.增加油浆循环下返塔量

16.加工重油时焦炭和氢气的产率会升高,原因有()。

A.重油中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残碳,硫及氧的含量均比直馏蜡油高  B.重油中的芳烃,多环芳烃的含量均比直馏蜡油高  

C.重金属堆积于催化剂的表面

D.重金属能加速脱氢气的生焦过程

17.蒸汽透平暖机、暖管标准为()。

A.进口管:

T>350℃,P=3.5Mpa

B.出口管:

T>240℃,P=1.1Mpa

C.机体T>250

D.机体T>200  

18.不能用来恒定两器系统处于热平衡的标志是()。

A.烧焦罐的出口温度  B.反应提升管的出口温度

C.外取热器出口温度D.集气室温度

19.正常生产时MGD技术中回炼汽油的种类有()。

A.粗汽油B.稳定汽油C.稳定塔轻汽油D.焦化汽油

20.关于催化轻柴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十六烷值比直馏柴油低

B.催化轻柴油比直馏柴油的十六烷值最高  

C.催化柴油中含有较多的多环芳烃

D.石蜡基原油的柴油十六烷值应比环烷基柴油的高.

四、判断题(20题,每题0.5分,共10分)

1.分馏塔底使用人字挡板的目的是防止塔盘堵塞。

2.汽提蒸汽与催化剂之间的接触状态直接影响汽提效率,而汽提蒸汽与催化剂的接触状态主要取决于汽提蒸汽量的大小。

3.生产中提升管注入蒸汽或干气等稀释介质可以改变反应时间。

4.再生剂碳含量过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下降,焦炭和气体产率上升,汽油收率下降,诱导期下降。

5.分馏塔压力增加,油气分压提高,此时塔顶和各侧线温度要相应提高,否则产品质量会变轻。

6.烧焦罐再生属于完全再生。

7.催化剂活性越高,选择性越好。

8.改变反应深度的最常用的调节手段是调整反应压力。

9.分馏塔顶回流在开工时充汽油可以将管道中的水赶走,防止开工时进入分馏塔突沸。

10.催化剂的“老化”是催化剂“中毒”的一种。

11.开工初期装催化剂时,为减少再生器催化剂跑损,应缓慢加催化剂,保持平稳。

12.使用低比表面积,大孔径的催化剂再生性能较好。

13.再生线路的推动力要大于待生线路的推动力,才能保证催化剂的正常循环。

14.热虹吸式重沸器有汽化空间,可以进行气液分离。

15.催化剂活性提高,氢转移活性增加,产品烯烃含量相对较少,汽油辛烷值增加。

16.对于催化分馏塔,回流量大小,回流返塔温度的高低由全塔物料平衡决定。

17.经过脱硫醇反应器后的汽油总硫降低。

18.反应器大油气管线最易结焦的部位在分馏塔入口处,但是结焦到一定位置后就不再结焦,所以提高油气管线线速可以减少结焦。

19.再生器中的旋风分离器料腿都有翼阀。

20.从加钝化剂开始,观察干气中氢气与甲烷的比值,比值以恒定为宜。

五、计算题(2题,每题3分,共6分)

1.在列管换热器中,两流体进行换热。

若已知管内冷流流量为7400kg/h,其入口温度为74℃,出口温度为95℃,比热为0.529kcal/(kg.℃);

壳程热流流量为14600kg/h,其入口温度为218℃,出口温度为120℃,比热为0.59kcal/(kg.℃),求该换热器的散热损失(假设管、壳程均无相变)。

答案:

解:

热流放热

冷流吸热:

散热损失

答:

换热器散热损失为2.2×

104kcal/h。

评分标准:

列出热流放热公式0.25;

列出冷流吸热公式0.25;

列出散热损失公式0.25;

计算结果0.15;

答正确0.1。

2.某台柴油离心泵的扬程为68m,流量为180m3/h,柴油重度为

860kg/m3,效率为73%,试求该台柴油离心泵的轴功率?

已知H=68m,Q=180m3/h=0.5m3/s,=860kg/m3,

=73%,求N

根据离心泵的轴功率公式:

(1)求水力功率:

N

=(HQ)/102=(860680.5)/102

=286(kw)

(2)求轴功率N:

N=N

/

=393(KW)

该台柴油离心泵的轴功率为393KW

六、简答题(6题,每题3分,共18分)

1.再吸收塔液面失灵可能造成哪些影响?

(1)再吸收塔液面失灵,实际液面满会造成干气带液,影响后续系统;

(2)实际液面空,可能造成气体窜至分馏塔,造成分馏塔压力超高,进而影响反应系统压力控制,严重时造成超压;

(3)液面失灵会造成富吸收油流量大幅波动,影响分馏塔中部负荷,对柴油的干点和闪点都有较大影响;

(4)液面失灵,液面满时会造成气体压降增加,影响气压机出口压力上升,严重时发生喘振。

2.提高吸收塔操作压力对装置有哪些影响?

(1)提高压力有利于吸收过程的进行,提高了吸收效果,减少了干气中液态烃含量;

(2)提高压力对解吸不利,可能造成解吸不足,进而影响稳定塔的平稳操作。

为保证解吸效果,必须提高解析塔底温度,增加热源。

对于使用分馏塔中段回流做热源的,会影响分馏塔热平衡;

(3)提高压力。

气压机出口压力势必增加,要保证气压机正常运转,就要提高气压机转速,增加耗汽量。

同时由于压比增加,气压机运转会向喘振线移动,工况变差。

3.原料性质、进料量和反应温度、压力不变,分馏塔顶温不变,粗汽油干点却下降较大,原因是什么?

由于蒸汽量变化导致的分压发生变化,应立即检查反应系统和分馏塔的蒸汽变化。

4.反应切断进料,分馏系统如何处理?

(1)维持油浆循环,控制塔底液面,油浆外甩应严格控制不大于100。

(2)控制塔顶温度不大于120,防止冲塔,适当打冷回流;

(3)维持原料循环,保证封油、燃烧油供应,必要时从外装置引油;

(4)产品不合格及时联系换罐。

5.分馏塔顶油气冷却效果的变化对气压机有什么影响?

(1)冷却效果差,富气量增多,增加了气压机负荷;

(2)冷却效果差,入口温度可能超标,易导致停机;

(3)冷却效果好,气压机入口温度低,富气量减少。

同时由于温度低,影响气体组成,气体分子量低,气压机出口压力降低。

6.原料带水如何处理?

(1)原料带水应大幅度降低进料量,增加回炼比;

(2)控制稳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同时注意再生温度变化,压力超高时,可打开放火炬阀泄压;

(3)带水严重时,应立即切换原料罐,如还无法解决,应立即切断进料处理。

七、论述题(3题,共16分)

1.催化剂循环中断的原因?

现象?

处理?

(1)斜管松动风(汽)中断或带水,造成斜管催化剂流动不畅;

出现循环中断时斜管尾温下降;

应立即检查松动风(汽),堵塞的进行疏通,同时对松动风(汽)进行切水;

(2)斜管滑阀失灵或联锁故障,滑阀突然关闭或全开;

汽提段料位失灵导致待生滑阀全关,都可以造成循环中断;

现象:

两器料位上升或下降,滑阀压降变化,反应温度和再生温度变化;

处理:

应立即将滑阀手动调整至正常位置,控制两个料位正常,必要时可适当降低进料量;

同时查找联锁或滑阀故障原因;

(3)两器压力平衡遭到破坏,滑阀压降异常下降,造成推动力不足。

应立即检查压力变化原因,恢复正常差压;

必要时可降低再生器或沉降器压力来保证差压,保证催化剂循环;

(4)加工量过小,提升管用汽偏少或中断,再生滑阀失灵全开催化剂循环量过大使提升管线速过低,发生提升管噎塞,催化剂循环中断。

出现噎塞时提升管底部密度突增,再生斜管尾温下降,反应温度下降。

迅速提高提升管预提升介质流量,适当提高雾化蒸汽量和反应进料量。

(5)如循环中断严重时,可以切断进料,通入事故蒸汽,待正常后重新进料。

2.分析影响汽油烯烃的因素有哪些?

(1)原料性质。

如原料中链烷烃含量高。

分子量大时,汽油烯烃含量也高;

(2)催化剂活性。

催化剂活性高时,氢转移反应加快,汽油烯烃含量降低;

(3)反应温度。

因氢转移是放热反应,反应温度提高,氢转移反应下降,汽油烯烃含量上升;

(4)剂油比。

剂油比增加,反应活性中心增加,氢转移反应增加,汽油烯烃含量下降;

(5)反应时间。

氢转移是二次反应,反应时间增加,二次反应增加,汽油中烯烃含量下降。

3.两器上所用的蒸汽较多,请指出各蒸汽的主要用途和具体位置。

反应器自下而上

(1)预提升蒸汽/反应事故蒸汽

(2)汽油喷嘴雾化蒸汽(3)蜡油喷嘴雾化蒸汽(4)汽提蒸汽(5)锥体松动蒸汽(6)CSC防焦蒸汽(7)沉降器防焦蒸汽

斜管上有松动蒸汽。

再生器:

主风事故蒸汽;

二密床事故蒸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