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025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1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七.docx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七.docx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七

单元评估检测(七)

第十二、十三章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5·武汉模拟)下列为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图以及海河与珠江水系水文特征对比表。

据此回答1、2题。

海河与珠江水系水文特征对比表

长度/km

流域面积/万km2

流域平均年径流量/亿m3

海河

1090

26.34

228

珠江

2214

45.4

3360

1.划分海河流域范围的依据最可能是(  )

A.降水量B.地形

C.人口密度D.行政区划

2.海河平均年径流量远小于珠江,主要是因为海河(  )

A.气候大陆性较强

B.河流长度短,流域面积小

C.蒸发旺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

D.调水工程减少了河流径流量

【解析】1选B,2选A。

第1题,山脉往往成为流域的分水岭。

第2题,海河流域位于我国北方,为大陆性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少于南方。

故气候是影响流域平均年径流量的主要原因。

结合下面等值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和积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地形因素

C.纬度位置D.洋流因素

4.利用图中甲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

A.橡胶轮胎B.甜菜制糖

C.黄麻纺织D.甘蔗乙醇

【解析】3选B,4选D。

第3题,图示区域西部地区自东南向西北积温数值急剧下降,说明海拔迅速升高;结合图中年降水量等值线也可判断出西部海拔高的地区降水较多,因而地形因素是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和积温差异的主导因素。

第4题,甲地地处四川盆地,水热条件满足甘蔗的生长,是我国甘蔗的重要产地,因而该地区可发展甘蔗乙醇;甲地的气候条件不适宜天然橡胶、黄麻和甜菜的生长。

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4月16日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结合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回答5~7题。

5.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突出的优势是(  )

①劳动力成本低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对外联系便利④城市化水平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对周边地区农业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产结构调整

B.促进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C.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下降

D.造成大量耕地的闲置与荒废

7.鄱阳湖是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绿色心脏”,其“绿色心脏”的功能为(  )

A.粮食供给基地B.改善城市环境

C.缓解河水入侵D.提供生活水源

【解析】5选A,6选A,7选B。

第5题,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而劳动力成本低;同时长江中游城市群所处地区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

第6题,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会对蔬菜、花卉和乳畜产业的需求量增加,有利于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7题,鄱阳湖属于湿地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能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鄱阳湖可调节河流径流而不是缓解河水入侵;提供生活水源体现不出“绿色心脏”的功能。

下图是某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图,图中阴影表示的是城区范围。

回答8、9题。

8.监测该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速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B.GISC.GPSD.数字地球

9.通过该地理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得出该区域的(  )

A.工业产值B.人口数量C.耕地面积D.各点的海拔

【解析】8选A,9选C。

第8题,RS具有获取地面信息的功能,利用RS可以监测该岛屿城市面积和海岸线的变化。

第9题,遥感技术可用于自然资源调查,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包括土地资源的调查。

(2016·武汉联考)2013年4月开始启动的“渤海粮仓”工程,计划通过对环渤海地区的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改造,推动区域规模化粮食增产和现代农业发展。

其中,渤海粮仓工程大数据平台可以对所有的采集站点的气象、苗情、土壤及地下水等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及时、全面地指导农业生产。

据此完成10、11题。

10.渤海粮仓工程大数据平台主要使用的技术是(  )

A.RSB.GPS

C.GISD.数字地球

11.使环渤海地区中低产田和盐碱地粮食增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农业技术的提升

C.交通运输的改善D.大气质量的改善

【解析】10选C,11选B。

第10题,从材料中可知,渤海粮仓工程大数据平台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这需要使用地理信息系统。

第11题,农业技术的提升可改良农作物,提高农作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可改良土壤,使粮食产量增加。

(2015·威海模拟)鱼鸥栖息于湖泊、大河及河流入湖口的河网地区,以鱼、甲壳类及蜥蜴为食。

鱼鸥是环境指示物种,如果水草、食物发生变化,鱼鸥会远走他方。

每年秋季,青海湖鱼鸥便会向南迁徙,到达孟加拉湾。

下图为青海湖鱼鸥迁徙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我国某湖区近几年鱼鸥数量从4000只锐减到500只。

其原因最可能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过度农垦,湖面萎缩

C.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D.天敌数量增加

13.科学家为了更好地记录鱼鸥的迁徙路线,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和GPSB.GPS和RS

C.RS和GISD.数字地球

【解析】12选B,13选A。

第12题,根据“鱼鸥是环境指示物种,如果水草、食物发生变化,鱼鸥会远走他方。

”可推知鱼鸥数量的减少与其生存环境中的水草、食物减少有关;湖区的过度农垦,湖面萎缩,最有可能使鱼鸥食物减少,造成其外迁。

第13题,记录鱼鸥迁徙路线,需要实时获取鱼鸥的位置信息,具有该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而“记录”需要利用GIS。

【加固训练】

(2015·湖北联考)灰鹱被誉为鸟类中的“迁徙之王”,其偏爱水温相对较低、鱼虾和浮游动物丰富的海域。

科学研究发现,生活在新西兰的灰鹱每年长途跋涉迁徙觅食的路径,似乎都在全球尺度上呈现一个“8”字形。

虽然灰鹱种群数量庞大,但在近些年数量却不断减少成为近濒危物种。

读下图回答

(1)、

(2)题。

(1)下面最符合灰鹱实际迁徙觅食路线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导致近年来灰鹱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人类捕杀

B.重大疾病

C.海洋渔业的过度捕捞

D.全球变暖

【解析】

(1)选D,

(2)选B。

(1)题,灰鹱长途跋涉迁徙觅食的路径,在全球尺度上呈现一个“8”字形。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际迁徙觅食路线是“8”字形的是路线①④。

(2)题,导致近年来灰鹱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可能与人类捕杀、海洋渔业的过度捕捞、全球变暖等因素有关;最不可能是重大疾病。

读2010年我国主要省区荒漠化动态变化图,完成14、15题。

14.内蒙古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

C.冻融作用D.内力作用

15.内蒙古荒漠化面积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B.开矿、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破坏地表环境

C.防护林以及其他生物工程的实施

D.全球变暖,该地区降水增加

【解析】14选B,15选C。

第14题,内蒙古地区,风力较大,而且出现大风时间较长,风力对土壤侵蚀作用强烈,所以导致内蒙古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风力作用。

第15题,由于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和其他生物工程的实施,内蒙古地区荒漠化防治效果明显,使得内蒙古荒漠化面积变化最大。

(2016·郴州模拟)林内CO2浓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被叶面面积,植被叶面面积大,CO2浓度低。

读静风条件下某成年云杉林内CO2浓度日内垂直分布示意图(单位:

ppm)和云杉景观图,完成16、17题。

16.该成年云杉林光合作用最强的时段是(  )

A.20~24时B.16~20时

C.12~16时D.8~12时

17.该成年云杉林的平均高度约为(  )

A.15米B.20米C.25米D.30米

【解析】16选C,17选D。

第16题,光合作用可吸收CO2,放出O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成年云杉林内CO2浓度在12~16时达到最低,说明此时段光合作用最强。

第17题,结合两图可知,云杉林内植被叶面面积小的底部CO2浓度高,在植被叶面面积大的中部CO2浓度低;从云杉林内CO2浓度日内垂直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在30米高度左右,CO2的浓度变高,说明植被叶面面积变小,因而可推断出该成年云杉林的平均高度约为30米。

【加固训练】

(2016·东北名校联考)下图为近30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回答

(1)、

(2)题。

(1)该地区农业类型布局调整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耕地面积的扩大

C.交通运输的发展

D.市场需求的增大

(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不可或缺的天然保障。

下列对长白山、草原和湿地保障作用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降水丰富,提供水源

B.调节径流,减轻水旱灾害

C.森林茂密,补给有机质

D.阻挡冬季风,提高积温

【解析】

(1)选D,

(2)选D。

(1)题,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由图可知,东北水稻和玉米生产面积均扩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全国人口数量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对大米和玉米的需求量增加。

(2)题,长白山位于玉米带的东侧,对冬季风不起阻挡作用。

(2016·河南百校联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读图完成18、19题。

18.影响图中水稻种植区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B.市场C.技术D.政策

19.甲、乙两地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

A.土地石漠化、低温冻害

B.土地盐碱化、旱涝频发

C.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D.土地沼泽化、土壤污染

【解析】18选B,19选C。

第18题,在社会经济因素中,市场决定了农业种植类型和规模;东北地区稻米质量好,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促使生产者积极改善生产条件,使水稻种植北界向北移动。

第19题,甲地地处内蒙古草原,适宜发展畜牧业,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荒漠化;乙地地处松嫩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过度开垦造成植被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

结合我国某省地图,回答20、21题。

20.该省水土流失严重,其原因包括(  )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21.图中甲湖泊周边地区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湖泊周边地区应(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

C.利用水运,发展钢铁工业

D.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解析】20选D,21选B。

第20题,该省为江西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会导致地表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

第21题,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既可充分利用湖泊水域资源,又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发展钢铁工业会造成水体污染;该区域落差小,水能不丰富。

(2015·安庆模拟)下图为内蒙古生态区划分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生态区从Ⅰ到Ⅲ(  )

A.植被依次为荒漠、草原、森林

B.降水量和气温逐渐增加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气温的日较差逐渐增加

23.为治理生态区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最主要的措施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