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9983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教育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目前澳大利亚全国共有中小学959O所,其中政府学校6970所,占学校数的73%,非政府学校2620所,占学校数的27%。

TAFE学院及其他政府培训机构约四所,私立培训机构4000多家。

共有大学42所,其中公立38所,私立4所。

中小学、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及高等教育在校生分别为325万、175万和万人。

澳大利亚人坚信,受过教育、具有灵活性的劳动力是保持澳大利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良好的教育制度则是其保证。

  我们考察的另一个国家——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是一个以英语为主的岛国,国土面积与英国相当,人口370万。

这是一个美丽富饶、风景如画的国家。

新西兰人热情友好,保留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绮丽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碧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每年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新西兰的教育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制之一。

其主要特点是:

绝大部分孩子5岁开始上学,公立学校不收费,鼓励成年人学习,可上中学、大学或参加专项技能培训,许多学校提供英语补习,为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提供帮助。

新西兰政府规定,六岁至十六岁的孩子必须上学,包括小学。

全国六十六万中小学生就读于两千八百多个国立中小学校,政府每年用于中小学教育的投入超过二十亿新西兰元。

为帮助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完成学业,政府制订了学生贷款政策,学生可获得足以支付学杂费的贷款和用于支付日常生活的学生津贴。

移民新西兰,可自由申请学校和专业,学费仅是留学生的1/5-1/10,可向政府贷款,毕业有工作后根据收入多少逐步偿还。

新西兰共有8所公立大学,25所理工学院,提供从学士到博士的所有课程。

新西兰的小学学制为六年,中学为5年,大学预科为1-2年,大专文凭1-2年,学生士学位3-5年,硕士学位2-3年,博士学位3-5年。

由于高中最后一年是大学的预科,相当于大学的一年级,学士学位一般只需要3年就可以完成。

新西兰的高等教育由大学、理工学院和师范学院三部分组成,它们由政府拨款并实行自主管理。

同美国的教育体制相比,新西兰大学教育要更接近于英国的教育系统。

  二、点滴感受

  考察团一行通过听介绍,参观,以及在考察期间对澳大利亚经济、社会的直接感受,对两国教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感受之一:

教育属于全社会

  见闻一:

国会大厦里设课堂。

我们一行参观堪培拉国会大厦的时候,正遇上悉尼大学举行毕业典礼,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大学生身着学士礼服、头戴学士帽端坐在国会大厅,列席的还有家长、教授,伴着悠扬的音乐拉开了典礼的序幕。

那一刻是多么的庄严,以至于参观的人都屏息凝视,沉静在这一份庄严与肃穆之中,或许也是这一神圣的场所所赋予的。

接着导游又带我们来到议会厅,她告诉我们作为公民均有权利旁听议会,这让我们很是吃惊。

而且在议会厅内环形座位的最后一排,桌上装有有机玻璃挡板,据介绍是专门给旁听会议者安排的。

通过特制的装置将会议的实况传给旁听席的听众。

有不少学校就组织学生走进议会厅现场进行社会课学习,从而让学生真实了解国家政体、政治运行模式以及社会问题等内容,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可能还需现场进行必要的教学探讨活动,所以安装了隔音的有机玻璃挡板,这样既可以不影响会议活动的正常进行,又不会限制师生对会议全局的观察和思考。

真没想到国会大厦居然还是一个社会课堂。

  见闻二:

处处皆为教育的场所。

在澳大利亚,处处皆为教育之所。

当你走在风景区内,只见植物环绕,有的植物上面挂着小牌子,有的植物旁边立着橱窗,它们都在向人们介绍着相关的植物学知识和周边的生态环境;

多重的砂岩,高地,引人注目的峭壁,许多岩石断面附近有介绍地质特征和地质变迁的说明;

走进公园,有专为儿童开辟的娱乐场所,人造海滩、人造湖,孩子们在水中自有嬉戏,欢声笑语响彻公园,同时人们在充分保证儿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安排动物与孩子们的“零距离”接触。

孩子们在玩耍之余,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认识了动植物并了解它们对人类的贡献,认识各种自然现象获得感性知识,兴致盎然地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和奥妙。

同时,澳大利亚许多公共文化场所,如国家艺术馆、市博会旧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都对学生免费开放,在那里常可看见学校教师带队,学生在那里参观、听讲座、互相交流、查阅资料、动手实验、参与网络互动交流,不少学生正是在这些地方完成论文或调查作业的,而且在活动过程中,一般都有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为学生提供适时的帮助。

当然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历史、文化、建筑均是学生学习的素材。

  见闻三:

政府协调服务,形成全面育人环境。

澳大利亚对学生行路交通、参观展览都有统一的优惠政策。

在许多活动中,相关部门都安排参与辅导的成年人负责保护、指导青少年。

新西兰的学生参加社区教育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参加不同的项目。

不同项目的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参与活动的学生交来的教育券的多少,来获取政府的教育经费;

而在澳大利亚政府,对于16岁以上的学生离家体验独立生活,还会发放一定的津贴。

  在澳大利亚,每个学生都必须穿校服,校服的费用需要家长支付,价格不菲,但是家长们大都非常支持。

一方面是因为校服种类较为丰富:

从衬衣、绒衣、外套、运动衣、礼服到皮鞋、球鞋等一应俱全,而且校服式样、质地很适合学生。

另一方面是因为校服是保护澳大利亚青少年权益的一种有效措施。

首先,每位家长可以自主选择是为自己的孩子买新的校服还是买上届学生穿过的旧校服,而且穿过的校服还能折价卖给学校或自愿捐献。

其次,统一着装可以避免青少年之间不恰当的攀比,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和勤俭意识。

最后,更让家长们满意的是,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警察会对流散街头穿校服的学生加以过问,不宜青少年出入的场所一律谢绝穿校服者,乘坐公交、参观展览等,身着校服的学生都可享受优惠。

这样既强化了青少年学生的平等意识和环保意识,节约了整个社会的教育投资,明确协调了全社会关心下一代的教育职责,又合理兼顾了各方利益,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因此得到了公众的普遍支持和拥护。

  由此可见,澳大利亚、新西兰全社会均在关注教育,教育属于全社会。

我们说素质教育、品德养成必须随时与每个人亲身的、具体的、反复的体验紧密相连才能深入人心,自然成为其内在的道德品质。

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让学校教育融入社会,不断得到社会生活源泉的滋润和社会力量的支持,这样的教育将会朝气蓬勃,均衡发展,为社会的稳定进步、人民的幸福安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确保了教育经费的需要。

近年来,澳大利亚在这方面增长十分迅速,1998年,澳大利亚教育总经费就已达到了占GDP的%;

财政性教育经费则占全部教育经费的%,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全部教育经费的%。

除了州政府的正常性教育投入外,学校用于硬件设施(如建造校舍)的经费全部由联邦政府下拨。

另外,除义务教育阶段的费用全部由政府投入外,对于参加各类职业培训的学员,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助。

特别是对工作后继续参加职业培训的学员,常常可以带薪读书。

除此之外,家长和社会各界也会对学校的建设自愿捐资,如帮助学校建一个电脑房,或者在校园里建立一个健身房等。

一些企业也会向实行捐助。

  

(二)感受之二:

处处凸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见闻一:

人性化的关怀。

走在公共场所,随处可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

所到之处处处可见供行人休息的椅子,供残疾人行走的绿色通道,给盲人配置的训练有素的导盲犬,自觉让行人的车辆,供忙碌一周居民的免费露天浴池,供儿童游玩的免费乐园,仅黄金海岸就有100多个。

他们的公共厕所(Toilets)有三种:

分男、女和残疾人三种专用厕所,残疾人厕所门口有专门的“轮椅”标记。

正常人绝对不会进去。

到博物馆、医院等地,均有免费为残障人士提供的轮椅。

就是街边开设的“麦当劳”,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他们在商店的一侧,开有两个买卖的窗口,旁边有一个供汽车经过的车道,欲买麦当劳的司机只要开着车,驶到窗口下,不用下车就能方便地买到。

悉尼TAFE学院的办学宗旨帮助你找到工作。

大力发展职教,建立了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进行职业教育的主体力量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

   (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以下简称TAFE),全国现有TAFE学院250所,由政府资助的在校生有130万人。

TAFE的理念是“帮助你找到工作”、“帮助你更胜任工作”,他们不断向社会调查需要的行业的人才,广泛与企业合作,取得设备和师资的支持,以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

TAFE本身也加强投资,如购买“波音”飞机培养驾驶员等,不断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社会覆盖面,从中寻找自己的生存基石。

所以TAFE学院每年开设的专业、课程和教学设施、方法等均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

若要评价学院的办学质量,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培养的学生是否找到了工作和工作的好坏。

学制更富弹性。

每个人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澳大利亚提出了弹性学制,也就是学得好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学得差的学生可以延迟毕业,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学,在有了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后允许其带着问题再次回到学校学习。

在积极扩大高年级学生转学科、转校的可能性的同时,澳洲学校还广开了中途插班入学的渠道。

  见闻四:

为了确保每个中小学生均能得到均衡地发展,澳大利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中小学12个年级各年级的班额,其中一年级为25人,2-10年级为30人,11-12年级为25人。

若班额超出一人,就以违法论处。

在评价一个学生的时候,学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有定量又有定性,更有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纵向比较。

这样,即便是后进生,也会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

当我们来到WELCOME学校,这所新西兰的公立小学时,漫步在校园的走廊中,映入眼帘的是优秀教师的照片和简介和各式各样的学生作品。

没有一间教室的装饰是一模一样的,初次给人的印象是凌乱无序的感觉。

透过玻璃看教室,每一面墙壁、窗户上都贴满了学生的各式作品,甚至于教室的中间也拉着铁丝,学生想贴就贴,想挂就挂。

看惯了整洁的教室,第一感觉教室似乎是那么的杂乱无章,转而思之,这不正是充满生机和个性的一幕吗?

每个学生不是都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了吗?

虽然有的作品是那么的幼稚,但对孩子们来说,那都是自己最伟大的创作。

听说他们的每一间教室内都配有厕所,便于学生方便。

室外,活动场所很大,十几亩的草坪是孩子们的足球场、橄榄球场,还有木头定制的游乐场供低年级玩耍。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理念在澳大利亚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以“人本与发展”为主题的教育,更是此行我们对澳洲现行教育状况和特点的总体认识。

学校教育中体现了以“生”为本,在学校发展的问题上则做到了以“师”为本。

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设立教师注册委员会,强化师德的要求(教师录用前须到警察局了解,必须没有不良记录方可录用)。

对已任教师,则十分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关心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三)感受之三:

十分注重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块条形木板,加上一块弧形木板九拼钉成了学校的校牌,上面用油漆写上了校名,立在绿化带上,学校的路口处用一根铁链拴在两根木桩上,也没什么门,如果称得上门的话,那就相当于我们农村菜园篱笆上的园门。

WELCOME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均为一层楼平房,外结构很像国内建筑队临时搭建的铝质办公楼。

学校的体育设施十分普及,水泥地篮球场,拇指游乐场,绿色大操场,虽然简单但活动面积很大,学生们在里面可以进行着各种体育运动。

这些场地建设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一般性体育活动的需要,但建设资金比国内操场不知要节省多少。

当我在参观新西兰西湖女子学校时,发现教学楼后堆了近20余个铁桶,凹凹凸凸,还有锈斑,咦,这是什么?

走近一看,还发现每一个铁桶上都有油彩画着不同的图案,原来是垃圾桶,全是一些废弃的铁桶制成的,真是既环保又经济实惠。

听说悉尼技术学院是一所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的TAFE学校,那里也没有看到很多豪华的设施或特别昂贵的设备。

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并不是很多,但所有的书籍都是对学生学习有用的。

该图书馆用于师生检索的电脑数量不会超过一百台,据说配置也不是最先进的。

学生使用电脑都是预约登记,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

从这个事例,进一步体现了他们的“够用”原则。

  澳大利亚的学校教育经费十分充余,除了政府下拨的经费,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也会向学校捐资助学。

我们此次走访的6所学校,有大学,也有中小学;

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

有投资多、规模大、设施好、质量高的私立教会学校,但更多的学校建设以“高效、实用、够用”为原则,所有的设施设备并不追求豪华和气派。

  (四)感受之四:

较高的国民素质

一踏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国土,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便是天是那么的蓝,空气是那么的清新。

在前往奥克兰的车上,透过车窗两边尽是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的油画般的田园风光。

在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的景色。

每个城市都有让人着迷的地方:

堪培拉四季树茂花繁、绿草如茵,704公顷的格里芬湖四周风景如画,“花园首都”当之无愧;

悉尼风帆形的歌剧院,屹立于贝尼朗岬角海湾上,1149米长的单拱大桥横空出世,与码头老区的旧式建筑及现代高楼交相辉映,让人百看不厌;

植物园公园占市区面积1/4的墨尔本到处郁郁葱葱,百花争艳,鸟语花香。

与澳大利亚人交谈,环境美是他们最感自豪的地方。

同样,澳、新的大学校园,一般都是没有围墙,没有气派的门楼。

城中有校,校中有街,校园的建筑与绿化与整个城市完全融为一体,没有丝毫的刻意和做作。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期间,我们看到,人们遵时守信,兢兢业业,人与人之间诚信有礼,走在公共场所,行人都会主动友好地向你问好。

12月25日晚我们准备返回国内,那天下午我和一位团员来到一家小便利店购物,付款时却发现包内的奥币已不够付款,于是我拿出美元问是否可以付,售货员摇摇头,这时有一年轻人一直在旁观望,他凑到跟前为我们付了不足的奥币,我们连声说:

“Thankyou!

”。

他友好地朝我们笑笑。

  在这儿之所以能看到如此美好的环境,除了这两个国家人口稀少外,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非常高,人人都有强烈的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这种责任感的形成,应归功于学校长期开展的对孩子们的环境教育。

在教育部不多的机构里,有一个专门从事环境教育的部门,承担着全州的环境教育的重任。

从小学起的各年级,学校都开设有环境教育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让学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体会、感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产生发自内心的环保责任心,从而成为环保事业的志愿者。

学校也十分重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很有成效,学校和社会上有一种诚实、礼让的风气,交通秩序完全靠红绿灯和道路划线加摄像镜头管理,停车位按标志牌和自动计时牌管理。

到处都是礼让的风俗,自觉排队的习惯,点头问候随处可见,生活节奏比较悠闲。

教会学校、私立学校对学生品行抓得很紧,言谈举止都有详细认真的规范和指导。

澳大利亚、新西兰其国民的高素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通过考察对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一)要树立教育属于社会的思想。

  更加注重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进入21世纪,教育的任务已经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传道解惑了。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更强的人才支撑。

高校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更快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作为政府,则更应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搞好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划和布局,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

教育的策略、方法、风格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我们随时注意寻找多方面能接受的最佳方案。

因此,一线教师、专家、家长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必须团结协作,在社会化的大教育中,人人都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接受着全社会的教育,接受来自于实践的教育。

因此我们要切实发展社区教育学院工作,现在的社区学院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要对该工作引起重视,另一方面不断壮大师资队伍,吸纳一些志愿者和义工。

同时最大限度开发社会资源,从而促进学校教育。

  

(2)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我们此次走访的6所学校,有大学,也有中小学;

有男校也有女校;

有投资多、规模大、设施好、质量高的私立教会学校,也有校舍场地规模一般、设施标准普通、教学质量一般的公立学校。

总起来说,这些学校各具特色,都把培养健全的、个性充分发展的公民作为他们的教育目标。

应该说,目前我国教育界对“以人为本”已有了比较强烈的共识,但缺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这一科学而先进理念的行动。

有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方面也在高喊“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却根本不考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不尊重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要求。

所以说,我们的“以人为本”还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与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这就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去做。

澳大利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高度灵活,且以启发学生智力、培养自学能力、注重实际应用为原则。

在教学中,通常会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课堂灌输极少。

教师们更多的是布置弹性作业,澳洲学校从小学开始就要写小论文,学生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搜索资料。

在澳大利亚的中小学里,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训练贯穿始终。

比如,当众表达和演讲被当作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英文和社会科学课里,学生需要作多次演讲。

从选择演讲题目,到收集资料、准备讲稿、预演、正式演讲,学生都需要非常重视,因为在总成绩中演讲常常占到10%到20%的分数。

集体协同工作是素质训练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有的大作业规定必须由三至五人集体完成。

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

我们说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无可置疑的。

那么,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何中西合璧,在教学过程、方法上寻求更好的方案,真正做到行动与与我们的教育理念接轨呢?

让每一个孩子真正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我们任重道远。

  (三)优秀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

  在参观澳洲学校时,校长们认为学校办好就得挑选最优秀的教师来校任教,把师资队伍的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确实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师问题,由于教师直接担负着教育学生的责任,因此,确保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如何才能挑选优秀的教师来学校呢?

澳洲学校极为强调教师的人格力量。

格外注重将具有亲和力、责任感、使命感、教育实践能力的人才选拔进教师队伍来。

此外加强教师在职进修也是重要途径之一。

建立多样化的在职进修体系,比如开展研究生水平的在职进修,为了开阔教师的知识面,在企业、社会教育事业单位、福利事业单位,进行长期的生活体验型进修等;

培养所有教师的心理咨询能力,特别是加强保育教师的在职进修。

联系中国教育的实际,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校长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兼职教师占得比重过大,对教师评价重知识技能、轻人格魅力,要改变这一状况,我国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评价和选拔教师不仅仅是看其专业知识是否过硬,还要看其是否具有一种人格力量,是否能够适应学生、适应家长。

  (四)学校设施应追求“高效、实用、够用”的原则。

  澳洲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上注重体现“高效、实用、够用”的原则,校园面积大、体育设施、卫生设施、信息技术设备虽然齐全,但不豪华,尤其是信息技术设备更是突出辅助性。

审视中国教育,在硬件上一味追求豪华先进的学校,似乎可以作一番反思,尤其是依据我国的国情杜绝浪费和盲目攀比,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口上是非常必要的。

  (五)要重视职业教育。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按社会的需求来宏观调控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

要切实扭转目前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的错误观点,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强化职业培训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重大作用。

同时要尽快改变职业学校专业师资薄弱的现状,提高他们设计与开发教材的能力以及灵活施教的本领,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

   通过这次国外教育考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东西方教育就像月亮,各有阴晴圆缺。

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就是要中西合璧,各取所长,让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找到最佳结合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