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迅发18Word下载.docx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迅发18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迅发18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秦政欲愚其黔首,天下犹知不可,况乃欲愚其主哉!
主之少也,不登进贤哲以辅导圣躬。
春秋既盛,宜复子明辟。
不稽首归政,甫居师傅之尊;
成人之主,方受师臣之悖。
主上知君臣之道不可以然,而不得不行殊礼之事。
万乘之君,寄坐上九,亢龙之爻,有位无人。
挟震主之威以临制百官,百官莫之敢忤。
是先帝无顾命之臣,势屈于骄奸而遵养之也。
赵贾之徒有无君之心,是而可忍,孰不可忍!
且往日之事,含容隐忍,谓其罪可宥,良以时弊国危,兵甲不可屡动,又冀其当谢往衅,惧而修己。
如顷日之纵,是上无所忌,下无所惮,谓多养无赖足以维持天下。
公与下官并蒙先朝厚顾,荷托付之重,大奸不扫,何以见先帝于地下!
愿公深惟安国家、固社稷之远算,次计公之与下官负荷轻重,量其所宜。
”
信中,庾亮首先回顾了当年陶侃欲废黜王导,自己反复劝阻的事情,然后,庾亮指出了王导在成帝身边安插“武官小人”,愚弄皇上,此处的“武官小人”,当指赵胤、贾宁、匡孝之辈。
等成帝成人之后,王导又“不稽首归政”,万乘之君,有位无人。
这是指咸康元年(公元335年)成帝加元服后,王导仍然不归政于成帝。
庾亮信中所说的“师傅之尊”,是指在咸康四年5月,王导被任命为太傅之事。
我们虽然不知道庾亮写给郗鉴这封书信的确切日期,但是,根据信中言及的上述事件,大致可以断定,庾亮试图废黜王导的时间在咸康四年5月王导为太傅到咸康五年7月王导死前这一段时间。
在咸康四年5月,也就是石虎大军与慕容部昌黎之战后不久,东晋朝廷以司徒王导为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以郗鉴为太尉,庾亮为司空,6月,又重新设置丞相一职,以王导为丞相,此时的王导达到了空前的地位。
庾氏与王氏之间的矛盾,既有双方执政理念的不同,也有两个家族争权夺利的因素,很难说庾亮阴谋废黜王导没有一点私心。
而庾亮与王导之间矛盾加深,则来源于一个人从中挑拨,此人正是庾亮下属的东中郎将、南平太守、南蛮校尉、陶侃之子陶称。
据《晋书,孙盛传》记载:
“时丞相王导执政,亮以元舅居外,南蛮校尉陶称谗构其间,导、亮颇怀疑贰。
”而《晋书,王导传》也称:
“于时庾亮以望重地逼,出镇于外。
南蛮校尉陶称间说亮当举兵内向,或劝导密为之防。
”由此可见,陶称确曾谗构庾、王二人。
庾亮出镇荆州之后,极力消除陶侃生前在荆州的影响,巩固自己的地位,这肯定让陶侃后人陶称心怀不满,也许陶称的目的,就在于利用庾、王之争而从中渔利。
庾亮废黜王导之举没有实施的原因,主要还在于手握京口强兵的太尉郗鉴的不同意。
作为被史家长期忽略的郗鉴,虽然不具备当时的名士风度,但是,他两次不同意废黜王导却不仅仅出于与王氏家族之间的私谊。
回顾东晋建立之后的政局,三五年之间就要来一次内乱,门阀士族之间为了权力之争,必要刀兵相见,如此下去,江东政权必然会在不断的内耗中崩溃,因此,郗鉴稳居京口,不同意陶侃、庾亮废黜王导,其实是为了整个江东政治的稳定,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因此,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赞叹道:
“东晋之臣,可胜大臣之任者,其为郗公乎!
除此之外,庾亮的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陶称居心叵测,而镇守襄阳的桓宣也不是庾亮的旧人,自咸和七年(公元332年)襄阳之战之后,桓宣就以流民帅的身份镇守襄阳,襄阳位于武昌上游,顺汉水而下,足以威胁夏口、武昌,从陆路南下,又可威胁江陵,因此,曾经驻守此地的周访、甘卓都对王敦有过威胁,这也使庾亮不敢放手东下的直接原因。
另外,荆州军府内部也对此意见不统一,《晋书,孙盛传》记载,孙盛秘密劝说庾亮:
“王公神情朗达,经常有世外之情怀,岂肯做凡人所欲之事呢?
这一定是奸人想馋间内外大臣啊!
”吕思勉先生称:
“导贼周顗而作色于蔡谟,世外之怀安在?
外宽和而内深阻,当时名士,固往往如是,然导居元辅之位,因贪权嗜利,好谀恶直之故,遂不恤败坏国事以徇之。
”不过,此处孙盛所说的“凡人事”,大约是陶称或者其他人对庾亮进言,王导欲为废立大事吧。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与王导本人的“静以对之”的应对之法,也很有关系。
《世说新语,雅量》称:
“有往来者云:
‘庾公有东下意。
’或谓王公:
‘可潜稍严,以备不虞。
’王公曰:
‘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
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
’”同时,又给陶称写信,劝说他庾公是成帝的大舅,应该好好听从。
另外,在陶侃死后,王导在咸康元年(公元335年)利用石虎南巡之机,迅速反击,收回了庾亮占据的建康上游四郡,也增加了庾亮兴兵东下的难度。
虽然庾亮废黜王导的计划不遂,但是,由于庾亮虽在外藩,却内持朝权,这让王导十分不满。
《世说新语,轻抵》记载:
“庾公权重,足倾王公。
庾在石头,王在冶城坐。
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曰:
‘元规尘污人。
’”按:
庾亮未在石头,而在石头的当属后来被任命为中书监的庾冰。
不过,根据该条注引的《中兴书》曰:
“于是风尘自消,内外缉穆”以及《晋书,王导传》记载“于是谗间始息”上来看,大约在王导、郗鉴、庾亮三人末年,庾氏与王氏矛盾也确实逐渐缓和一些了。
-
2010-12-2610:
59
一二五、二公之死
咸康五年(公元329年)年初,庾亮开始计划着北伐事宜。
虽然庾亮的此次北伐行动有着很多其他的目的,但是,毕竟这是在江东政权立国22年之后的第一次北伐。
为了做好北伐准备,在年初的时候,庾亮就上表朝廷,任命驻守襄阳的桓宣为都督沔北前锋征讨军事、平北将军、司州刺史、假节,镇襄阳;
其弟临川太守庾怿为监梁州、雍州二州诸军事、梁州刺史,镇守魏兴(陕西省安康市);
西阳太守庾翼为南蛮校尉,代理南郡太守,镇守江陵;
上述三人都假节。
庾亮又自行解除了豫州刺史的职务,让征虏将军毛宝担任,以毛宝监扬州之江西诸军事、豫州刺史,与西阳太守樊峻率领精兵万人驻守邾城(湖北省黄冈市西北)。
任命建威将军、南平太守陶称为监江夏、随、义阳三郡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夏相,率领本部两千人进入沔水(即汉江)中游地区。
当陶称来到夏口的时候,率领200名亲随来见庾亮,庾亮大会幕僚接见陶称,当众指责其前后罪恶,陶称谢罪而出。
庾亮命人在屋外将其拿下,斩首。
此时的庾亮并无使持节的最高职权,没有斩杀节将的权力,其擅杀陶称的举动,当然是基于陶称构间其与王导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诛灭异己的行为,也是为了彻底消除陶氏在荆州的势力。
为此,庾亮上书成帝自我辩护,说出了陶称四个罪过:
一是“父亡不居丧位,荒耽于酒。
”这是说陶称的不孝,当指在陶侃去世,丧归长沙之时,陶氏兄弟刀兵相向之事。
二是“昧利偷荣,擅摄五郡,自谓监军,辄召王官,聚之军府”。
陶称原为南平太守,但是,由于陶氏在荆州根深蒂固,所以,陶称擅自宣布自己监五郡,这是庾亮决不能允许的。
三是骄纵不法。
庾亮举出刘弘的曾孙刘安及陶称部将杨恭、赵韶,因为与陶称有言语冲突,陶称放出话来要杀掉三人,刘安、杨恭吓得投水自尽,而赵韶在狱中自杀;
陶侃去世之时,将军郭开跟随陶称去长沙奔丧,陶称怀疑其与其兄弟交通,将郭开捆绑在船帆之上,从下往上弹射,一直在江中走了二十多里。
四是“多藏匿府兵”、“要结诸将,欲阻兵构难”。
随后,庾亮说:
“苟利社稷,义有专断,”因此,我擅自将陶称斩杀了。
很难说庾亮调任庾怿为梁州刺史,不是为了防备自己的上游桓宣,《晋书,庾亮传附庾怿传》称:
“为东西势援”,很快地,又加庾怿为监秦州氐羌诸军事,庾怿派遣牙门将霍佐前去迎接将士妻子,但是,霍佐却带着这三百多人投降了石虎,朝廷想借此将庾怿召还,庾亮当然不同意,称:
“且怿名号大,不可以小故轻议进退。
”庾亮在杀掉陶称之后,又任命武昌太守陈嚣代替自己的兄弟庾怿为梁州刺史,引兵进攻汉中;
而却命令庾怿率军东下,屯守在半洲(江西省九江市西)。
继而,朝廷任命其为辅国将军、豫州刺史,进号西中郎将、监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军事、假节,镇芜湖。
我们不知道,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紧急的情况,让庾亮命令庾怿带领本部人马火速南下,占据半洲,庾亮的理由是魏兴险远,但是,庾怿的继任者陈嚣却也是经过魏兴,兵向汉中的,因此,这个理由似乎只是掩人耳目,而实际的情况可能严重的多。
从种种迹象表明,此时的庾氏与王氏之间可能发生了很大的危机,而庾亮试图废除王导之举,也极有可能就在此时。
我们知道,王允之在咸康元年被任命为宣城内史,监扬州四郡诸军事,那是王导的一次成功的反击,时隔5年之后,一直耿耿于怀的庾亮突然命令自己的弟弟率军东下,直逼建康上游的夹江四郡,朝廷只好将王允之赶走,而任命庾怿为辅国将军、豫州刺史,进号西中郎将、监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军事、假节,镇芜湖,从而,庾氏势力再次回到了建康附近,琅琊王氏则受到了一次重大挫折。
庾亮以北伐之名,顺利斩杀了陶称、拿回了扬州的江西四郡。
不过,进攻的姿态还是要做足的,庾亮命令参军李松率军西上,攻击成汉帝国的巴郡(重庆市)、江阳(泸州市),到了这年4月,活捉成汉帝国荆州刺史李闳、巴郡太守黄植,送到了建康,成汉帝国皇帝李寿另派李奕为镇东将军,代替李闳驻守巴郡。
就在庾亮试图进一步实施北伐之时,在咸康五年(公元339年)7月18日,使持节、侍中、丞相、领扬州刺史、始兴公王导去世,终年64岁。
王导去世前,就已经为继任者作出了安排,他推荐自己曹夫人的姐姐的儿子何充作为自己的副手。
何充,字次道,我们说过,何充的妻子又是庾亮的另外一个妹妹,因此,由何充担任自己的继任者,可以很好地协调王氏、庾氏之间的关系。
为了能使何充顺利接班,王导多次在众人面前推崇何充,《世说新语,赏慕》记载:
何次道往丞相许,丞相以麈尾指坐呼何共坐曰:
“来!
来!
此是君坐。
”何充已见。
又称:
丞相治杨州廨舍,按行而言曰:
“我正为次道治此尔!
”何少为王公所重,故屡发此叹。
《晋阳秋》称:
“充,导妻姊之子,明穆皇后之妹夫也。
思韵淹济,有文义才情,导深器之。
由是少有美誉,遂历显位。
导有副贰已使继相意,故屡显此指于上下。
”司马迁在《史记,佞幸列传》上称,古代有谚语说: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何充正当此语,难怪《世说新语,品藻》中阮裕说他以布衣超居宰相之位,可恨唯此一条而已。
不过,这正是门阀政治的特色。
《晋书,何充传》记载:
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
“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为老臣之副。
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
”从语气上来看,这显然是王导的口气,而非庾亮。
在王导的推荐下,朝廷任命丹阳尹何充兼吏部尚书,进号冠军将军,又代理会稽王师。
等到王导去世,朝廷想让庾亮进京辅政,但是,庾亮却坚决推辞,于是,转何充为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同录尚书事,并诏何充、庾冰各以甲杖五十人至止车门。
庾冰担当重任以后,日夜操劳,自此,朝野瞩目,称为贤相。
过去王导务从宽大,庾冰则依法治国,丹阳尹殷融劝说,庾冰回答:
“即使前宰相王导那样贤明,也难以承受宽大之政带来的恶果,何况我这样的呢?
”进行人口普查,查出隐匿户口一万多人,编入农垦部队。
在王导去世一个月以后,郗鉴也病情加重了,他上书要求退位,将太尉府的日常事务暂时交给长史刘遐(与北中郎将刘遐重名)管理,并指出:
臣统领的部属大多都是北方流民,或者是因为逼迫而南下,或者是新近归附之众,百姓怀念故土,都有回乡之心。
在臣多方努力下,给他们田宅,刚刚安顿下来。
现在他们听说我病重,人心浮动,如果大量北渡,肯定会引起石赵帝国南下。
于是,郗鉴推荐太常蔡谟为都督、徐州刺史;
自己的侄儿晋陵内史郗迈,堪任兗州刺史。
于是,朝廷以蔡谟为郗鉴军司,加侍中。
很快的,郗鉴就去世了,终年71岁。
郗鉴推荐蔡谟,当然是因为蔡谟处世为人十分小心谨慎,因此,在庾亮提出北伐之议的时候,蔡谟与郗鉴的意见相同,都以为如今北伐难以成功,不过,郗鉴担心的是庾亮借北伐之机,命令自己的京口兵北上,借以削弱自己,在郗鉴看来,蔡谟坐镇京口,自己的部曲将会得到保全。
因此,等郗鉴去世之后,朝廷就任命蔡谟为征北将军,都督徐州、青州、兖州以及扬州的晋陵、豫州的沛郡诸军事,代理徐州刺史,假节。
当时,石虎在青州造数百艘战船,一方面为了北上进攻慕容部,另一方面是抢掠东晋沿海各县,蔡谟派遣龙骧将军徐玄等守中洲,并公开悬赏:
如果能够截获敌人大白船的,赏布千匹,得到敌人小小船的,赏布百匹。
蔡谟统领的军队共计有七千余人,东至土山,西到江乘,镇守八个城池,设置堡垒十一处,烽火楼三十多个,构筑了严密的沿江防御体系。
2010-12-2711:
19
一二六、庾亮北伐
早在咸康五年年初王导、郗鉴未死之时,庾亮就提出了北伐之议。
当时,庾亮上书请求朝廷,准许自己移驻石城为诸军声援,称:
“蜀胡二寇凶虐滋甚,他们内部自相残杀,已经众叛亲离。
目前,蜀国很弱,而羯胡尚强,我打算一边进行军垦,一边防守,为下一步进攻作准备。
襄阳北接南阳许昌,南面以汉水为阻隔,地势险要,土地足食。
因此,我请求让我移镇襄阳的石城之下,并派遣诸军散布在江沔之间。
数年之后,将士训练,乘着敌人出现嫌隙,兵临河洛。
然后,因天时,顺人情,诛逋逆,雪大耻。
淮泗、寿阳方面,请求允许臣进行部署。
”当时,由于庾怿率军东下,威胁朝廷,王导迫于庾亮的压力,表示同意;
而郗鉴则认为,资用不足,不可大举北伐。
蔡谟也以为,石虎此时尚强,而洛阳也不是襄阳相比,同时,蔡谟又揭了庾亮败于苏峻的伤疤,以为如今难以与胡人为敌。
朝廷大臣的意见大多都与蔡谟相同,因此,没有允许庾亮移驻石城。
王导、郗鉴死后,左卫将军陈光也许是基于投庾亮所好的缘故,再次提出了北伐之议,具体是计划攻下寿阳。
蔡谟又一次指出,寿阳城小但是坚固,如果寿阳被攻,那么,石赵沿边各城都会相救,而陈光所率均为殿中精兵,不宜顿兵坚城之下,再次制止了这次行动。
不过,虽然西线的庾亮暂时没有移驻石城,但是,他却命令毛宝和樊峻渡过长江,移驻了江北的邾城。
邾城,位于武昌(鄂州)长江北岸,陶侃作为荆州刺史的时候,就有人建议分兵屯驻邾城,陶侃没有同意,可进言的人却一直说个不停。
于是,陶侃带领僚佐渡过长江,前往邾城实地查看。
他对大家说:
“我们设险防御的根本,就是长江。
邾城却隔在长江北岸,城内没有依靠,城外连接着当地少数民族(西阳夷),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中有很多财富,而晋人却贪财好利,这样以来,夷人难以应付,肯定要招诱石赵军队入侵。
这是招来灾祸的办法,而不是来防御敌人的。
并且,东吴事情驻守此城的就有三万兵,如今即使有足够的军队来防守,也对江南无益;
如果羯族有机可乘,邾城也不会成为出兵的基地。
”所以,虽然邾城近在咫尺,但终陶侃之时,东晋政府一直没有驻兵防守。
而在咸康五年年初,庾亮却命令毛宝和樊峻率一万精兵驻守在了邾城。
庾亮的这一带有进攻态势的动作,让与慕容皝交战战败的石虎十分恼火。
咸康五年(公元339年)8月,他命令夔安为大都督,率领石鉴、石(冉)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将军、兵五万人进攻东晋荆州、扬州的北部边境,另以二万骑兵进攻邾城。
毛宝向庾亮求救,但庾亮却认为邾城城固,没有及时派兵增援。
此时的石赵王国军队虽然不敌慕容部,但是,对付东晋军队却游刃有余。
开始,石赵王国军队七千余骑兵渡过汉水,进攻桓宣驻守的襄阳,庾亮命令司马王愆期、辅国将军毛宝领兵救援。
石赵军队三面围城,挖地道逐渐接近城墙,开始攻城,桓宣挑选敢死之士,出其不意,发起反攻,杀伤数百敌人,于是,石赵王国军队撤围而去。
但到了9月,战况却发生了逆转。
石(冉)闵在汉水之南击败晋兵,斩杀了晋将蔡怀;
夔安、李农则攻陷了东晋的沔南基地;
石宣部将朱保又在白石(安徽省含山市西南)败晋兵,杀死郑豹、谈玄、郝庄、随相、蔡熊等五将军;
接着,张貉又攻陷了邾城,在邾城西边击败了毛宝,东晋军队死亡六千余人,毛宝、樊峻突围南逃,被追杀到长江边上,二人均跳入长江之中溺死。
接着,夔安率军进据胡亭(湖北省安陆县西北),并向江夏挺进,义阳将军黄冲、义阳(河南省信阳市)太守郑进全部投降石赵王国。
继而,夔安又进围石城(湖北省钟祥市),竟陵(湖北省潜江县)太守李阳率军迎战,击破了石赵军队,共斩首五千多级,这样,夔安才率军退去,退却中大肆抢掠汉水以东地区,裹挟七千多户东晋居民,将他们迁往幽州和冀州。
(《晋书,石虎载记》称为七万户。
)很久以后,桓宣派兵将南阳各郡没入石赵王国的居民共计8千多人,又抢了回来。
年初的时候,庾亮就曾经上书请求迁镇石城,当时,由于蔡谟等人的反对,朝廷一直没有允许,此时,庾亮还在上书要求。
但是,当他听到邾城陷落、毛宝投江溺死之后,才不再提移镇的事情,上书谢罪,从征西将军自贬三级,自我降为代理安西将军。
这就是庾亮酝酿已久的北伐。
东晋军队在前期虽然取得了进攻成汉帝国巴郡、江阳的胜利,但在与石虎的较量中,却一败涂地。
而成汉帝国也发动了反攻,到这一年的年底,成汉帝国新任镇东将军李奕率军进攻东晋的巴东(重庆市奉节县东),斩杀了东晋守将劳杨。
邾城之败让雄心勃勃的庾亮忧愤成疾。
庾亮问术士戴洋有何良方,戴洋回答:
“荆州受兵,江州受灾,大人可离开这两州。
”庾亮追问:
“这样的话,就能解了么?
”戴洋回答:
“晚些,但总比不离开要好。
”但是,庾亮最终没能交出荆州、江州刺史。
很快的庾亮就进入了弥留之际,戴洋对庾亮说:
“苏峻之时,大人在白石祠曾经祈福,许诺给牛,至今没有兑现,因此,被此鬼所拷问。
”庾亮回答:
“有这事,君是神人啊。
”有人问戴洋庾亮还能活多久,戴洋说要到明年,当时大家看到庾亮的情况很危急,都不相信,但是,庾亮仍然拖到了第二年。
就在咸康六年的正月初一,在王导去世7个月后,使持节,都督江州、豫州、益州、梁州、雍州、交州、广州七州诸军事,司空,都亭侯庾亮也去世了,终年52岁,追赠太尉,谥号为文康。
关于庾亮之死,《真诰,阐幽微第二》原注称:
庾亮咸康六年于镇病亡,“未病时乃独见陶侃乘舆来让之,于此得病而亡。
”颜之推的《还冤记》也记载说:
“晋时庾亮诛陶称后,咸康五年冬节会,文武数十人忽然悉起,向阶拜揖。
庾惊问故,并云陶公来。
陶公是称父侃也。
庾亦起迎陶公。
两人悉是旧怨,传诏左右数十人皆操伏戈。
陶公谓庾曰:
‘老仆举君自代,不图此恩,反戮其孤,故来相问陶称何罪,身已得诉于帝矣。
’庾不得一言,遂寝疾,八(六)年一日死。
”说的是,陶侃曾经举荐庾亮作为自己的继任者,目的就是为了保全门户,但是,令陶侃始料不及的是,庾亮到任之后,竟将陶称诛杀,于是,在庾亮诛杀陶称后不足一年,庾亮也因病死去。
庾亮的棺椁运回建康以后,晋成帝亲自临丧。
作为庾亮妹夫的何充也参加了下葬仪式,他触景生情,叹息着说道:
“埋玉树于土中,使人情何能已。
王导、郗鉴、庾亮这三位东晋重臣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都相继零落了,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也随风而去。
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东晋又将如何应对呢?
2010-12-3116:
36
一二七、燕赵交恶
自昌黎之败之后,石赵王国的机器就围绕着灭燕而高速运转着,不过,这一机器在咸康五年因为庾亮行将开始的北伐而暂时中断,石虎发起了对东晋荆州边境的惩罚性进攻。
而庾亮的北伐之举,让一度平静的成汉边境也燃起了战火,也促使了石虎拉拢成汉帝国一起消灭东晋的企图。
咸康六年,赵王石虎给成汉皇帝李寿下书,要求李寿发兵一起进攻东晋,届时共分江南。
李寿接书大喜,开始下令大修船舰,有吞噬江南之意。
然而,起初辅佐李寿政变的解思明、龚壮等人均尚存忠义之心,本来李寿不称臣于东晋,就已经食言,如今竟然要与羯胡勾结灭晋,众臣均叩头劝谏,尤其是龚壮说:
“陛下与胡人联合,怎比与大晋联合要好?
羯胡,是豺狼,灭晋之后,我们不得不臣服于他,如果与之争天下,强弱不敌,这是亡国之道。
”于是,李寿才作罢。
没有李寿顺流而下的接应,石虎军队短于水战,也只好将伐晋之事放在一边,专心应对北方的慕容部。
细读史书,让人感觉自从昌黎惨败之后的石虎,对正在崛起的慕容部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畏惧,他的行为中一直透漏出焦灼、挣扎和狂躁。
英勇善战的慕容部象一头随时准备撕咬的卧虎,让石虎寝食难安。
昌黎之战,接着是段辽诈降,都让石赵王国损失惨重,颜面大失,而逐渐安定的慕容部不仅丝毫没有罢手的意思,反而,时不时地派出军队不断地骚扰已经属于石赵王国领土的辽西,他们总是采取偷袭战法,掠夺石赵王国的居民,然后,迅速逃离,让石赵王国军队措手不及。
咸康五年(公元339年),燕前军师慕容评、广威将军慕容军、折冲将军慕舆根、荡寇将军慕舆泥偷袭辽西,俘获一千多家而去。
石赵镇远将军石成、积弩将军呼延晃、建威将军张支等率军追击,谁知慕容评等人回师迎战,大败石赵追兵,又阵斩了呼延晃和张支。
严峻的北部边境局势,不得不让石虎在惩罚了东晋之后,将注意力仍然集中在那里。
咸康五年9月,即在石赵王国进攻东晋荆州战役刚刚结束之后,石虎就任命抚军将军李农为使持节,监辽西、北平诸军事,征东将军、营州牧,镇守在段辽故都令支,以保卫王国的北部边境安全。
作为对慕容部多次侵扰的报复,李农就任不久即组织了对燕国的反攻。
同月,李农与征北大将军张举合众三万,发起了对燕国凡城(河北省平泉县境)的进攻。
凡城这里冈峦起伏,地形复杂,是北方势力南下的要点。
燕王慕容皝任命榼卢城(在山海关附近)的城主悦绾为御难将军,给其一千人马,让其坚守凡城。
一千对三万,当石赵王国大军行将到来之时,燕国将吏都十分恐惧,个个欲弃城北逃。
主将悦绾却下了必死的决心,他说:
“受命防守,早已将死生置之度外。
况且凭借着城池坚守,我们可以以一当百,有敢妄言惑众者斩!
”于是,城内军士才安定下来。
悦绾身先士卒,亲自登城与敌血战,张举等人率领的石赵军队进攻了十多天,却一直难以攻下,只好撤退。
从史料上看,其实,石赵军队并不善于攻城,在石勒时代,由于主帅的指挥能力,野战还差强人意,而如今,面对智勇兼备的慕容部队,野战也逐渐失去了优势,而攻城更是无计可施。
鉴于辽西多次遭到慕容部的攻击,石虎不得不将当地居民迁徙至冀州的南部地区,以避慕容部的凌厉攻势。
领教了燕国军队的实力,石虎不得不予以高度重视,他在一年前联络高句丽、命令曹伏屯驻海岛的基础上,于咸康六年即公元340年,再次下令司州、冀州、青州、徐州、幽州、并州、雍州七州之民,每家有五个壮丁的征发三个当兵,四个壮丁的征发两个,加上邺城原有的部队,共集结了五十万军队,准备了一万艘战舰,从黄河一直到渤海,运送粮食一千一百万斛,存放在乐安城(河北省乐亭县)。
又将辽西(河北省迁安县)、北平(河北省遵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