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锡良古代汉语上部分文选原文及翻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4950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部分文选原文及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部分文选原文及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部分文选原文及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部分文选原文及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部分文选原文及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部分文选原文及翻译.docx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部分文选原文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锡良古代汉语上部分文选原文及翻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部分文选原文及翻译.docx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部分文选原文及翻译

《山海经》古文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

“精卫”,其鸣自詨(音同“消”)。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山海经》

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

渴欲得饮,赴饮河渭。

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

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译文:

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口渴了,想要喝水,到黄河、渭河去喝水。

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了,夸父又向北去喝大湖里的水。

他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丢弃的手杖,顿时化为一片桃林。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ǎ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译文:

远古之时,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坍塌了,大地开裂;天不能普遍覆盖万物,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火势蔓延而不能熄灭,水势浩大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

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柱子,杀死黑龙来拯救中原,用芦灰来堵塞洪水。

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

天圆地方众所周知,但为何是背地而不是背天呢?

蝜蝂传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

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

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

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

亦足哀夫!

译文:

蝜蝂是一种擅长背东西的小虫。

(它)爬行时遇到东西,就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

(它身上的)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疲乏也不停止。

它的背很粗糙,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最终被压倒爬不起来。

人们有时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

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

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导致(最后)跌倒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不避开,用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

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他们)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

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

即使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被名为"人",可是见识却和小虫一样,也太可悲了!

巫山巫峡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

郭仲产云:

“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

”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

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

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

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

神孟凃所处。

《山海经》曰:

“夏后启之臣孟凃,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凃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

”郭景纯云:

“丹山在丹阳,属巴。

”丹山西即巫山者也。

又帝女居焉。

宋玉所谓:

“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

精魂为草,寔为灵芝。

”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为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早视之,果如其言。

故为立庙,号朝云焉。

”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译文:

长江继续向东流,经过巫峡。

巫峡是杜宇王时派人凿开用来通江水的。

郭仲产说:

“按照《汉书·地理志》,巫山在巫山县城西南,可是现在巫山在巫山县城的东边,这大概是郡县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缘故吧!

”长江经过巫峡,往东流去,经过新崩滩。

这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过一次,晋太元二年又崩塌过一次。

崩塌的时候,水倒流一百多里,掀起几十丈高的浪头。

现在滩上的石头,有些圆的象箪,有些方的象笥,象这样一类的多得很,都是崩塌的山崖上滚落下来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是汹涌,所以叫它做新崩滩。

那崩塌的山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个山岭,还算是高耸突出的。

新崩滩下去十多里,有大巫山,它的高不只是三峡所没有,而且可以跟岷山、峨眉山争高低,同衡山、九疑山相并列;它遮护统领周围的各个山峰,高与云平,还要到霄汉去衡量它们的高低啊!

神入孟凃就居住在这大巫山上。

《山海经》记载:

“夏朝君主启的臣子孟凃,这人在巴地主管神灵之事。

巴地的人到孟凃那里诉讼,孟凃把那衣服上有血的人抓起来了,被抓的人请求饶命,孟凃赦免了他,让他居住在这丹山的西边。

”郭景纯给《山海经》作注说:

“丹山在丹阳,属巴地。

”丹山西就是巫山。

天帝的女儿也住在那里。

宋玉所说:

“天帝最小的女儿名叫瑶姬,未出嫁就死了,埋在巫山的南面。

灵魂变成草,这就是灵芝。

”记载“神女离别楚怀王时自叙:

‘巫山神女,住在巫山险要的地方,早上变为朝云,晚上变为雨雾,早早晚晚,都在阳台山的下面。

’第二天早晨去看,果然象神女所说。

因此楚怀王为神女立庙,叫做朝云。

’这一段从头到尾全长一百六十里,叫做巫峡,是根据巫山而得名的。

洛阳伽蓝记译文:

从退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面靠近洛河,北边直达芒山,这之间东西宽二里,南北纵横十五里,总称寿丘里,这里是皇帝宗族所居住的地方。

那个时候,天下太平,八方边陲各族都服从北魏,文章著作记载着国家的吉庆,和光普照调节着四季的风雨气候,百姓富足,庄稼丰收,民俗和乐。

鳏寡孤独生活富裕,没有听说过更没有见到过他们吃猪狗之食、穿牛马之衣。

在这个时候,皇族王公贵族、外戚公主,占有了山海所出产的财富,占据着山水景物很优美的地方,竞相修建园林住宅,相互炫耀竞争。

门高屋大,内宅深幽,房间一个挨着一个,重重高楼耸立半空。

家家户户、每个园林都建有楼台芳谢花园树林水池。

没有哪一家不是夏季桃李翠绿,冬季竹柏长青。

河间王是其中生活最为奢华的,常常和高阳王较劲。

他修建了文柏堂,形状像皇帝的徽音殿。

有玉石井和金水罐,用五色的金丝线编织成井绳。

有三百名歌妓,全都是国中姿色最美的。

有一个婢女叫朝云,擅长演奏篪,能吹奏团扇歌、陇上声。

元琛担任秦州刺史时,四处羌民纷纷起事造反,元琛多次讨伐,羌民都不投降。

元琛令朝云假装扮成老妇人,吹着篪乞讨。

羌民听了,都流泪了,互相议论说:

“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在山沟里沦落为叛贼呢?

”就一个接一个地来归附投降了。

秦地百姓说:

“骏马士兵,还不如一个老妇吹篪。

”元琛在秦州,毫无政绩。

他派人到西域去买宝马,最远到达了波斯国,买到了千里马,叫“追风赤骥”。

次一等的一日能跑七百里的马有十几匹,都有名字。

他用白银做马槽,用黄金做拴马的锁链。

各个王侯都很佩服他的豪华富裕。

元琛曾经对人说:

“晋朝的石崇并不是王族,却能穿雉头狐腋的毛皮衣服,在吃的蛋上画画,在烧的柴火上雕刻花纹,更何况我作为北魏皇族,难道不应该奢华吗?

”在园林后建造了迎风馆,门窗上,排列有钱币图案和用青色涂饰的连环花纹;建筑物上镶嵌有玉石雕刻的凤凰和黄金塑造的龙,口中分别衔着铃铛和佩饰。

白色的林檎和红色的李子,枝条伸进屋檐,歌女们坐在楼上随手就可摘来吃。

元琛曾经召集皇族,陈列出各种宝贝器物,金瓶银瓮一百多口,瓯、檠、盘、盒的数量也大体相当。

其余酒具有水晶钵、玛瑙杯、琉璃碗、赤玉卮几十个。

作工奇特巧妙,是中原所没有的,全是从西域来的。

又展示了歌女舞女以及各种宝马。

接着带领各个王侯巡行他的府库,毛毡珍珠,冰雾般轻柔透明的绫罗绸缎堆满了仓库。

各种各样的丝绸布匹不计其数。

元琛忽然对章武王元融说:

“我不遗憾我没有见过石崇,我只遗憾石崇没有见过我!

    元融生性贪婪急躁,贪欲无限,见了元琛的财产就怅恨羡慕,不知不觉就生病了。

回家后,躺了几天没起床。

江阳王元继来探望,对他说:

“您的财产,应该和元琛的不相上下。

您为什么要羡慕他,以致于到了这个地步?

”元融说:

“曾以为只有高阳王一个人的珍宝财物比我多,谁知道河间王的财富也超过了我。

”元继笑着说:

“您想要做淮南妄自尊大的袁术,不知道世上还有个刘备吗?

”元融就翻身起床,摆好酒席演奏音乐。

   当时国家很富足,国库中的财物多得来都放不下了,钱绢在过道上没有遮拦地堆放着,不能核实清点。

后来太后赏赐百官,让他们尽自己的力气把绢扛回去,朝中大臣没有谁不是尽自己的力气拿了绢离开。

只有元融和陈留侯李崇拿得太多,以至摔倒伤了脚踝骨。

太后就不给他俩了,让他俩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嘲笑他门。

侍中崔光只拿了两匹。

太后问:

“侍中为什么拿这么少啊?

”回答说:

“我只有两只手,得到的够多了。

”朝中的显贵们都佩服他的清廉。

    河阴这场变故之后,北魏的王族几乎被杀尽了。

王公贵族的住宅都被题写成了佛寺。

寿丘里,寺庙一座挨一座。

佛寺林立,佛塔高耸入云。

四月初八,京城的青年男女很多人来到河间寺,参观那里华丽的建筑,无不感叹,认为即使是蓬莱仙境,也比不上它。

进入它的后花园,只见溪流蜿蜒曲折,石阶陡峭,水池中开着荷花,绿色的荷叶漂浮在水面上,凌空的天桥飞跨在楼阁间,高大的树木直冲云霄,都啧啧赞叹。

即使是西汉梁王兔苑,想来也比不上它啊。

蓝田县丞厅壁记

丞之职所以贰令

(1),于一邑无所不当问。

其下主薄、尉

(2),主薄、尉乃有分职(3)。

丞位高而逼(4),例以嫌不可否事(5)。

文书行(6),吏抱成案诣丞(7),卷其前(8),钳以左手(9),右手摘纸尾(10),雁鹜行以进(11),平立睨丞曰(12):

“当署。

”丞涉笔占位(13),署惟谨(14),目吏,问:

“可不可?

”吏曰:

“得。

”则退。

不敢略省(15),漫不知何事(16)。

官虽尊,力势反出主薄、尉下。

谚数慢(17),必曰“丞”。

至以相訾謷(18)。

丞之设,岂端使然哉(19)?

  博陵崔斯立(20),种学绩文(21),以蓄其有(22),泓涵演迤(23),日大以肆(24)。

贞元初(25),挟其能战艺于京师(26),再进再屈千人(27)。

元和初(28),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29),再转而为丞兹邑(30)。

始至,喟曰:

“官无卑(31),顾材不足塞职(32)。

”既噤不得施用(33),又喟曰:

“丞哉,丞哉!

余不负丞,而丞负余。

”则尽枿去牙角(34),一蹑故迹(35),破崖岸而为之(36)。

  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

斯立易桷与瓦(37),墁治壁(38),悉书前任人名氏(39)。

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40),俨立若相持(41),水虢虢(原字为“氵”加“虢”,guó)循除鸣(42)。

斯立痛扫溉(43),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44)。

有问者,辄对曰:

“余方有公事,子姑去。

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45)。

译文:

县丞一职是用以辅佐县令的,对于一县的政事没有什么不应过问。

其下是主薄、尉,主薄和尉才各有专职。

县丞的地位高于主薄、尉,逼近县令,照例为了避嫌疑而对公事不加可否。

在公文发出之前,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