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word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945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word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word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word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word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word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word解析版.docx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word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word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word解析版.docx

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精校word解析版

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最近的金星凌日发生在2012年6月6日。

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

当金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假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此现象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除金星外,下列行星中具有凌日现象的还有(  )

A.火星B.水星C.土星D.木星

【答案】1.C2.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只有③符合。

故选C。

【2题详解】

水星轨道位于地球轨道与太阳之间,有产生凌日的条件。

故选B。

3.3.2016年9月25日,我国有“超级天眼”之称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

它能搜索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据此完成下题。

最有可能干扰“超级天眼”搜索宇宙无线电信号的是(  )

A.天气变化B.太阳辐射C.流星雨D.太阳活动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可知,“超级天眼”能搜索宇宙无线电信号,而太阳活动会扰乱电离层,强烈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故选D。

一位游客的旅行日记中这样写道:

“飞机平稳的飞行在万米的高空,透过窗外看到纯净湛蓝的天空,而在飞机下方则是翻腾的云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旅客乘坐的飞机正在大气层中的    中飞行(  )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

5.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大气运动特点是(  )

A.对流运动显著B.水平运动显著C.上升运动显著D.下沉运动显著

【答案】4.B5.A

【解析】

【4题详解】

大气垂直分层分为三层,从地面到高空依次为对流程、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其中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程,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高空飞行。

故选B。

【5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为对流程,底部热,上部冷,对流运动显著。

故选A。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

“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6.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7.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

【答案】6.B7.C

【解析】

试题分析:

【6题详解】

结合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图示可知:

a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射向大气,故判断为地面辐射;c由大气射向地面,判断为大气逆辐射。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发出辐射的物体气温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b为地面长波辐射主要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c为大气逆辐射主要受云量的影响,故本题选B。

【7题详解】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加强了大气逆辐射(C),把大部分能量还给了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故本题选C。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上凸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  )

A.午后2时左右B.午夜前后C.日出前后D.正午前后

9.此时,图示区域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地面由水库流向裸地和林地B.近地面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C.裸地气温日较差较小D.水库盛行下沉气流

【答案】8.C9.B

【解析】

试题分析:

【8题详解】

从图中看裸地处的等压面向上弯曲,说明裸地气压高,水库处气压低,从而判断裸地气温低于水库。

裸地由于比热容小,白天气温高于水库,晚上气温低于水库,到日出前后裸地气温达最低值,与水库温差最大,所以气压差也达最大,其弯曲幅度也最大。

故C正确。

【9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此时水库气压低,因此区域近地面气流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故A错误B正确;裸地气压高,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气温日较差最大C错误;水库为低气压,所以气流是上升的D错误;

考点:

考查等值线及热力环流原理。

下面左图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吹东南风B.b处为上升气流C.c处吹西南风D.d处为上升气流

【答案】10.B11.D

【解析】

试题分析:

【10题详解】

根据右图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差分析,甲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差大,乙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差小,说明甲地近地面是高压,高空是低压,甲地是下沉气流。

乙地相反,是上升气流。

所以①地气压高于②地,A错。

③地气压高于④地,B对。

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高,C错。

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低,D错。

【11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乙地,a处风由甲吹向乙,只能吹偏西风,A错。

b处为下沉气流,B错。

c处风由③地吹向④地,只能吹偏东风,C错。

d处为上升气流,D对。

【考点定位】热力环流,气压高低分布、气流运动方向的特征。

【名师点睛】右图反映的是垂直气压差的变化情况,垂直方向气压差越大,说明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值差距越大,该地是下沉气流,近地面的气压值高,高空气压值低。

相反,气压差值小,该地是上升气流,则近地面是低压,高空气压是高压。

当然,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近地面气压值始终高于高空的气压值。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下图是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从图中可以看出,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过程中(  )

A.以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B.以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

C.内外力共同作用D.后期以内力作用为主

13.④中,钟乳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风化作用D.流水沉积

【答案】12.C13.D

【解析】

【12题详解】

地貌的形成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地貌形成的过程中内力作用是主导,外力作用对已经形成的地貌进行削高填低,故C项正确。

【13题详解】

钟乳石是在流水作用下形成的,故A、C项错误;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到石灰岩缝隙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

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故D项正确。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

读下图,回答问题。

14.在上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B.堆积C.侵蚀D.风化

15.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14.B15.C

【解析】

试题分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②处位于河流的凸岸,根据河流在凸岸堆积,在凹岸侵蚀的原理,所以在上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堆积。

【15题详解】

码头选址要求水深,因布局在流水侵蚀为主的河流凹岸,图中①④为凹岸,②③为凸岸,所以C正确。

考点: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6.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A.①B.②C.③D.④

17.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6.C17.A

【解析】

试题分析:

【16题详解】

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丙处两侧为断层,中间岩层向上升,故判断为地垒;丁处受断层作用,岩层向下滑,判断为地堑。

庐山属于断块山,是由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图中丙处是上升岩块。

选C项。

【17题详解】

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甲是背斜构造。

【考点定位】地质构造与地貌,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在地质实践中的应用,难度一般。

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岩层的变形或变位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地质构造形成的常见的地貌判断即可。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单位:

米)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图中东部的地貌是(  )

A.河口三角洲B.冲积扇C.峡谷D.峡湾

19.形成东部的地貌过程中最明显的时间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答案】18.B19.C

【解析】

试题分析:

【18题详解】

图中东部地貌为河流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

【19题详解】

该地位于台湾省东部,河流的汛期在夏季(7月),沉积作用最明显。

考点:

本题考查区域地貌类型的判读与成因分析。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冲积扇的形成过程,河流流出山口,因坡降骤减,河流的部分挟带物发生沉积,形成由出山口顶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即冲积扇。

【知识拓展】河流地貌

①山区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下切,形成V形河谷,一般多峡谷,流速快,谷底沉积物较粗大。

②在河流出山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大量堆积下来,形成扇形、锥状堆积体,即冲积扇。

一般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黏土,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干旱地区绿洲一般位于冲积扇边缘,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昆仑山和祁连山北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③平原地区河流,河道开阔,水流平缓,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

河底沉积物颗粒较细小,曲流发育,往往在凹岸侵蚀而在凸岸堆积。

这里一般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航运和养殖之利,人口、城市密集。

在河流入海口处,受潮水顶托等影响,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成多个沙洲,逐渐发育成为三角洲。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冰岛海岸线曲折的原因是

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流水沉积D.火山活动频繁

21.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22.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答案】20.B21.B22.D

【解析】

试题分析:

【20题详解】

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