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锤击管桩是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930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4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灌注桩锤击管桩是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钻孔灌注桩锤击管桩是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钻孔灌注桩锤击管桩是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钻孔灌注桩锤击管桩是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钻孔灌注桩锤击管桩是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锤击管桩是施工方案.docx

《钻孔灌注桩锤击管桩是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桩锤击管桩是施工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钻孔灌注桩锤击管桩是施工方案.docx

钻孔灌注桩锤击管桩是施工方案

 

钻孔灌注桩、锤击管桩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地块四至范围:

东起吴沙大道,西至绿色大道,南起厂区横15路,北至湖港路,总用地面积月300亩。

A段南起横十五路,北至横九路,东起纵四路,西至纵十路。

根据场地情况和设计要求,拟采用柴油锤击管桩,桩型为:

PHC-AB400(95)和PHC-AB500(125)型预应力管桩;部分采用Φ600和Φ700钻孔灌注桩,桩基总数大约2000根左右。

管桩采用十字形桩尖。

2.编制依据

2.1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2.1.1《桩基工程招标文件》(2012年3月)

2.2质量、技术相关规程规范

2.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2.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2.3《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2.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2.2.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

2.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2.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2.9《钢筋焊接验收规范》(JGJ18-2003);

2.2.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2.1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42/489-2008);

2.2.1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国标图集10G409);

2.3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2.3.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3.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3.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4号);

2.3.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3.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2.3.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4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相关法律法规

2.4.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4.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4.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3.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施工水电需求

3.1布置原则

施工现场的布置是保证工程施工有序进行的先决条件,其布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造价,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经过对施工现场及施工平面图的细致研究,我们对该场地平面布置的原则如下:

3.1.1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临时设施,全部临时设施的平面位置和占地范围不超过业主提供的红线征地范围。

3.1.2临时设施除满足施工需要外,还要符合环保、安全及卫生要求。

考虑好环境保护规划。

3.1.3不妨碍施工测量放线,保障施工道路的运输畅通。

3.1.4靠近施工现场,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距离,方便职工上下班。

3.1.5尽量集中,便于管理,布置具体,分区明确,减少交叉,便于文明施工。

各专业施工队之间作业相互不产生干扰。

3.2施工用水

根据设计文件所述技术要求,灌注桩拟反循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开工前沿场地四周布设供水管线,并预留接水口,保证现场的施工生产用水。

施工现场在场地地势低的一边设临时排水沟,并将水导至主排水沟,确保雨水、冲洗水、场地积水能及时排出。

对于因生产和生活产生的污、废水均经过水沉淀处理池处理,做到不污染环境。

3.3施工用电和施工照明

从总配电柜引到分配电柜上的电缆线,按主电缆布设要求进行架设。

由配电柜到操作箱上的小电缆则根据情况按有关规程架空布设。

总配电柜、分配电柜及操作箱均应用良好的接地接零及漏电保护装置。

所有配电柜、操作箱均应搭建防雨棚。

在各施工作业区域四周设置镝灯,机台及钢筋加工区设置碘钨灯,保证夜间施工作业区照明充足,同时在施工道路、临时设施、生活办公区设置照明灯具。

3.4施工场地总平面管理

总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部负责,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及施工内容实行动态管理。

出入口处悬挂招牌、出入制度说明牌、安全警示牌等,教育职工维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纪律。

凡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必须按平面布置图所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不得任意堆放,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场地、物品勤维护打扫,保持现场环境干净整齐、无垃圾、无污染。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后)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图纸会审

在收到甲方提供的设计图后,认真阅读,记录图纸中存在的疑问;参加由业主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疑问,设计院答复后形成图纸会审纪要。

4.1.2技术交底

项目部及时组织项目部成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和应注意的事项。

4.1.3组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熟悉地质情况,了解设计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了解场地地下管线铺设情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4.1.4建立测量控制网

根据业主提供水准点、坐标控制点及红线图建立适合本工程的测量定位网络和高程控制点,其中重要的控制坐标要做成相对永久点加以保护,并请业主或监理予以核验。

4.1.5按规定做好各类原材料的复检工作。

4.2生产准备

4.2.1施工临时道路:

施工前在场内修筑一条主干道,并确保通过30T载重车和吊车,在场地内布置环形临时道路,保证进出车辆行车畅通。

在场地出口处各设置洗车槽一个及高压清洗机两台,对出场车辆进行清洗,避免车辆将渣土带至场外污染环境。

4.2.2场平:

施工前期应对场地进行平整,需保证正常施工时施工机械的正常进出。

对于影响施工的地下障碍物采用挖掘机或空压机带风镐进行清理。

4.2.3规划现场用地

4.2.3.1制定现场规划平面布置图,充分利用外围空地,设置临时设施(包括办公、仓储、生活用房);

4.2.3.2发电机的位置:

以有发电机摆放场和尽量远离居民区为原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决定。

4.2.3.3合理布置现场临时道路,尽量避开桩位;在场地合适的无桩位处布置大型储浆池,桩位比较密集的地方,应先布置小型储浆池,待其周边桩施工完毕后再将其扩大。

施工时各机台小泥浆池内多余泥浆可排至储浆池中集中收集,以便重复利用,多余泥浆应通过泥浆车运送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

4.2.4组织人员、机械和材料有序进场。

4.2.5机械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合理布置泥浆循环系统。

4.2.6对所有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树立安全警示标志牌及岗位责任制牌。

5.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

5.1正反循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5.2桩位测量

依据设计桩位平面布置图及建立的现场测量控制网,放出桩位点并埋标。

5.3埋设护筒

根据桩径大小,在桩位点进行人工挖孔,安放钢护筒,护筒内径大于桩径100mm,其上部宜开设溢浆口,并高出地面0.3m,埋深1.5m左右,采用仪器监测,保证护筒中心与桩中心偏差<5cm,护筒周围用粘土回填,并夯实,在护筒上用十字交叉法定出桩位中心点。

5.4桩机安装

钻机安装必须准、平、稳、牢,使天轮、滑车、转盘中心和桩中心在一条铅垂线上,钻机对位安装偏差严格控制在5cm以内,钻机机座必须稳固,以确保钻进过程中不发生倾斜或位移,用仪器复核定位后方可开钻。

5.5泥浆

泥浆有保护孔壁和排渣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制备泥浆的方法也不同,根据本现场条件可主要利用粘性土进行自然造浆,施工过程中可循环利用储浆池内泥浆。

本施工现场地处繁华地段,泥浆外运只能夜晚进行,现场设置储浆池,以储存白天施工的泥浆。

5.6钻探成孔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同地层选用适当的钻头进行钻进。

开孔时在粘性土中采用三翼合金钻头,并缓慢钻进,防止孔口坍塌,进入砂层后换用四翼合金钻头,直至终孔。

钻探过程中,采用正、反循环结合的钻进工艺,确保成孔质量和成孔进度。

钻孔过程中应做好钻探记录并随时检查钻进情况,取岩样,经监理工程师和地勘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终孔,确保桩长或进入持力层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5.7清孔

分两次清孔,第一次清孔是终孔时停止进尺,让钻具慢速空转10~15分钟,置换泥浆,清除孔底沉渣。

第二次清孔是在灌注砼之前,按孔深配置导管长度,在安装每节导管之前,应检查其密封圈是否完好,涂止水黄油,确保导管封水性能。

二次清孔后的孔底沉渣应≤50mm,孔内泥浆比重宜小于1.20。

5.8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5.8.1.1钢筋笼制安之前,首先由技术员依照设计图,对制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5.8.1.2钢筋笼制作按JGJ94-2008规范和设计图要求进行控制,制作偏差:

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笼径±10mm,笼长±50mm。

钢筋笼拼接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长15d,封闭箍和加劲箍采用单侧搭接,焊缝长10d。

钢筋笼接头应错开,同一截面可接长50%的总钢筋面积,相邻接头应错开1000mm,螺旋箍筋应与主筋点焊,以增加钢筋笼的刚度。

钢筋笼在桩孔中就位必须准确。

5.8.1.3在大批量钢筋笼加工之前,要制作出钢筋笼样板,经各方检验人员验收认可后,方可大量制作。

5.8.1.4钢筋笼存放时应在地面铺设方木,禁止钢筋笼与地面直接接触而被泥土污染,遇雨季还需用彩条布覆盖防止雨淋后生锈,对已生锈的钢筋笼应及时用钢丝刷刷新。

5.8.1.5钢筋笼搬运和安装时应采取多点慢速起吊,以防止钢筋笼扭曲变形。

5.8.1.6为了保证钢筋笼主筋的保护层厚度50mm,钢筋笼焊接完后,要在箍筋外焊接Φ8钢筋制作的隔离杆件(保护层)。

每3m左右设一圈,每圈隔离杆件不少于3个。

5.8.1.7钢筋笼吊安入孔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缓慢下放,当前一段放入孔内后,用钢管搁支在孔口方木上,再吊起另一段,上下节对正并垂直,逐根钢筋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接后逐段放入孔内。

整笼焊接完毕后,应用吊筋将钢筋笼悬垂于设计标高处。

吊放过程中不允许左右旋转,若遇阻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有效处理,严禁高起猛落,碰撞和强行下压。

5.9混凝土灌注

5.9.1.1本工程采用水下导管顶托法灌注。

5.9.1.2水下砼要有较好的和易性,塌落度控制在18~22cm,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3,砼的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55,含砂率宜为40%~50%,并宜选用中粗砂,粗骨料级配20~40mm,为改善和易性和缓凝,宜掺入一定比例的外加剂。

每根桩现场制作试块一组,做好试块标准养护,达28天养护龄期及时送检。

5.9.1.3隔水栓采用耐压塑料球,浇砼前放入导管内泥浆面上。

5.9.1.4导管直径Φ250mm,导管放至离桩底300~500mm处。

首批砼量至少保证导管底口埋入砼面约1~2m。

5.9.1.5浇注砼应连续进行,一气呵成,开灌前作好现场准备及机具检修,防止产生故障。

导管随浇注砼面上升,逐节提升、拆卸,同时保证砼面掩埋导管2~6m左右,灌注过程中砼面埋管深度不宜大于6m。

整桩砼灌注时间应控制在第一盘砼初凝时间内。

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

5.9.1.6控制最后一次的砼灌量,为保证桩顶混凝土质量,实际灌注高度应超灌一倍桩径混凝土,并不少于800mm。

5.9.1.7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可能发生钢筋笼上浮现象,为避免此种现象发生,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a)严格控制桩孔垂直度,防止孔斜偏大。

b)钢筋笼应避免翘曲变形,下入孔内后可用吊筋将其悬垂于孔中,严禁单侧吊。

c)导管埋入砼面下深度不宜过大,砼面掩埋导管2~6m左右。

经常检查导管接头,防止因接头不规则而挂笼。

d)一旦发现钢筋笼有上浮迹象,应立即暂停砼灌注,对钢筋笼采取合理下压、固定等措施消除或减缓上浮后再继续进行砼灌注。

5.10成品保护及空孔处理

桩身混凝土灌注完毕,桩顶混凝土初凝后,应就近将桩孔附近渣土以人工或机械抛入空孔内进行回填,回填标高与周围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