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效用价值论讲义资料文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4921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02效用价值论讲义资料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0202效用价值论讲义资料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0202效用价值论讲义资料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0202效用价值论讲义资料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0202效用价值论讲义资料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02效用价值论讲义资料文档.docx

《0202效用价值论讲义资料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02效用价值论讲义资料文档.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202效用价值论讲义资料文档.docx

0202效用价值论讲义资料文档

第02讲 效用价值论

第二节 效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是一种用人们对物品的主观心理评价来解释价值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以主观心理感受解释商品价值的本质、源泉及尺度,因此又被称为主观价值论。

  本质:

价值并非商品内在的客观属性,而是人们对物品的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

  源泉:

效用,即物品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是价值的源泉,也是形成价值的一个必要条件。

  尺度:

物品的价值是由物品的边际效用来衡量的。

  知识点:

  一、理论产生过程

  二、效用价值论主要内容

  三、对效用价值论的认识

  

  一、理论产生过程

时代

代表学者

代表作及观点

17世纪中叶

巴尔本

商品的价值由效用决定,一切商品的价值来自商品的用途,没有用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

18世纪

加里安尼

《货币论》

《商业与管理》

物品的价值取决于物品的效用和稀缺性

孔狄亚克

《商业与政府的相互关系》

物品的价值取决于需要的强度和物品的稀缺性

劳埃德、朗菲尔德等

用边际效用解释价值,认为价值是某物品交换其他物品的能力

  

19世纪上半叶

萨伊

《政治经济学概论》

效用是价值的基础,人们所给予物品的价值,是由物品的用途而产生的,没有用的东西,谁也不会给予价值。

戈森

戈森定理

主要内容:

(1)欲望或效用递减定理:

随着物品占有量的增加,人的欲望或物品的效用是递减的;

(2)边际效用相等定理:

在物品有限条件下,为使人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务必将这些物品在各种欲望之间作适当分配,使人的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3)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条件下,要取得更多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

19世纪70~80年代

以边际效用作为分析方法的价值理论体系

杰文斯

《政治经济学数学理论通论》

随着一个人所消费的任一商品数量的增加,各自所用的最后一部分商品的效用或福利在程度上是减少的,而价值是人们对物品最后效用程度的估价。

门格尔

《国民经济学原理》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效用评价。

价值就是一种财货或一种财货的一定量,在人们意识中对它的支配,关系到对人们欲望满足时所具有的意义。

瓦尔拉斯

价值的起源应归之于稀少性,即数量有限的物品对人们的有用性

庞巴维克

1.价值的正式定义是一件财货或各种财货对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

2.价值来源于物品的效用,即来源于物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3.一切物品都有效用,但并非都具有价值。

当物品只具有为人类利益服务的一般能力时,它只具有效用,没有价值。

4.当物品不仅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因素,而且是人类福利不可缺少的条件时,才有价值。

换言之,物品要有价值,必须既有效用,又有稀缺性。

  

  二、效用价值论主要内容

  

(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是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后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一种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是否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欲望、商品或劳务是否有满足欲望的能力。

效用不具有客观性,不是商品或劳务固有的性质,而是只有在与人的需要发生关系时才会产生。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其应用

  1.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者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增加的效用量或增加的满足,也就是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总效用增量。

  令效用函数为U(X1,X2,X3…,Xn)(对应商品i=1,2,...,n),表示一定商品组合下的消费者效用,那么对应商品i的边际效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人们希望得到生活享受,其生活目标是把自己的生活享受提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即追求生活享受总量的最大化。

  戈森认为,所有的享受中都存在着如下两个共同特征:

  其一为“如果我们连续不断地满足同一种享受,那么同一种享受的量就会不断递减,直至最终得到饱和。

  其二为“如果我们重复以前满足过的享受,享受量也会发生类似的递减;在重复满足享受的过程中,不仅会发生类似的递减,而且初始感到的享受量也会变得更小,重复享受时感到其为享受的时间更短,饱和感觉则出现得更早。

享受重复进行得越快,初始感到的享受量则越少,感到是享受的持续时间也就越短。

  这种规律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消费者心理上会感到增加的满足或效用越来越小。

即随着商品和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递减的速度不断增加。

  【提示】老师观点认为教材此句有误,正确表述应该为:

总效应增加的速度在不断减少。

  即给定商品消费组合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消费数量固定不变,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不断增加,则随着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如对应两种商品X1和X2的效用曲线如下图所示。

  

  (此为教材图示)

  【提示】老师观点认为教材本图有误,正确图示应为:

  

  某商品的效用表

商品数量Q

总效用TU

边际效用MU

0

0

 

1

10

10

2

18

8

3

24

6

4

28

4

5

30

2

6

30

0

  3.消费者均衡与效用最大化问题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研究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是表示消费者选择最优的一种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最后等于每一元货币带来的边际效用λ。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给定消费者消费预算ω的情况下,对价格分别为P1和P2的商品X1和X2的消费组合为:

  

  (此为教材公式)

  【提示】老师观点认为教材第二个公式有误,应为:

  

  例:

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

商品数量Q

商品1的边际效用

商品2的边际效用

1

11

19

2

10

17

3

9

15

4

8

13

5

7

12

6

6

10

7

5

8

8

4

6

  假设消费者有8元钱,全部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购买,价格均为1元,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购买组合是什么?

  最优购买组合:

X1=2;X2=6

  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总效用:

TU=107效用单位

  【提示】无差异曲线

  基数效用论者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

  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

  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商品组合。

  

  无差异曲线以凸向原点的形状向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值,且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取决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三)效用价值论和商品价值

  1.商品价值的来源

  效用价值论认为:

价值不是商品的内在属性,而是人的主观评价形成的一种心理范畴。

  一切价值只不过是表明了某种关系,价值应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

  

(1)主观价值

  主观价值实际上是一种物主对财货的主观心理评价。

  主观价值是一种财货或一类财货对于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

在此意义上,如果我认为我的福利同某一特定财货有关,占有它就能满足某种需要,能够给予我一种没有它就得不到的喜悦或愉快感,或者它能使我免除一种没有它就必须忍受的痛苦,那么这一特定财货对我是有价值的。

  主观价值的根源在于物品的有用性和稀缺性。

  一种物品要具有价值,必须满足两种条件:

具有有用性、具有相对于需求的稀缺性。

  有效用不代表有价值,所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独特欲望的商品都具有效用,但并不代表有价值。

只有当商品效用受到某种局限时,其价值才能被体现。

即只有当商品出现稀缺时,才能引起人们对它的渴望,价值的形成是建立在商品稀缺的基础上的。

  

(2)客观价值

  客观价值指的是一件物品实现某种客观结果的力量或能力。

  在政治经济学中,客观价值是物品的客观交换价值。

  庞巴维克用客观交换价值一词指物品在交换中的客观价值,即用它交换其他经济物品的数量。

比如,用一匹马换取五十镑,或用一座房子换取一千镑等。

  2.价值量的确定

  

(1)物品的价值量必须是由决定这一商品的福利的量决定的。

  物品的价值量并不是决定于任何单位物品提供的主观效用;也不是决定于人对任何单位物品的主观评价;而是决定于人们对最后单位物品的主观评价;决定于最后单位物品能满足人的最不重要的欲望即边际欲望的大小。

  

(2)边际效用

  一件物品的价值,是由现有的同样的一些物品所能满足的一切需要中、最不迫切的那一具体需要的重要性来衡量的。

最不迫切的那一具体需要的重要性指的是这个物品的边际效用。

  因为每一单位的物品都是同质的,它的用途是可以相互交换的,如果物品损失了一个单位,放弃的必然是边际欲望的满足,所以损失了其中任何一单位物品,对物主的损失完全是一样的,都等于边际欲望的满足,即边际效用的损失。

  所以决定物品价值大小的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也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边际效用)。

  (3)边际效用的大小是由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的。

  需要越广泛和越强烈,边际效用就越高;需要越少越不迫切,边际效用就越低。

  一方面,要求满足的需要越多和越强烈,另一方面,能满足该需要的物品量越少,即得不到满足的需要阶层就越重要,因而边际效用也越高。

反之,需要越少和越不迫切,而能够用来满足它们的物品越多,则更下层的需要也可得到满足,因而边际效用和价值也就越低。

  有用性和稀缺性是决定物品价值的最终因素。

  有用程度既然表示物品是否能对人类福利提供比较重要的服务,它同时也就表示(在极端情况下)边际效用可能达到的高度。

  稀缺性则决定在具体情况下,边际效用实际上达到的那一点。

  3.价格形成的基本规律

  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在个体经济中,人们对物品进行单独的主观估价。

当孤立的经济人在市场上相遇时,他们之间就发生了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就是制定出市场平均价格。

  在同一市场中,在信息对称的假定下,买卖双方对同质商品的竞价形成边际对偶,其主观评价决定均衡价格。

  这种边际对偶价格实际上接近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表明了价格是由市场中无数的买者和卖者的竞争形成的。

  

  三、对效用价值论的认识

  

(一)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决定的。

价值产生于人们对物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开辟了从需求的角度衡量价值的观点,在劳动价值无法衡量价值量大小时,可以用效用的大小来衡量其价值量,也为均衡价值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由于效用价值是主观的评价,运用效用价值对资产进行评估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导致评估出的价值与客观价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边际效用价值论过于强调商品效用带给人的主观上的满足,忽略了交换和交换背后的社会经济关系,过分夸大了效用的作用,认为效用决定价值,效用是价值的源泉。

  【例题·单选题】(2021年)按照效用价值论的观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