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物理专项训练作图与实验探究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4920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考物理专项训练作图与实验探究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中考物理专项训练作图与实验探究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中考物理专项训练作图与实验探究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中考物理专项训练作图与实验探究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中考物理专项训练作图与实验探究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中考物理专项训练作图与实验探究二.docx

《北京中考物理专项训练作图与实验探究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考物理专项训练作图与实验探究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中考物理专项训练作图与实验探究二.docx

北京中考物理专项训练作图与实验探究二

2021北京中考物理专项训练——作图与实验探究

(二)

一.填空题(共1小题)

1.小亮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物体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

实验中所使用的物体高为24cm.小亮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的关系:

当物体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0.24m时,F=  。

h/m

0.00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0.28

0.32

F/N

9.0

8.2

7.4

6.6

5.8

5.0

4.2

4.2

4.2

二.作图题(共1小题)

2.请画出图中拉力F的力臂L。

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3.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

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将木块M置于水平桌面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  运动,则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

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物理量是  。

(2)乙实验:

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为了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的速度  ,应让小车从斜面的  自由下滑。

在水平桌面上铺垫实验材料的顺序是:

毛巾、棉布、木板,这是为了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

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作用时,  。

(3)丙实验:

研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实验中两个力F1和F2同时拉弹簧与一个力F单独拉该弹簧,都将弹簧右端点从位置A拉伸到位置B。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一个力与两个力的  相同,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4)丁实验:

在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利用图中的实验器材,小东只能研究“动能的大小是否和  有关”(选填“质量”或“速度”)。

实验中保证小球A质量不变,多次改变小球A在斜面上开始运动的  ,通过比较物块B被撞击后在同一水平面上  的大小得到实验结论。

4.在“探究浮力F浮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用圆柱体(ρ圆柱体>ρ盐水)、弹簧测力计、两个装有适量水和盐水的同样的烧杯(ρ水、ρ盐水已知),对浸在液体中的圆柱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1)利用上述器材可设计实验证明: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请你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小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探究浮力F浮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他进行正确操作和记录后,利用所测数据,绘制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AB段表示圆柱体在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拉力F随着深度h的增加而变化,说明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选填:

“增大”或“减小”)。

BC段表示浮力不变,这是由于圆柱体  不再发生变化。

5.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亮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

其中滑动变阻器标有“40Ω1A”字样。

(1)小亮正确连接电路后开始实验,当电阻箱的示数为10Ω时,闭合开关S后,他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12V。

小亮检查电流表没有故障,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2)他排除了电路故障后,在实验过程中,当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使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保持6V不变。

当小亮将电阻箱的阻值由20Ω调为30Ω时,为保持电阻箱两端电压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  端移动。

(选填“A”或“B”)

(3)当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0Ω时,小亮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6V。

此时小亮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选填序号)

A.更换一只新的电压表

B.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到16V

C.用“1A100Ω”的滑动变阻器替换原来的滑动变阻器

(4)在实验过程中,当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节为某一值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请在表格中填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值和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

U/V

6

6

6

6

6

6

R/Ω

10

12

20

30

60

I/A

0.6

0.5

0.3

0.2

0.1

6.某同学用天平(配有砝码)、一个带盖的空玻璃瓶以及足量的水,测量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待测液体足够多。

(1)请帮助该同学补充完整下面的实验步骤。

(所述步骤中所测物理量要设定字母符号)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m0;

③  ;

④  。

(2)请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

(用上述已知及步骤中所设定的字母表示)

7.某同学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L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

(1)他连接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有一个元件与导线连接有误,这个元件是:

  。

(2)改正

(1)中的错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多次测量,测量的数据如表所示。

电压U/V

0.9

1.3

1.7

2.1

2.5

电流I/A

0.18

0.22

0.24

0.26

0.28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  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若将与上述小灯泡L规格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如图2所示。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8V,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8.小阳根据生活经验发现,物体从同一斜面上的不同高度滑下,在水平面上继续滑行的距离不等,从斜面较高处滑下时速度大,在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远,小阳认为:

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大时,摩擦力小,所以滑行的距离远。

为了探究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同学们按照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卷线电动机的转速稳定且速度可调。

(1)该实验中需要利用电动机使木块在木板上做  运动,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  ,此时二力的大小相等,如果测出了拉力的大小,也就得到了摩擦力的大小。

(2)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用电动机拉着木块以较小的速度在木板上水平匀速运动,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②  ,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3)由F1  F2(选填:

“=”或“≠”),可以说明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

9.在“探究固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亮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在同种液体中,固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请你利用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体积均为10cm3的合金块若干、足够的细线、塑料容器、水和毛巾,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小亮的猜想是正确的。

要求:

(1)实验步骤:

①在容器中装入适量的水,将6个合金块用细线依次串接好后,挂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总重为G,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手提测力计,使最下面的1个合金块  在水中,不接触容器的底和侧壁,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将V排、F记录在表格中;

③使最下面的2个合金块浸没在水中,不接触容器的底和侧壁,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将V排、F记录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骤②③分别的将3个、4个、5个、6个合金块浸没在水中,将相应的V排、F记录在表格中;

⑤根据F浮=  计算浮力大小,并将数据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10.我们知道,在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的情况下,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与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段数有关。

绳子的段数越多,拉力越小。

于是小西用一动一定两个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并计划按照两种不同的绕线方式进行组装,如图所示。

(1)请你帮助小西在图乙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2)以动滑轮和重物整体为研究对象,分别画出甲、乙两种情况下的受力分析图;

(3)比较甲、乙两种情况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

五.解答题(共4小题)

11.小英利用激光笔、平面镜和纸板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纸板ABCD是用两块纸板ADON和BCON连接起来的。

她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纸板ABCD展开成一个平面。

(1)把纸板ABCD倾斜的立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BCD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ABCD上  看到反射光(选填“能”或“不能”);

(2)把纸板ABCD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如图乙所示,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平面镜,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BCD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ABCD上  看到反射光(选填“能”或“不能”);

(3)把纸板BCON向后折,纸板上的直线ON仍垂直于平面镜,如图丙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DON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上BCON上  看到反射光(选填“能”或“不能”)。

由上述实验验证:

反射光线在  的平面内。

12.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

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

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

(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接着他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改变蜡烛的位置,使蜡靠近透镜,然后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13.小明利用电压表和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为了测量出RL的阻值,请只添加两条导线完成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

(2)请把小明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S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  ;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断开开关S3,闭合开关S2,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②请用R0及实验数据表示出RL、RL=  。

14.为了探究力能否是玻璃瓶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

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

于是他得出结论:

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小华却认为:

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要求只利用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

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2021北京中考物理专项训练——作图与实验探究

(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小题)

1.【解答】解:

根据表格中数据,拉力随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深度每增加0.04m,其拉力减小0.8N,可得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每增大1m,则拉力减小20N;

由表格中数据知,当物体在液体外时,拉力为9.0N,即物体重力为9.0N;

所以可得F=9.0N﹣20N/m×h。

故答案为:

9.0N﹣20N/m×h。

二.作图题(共1小题)

2.【解答】解:

先延长力F画出力的作用线,然后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L。

如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3.【解答】解: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