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4920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docx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docx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

2018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

地理试卷

考生须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50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按要求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卡西尼号”太空探测器对土星及其卫星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探测。

据此完成1~2题。

1.与“卡西尼号”探测的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  

2.为推断土星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需要寻找的最关键证据是该卫星

A.体积适当B.质量适中C.有大气层D.有液态水

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20时,太阳爆发了强烈耀斑。

据此完成3~5题。

3.本次耀斑爆发时,伦敦正值

A.上午B.中午  C.下午D.晚上

4.本次耀斑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有

①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②水循环的动力增强

③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④极地地区出现极光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5.除耀斑以外,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还有

A.太阳黑子B.太阳风   C.日冕   D.日珥

诗句“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是古人对霜降时节景观的描述。

据此完成6~7题。

6.诗中描述的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A.晴朗的凌晨 B.晴朗的午后 C.多云的黄昏D.多云的夜晚

7.霜降时节,北京地区适宜的农事活动是

A.播种水稻B.收获白菜 C.采摘西瓜   D.收割小麦

2017年10月16日,台风“卡努”在广东省南部沿海登陆。

据此完成8~9题。

图1

8.台风“卡努”属于图1天气系统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9.台风“卡努”登陆时,当地的天气现象是

A.狂风暴雨B.风和日丽C.阴雨连绵D.风雪交加

当地时间2016年11月14日,新西兰南岛发生了7.5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读图2,完成10~12题。

10.本次地震震源位于

A.软流层B.岩石圈

C.下地幔D.外地核

11.新西兰地震多发,是因为其位于

A.板块内部B.海陆交界处

C.海洋内部D.板块交界处

12.影响新西兰南岛降水特点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中纬西风带B.赤道低气压带

C.东北信风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519年至1522年,麦哲伦船队实现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读图3“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局部路线图”,完成13~15题。

13.出发地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炎热干燥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4.船队沿南美洲东海岸南下时,主要

A.逆寒流航行B.逆暖流航行

C.顺寒流航行D.顺暖流航行

15.船队途经非洲西海岸,沿岸自然景观的变化主

要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北京市从2017年12月开始对洗车等高耗水行业征收水资源税。

据此完成16~17题。

16.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A.河流频繁改道 B.生产用水被严重污染

C.人均水资源少D.居民饮用水供应困难

17.北京市征收水资源税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水资源供应量B.保证生活供水质量

C.促使社会节约用水  D.降低工业用水成本

 

图4为某校学生游学途中在甘肃省敦煌市附近拍摄的地貌景观。

读图4和图5“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塑造图4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搬运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19.图4中的岩石类型应为图5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0.图5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变质作用B.②—重熔再生C.③—沉积作用D.④—固结成岩

读表1,完成21~23题。

表1北京市2005年、2010年、2015年人口数据统计表(来源:

国家统计局)

年份

常住人口出生率(‰)

常住人口死亡率(‰)

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

常住人口(万人)

2005

6.29

5.20

83.62

1538

2010

7.48

4.41

85.93

1962

2015

7.96

4.95

86.46

2171

21.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2.表中数据可以反映出北京市

A.城镇化水平降低B.城镇人口数量增加

C.经济结构的变化D.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23.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北京市

A.减少老年人口数量B.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C.改善人口年龄结构D.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读图6“北京市不同类型车位数与夜间停车需求量统计图”,完成24~25题。

24.甲类车位主要集中分布于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25.为缓解停车位供需矛盾,北京市可以采取的

措施有

①实行错峰共享车位

②减少路侧车位数量

③大力发展立体停车

④提高夜间停车费用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提出首都功能更加优化、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发展目标。

读图7“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完成26~29题。

26.优化首都功能应采取的措施是

A.西城区大量拆除古老院落

B.东城区扩建物流仓储设施

C.海淀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D.密云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

27.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目的有

①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②缓解河北省的交通压力

③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④根治京津冀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8.与衡水市相比,天津市

①城市规模小 ②城市等级高③服务种类少 ④服务范围大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29.建设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对京津冀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B.河流水质变好C.灾害性天气增多D.湿地面积减小

我国科研人员培育的“巨型稻”,株高可达2.2米,具有高产、抗倒伏、抗病虫害、耐淹涝等特点,还可为蛙、鱼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据此完成30~31题。

30.“巨型稻”高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技术D.资金

31.在原有水稻种植区推广“巨型稻”,将会

①改变农业地域类型 ②增加农民收入

③加大农药的使用量④促进多种经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②④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新城正着力构筑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

据此完成32~33题。

32.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落户曹妃甸新城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廉价劳动力

33.曹妃甸新城的工业集聚可以

①增加生产成本 ②减少市场需求③共用基础设施④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③C.②④D.③④

磁悬浮列车的优点有环保、安全性高、爬坡能力强、建设成本低等。

北京市首条磁悬浮线路S1线的门头沟区石门营站至石景山区金安桥站段,于2017年底试运营,运行时速80千米/时。

据此完成34~35题。

34.与乘坐公交车相比,市民选择S1线出行是因为磁悬浮列车

A.受天气影响大  B.客运量大C.灵活性强   D.速度快

35.S1线的开通可以

A.吸引人口向市中心迁移       B.增强门头沟区与市区的联系

C.导致沿线商业网点减少       D.解决城市中心交通拥堵问题

图8

读图8“中国局部图”,完成36~39题。

36.甘肃省与塔里木盆地

A.划分指标不同B.行政等级相同

C.均有明确边界D.地理位置相同

37.①地长期大水漫灌,会造成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草场退化 D.土地盐渍化

38.监测天山山脉冰川面积的变化,主要利用

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北斗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39.②、③两地纬度相近,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B.水源C.地形 D.土壤

2017年,辽宁省利用装备制造业等优势,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据此完成

40~41题。

40.辽宁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A.科技发达、劳动力充足B.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C.地价低廉、工业基础好D.市场广阔、水源充足

41.长三角地区产业迁出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缓解就业压力 ②促进产业升级 ③增加能源消耗④降低污染程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图9“2017年国庆‘一带一路’花坛设计图”,完成42~43题。

42.对图中景物的合理解释是

A.大雁塔位于西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B.帆船靠风力行驶,是地域联系的唯一方式

C.椰子为海南特产,是丝路贸易的主要商品

D.骆驼为运输工具,适应干旱自然地理环境

43.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

①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②我国石油资源出口

③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

④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10示意地理小组探究某环境问题的过程,甲、乙装置初始实验条件相同。

读图10,完成44~46题。

44.该实验探究的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 B.酸雨危害

C.水土流失 D.物种减少

45.甲装置实验条件不变,学生对乙装置的

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减小水量—b中的水比a中的浑浊

B.压实泥土—b中的水比a中的浑浊

C.加大坡度—b中的水比a中的清澈

D.铺设草皮—b中的水比a中的清澈

46.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改善气候 B.恢复植被 C.生态移民 D.陡坡开荒

读图11“某同学地理笔记上的长江流域开发条件示意图”,完成47~48题。

47.该同学笔记上需补充的长江下游

开发条件有

地形多样,以丘陵为主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      

④江面宽阔,水流平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8.合理开发长江流域的措施是

A.三峡以上河段梯级开发水电B.上游清理航运通道,避免淤塞

C.中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D.下游限制人口迁入,减少污染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

科学家估计可燃冰所含有机碳资源总量相当于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