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版本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9158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版本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版本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版本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版本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版本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版本文档格式.docx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版本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版本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版本文档格式.docx

在沙漠中心学案

23。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

24。

真正的英雄学案

25。

短文两篇学案

第六单元

26.珍珠鸟学案

27。

斑羚飞渡学案

28。

华南虎学案

29。

马学案

30。

狼学案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

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

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2.难点:

主题的理解及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认识

学习时间安排:

三课时,第一课时阅读字词过关,第二、三课时阅读探究

勤学过程:

1、字词过关:

(《查看三点一测》)

2、说说鲁迅,谈谈背景。

3、鲁迅名言:

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泥墙根一带的趣事有:

(每件事的概括限七字以内)6、这段话的描写角度多变,其中对“泥墙根一带“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听觉到觉到觉到觉到觉到觉。

7、写景必须抓住特征,这段文字写静物时主要抓住它们的来写,写动物时主要抓住来写。

8、“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

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9、“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10、阅读第七段,思考下列问题:

第一、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

起什么作用?

第二、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第三、请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段文字,并把背诵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11、百草园本是荒原,为什么是我儿时的乐园:

12.读课文第11、12两个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样描写三味书屋陈设的?

②作者在描写三味书屋时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将介绍三味书屋的方位、布置等词语勾划下来,并互相交流。

13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表现在哪些方面:

14、读第12段至末尾,思考以下问题。

①“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②“我”最反感的是什么?

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构成了什么关系?

15、作者把情趣盎然的百草园和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对比着写,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心意思?

16、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

17、准确概括本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

18、阅读本文你在写作上有什么收获?

19、背诵第二段和第七段: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学习重点:

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学习时间:

两课时?

勤学过程:

字词过关(查看《三点一测》)

2、我所了解的林海音作者简介

?

3、唱唱《骊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4、题目的含义:

5、从全文看,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花”在全文中出现过几次?

它结构中起怎样的作用?

7、贯穿全文的线索“花”以外,还有什么呢?

8、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9“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10、简单归纳一下“我”成长的历程:

1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本文美点寻踪(美在哪里?

13、概括本文主旨:

14、从本文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体会。

15、作文设计

以自己成长过程中一次难忘的经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表达

“成长需历经要挫折”这一主题。

要求:

(1)采用象征手法。

(2)字数六百字以上。

第3课《丑小鸭》学案

1、认知目标:

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

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

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

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

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学习重点重点:

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一至二课时

一、字词过关[查看《三点一测》]

二、谈谈安徒生:

(重点突出)三、复述情节:

(完整、简洁、准确)

四、学了课文,你最想跟童话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话,请你从以下题目中选出一个,在小组里说一说,并评一评谁说得最好。

1、丑小鸭哥哥姐姐2、鸭妈妈3、养鸭的小姑娘

4、小鸟、猎狗5、农夫6、丑小鸭

五、根据丑小鸭的遭遇造句:

(不少于三个)六、从这篇课文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启示:

(多多益善,但要言之有据。

)七、读后感的写作?

读《丑小鸭》:

(结构入格:

引、议、联、接)

例文点评:

本文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值得修改,请写在下面:

读《丑小鸭》

李俊杰

明月高悬在碧如秋水般的天空中,夜,已经很深了,但平时贪睡得我却久久不能入睡。

丑小鸭那不屈服命运,努力进取的身影还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安徒生,这一全世界家喻户晓的童话大师写的这一片带有自转性的童话《丑小鸭》,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最终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美丽的天鹅,不正应验了这个道理吗?

丑小鸭原是一个不知来历、被遗忘的天鹅蛋,被一只母鸭当成了鸭蛋把它孵出来,由于它体积太庞大、长得太丑陋,处处受到欺负。

甚至到后来鸭妈妈也抛弃了他,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可她居然因为自己孩子的丑陋,这个表面的东西,而抛弃了他,这是一个多么不称职的母亲呀!

但是丑小鸭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和打击后,她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这一篇生动的童话使我引起了深思:

我和丑小鸭比简直有天壤之别,它天天都经历着艰难险阻,吃不饱穿不暖,甚至稍不留神,就会丢掉性命,而我呢?

从小到大没遇到什么大的困难,在家里想吃就吃,天天沉浸在亲情的温暖下。

可以说我是一颗温室里的种子。

我不禁有一丝惭愧,丑小鸭和我是一个多么大的对比呀,它经过努力变成了天鹅,而我在那么好的条件下,不好好学习,整天“游手好闲”,成绩也怎么不理想,这完全是对良好物质条件的糟踏。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丑小鸭那种知难而进,奋勇拼搏的,向往一切美好事物的精神,好好学习,这样才不辱现在良好的条件。

丑小鸭的故事验证了“是金子总会放光”这一句话。

有恒心,铁棒也能磨成针,只要你肯为之拼搏、奋斗,那么有一天你也能变成一只“白天鹅”,自由翱翔在生活的天空中。

第4课《外国诗两首学案》学案

1、知识目标:

背诵诗文。

①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②领悟诗句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学习重点、难点:

①熟读背诵全诗。

②感悟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③体会此诗和婉亲切、热诚坦率、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的语言特点。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读、说、悟、品法。

学习设计一课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谈谈普希金:

二、背诵比赛:

(了解诗意,争取不加字不减字)

三、诗写作背景(深入理解意境)

四、你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句中的“你”指的是哪些人?

五、诗歌的两个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六、作者通过展示他的生活态度,要告诫我们的是道理是:

七、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体会。

(略)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一、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说说弗罗斯特(1874-196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

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

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五、象征的手法和比喻的区别

第5课《伤仲永》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

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

能力:

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德育:

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和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1、熟读课文,口头翻译

2、字词过关:

世隶耕:

()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

()()不使学: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从先人还家:

()予闻之也久:

()令作诗:

()于舅家见之:

()()还自扬州: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仲永之通悟:

()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

()且为众人:

()固众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

()()

3、语句翻译

(1)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译:

(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4)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矣,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4、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5、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情形是怎样的?

6、文章对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详有略,大力铺陈其才能初露的情形,仅用几笔点出他才能衰退、沦为平庸的结局,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7、方仲永由天资过人沦为“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8、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9、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

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10、《伤仲永》究竟为谁而“伤”?

说说你的理解。

11、从下面的材料中你读出了什么?

永康的成长烦恼

“神童”魏永康,两岁的时候识两千多个汉字,四岁就上了小学,三年时间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课程,在八岁时,他进入中学学习,13岁开始读大学,17岁就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

他母亲一心希望他成为科学家。

据其母亲说,孩子幼年时,没有任何小伙伴,“没有玩过,即使带他玩也都是搞学习,一边走一边搞学习,一边走路一边搞学习,如果六一儿童节带他到街上看花灯,看元宵,看热闹,我都是要他用心形容这个场面,要他学成语。

他把所有孩子们玩耍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也的确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三年时间里,永康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的全部课程。

在一级级的连跳的同时,他也跳过了自己的童年。

生活上所有的事,都是其母亲一手包办。

魏永康在学校住宿后,用别人的牙膏,穿被人的鞋子,袜子也乱丢,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20XX年8月,已经上了三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而被中科院退学回家。

魏永康回家后,母亲对他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管束。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许他出门,而永康在家里也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同妈妈讲话。

母子间的关系达到了空前恶化的程度。

长期以来的心理自闭使魏永康非常内向,语言表达木讷迟缓,极少与人沟通。

20XX年,魏永康曾经几度离家出走,最长的一次走了39天。

昔日中国第一神童如今出家为僧

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决定破格录取了少年天才宁铂,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少年班。

当年的报纸、杂志、电视都在报道宁铂,宁铂2岁半时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并熟读《水浒传》。

他被公众看成是“神童中的神童”。

而其后25年中宁铂不断想要离开,最后他选择了出家为僧。

与宁铂同时代的“神童”也说,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他们决不会再读少年班。

他说:

“在很多场合,人们要求我七步成诗,那时我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长期接受的教育又是顺从、克己复礼,因此痛苦充溢着我的内心。

那些年我就是在压抑自己的个性中度过的。

'

神童'

剥夺了我许多应该享有的生活和娱乐的权利。

"

反思“神童悲剧”

从神童个体来讲,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到足以抵御如此强烈的社会关注的地步。

无度的宣传和热捧,对他们的健康自然成长造成了莫大的损害。

神童说到底还是离不开一个“童”字,而一个孩子应该有的,是游戏、同龄人及岁月才能给予的精神财富,当神童把过多的精力都用于频繁的跳级和对新知识的猎奇时,其作为孩子的生命架构就不知不觉发生了比例失调--身子的整体发育萎缩了,而脑袋独大了。

当有一天弱小的身体支撑不了沉重的头颅时,整个神话就轰然倒塌。

可以说,时代的关注造就了他们,又无情地将他们推向成功的反面。

因为缺少特定的人文关怀,那些“神童”心中留下难以治愈的“硬伤”。

因此,我们看到宁铂的黯淡,看到魏永康的陨落。

"

悲剧神童"

是现代版"

伤仲永"

!

应试教育内容的片面性、行为的短期性、目标的功利性,最终只能制造出畸形的人才,是一株株"

病梅"

初看起来姿态万千,但却缺少生命力……

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法]卢梭.爱弥儿?

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2读了此文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

13、背诵课文:

第6课《黄河颂》学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②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的腾飞而发愤读书志向。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学习难点:

领会诗歌的内涵。

学习时间:

1节课

一、解决字词

二、了解作者及背景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播放《黄河颂》,让学生仔细地聆听,进入诗中雄浑、壮阔的境界。

2.深情地读

一读:

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二读:

有感情的朗读,把握诗的内容,领悟诗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读:

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让小组的其他同学给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四读:

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四、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

①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

②这首歌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的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③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黄河”,而是在描写黄河。

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④歌词中“啊!

黄河!

”出现了几次?

起了什么作用?

⑤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的?

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⑥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⑦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

具有什么精神。

⑧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历代文人写过不少关于黄河的诗句,你知道哪些?

第7课《最后一课》学案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哽、踱、惩罚、祈祷、懊悔”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激发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

2.理解并体会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励学生认真学习,为祖国的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1.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的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2.领会本文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

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心理、语言、行动和外貌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2.揣摩文中的关键句,理解其丰富的内涵。

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有关小说的知识及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3、积累词语

4、本文的主要写了什么人?

什么事?

是以什么作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5、小说可以分为几部分,应如何划分?

6、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请找出本文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7、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小弗郎士?

从这些心理描写种可以看出小弗朗士有些什么变化?

学生在书上勾画出描写小弗朗士的语句,对小弗朗士的变化进行简要概括8、小弗朗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严,但在最后一课中,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9、勾画文中关于韩麦尔先生的描写,探究以下问题:

小说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怎么理解这些他的这些表现?

(请分别陈述描写了什么,怎样理解)

10、学生讨论并归纳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11、这篇小说写了小弗郎士的变化,写了韩麦尔先生上了悲壮的一课,还写了镇上的人到教室里来听课的情形,写这些都是为了表现什么呢?

12、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郎士写成一个“少年英雄”,而让他们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1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爱国主义有什么新的认识?

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学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在反复诵读中,理顺文章内容,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学习文中运用比喻进行说理以增强文章表现力的写作手法

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

1.理解课文内容,揣摩文章浩荡雄起之语言,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分析比喻句的含义,体会其生动形象性和说服力。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雄健精神的深刻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积累字词

三、解决以下问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尽量读出气势和感情。

2、围绕这个题目,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①当时国运如何艰难?

请在文中勾画能够体现国运艰难的词语或者句子。

②雄健的国民是怎样的?

请结合课文回答。

③请用一个词揭示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的关系,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的。

④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请举例说明,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3、你能举出能够代表我们民族精神的人物吗?

4、是否只有艰难的国运才需要雄健的国民?

请举例证明你的观点。

第9课《土地的誓言》学案

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

2、了解作者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美丽的景象。

3、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等表现手法。

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朗读法探究问题法

了解作家及写作背景

积累字词

三、思考下列问题:

(1)你是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的?

(2)文中哪些内容是对作者故乡土地的描写?

请在文中勾画,认真读读。

(3)这是一片的土地?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的?

自己好好读读。

(4)面对土地,作者发出了哪些誓言?

(5)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思考:

你认为文中哪些词句写得精彩?

为什么?

(友情提示:

你可以从修辞、句式、表达情感的方式等多个角度去分析。

7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

你必须站立!

”?

(8)请同学们结合所给出的句式写话。

句式一:

“当我……,当我……,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

句式二:

“在春天……;

在盛夏……;

在秋日……;

在严冬……。

(9)你还知道哪些写思乡和爱国之情的诗句吗?

第10课《木兰诗》学案设计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2.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4.学会朗诵、背诵全诗。

5.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

1.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其效果。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1.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了解《汉乐府》及花木兰

1.机抒鞍鞯辔头?

燕山胡骑戎机朔气金柝可汗著我红妆傍地?

2.解释加点的字

当户织惟闻何所忆见军帖

十二卷阿爷市鞍马旦辞

但闻朔气策勋百千强不用尚书郎出郭著我帖花黄

脚扑朔眼迷离傍地走三、背诵《木兰诗》

四、阅读文本,思考以下问题

1、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两个四短语。

并在此基础上复述故事给家人听。

2、这首诗在叙事中十分注意到繁简详略的安排,哪些详细写,哪些简略写?

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

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

这样写有什么用?

并找出其它类似的句子。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请赏析这一组句子。

5、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6、木兰不当官只因为她不慕功名富贵吗?

7、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8、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你从文章中体会一下木兰有哪些美好品德?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