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文档格式.docx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也没必要把最好的我和一般的我比较,那会陷入自卑。
100分你自豪,98分我同样优秀。
56分我无颜,可61分我在进步。
100分有100分的特有精彩,61分有61分的别样风情。
正如朝霞之壮丽,落霞之斑斓,春花之灿烂,秋叶之静美,天地间每一种生命都自有其美好,你只需要笑着去尊重和欣赏,而不是在简单粗暴的比较中抡起你的巴掌。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诗歌中运用比喻手法,能使诗歌语言更加鲜明、生动、形象,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地具体地体现出来。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作者运用比喻描写崔莺莺,在形象描绘中,给读者美的感受。
其中“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了淡淡青山。
”,这里,借“秋水”比喻眼睛,也就是说,眼睛就如秋水一样清澈;
借“青山”比喻眉毛,也就是说,眉毛象春天的山一样秀美。
在诗歌中,如杨万里的《暮热游荷池上》:
“细草摇关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其中,“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就将荷叶比作碧伞,生动形象,从而传达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刘攽(bān)《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其中,“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中,就将平静的水面比作淡磨之明镜,写出水面的静态美。
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没有知觉没有思想情感的物类,当作有感情有知觉的人类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诗歌中,把没有思想情感的事物赋予人类特征,可以寄托人的情感,使情感得到更为充分的抒发,同时,也把事物写得活泼生动。
如,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其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中,“柳条藤蔓”用拟人化的“系”的动作挽留主人,从而表现主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苏轼《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其中,“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中,诗人把海棠写成了一个睡美人,突出了海棠的高洁美丽,以及作者对海棠的喜爱之情。
三、双关
双关就是指一个词,或者一个语句同时兼顾两种事物的需要,表达双重意义,一种是表面的,一种是隐藏的,而表达的重点侧重在隐藏的意义上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诗歌中,双关具有含而不露、一箭双雕之效,既可以表达原意,又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中造成一种委婉含蓄、令人回味的审美效果。
如,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其中,“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中,“凉”字,既写出了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一字双关。
又如,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其中。
“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而实际上暗指情感的“情”,一语相关,含蓄蕴藉。
四、反复
反复又称复沓,它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一词语或句子,以加强词义或句意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诗歌中,反复也包括连续反复和间接反复。
比如,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其中,“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中,一个“春”字在词中反复间接几次,不但使词的音调明朗,而且突出渲染了春天的意蕴之美。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其中对“知否”这一设问句作了两次反复,不但强调暮春时节,一夜风雨后海棠花不会依旧的情形,而且在反复语言中,感受到词人蕴含其中的情感意蕴——伤春情思。
五、夸张
夸张,又称夸饰,就是有意识地对客观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言过其实的描写,以达到强调和突出其本质特征的目的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如,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诗人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广大,它高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又如,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其中“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
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三千尺”极言瀑布之长,“落九天”极言瀑布气势之壮。
六、互文
互文,也称互文见义,它是指本应合在一起用的两个词语,为了避免引文单调平板,或适应字数的限制,前后各省去一个,但理解时必须参互见义的一种修辞手法。
唐代贾公彦说:
“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
”总之,运用互文手法,能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
比如,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中,“秦时明月汉时关”就用了互文(当句互文),“秦”和“汉”,“明月”和“关”在诗中互文见义——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又如,北朝民歌《木兰诗》,其中“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互文手法(对句互文),即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诗人运用互文修辞手法。
这不但使语言明快,声韵和谐,而且是语言结构更为工整。
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的区别
一、定义的区分
1、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柳永《雨霖铃》首句“寒蝉凄切”,点明节令——深秋,“蝉”而“寒”,鸣音“凄切”,渲染了悲凉的环境气氛,为下文伤别张本,也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赵师秀《约客》诗云: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其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2、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烘托用在诗文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
”此法引入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用笔,对事物进行描述、铺排,使被“托”之物更加突出。
齐已有《早梅》一诗: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
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
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
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
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此诗以“禽窥素艳来”一句便用烘托之法,表现出早梅之素艳。
3、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
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
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
《谢亭送别》唐代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唱罢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的东流。
当天色已晚,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独自个儿走下了那西楼!
)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此外,“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
4对比:
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
如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
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二、用法的区分
1、渲染:
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从正面着笔。
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2、烘托:
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
从侧面着笔。
(只写侧面一面)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高超技艺的句子,通过侧面的烘托,让读者感受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
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
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如柳永的《雨霖铃》,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
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
3、衬托:
(写两面,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一面)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诗人先拿天姥山跟天相比,只见那山横在半天云上,仿佛跟天连结在一起。
再拿天姥山跟其他的山相比,它既超过以高峻出名的五岳,又盖过在它附近的赤城。
“五岳”,指中国的五座名山,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赤城”,是山名,在现在浙江天台北,因为山上赤石罗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所以叫赤城。
接着诗人又换一个角度以天台山为着眼点来写,说那天姥山东南方的天台山虽然非常高,但在天姥山面前,也矮小得简直像要塌倒了。
在这里,诗人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仿佛那高峻挺拔、在云霞里时隐时现的天姥山就在我们眼前,唤起了我们的幻想,跟着诗人一步步地向那梦幻境界飞去。
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出来。
4、对比:
对举的双方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
如梅尧臣《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总结:
渲染和烘托:
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
前者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
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
烘托和衬托:
“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衬托”是用类似的、相关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对比和衬托:
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
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三、范畴区分
渲染、烘托、衬托属于写作手法,而对比既属于写作手法,也属于修辞手法。
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
你看,在士女如云的乐游苑上,在繁华似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飘然起舞的舞女在热闹的舞筵上结合了起来,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优美!
而眼前的秋柳,却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景象。
“清秋”“斜阳”“秋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
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全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
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
诗人年轻时充满幻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
然而由于党争倾轧,诗人一直过着一种沉沦的生活,诗中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照。
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写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
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
“逐”有随着之意,用了拟人手法。
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随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生机可爱。
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我伤心地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
这锦绣华年可和谁共度?
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还是在花窗朱门大户?
这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居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城郊日色将暮,我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
若问我的愁情究竟有几许。
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满城翻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
上片写情深不断,相思难寄;
下片写由情生愁,愁思纷纷。
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
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
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横塘,在苏州城外。
龚明之《中吴纪闻》载:
“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
方回往来于其间。
”是作者隐居之所。
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
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
“锦瑟年华谁与度?
”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
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丽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
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属虚构,又合实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则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
“飞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
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
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人的住处。
“彩笔”,这里用以代指美人才情高妙。
那么,美人何以题写“断肠句”?
于是有下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试问”一句的好处还在一个“闲”字。
“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
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
作者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清王闿运说:
“一句一月,非一时也。
”就是赞叹末句之妙。
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
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
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
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
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亦无不可。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与我心有戚戚焉”。
这一点正是这首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