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层电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871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层电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4层电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4层电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4层电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4层电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层电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docx

《4层电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层电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层电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docx

4层电梯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rotues的电梯控制器设计

 

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目录

1绪论1

1.1设计背景1

1.2设计目的1

2方案论证1

2.1设计要求1

2.2系统的结构框图2

2.3电动机的选择2

2.4AT89C52单片机2

3硬件系统的设计3

3.1硬件设计思路3

3.2时钟电路4

3.3复位电路5

3.4中断电路5

3.5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6

3.6数码管显示模块6

3.7按钮控制电路模块7

3.8模拟电路图7

4软件系统的设计8

4.1程序设计思路8

4.2程序流程图9

4.3源程序代码10

5电路仿真及调试16

参考文献20

1绪论

1.1设计背景

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历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

从那以后,升降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奥的斯的名字而命名的电梯公司也开始了她辉煌的旅程。

150多年以来,她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电梯公司。

中国最早的一部电梯出现在上海,是由美国奥的斯公司于1901年安装的。

1932年由美国奥的斯公司安装在天津利顺德酒店的电梯至今还在安全运转着。

1951年,天津从庆生电机厂为天安门安装了一台我国自行制造的电梯。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电梯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电梯被应用于宾馆、饭店、办公大楼、商场、娱乐场所、仓库以及居民住宅大楼等。

因为电梯的高效、方便、快捷,所以电梯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未来的社会是城镇与城市渐渐融合,相互影响。

电梯的应用将会不断拓展,款式将各种各样,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多种多样的需求。

电梯将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深入发展,科技将引领电梯进行质的飞跃,电梯将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安全稳定。

1.2设计目的

目前电梯控制系统大多采用继电器或者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控制方式,存在着成本高,需要三相供电等缺点,本设计给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模型控制系统设计。

以单片机为核心,再辅以适当的硬件电路和控制程序来检测和控制整个电梯的信号,具有成本低、通用性强、灵活性大、扩展容易及易于实现复杂控制等优点。

本设计注重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的紧密结合,同时对学生独立创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方案论证

2.1设计要求

(1)设置电梯的内外按键,即电梯外都有上或下的按键,电梯内有楼层的选择按键。

(2)电梯状态要有指示灯显示,即电梯目前运行到达楼层的实时显示,电梯升降的状态显示等。

(3)报警按键按下,启动蜂鸣器和红色报警灯。

2.2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1系统的结构框图

如上图2-1所示,楼层电梯呼叫按键就是楼层外面的上行、下行按键,有需求时即可按下;电梯内呼叫按键就是电梯内部的数字按键,它是内部按键需求的输入;单片机就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接收输入信息,经过处理后输出信息;楼层显示数码管就是接收单片机处理的信息,显示此时的楼层数;电梯状态指示灯就是接收单片机处理的信息,显示电梯的状态:

上升、下降、停止。

电动机的驱动和控制就是接收单片机的PWM脉冲信号来控制驱动器,进而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使电动机牵引电梯做上下运动。

2.3电动机的选择

我们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来做电梯的动力装置,因为国产Y系列的电动机具有高效、节能、特性好及低噪声等优点,我们将选用国内最先进的Y系列异步电动机。

这里我们选用Y100L24三相异步电动机,因为它还具有性能好、寿命长、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启动转矩大等优点,其功能参数为额定电压380V,额定频率50HZ,额定功率3000W,额定转速1400转/分。

2.4AT89C52单片机

本设计采用的是AT89C52单片机,AT89C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AT89C52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较复杂系统控制应用场合。

其主要功能特性:

(1)与MCS-51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2)8K字节可重复檫写Flash闪烁存储器;

  (3)寿命:

1000次檫写周期;

  (4)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

  (5)全静态工作:

0Hz-24MHz;

  (6)256×8字节内部RAM;

  (7)32个可编程I/O口线;

  (8)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9)8个中断源;

  (10)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

  (11)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外形及引脚排列如图2-2所示:

图2-2AT89C52单片机外形及引脚排列

3硬件系统的设计

3.1硬件设计思路

电梯最底层为1楼,因此在1楼仅有上升按键,而电梯最高层为4楼,因此4楼应仅有下降按键。

其他楼层则既有上升按键,也有下降按键。

在电梯内部按键设置方面,则应有1~4楼的各层选择按键。

按键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集成电路芯片连至单片机引脚。

这里,由于按键数量很多,又要求电梯控制系统能以最快速度响应按键的需求,因此,所有按键通过与门连接单片机。

用五片双4输入与门74LS21即可实现16个按键对象的集体与运算的最终结果,按键动作最终是送到单片机的端。

即:

←(P1.0*P1.1*P1.2*P1.3)*(P1.4*P1.5*P1.6*P1.7)*(P3.0*P3.1*P2.0*P3.3)*(P3.4*P3.5*P2.1*P2.2)

无论哪一个按键有动作,低电平信号就会送到端,从而引发外部中断0服务子程序运行。

当定时器0中断时,单片机向电动机发送PWM脉冲信号,电动机接到脉冲信号后,经过驱动器的驱动,电动机便牵引电梯上下运动。

电梯的楼层显示用七段数码管完成显示。

本设计电梯只有4层,因此用七段数码管即可,数码管的显示数据通过单片机的P0口来进行传送。

设计中要求数码管随着电梯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即数码管显示数据要与楼层数同步,因此数码管的片选线直接连接地,而不需要再选择。

电梯升降的状态用上升和下降指示灯来进行显示,通过单片机的P3.7和P3.6引脚分别连接上升和下降指示灯的负极,其正极均连接至系统正电源处。

3.2时钟电路

图3-1时钟电路图

单片机的时钟电路有振荡电路和分频电路组成。

其中振荡电路由反相器以及并联外接的石英晶体和电容构成,用于产生振荡脉冲。

而分频电路则用于把振荡脉冲分频,以得到所需要的时钟信号。

AT89C52单片机各功能部件的运行都是以时钟控制信号为基准,有条不紊地一拍一拍地工作,因此时钟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速度,时钟电路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单片机系统的稳定性。

AT89C52单片机电路中的电容C1和C2典型值通常选择为30pF。

晶振的频率越高则系统的时钟频率也越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越快。

但反过来运行速度越快对内存的速度要求就越高,对印刷电路板的工艺要求也越高,即要求产生的寄生电容要小,晶振和电容应尽可能安装得与单片机芯片靠近,以减少寄生电容,更好的保证振荡器稳定、可靠的工作。

基于以上本设计我们考虑选择频率为12MHz的晶振,当振荡脉冲频率为12MHz时,一个机器周期为1us。

3.3复位电路

图3-2复位电路图

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程序给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加大于2个机器周期(即24个时钟振荡周期)的高电平就可使单片机复位。

AT89C52的复位是由外部的复位电路来实现的。

复位电路通常采用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两种方式,手动复位有电平方式和脉冲方式两种,我们采用了手动复位为电平方式的复位。

如图3-2所示,我们通过RST端经由电阻与电源VCC接通而实现,当按键按下时,RST端为高电平复位。

当时钟频率选用12MHz时,C1取10uF,R1取10KΩ时,电容C1充放电时间τ=R1*C1=0.1s>2us(2个机器周期)。

3.4中断电路

各中断的优先级(由高到低排列):

外部0中断、定时器T0中断、外部1中断、

定时器T1中断、串行发送中断、串行接收中断、定时器T2中断。

图3-3中断电路图

中断电路如上图3-3所示。

图中外部0中断与74LS21与门相接,低电平有效,所以当单片机接电源后,P1.0~P1.3引脚此时为高电平,当任一按键按下后,相应的中断输入口直接与地相接,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外部0中断立即响应,单片机系统进入中断控制子程序系统,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做出相应的执行指令。

3.5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图3-4带有联锁的正反控制电路

如上图3-4所示,几只控制电路通过辅助触头之间的相互连接,实现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作用,叫做联锁。

继电接触控制电路,通过接触器、继电器之间的相互联锁,可以实现多台设备按生产工艺进行工作,是实现自动控制及保护的重要环节。

当接通电源后,闭合负荷开关QM,按下开关SB1,线圈C1得电,使电动机启动,此时电动机正转。

按下开关SB2,线圈C2得电,线圈C1断开,此时电机开始反转。

3.6数码管显示模块

LED是LightEmi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发光二极管是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电致发光器件。

由条形发光二极管组成“8”字形的LED显示器,也称数码管。

通过数码管中发光二极管的亮暗组合,可以显示多种数字,字母以及其他符号。

数码管有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之分。

七段数码管由7个发光二极管组成,而八段数码管则是在七段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在再加一个圆点型发光二级管,用于显示小数点,本设计采用七段数码管。

数码管能够被广泛使用,与其具有的许多特点是分不开的,其中包括:

(1)发光响应快,亮度强,高频特性好,而且随着材料的不同,数码管能发出红色,黄色,绿色,蓝色,橙色等多种颜色的光;

(2)机械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能与CMOS和TTL电路配合使用,使用寿命长,可达105~106h;

(3)工作电压低,驱动电流适中,每段工作电流为5~10mA。

图3-5七段数码管

七段数码管外形如图3-5所示,即左边的7个引脚跟单片机P0口相接,下边的引脚连接地。

3.7按钮控制电路模块

图3-6电梯不同楼层的按钮

如图3-6所示,按键显示电路模块包括电梯内部的按钮和每层楼的上下按钮,这些按钮一端与地相接,一端又与单片机和与门74LS21相接,外部0中断低电平有效,这样可以实现模拟按键的自如操作。

3.8模拟电路图

如下图3-7所示,电路原理图包括状态指示灯模块、内外按键模块、中断电路模块、单片机的主要外围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电动机驱动控制模块。

P0口的P0.1~P0.6引脚与数码管模块相接,P2口的P2.4~P2.7引脚与电动机驱动控制模块相接,P3口的P3.2引脚与中段电路模块相接,P1口的P1.0~P1.7引脚、P3.0~P3.1引脚、P3.3~P3.5引脚分别与对应的内外按键模块相接,P3.6~P3.7引脚与状态指示灯模块相接。

图3-7模拟电路原理图

4软件系统的设计

4.1程序设计思路

首先,必须得合理考虑按键的响应问题。

一段时间内可能有多个不同的按键有动作,程序必须记录每一个按键的动作,并根据电梯本身所处的楼层情况与按键楼层之间的位置关系,合理判断出电梯应当做出上升或下降的响应动作。

其次,电梯系统还有一个判断是否无人的情况。

即电梯到达某楼层后,其他楼层无按键动作,且电梯内也无楼层选择按键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