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23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8338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23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23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23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23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23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23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23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23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23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说明两者所站的阶级立场基本一致

B.基本不符合新政的初衷和实际效果

C.反映了美国保守党的势力非常强大

D.表明新政在推行中未达到预期目的

7.对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当时中国的《东方杂志》在1934年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评价说: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结合背景理解,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罗斯福新政之初效果不明显使中国人对罗斯福新政产生怀疑

B.作者认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解决问题

C.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吸引了先进中国人

D.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大背景下,知识分子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8.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1935年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9.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说,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

下列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

10.某经济学学派认为:

“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

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的手段来应对经济衰退和增加就业。

”这一理论(  )

A.是凯恩斯主义的新发展B.主张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C.与自由放任政策的主张一致D.不利于“滞胀”危机的解决

11.马克思曾说过: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这一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

A.采取“混合经济”模式B.推动新经济的兴起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12.(2017·

河南适应性模拟)二战后美国政府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时,大致出现了民主党政府更加注重“公平”、共和党政府更加注重“效率”的情况。

那么在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等共和党政府执政期间,最可能实施的是(  )

A.赤字财政、扩大福利B.通货膨胀、扩大投资

C.削减开支、平衡预算D.货币紧缩、增加保障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7·

甘肃河西五市第二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美模式,即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它起源于英国,在美国得到完善和发展。

其实质是为维护资本利益、适应资本扩大积累、满足无限扩张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措施。

该模式属于有政府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它强调个人和企业自由创业、自由发展、自由竞争、自由经营,任凭私人利益在微观运行中自行调节,推崇利润至上的企业经营目标。

在这些国家中,政府虽然有对市场干预的政策,但自由放任的思潮却有强大势力。

材料二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特别强调,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扶贫”是非常成功的。

但同时他也指出,伴随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在加剧,而且中产阶级的真实年收入在不断下降。

他以美国作为反例,“这使得美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充满穷人的富国”。

资料1:

2002—2006年,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额从3786亿元增长到12242亿元,年均增长34.1%;

上缴税金从6794亿元上升到13937亿元,年均增长19.7%。

资料2:

1998—2005年,大型国有企业的年均利润和年均上缴税金分别增长了30%和20.1%;

城镇单位劳动报酬、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9%、8.7%和4.6%。

材料三 “华盛顿共识”是一个深刻影响过去十几年的世界形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重要术语。

它一般包括三大内容:

“财政紧缩、私有化、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拉丁美洲国家就成为“华盛顿共识”的试验场。

在西方一些国家和多边国际经济组织的压力下,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都进行了所谓的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行私有化、市场化、贸易自由化以及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但不幸沦为重灾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模式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差异。

(9分)

(2)材料二中斯蒂格利茨的谈话,实际上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一个什么问题?

为了论证他观点的正确性,你主要选择资料1还是资料2作为论据?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由。

(10分)

(3)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经济模式的认识。

(6分)

 

14.德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之一,经过百年发展,不仅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而且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时期

概况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

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

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

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

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

如:

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养老金改革法》、1995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

——霍尔斯特·

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对德国社会保险制度进行解读。

(12分)

[练高考—找规律]

1.(2015·

课标Ⅰ,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

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2.(2014·

课标Ⅱ,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

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

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3.(2013·

新课Ⅰ,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4.(2016·

课标Ⅲ,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

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

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

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

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练模拟—明趋势]

5.(2017·

天津模拟)由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组成的哈佛经济学会1930年在经济危机发生两个月之后断言,“萧条状态似乎不大可能存在;

我们期望经济复苏在春季出现,并且在秋季进一步得以改善”,“经济稳定在目前的状态而不下滑显然是可能的”。

这一预测(  )

A.基本符合当时美国的经济状况B.具有鼓起群众乐观情绪的意味

C.说明罗斯福新政已经初具成效D.有世界顶级大学参与而具权威性

6.(2017·

郑州模拟)“除了赫伯特·

胡佛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美国人曾听到过更热烈的赞颂或更尖刻的批评。

”下列有关“热烈的赞颂”说法错误的是(  )

A.胡佛作为一名采矿工程师享誉世界

B.在中国、缅甸、朝鲜、美国等处独立开矿,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C.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在一战期间及战后给被战争蹂躏的欧洲提供了粮食

D.大萧条期间实行了典型的“自由放任”政策

7.(2017·

福州质检)1931年3月,日本颁布《重要产业统制法》,要求在26个“重要产业”中组建卡特尔(垄断组织)。

1931—1935年,日本共建了35万个卡特尔和17个托拉斯(垄断组织)。

这主要是为了应对(  )

A.第二次工业革命B.太平洋战争

C.世界性经济危机D.全面侵华战争

8.(2017·

湖南十三校联考)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变化表,这一变化与下列罗斯福新政相关的是(  )

1930年

1940年

拖拉机

92万台

156.67万台

谷物联合收割机

6.1万台

19万台

玉米收割机

5万台

11万台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

9.(2017·

山东济南3月,34)据统计,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

这表明(  )

A.经济危机并没有对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

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

D.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世界贸易发展

10.(2017·

东北三校一模,33)《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

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

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

这项措施的目的是(  )

A.消灭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

B.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

C.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

D.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

11.(2017·

天津十二区县一模,7)罗斯福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对我国营造消费型社会,尽快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有诸多借鉴之处。

以下措施可以为我们营造消费型社会提供借鉴的有(  )

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②加强救济工作 ③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④兴办公共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山东烟台3月,21)罗斯福提出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

前两项是旧四大自由的合并,在西方已是不言而喻的。

实际上新“四大自由”的核心就是“免于匮乏”的权利。

从此,有人挨饿不仅是私人的事,而是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政府和全社会有责任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

从这一观念出发,罗斯福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实行的重大举措是(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D.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济南模拟)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

英镑)(  )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纳税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

①政府注重保障儿童权益 ②国家承担全部的福利开支 ③挫伤劳动者工作积极性 ④福利制度消除了社会贫困

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

14.(2017·

广州一模)美国里根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办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

据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私有经济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减少国家福利的支出D.完善国家的福利制度

15.(2017·

太原一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

由此可以推断,美国(  )

A.知识型阶层将成为社会的主体B.非生产人数占劳动力的大多数

C.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D.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16.(2017·

长沙二模)1993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一个明显进步就是认识到,被民主党人推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干预主义和共和党人推行的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那不是灵丹妙药,都有局限性。

为此,他推行了一套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其基本特点是(  )

A.市场调节,自由竞争B.政府干预,全面调控

C.削减开支,增加福利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练纠错—提知能]

易错点1 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理解不到位

17.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一次观念的革命,“新政”使美国政府职能发生重大转变,从此,美国从传统的“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变。

A.美国总统的权力开始超越国会

B.罗斯福开始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C.开始实行计划体制来管理国家的经济

D.加强了政府调控干预经济的职能

易错点2 混淆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政策及经济思想

18.罗荣渠指出:

“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一矛盾导致20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下列有关“古典”发展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古典”发展模式产生于手工工场时代

B.“古典”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自由放任

C.“古典”发展模式是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D.“古典”发展模式的基本政策在罗斯福新政中被彻底埋葬

易错点3 不能正确把握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一些新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政府公共开支逐年增加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④“新经济”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循环的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    D.①②③④

课练23 罗斯福新政与战后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双基达标 课时作业]

1.B 当时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期,A项说法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贫富差距扩大,而不是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C项错误;

材料并未体现美国消费市场出现问题,D项错误。

贫富悬殊是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B项正确。

2.C 根据题中的时间信息“1931年”可知,此时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C项正确;

A项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

B项说法言过其实;

D项出现于二战后。

3.A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罗斯福在任期间,在美国面临重大事件时,罗斯福通过“炉边谈话”方式与人民进行沟通,有人对这种方式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能够激发美国民众的信心,故选A项;

B项中的“根除”显然不符合史实;

通过“炉边谈话”能够提升人民的信心,对于扩展市场消费潜力并没有直接的作用,C项错误;

D项属于表面现象。

4.B 本题考查经济危机时的贸易保护主义现象。

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下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这是一损俱损的做法,会损害世界贸易,加剧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故选B项。

A项“正常”的说法错误;

C项“严重过时”的说法不准确;

D项不符合实际情况。

5.A 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罗斯福政府通过多种方式解决民众的住房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困境和不满,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故选A项。

6.B 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两者对新政的评价都不符合新政的初衷和实际效果。

因为新政的目的就是要推动工业的全面复兴,而且通过推行福利政策,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以缓和社会矛盾和刺激消费,故选B项。

A项错误,胡佛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厄尔·

白劳德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C项从材料中难以得出;

D项不符合史实。

7.D 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

注意时间“1934年”,当时罗斯福政府刚刚开始实施新政,效果还不是太明显,所以引起中国人对罗斯福新政作用的怀疑,而同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加重了这一怀疑,A、C两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从材料看,作者要求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据此可以推断作者认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B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1934年处于国共对峙期间,D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8.A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紧急救济法》是一种临时救济,而《社会保障法》则是一种制度保障,A项正确;

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这两项措施是关于失业救济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并没有提到如何促进就业,因此排除B项;

也没有提到以工代赈、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排除C、D两项。

9.C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其“死敌”应该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救了它的死敌一命”是指为应对危机,罗斯福借鉴苏联的经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而缓和了经济危机,二战后西方国家纷纷效仿,国家干预经济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因此C项正确。

10.B根据材料信息“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的手段来应对经济衰退和增加就业”可知,该学派主张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故选B项。

11.D 材料强调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

“福利国家”制度能够为民众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众的后顾之忧,客观上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消费能力,故D项正确。

12.C 赤字财政、扩大福利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无法体现“效率”,故A项错误;

通货膨胀不利于“公平”,也不利于“效率”,故B项错误;

削减开支、平衡预算,会减少纳税人负担,有利于提高效率,故C项正确;

增加保障体现了注重“公平”,而共和党更加注重的是“效率”,故D项错误。

13.

(1)主要差异:

在所有制方面,英美模式以私有制为主,中国模式以公有制为主;

在管理体制方面,英美模式以市场调节为主,中国模式以宏观调控为主;

在分配制度方面,英美模式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中国模式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9分,言之有理即可)

(2)存在的问题:

贫富差距扩大。

(2分)选择论据:

资料2。

(2分)理由:

资料1只是说明了国有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

(2分)资料2反映了国有企业对国民收入水平增长的贡献十分有限;

(2分)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

(2分)

(3)认识:

经济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因时而变;

经济模式要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模式的选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

学习和借鉴别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优点是必要的;

学习外国经济模式要坚持独立自主,注意保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主权;

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6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

解析:

(1)问,可以从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等角度分析。

(2)问,第一小问由“伴随贫困人口数量的下降,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在加剧,而且中产阶级的真实年收入在不断下降”可知,当前中国经济建设中存在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资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第(3)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言之成理即可。

14.特点:

①政府立法:

如《工人医疗保险法》等法律的颁布;

②不断改革和调整(日渐完善):

从19世纪80年代至今,德国政府不断制定并修改相关法律文件;

③覆盖面广:

覆盖了工人、农民、老人等群众,并涉及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多个领域。

影响:

缓和社会矛盾;

加重财政负担。

规律:

时代发展促进了制度改革和调整;

制度改革和调整又影响了时代发展。

(4分)

解读类试题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解答:

第一步,解读材料表层信息,表格中德国社会保险制度日益完善,覆盖面越来越广;

第二步,分析材料深层次信息,一般从原因、影响等角度展开;

第三步,从规律、实质、启示等角度进行总结即可。

[加餐练]

1.B 材料信息反映了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养老金制度,涉及这一规定的是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故选B项。

A项属于《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内容,C项属于《农业调整法》的内容,D项属于1938年颁布的《公平劳动标准法》的内容。

2.C 如果美国重现经济繁荣,那么人们会因忙于工作而减少去电影院的次数,A项错误;

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