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物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前者重在务实,后者贵在寻美求真。
2,
对上面一个例子的理解需要摈弃宗教的思维向度,而从大的文化体角度另辟蹊径。
事实上,对真神的赞美并非一种迷信的体现,而是对真理以及至美的拜服和追寻,《忏悔录》其实讲的就是作者不断追寻真理和至美,历经坎坷和曲折之后,最终相信天主便是真理,对于奥古斯丁而言,这是一个寻美的历程;
对自身的忏悔并非是矫揉造作的卑下,而是一种必要的反思和自省,这种反思和自省贵在真诚与彻底,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毫不掩饰的讲述了自己在情欲方面不可自拔的往事以及在寻美历程中走过的弯路,将心比心,我们敢于在自己彻底拜服的权威面前坦诚地说出自己曾经诋毁过他的经历吗?
西方人通过约定俗成的宗教仪式和习俗,不断完善着自己对美和真理的思考构架,虽然对当下的实际利益并没有多大帮助,但却着眼长久,立足未来,陶冶个体心灵的同时也对整个文化体的不断深化和完善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追寻真理和美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整个文化体也便不断向真理和美靠近,当然,这个过程不免会有弯路,但思维的方向却是始终向前、向上的;
对自身的真诚(近乎于露骨)反思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锻炼和体现,这种思维习惯使特定文化体中少了许多和稀泥与老好人式的文人,多了许多敢于进行真诚而又谦虚的思考、敢于批判他人与自我的智者。
3,
熟悉西方文学史的人都知道,西方文学历来就有内省和寻美的向度,这未免不是受了基督教信仰方式的影响,而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名著,对后世之西方文学从体裁到精神内核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体裁角度来谈,“忏悔录”几乎已经成为西方自传的代名词,比如同样著名的卢梭的《忏悔录》;
另外,西方文学凡有自传,多有内省和寻美,这也从内核角度表现出了奥氏《忏悔录》对西方文学持续深远的影响。
它向世人展示了“圣人”曾经的“堕落”和“无知”,这也从侧面告知我们西方文学除去内省、求真、寻美以外的另外一个内在特征和价值体现——预示希望。
在这方面,与中国文学不同的是,它并未将“圣人”描绘成永恒一致的道德化身,因为只有真理(天主)才是永恒一致的。
可以这样说,奥古斯丁《忏悔录》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是持久有力并且是积极向前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文学缺乏对他人和自我进行真诚批判的反思精神,缺少寻美、求真、预示希望的态度,那即使经历再多的辉煌,也终究会因缺乏后劲而走向没落。
中国文坛是不是就正在面临如此之困境呢?
中国文坛浩浩数千载,历代中国文坛,文人间相互吹捧与倾轧之风盛行,真正进行真诚反思与批评的好作品并不多,也很难形成长久的影响力和较大的流派。
即使有批判和反思式的作品,也多过于主观,批判的对象很多是与自己并无多大关系的人、事、社会现实及与自己有过节的人、事,与自己交好的人和事是较少批判的。
以善批著称的某位当代著名作家就曾经十分自豪的说自己从来不批哥们儿,不批判哥们儿,就更不用说批评自己了。
从古时帝王的罪己诏书到文人雅士的回忆录式作品,即使有些许自我批评的色彩,也都是《忏悔录》中奥古斯丁所言之“傲慢”的表述姿态,缺乏“谦逊”式的真诚;
从史书中的帝王本纪到名人列传,故事细节笼统盖之,人物脸谱化,故事道德化,书本上的人与现实中的人大大脱节,好人彻底好,坏人彻底坏,好官都是万民相送,万世敬仰,坏官都是毫无政绩,祸害百姓,仿佛所有的好人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所有受批评的人都是顽固不化的败类,当然,这也有例外,但左右不了大的格局,比如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对周处这样一个人物的描述就比较有血有肉。
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本身固有的追求真理与美、反思人类行为的功能被淹没在唾沫星子里,读书往往会让人变得呆板、木讷以至冥顽不化。
在此,我们可以反思一下,中国文人将太多本该用于做真正思考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歌功颂德、交相馈赠、田园遗情、赞美山河、万古唾骂、互相表扬、相互倾轧之上,向后及向当下的思维向度有余,向前的思维向度不足,使得文学形态畸形发展,成为一个底盘敦厚,头颅削尖的胖子,总在做横向的发展,缺乏向上的动力和勇气,因此积重难返,及至于今。
试问,当下的中国文坛,真正进行自我反思和内省的优秀作品有几本?
为何文艺批评界一片叫好却没发现有哪部被叫好的作品真正叫座?
到处泛滥的各类回忆录,有几本读着让我们产生内心的共鸣并留下持久的印象?
各种回忆录里充斥着或真或假的各类感激、表扬、对坎坷经历的描绘、对当下成就之不易的感情流露,哪里体现出对自身的批判以及对美的思考和真理的追寻呢?
中国文化缺乏忏悔的思维向度,影响到中国文学,也多缺乏真诚的反思和批判。
德国汉学家顾彬曾说:
“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这话未免偏激,却可做那警醒我们的良药;
偌大的中国文坛、权力如此之大资金如此充沛的中国作协、如此多的“著名作家”之所以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有时候并非只是因为文化差异和翻译水平的问题,而在于我们那颗缺乏内省、求美与寻真诉求的真诚内心以及缺少在批判万恶中预示希望的思维向度。
读后感
有人问,一些思想比较深刻的书籍,要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处境之中更适合阅读呢?
面对这个问题真是不好回答。
我也深深知道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的难处。
就是因为拿起这类思想深刻的书籍的时候往往哈欠四起,脑袋发胀、心思全无。
所以或许才问出一个人是不是在一种特别心情和处境之中时会更容易接纳和喜欢上这类思想深刻的书籍的问题。
对我而言,喜欢看这类的书籍,全因为自己不由自主地在思考并且也乐意去思考。
可以这么说,一个阅读的书籍与他思考的程度和对象有紧密的联系,但并不与一个人在特殊的心情和处境中与突然间对一本自己平时很讨厌,认为过于深奥的书深深地喜爱有矛盾。
比如生活在公元四世纪的奥古斯丁,在他一生中最低潮,最颓废,最绝望的时刻,因为《圣经》中的一句话就全然改变了生命的状态和生命的方向。
因着这个改变,在若干年以后他就写了一本名为《忏悔录》的自传。
这本书举世瞩目,同样也影响和改变了无数的人。
在我印象中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有过两次的正面接触。
一次是现在,另一次就只有留在在我脑海中的星星点点的印象而已了。
而更早是知道另一本《忏悔录》,是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卢梭创作的。
能接触道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完全是因为信仰的缘故。
那时,刚接触教堂不久,听弟兄姐妹们说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不错,对初信的基督徒很有必要也是很值得去翻阅的一本书。
为了让自己多学习一些知识,更为了让自己在前人的点化之下做一个更像样的基督徒,自己就跑去借了来看,巴望着自己看了书以后,能够对自身有深刻反省和忏悔,来一个彻底的洗心革面。
其实,自己看书也并不是都出于兴趣和爱好,很羞愧地说很多时候强烈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更是我钻进书堆的动力。
看厚黑学,希望自己能心黑、脸皮厚、练就一个妖精本领;
看心理学,希望自己能洞察旁人一切心机,使自己无人不晓;
看成功学,想自己能胸含百惠,马到成功。
不过可惜,自己总是看什么不成什么,在世道上也没听说谁看了一两本书就成了名流。
或许是自己做梦做得太傻了吧。
总之,第一次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没能亲密得起来。
草草翻了几页之后,就被生涩、古怪的、不知所云的语言表达给吓退了。
自己只能感叹人家大师太深奥,自己太过肤浅了。
谁知我这一放下,竟是两年多过去了。
两年多来,自己在书堆里无数次重演着拿起、放下、拿起、放下的戏目。
而这一次拿起竟是在百无聊赖之际。
当我对上帝未能帮助我将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完整看完呕出气来之时,我发现它就躺在自己的床边,于是狠心咬牙非得看完不可。
这一看就把我带入了公元四世纪的世界,遨游在文字铸造的历史记忆中了。
直到自己把它看完,才回过神来。
原来自己也深陷其中,俨然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知肉味之感了。
自己的心底迸发出激情的昂思,犹如发现一座丰盛的宝藏,要大声疾呼,好让众人同得宝石的喜悦。
如果生命是一段旅程,这些引人深思的书籍就是旅程中前人遗留下来的方向标和提示。
看完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这种感觉越加的深刻。
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到咿呀咿呀学语的孩童,到调皮捣蛋的童年,到举目望苍穹而倍感惊愕的少年,再到学业有成,一心追求名利的青年,再到浪迹社会,贪图奢华享乐的壮年;
从美丽田野到梦幻纯真的课堂再到人心狡诈的社会江湖,一路走来奥古斯丁带我们一同领略,带我们一同思考。
谁一落地不曾是婴儿呢?
可谁又能言语清楚在记忆中早已消失的年岁呢?
谁不曾小偷小摸,调皮捣蛋呢?
可谁又能知道我们的这些举动的真正原因呢?
婚姻、金钱、情人、哪一样没有被年轻气盛的青年拿来调侃和吹嘘过呢?
可里面到底是毒药还是快乐,我们真的在意吗?
4,
喜欢上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因为他的诚实和正直。
在书中,他没有隐瞒也没有夸耀,没有焦躁也没有自卑。
我们常说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也常常受人告诫和告诫人:
后果自负。
也许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错再错过来的,也许是满目疮痍,而我们勇敢地去面对了,去承担了就完全不是一个懦夫了吗?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这样真的就足够了吗?
也许这种勇敢只是顽梗地无奈何的胆量吧。
好比被蒙了双眼的人,勇敢地冲下了悬崖,而不愿解开眼套,停住双脚。
真正的勇敢还要敢于反省和忏悔,敢于否定和接受。
缺少反省和忏悔,就是行走在黑暗中。
黑暗若被光照明,从此就是行走在光明之中了。
从人性到救赎之道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
(1)
奥古斯丁(St.AureliusAugustine,354-430)是中古世纪著名的神学家、主教、修士和哲学家,是西方神学思想的奠基者。
后世的神学家,如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马丁·
路德、加尔文等都深受其神学思想的影响。
奥古斯丁于主后354年生于北非的塔迦斯特城(即现代阿尔及利亚的桑克阿哈拉城)。
主后387年,奥氏在意大利的米兰受米兰主教安波罗修的引导,消除信仰上的障碍而成为一名基督徒。
受洗归主后,奥古斯丁回到北非,于391年获颁希坡教会的圣职,4年后被按立为希坡的主教。
此后直到430年安息主怀,他担任希坡主教近40年之久,著书一百余本,较重要的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本性与恩典》、《订正论自由意志》等。
《忏悔录》写于主后397–401年,是奥古斯丁以祷告、与神对话的形式所写的一本书。
该书真诚坦荡,情感真挚,文笔优美,对当时和后代的基督徒的灵命成长,都有极大的帮助。
全书共13卷,可以分为3部分:
第1至9卷是第1部分:
反省自己从出生到信主(33岁)的生命历程;
第10卷为第2部分:
对现在身为主教的自己所做的反省;
第3部分是从第11卷到13卷:
注释《创世纪》第1章。
《忏悔录》的原名是“Confessiones”,古典拉丁文解做“承认,认罪”,但《忏悔录》不仅仅是一本在神面前反省、承认己罪、悔忏之作,更是宣告、承认神之救恩的伟大,我们应该爱他。
奥氏反省自己过去、现在的行为和思想,探索自己幽暗的心灵,探讨人的罪、神的救恩、神的爱,神的创造等,从神的作为、神的本性等方面,述说神的恩典、神的慈爱,宣告神的恩典的伟大,神的爱的伟大,神的创造的伟大,我们应感谢、赞美他。
一、人性的本质
人性是什么?
这是古今中外许多哲学著作、文学作品所竭力寻求、探讨的东西。
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者认为:
“人之初,性本善”;
而法家却说:
“人之初,性本恶”。
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争论了二千多年,并无定论。
作为基督徒,我们感谢神的恩典,因着神的启示,《圣经》教导我们:
“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罗3:
10)
藉着反省自己的人生历程,深刻剖析人的本性,认识罪之来源,是奥古斯丁在《忏悔录》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一开始就反思到,人是在罪孽里生的。
“在你眼中没有人没有罪,连出生才一天的婴孩也是如此”。
虽然我们不能记起自己在婴儿时代所犯下的罪,但看到其他婴孩的作为,我们也能认识到自己无法逃避同样的罪。
“婴孩的纯真实际上寓于他们身体上的无能为力,心里不见得一定纯真。
我曾目睹一个婴孩,见到另一个婴孩在吃奶,嫉妒得脸色发白。
这并不稀见。
”(卷一、7)奥氏回忆自己童年时代的作为,欺骗、妒嫉、贪婪、虚荣、争竞、背逆父母等,没有一样的罪没有犯过(卷一、19)。
罪也并不因为年龄的增长,智慧、知识、阅历的增多而减少,而是变本加厉。
奥氏特意记述了自己16岁时发生的一件事。
“在我家葡萄园的附近有一株梨树,树上结的果实,形色香味并不可人。
我们这一批年轻坏蛋习惯在街上游戏,直至深夜;
一次深夜,我们把树上的果子都摇下来,带着走了。
我们带走了大批赃物,不是为了大嚼,而是拿去喂猪。
我们自己几乎连一口都没尝;
我们的大乐趣是明知故犯做了不许做的事。
”(卷二、四)奥氏记述偷梨这件事,并非仅就此事而忏悔,而是要说明一个人怎样以犯罪为乐,以犯罪为荣。
他们不是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去偷梨,他们偷了这些梨,但几乎一个都没吃,全都拿去喂猪或扔掉。
他们损人却不为利己,只是为了其中所带来的乐趣。
违背社会所公认的一般行为规范,反而使人感到兴奋和欢畅。
如果是一个人,他也绝不去做,而当有人振臂一呼,大家一起去干的时候,人人奋勇争先,如果不去,反觉得羞耻,是胆怯的表现。
身在罪的权势下的人,“让那颗心现在向你忏悔它在追求什么:
它会不用理由无端端地干坏事,为了犯罪的刺激而犯罪。
它可耻、邪恶而我爱它。
我喜爱我的毁灭。
我喜爱我的失败——不是失败的行为而是失败本身。
”(卷二、四)
青年时代的奥古斯丁,追求属世的满足,沉浸在罪的享乐里。
但属世的满足不是真正的满足,人类的友情、爱情,肉体的放纵,属世的娱乐,世上的名利,从人来的真理、智慧、哲学、美学、知识等都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满足,因为只有神才是我们的满足,只有安息在神里,才是真正的安息。
那么,罪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人性中的恶是从哪儿来的呢?
奥古斯丁在成为基督徒前,约有9到10年的时间是摩尼教徒,后受柏拉图主义影响而放弃摩尼教。
摩尼教主张严格的二元论,相信宇宙从起初就有善恶二种对立的势力,即光明和黑暗二种势力的对抗。
奥古斯丁思考罪的起源时,追寻恶来自哪里。
恶是否真的从宇宙起初就存在呢?
全能的神创造了宇宙中的一切,恶也是他创造的吗?
良善的神怎么会制造出恶呢?
无所不能的神为什么没有一开始就把恶给消除?
对此,奥氏反思出的答案是,恶本身是不存在的,被当成恶的东西本身是善的,只是当把它放在不合适的地方,与其它被造物不能和谐共处时,就被当成了恶(卷七,13)。
恶并无实质,是意志的败坏,是偏离了神的公义,偏离了神(卷七,16)。
奥古斯丁更提出“次要的美好”(或较低形式的美)的概念来帮助我们理解罪或恶。
金银财宝、世上万物,当然可爱,因为是神所造的。
肉体接触的快感,五官对其对象的相应感受,世上的荣华、权势、地位的光耀,人类的友谊等,都另有一种美,另有一种吸引力。
但是,神是一切真善美的源头,如果人漫无节制地向往追求这些次要的美好而抛弃了更美好的,抛弃了至善,抛弃了天父,抛弃了神的真理和律例,便犯下了罪。
追究人之所以犯罪的原因,一般都是为了追求或害怕丧失“次要的美好”,失去与神的和谐,偏离了神的美善。
神没有创造罪,罪是神的良善的缺失。
“不过,话说回头,倘使我们过分重视,因而抛弃人生更高、更好的美质——甚至抛弃你,我们的主,以及你的真理与律例,便能引致犯罪。
”“我的犯罪是由于不从他那里,而独在他所造的事物中、在我本身和其他一切之中,追求快乐,追求超脱,追求真理,因此我便陷入于痛苦、耻辱和错谬之中。
”“因此,灵魂一离开你便腐化堕落。
它到别处去寻找那要回到你那里才能找到的永远纯洁未受玷污的东西。
”(卷二、五、六)
二、救赎之道
那么,生活在罪的权势之下的人如何得到救赎呢?
或者说,人如何能弃恶从善呢?
奥古斯丁既是经由柏拉图思想的转介而成为基督徒的,在卷七的后部分,他跟着讨论了柏拉图主义的错谬,指出人得救的正确路径。
柏拉图主义相信属灵/理性的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神是没有物质身体的灵,是真实存在、永恒不变的,是真善美及一切存有的独一根源,但柏拉图主义没有给出到达神那里的正确道路。
柏拉图主义相信神是圣洁的,而物质世界是邪恶的、污浊的,圣洁的神不可能和污浊的世界发生关系。
所以,柏拉图主义没有神的“道成肉身”,没有神、人之间的中保,没有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和代赎,没有人的认罪悔改。
神的道是“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当人看到这一点而谦卑在神的面前,承认自己的卑微、软弱时,神就让谦卑的人升高,让软弱的人变得坚强。
耶稣是我们谦卑的榜样,他是至高的神,却取了人的罪身的形状,被羞辱地钉死在十字架上。
然而他在十字架上的流血牺牲,成了罪的挽回祭,把人从罪的权势下拯救出来。
神的软弱总胜过人的坚强,神的愚拙总胜过人的聪明。
这是柏拉图主义者所看不到的。
人也许可以“按着里面的意思喜欢神的律”,但是行不出来。
我们都在过犯中,行为邪恶,被罪的权势所掳去,成为罪的奴仆。
愿意做的善,做不出来;
不愿意做的恶,倒去做。
人真是苦啊,谁能救他脱离这取死的肉体呢?
没有谁能,只有恩典的神藉着主耶稣基督,藉着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把我们的罪遮盖,使我们罪得赦免,脱离罪之锁链的捆绑(卷七、21)。
神在救恩中占据着完全主动的地位,是神白白赐下的恩典。
神的恩典是何等宏伟、奇妙,我们只能用敬畏、赞美的心来接受,以感谢为祭献给他。
人的得救完全是神的恩典,不是人主动自发地拣选了神,而是神在万古之先拣选了我们,并亲自的引导、带领我们归向他。
奥古斯丁在回顾自己的信仰历程时发现,他的悔改归主有神在暗中多方巧妙的安排,神的引导常是超乎人的想象的。
奥古斯丁学习雄辩术本是出于人的虚荣心作崇,想在这方面卓越超人,成为名人。
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读到西塞罗的《奥腾习阿斯》一书,而对哲学发生兴趣。
因着炽热渴求不朽的智慧的心,开始踏入归向神的旅程(卷三、4)。
奥古斯丁离开家乡塔迦斯特到迦太基是因为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去世,他无法面对没有他的生活,为寻求逃避而离开(卷四,7);
约有9年的时间里,他陷在摩尼教里,但他对摩尼教产生诸多疑问,其他摩尼教信徒不能回答他的问题,都异口同声说,等浮士德斯来,必能解答他的疑问,但等奥古斯丁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摩尼教主教后,发现其人徒有其表,其实很肤浅。
这位用外表和口才让许多人陷入摩尼教死亡陷阱的主教,神却使用他让奥古斯丁脱离了摩尼教的网罗(卷五,6);
他离开迦太基到罗马也是出于自私或世俗的动机,包括那里的学生比较斯文,易管教,在罗马教书名声更响等(卷五,8);
他离开罗马去米兰,主要原因是为了脱离摩尼教的圈子(卷五,12);
他到米兰后,去听米兰主教安波罗修的讲道,最初的目的是因为敬重这个人,为他的词藻所迷,想从他那里学到一点雄辩术。
然而,神正是利用这样的一些因素和机缘带领奥古斯丁,让他来到神面前,藉着安波罗修的讲道,消除他信仰上的疑惑。
神感动奥古斯丁去拜访辛普利修斯——带领安波罗修归信基督的人。
辛普利修斯劝告奥古斯丁不要为那些“世上的小学”所自误,那都是些皮相之谈,让人自傲,当学习基督的谦卑之道。
从辛普利修斯那里,奥古斯丁听到威克多林的见证。
后者学富五车、智慧过人,精通文史艺术,广览诸派哲学著作,然而,他在研读圣经后,愿意俯伏在耶稣基督脚前,在众人面前公开宣告,自己是基督徒,他为此还放弃了修辞学教职。
奥古斯丁在听到威克多林的见证后,热切地想效法他,但又难以放弃肉欲的快乐,软弱的意志受罪的辖制。
这时候,神让他遇见彭狄亚鲁斯,从后者那里,他听到彭氏的二个朋友和著名的修道士圣安东尼的见证,这些神的仆人为了追求圣洁、敬虔的生活,放弃世上的财富和享乐、朝廷的高官厚禄,专心来事奉神。
这些美好的生活见证象一道光,让奥古斯丁看到自己内心的污秽。
在米兰的花园中,奥氏经历了最剧烈的属灵争战,在痛悔的眼泪如泉水奔涌之时,他听到一个声音:
“拿起来,读!
”。
他知道这是神的命令,他拿起保罗的书信,看到“罗马书”13:
13-14:
“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
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读完这节经文的最后一个字,一道亮光从心头升起,一切疑雾全都消散。
米兰花园的经历是他重生得救的证据。
在一个人的得救过程中,自己的祷告和别人的代祷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奥古斯丁的母亲为他的得救在神面前流泪祷告,神也藉着她的梦告诉她,他将来要和她站在同一个信仰量尺上。
但表面上,神并没有马上答应她的祷告,奥古斯丁似乎在摩尼教中陷得越来越深,离神越来越远。
然而神实在是听见了她的祷告,最后奥氏不但悔改归主,还成了历史上最有名的神学家。
所以,不要放弃为一个人的得救祷告,神是永恒不变的,是全知全能的,在我们还没有祷告前,神已经知道了我们所求的。
祷告不是为了改变神,而是为了改变我们自己。
我们需要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亲近神,聆听神在我们心中对我们说话。
三、神的爱与我们爱神
从神的拯救中,我们能经历、体认到神无比伟大、千古不变的爱。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里用了极优美的语言,述说神的慈爱,从心灵深处发出赞美和感谢,忏悔自己爱神爱得太晚。
我们为什么要爱神呢?
“请把你所命令的赐给我,命令我照你的旨意行。
是你的命令要我们自制;
坚持要在你以外爱其他事物的人,并不是真正爱你,除非他因为爱你才那样做。
”(卷十,29)“我对你算得了什么,你居然要我爱你,而我若不这样,你便发怒,对我万般催逼?
”(卷一、5)神命令我们要爱他!
这似乎有点匪夷所思,爱岂是可以靠命令得到?
“你的话敲打着我的心,使我堕入这爱中”。
(卷十,6)我们爱神,“不是爱形貌的秀丽,暂时的声势,不是爱肉眼所好的光明灿烂,不是爱各种歌曲的优美旋律,不是爱花卉膏沐的芬芳,不是爱甘露乳蜜,不是爱双手所能拥抱的躯体。
我爱我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