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6614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55 大小:2.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文档格式.docx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文档格式.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文档格式.docx

水稻、油菜、棉花

玉米、春小麦、大豆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特色产业

水产业

西部畜牧业

工 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贸易

发达

不发达

[温馨提示]

地理环境差异除了影响产业活动外,还对交通、建筑、文化等也有影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便利,而松嫩平原缺少水运;

松嫩平原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屋顶坡度小,长江三角洲则墙体轻薄,屋顶坡度大等。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综合区域的差异比较

1.据图1归纳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差异

   区域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自然条件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土壤

棕壤、黑土、钙质土、部分盐碱土

红壤、砖红壤

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生产

以旱地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以水田为主,长江流域和珠三角是重要商品粮基地

工业生产

以重工业为主

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

产业结构

以传统产业为主,面临调整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转型较快

交通运输

比较发达

比较发达,内河航运发达

对外开放

开放程度相对落后

开放程度高,对外联系方便

2.据图2归纳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范围

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12个沿海省、市、自治区

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9个省、自治区

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10个省、市、自治区

自然特征

濒临海洋,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水热条件较好,气候条件优越,多位于河流下游

距海近,地形以高原、平原、丘陵为主;

能源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较好

距海较远,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地势较高;

矿产及水能资源丰富;

干旱和高寒地区广

地位

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科技水平最高

位于中国腹地,起承东启西的作用

位于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

优势条件

为我国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

交通(尤其海运)便利;

经济的国际化程度高

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是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

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发达;

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70%的国界线,利于边境贸易;

能源、矿产资源前景可观;

其西南部水力资源丰富

存在问题

能源、原料不足;

北方缺水;

江河下游洪涝多

山西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东北林区过度砍伐;

长江中下游的洪涝问题;

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

工农业基础薄弱;

交通落后;

科技文化不发达;

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生态恶化

发展方向

发挥沿海的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

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发挥能源优势,建设全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建设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

加强东西向交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开发能源、矿产,建设中国动力基地

区域特征与区域发展

一、练小题·

夯基础

(2017·

山东师大附中一模)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

回答1~3题。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和地势

平原丘陵/海拔较低

高原、山地

高原

季风气候

大陆性气候

高寒气候

水文特征

外流河

内流河

多冰川

植被和土壤

温带森林/黑土、褐土、红壤

草原发育下的土壤

冻土

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

海拔高度

1.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A.地形、热量        B.热量、水分

C.水分、热量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2.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C.热带气旋的形成

D.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

①降水丰富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气温日较差大 ⑤气温年较差大 ⑥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③④⑥D.③④

解析:

1.B 2.D 3.D 第1题,东部季风区从南到北的气候、植被等差异,体现了自然带的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所以表中空格①是热量。

②对应的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区域内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热量、水分,B对。

第2题,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季风环流影响,季风环流是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结果,D对。

季风环流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影响,A、B错。

与热带气旋的形成关系不大,C错。

第3题,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①错。

热量受纬度影响,西北地区没有优势,②错。

西北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

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③④对。

气温年较差大,不是优势,⑤错。

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⑥错。

读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和高速公路分布比较图(2012年),完成4~5题。

4.东、中、西部和甲、乙、丙的正确对应是(  )

A.东部—甲B.中部—乙

C.西部—丙D.西部—甲

5.图中信息反映出(  )

A.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高速公路里程长

B.东、中、西部地区之间高速公路发展梯级差异明显

C.我国东部地区的高速公路运输效率最高

D.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异

4.C 5.C 第4题,人口和高速公路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甲、乙、丙分别为中部、东部和西部人口和高速公路分布。

第5题,东部地区虽然高速公路里程最长,但人口稠密,人均高速公路里程并不长;

东部和中部高速公路发展差距不是很明显,和西部差距较大;

运输效率决定于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和高速公路状况;

东部地区高速公路路网完备,路面等级高,交通运输水平和运输效率最高;

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经济落后,高速公路运输需求较少。

永州二模)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得到南亚各国的高度重视。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6~7题。

6.①~④地中,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是(  )

A.①B.②

C.③D.④

7.推测①地太阳能发电最多的月份是(  )

A.1月B.4月

C.7月D.10月

6.B 7.B 第6题,②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

①③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其中的③地号称世界雨极,因此两地太阳能资源相对较少;

④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也比②地多,因此这四个地区,降水量最少的就是②地,太阳能最丰富,选B项。

第7题,4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①地是恒河流域,太阳高度角大,且是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未至,故太阳辐射强,发电最多。

长沙一模)2016年2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

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马铃薯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

下面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

结合材料,完成8~9题。

8.下列对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分析,错误的是(  )

A.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膳食结构,满足人民增强体质的愿望

B.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受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约束,原有三大主粮玉米、水稻、小麦增产潜力受限

C.马铃薯有易种植、耐存储、价格便宜、营养丰富等特点

D.马铃薯广获人民的喜爱,事实上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都已经将马铃薯当作了主粮

9.有关图中各优势产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自然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但昼夜温差小

B.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且昼夜温差大

C.西南优势区地势复杂、海拔变化很大,一年四季均可种植

D.南方优势区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气温高,适合马铃薯的夏季栽培

8.D 9.C 第8题,在国内,尚未出现大片地区的人们将马铃薯当作主粮的现象,使马铃薯成为主粮,还需经历民众的接受过程,故D符合题干要求。

第9题,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且昼夜温差大,故A错误;

华北优势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但降水少,故B错误;

西南优势区地势复杂,海拔变化很大,利用气候的垂直变化特点,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故C正确;

南方优势区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气温高,适合马铃薯的秋冬栽培,夏季温度太高会导致马铃薯块茎停止生长,故D错误。

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

智利设计师们寻获了一个“新思路”,利用太阳能把太平洋的水抽到安第斯山脉顶峰的两座水库里,然后让海水向下流经水电站发电。

读图回答10~12题。

10.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少,对其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离岸风B.海拔

C.下沉气流D.秘鲁寒流

11.阿塔卡马沙漠(  )

A.东西狭长B.昼夜温差小

C.风力作用弱D.星象观测条件好

12.智利设计师们设计该“新思路”的原因是(  )

A.太阳能发电不稳定

B.水能为清洁能源

C.太阳能发电成本高

D.使用水能不会产生温室气体

10.B 11.D 12.A 第10题,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少,主要是因为受到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北部受到信风控制,盛行离岸风,并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而海拔对沙漠降水少影响较小。

第11题,阿塔卡马沙漠气候干燥,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风力作用强;

南北狭长;

夜晚大气透明度好,星象观测条件好。

第12题,智利设计师们提出把太平洋的水抽到安第斯山脉顶峰的两座水库里,然后让海水向下流经水电站发电,主要是因为太阳能发电不稳定,有周期变化;

而用水库的水发电能够保证发电的稳定性;

太阳能和水能都为清洁能源,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室气体;

太阳能发电成本高不是能源转换的主要原因。

河北省三市高三联考)下图为西亚某区域图,乙湖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m,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

据报道,乙湖的水位正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干涸不是没有可能。

据此完成13~14题。

13.乙湖水位最低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14.造成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D.距海远近

13.B 14.A 第13题,死海主要受约旦河补给,受西风带来的降水的影响,约旦河冬季水量相对较多,夏季较少,故死海夏季得到的补给量最少,且该地区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故死海即乙湖夏季水位最低。

第14题,图中①地位于死海西岸,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量相对较少;

②地位于死海东岸,海拔较高,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坡,降水量相对较多。

二、练大题·

熟题型

15.波河是意大利最长的河流,波河流域是意大利人口和产业活动高度集中的经济发达地区。

波河下游河道蜿蜒曲折,至河口分成14股水道入海,形成众多沙丘和岛屿,使得河口三角洲成为欧洲河口三角洲中最为复杂的。

下面两图分别为波河流域与我国汉江谷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波河干流与图中汉江段比较,水位季节变化有何差异?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有人推测波河下游河段航运价值不高,你认为是否可信?

试说明理由。

(3)汉江谷地与波河流域都盛产水稻,与汉江谷地比,波河流域水稻生产有何优劣势?

(4)从地形角度分析波河北段水电站数量多的原因。

(1)题,根据经纬度可推测两地分别属于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都有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再结合图中波河与汉江支流的数量与分布特点、周边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及湖泊的调节作用等,即可推断出两河的水位季节变化差异。

(2)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波河下游河汊多,流域面积小,人口和产业活动高度集中,从而可推测河流含沙量大,航道浅,河口水体较浅,不利于船舶进出港口,航行条件差。

第(3)题,波河流域水稻生产的优劣势可从光照、昼夜温差、水热配合、饮食习惯与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4)题,可从河流落差、降水、冰雪融水补给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

(1)差异:

波河干流的水位季节变化比汉江小。

原因:

波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且南北对称分布;

波河补给形式多,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雨水补给多,春夏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流域内湖泊众(水库)多,调节作用显著,故水位季节变化小。

而汉江只有夏季的雨水补给,补给形式少而集中,故水位季节变化大。

(2)可信。

流域内产业活动高度集中,对植被的破坏大;

下游是平原,且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缓慢,说明河流含沙量大,河床淤积严重,航道浅;

波河河口有三角洲发育,说明河口水体较浅,不利于船舶进出河口,航行条件差。

(3)波河流域的优势:

地势平坦广阔,耕地多;

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稻米品质优。

劣势:

夏季炎热干燥,水热条件配合差,灌溉水源缺乏;

受当地饮食习惯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小。

(4)北部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受雨水补给多,流量大;

北部支流多,且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

北部海拔高,夏季有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季节变化较小,水能稳定。

题型一 区域特征分析类

区域特征分析类题目,多以区域图、图表文字材料为载体,分析某一地区的位置特征、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区域发展方向等问题,多采用综合分析法。

在高考命题中多以考查自然地理特征为主,尤其是地形、气候、水文等特征。

[例1] (2017·

东北五校联考)读世界某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哥斯达黎加的地理位置。

(2)归纳尼加拉瓜运河相对于巴拿马运河的优势。

(3)分析尼加拉瓜运河建设和开通对尼加拉瓜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解析] 第

(1)题,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属于中美地区。

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北邻尼加拉瓜、南部与巴拿马接壤。

(2)题,根据图中表格数据,尼加拉瓜运河更宽、更深。

第(3)题,尼加拉瓜运河建设和开通,有利于该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如商业、服务业、交通业等的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

[答案] 

(1)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位于中美地区);

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加勒比海);

北邻尼加拉瓜、南部与巴拿马接壤。

(2)优势:

尼加拉瓜运河更宽、更深。

(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交通)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拉动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就业机会;

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

1.区域特征类试题的3大解题流程

(1)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其解题流程为:

(2)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其解题流程为:

(3)人文地理特征的描述、自然地理对人文地理的影响,其解题流程为:

2.区域特征类试题答题模板

(1)自然地理特征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位于×

×

半球;

纬度(或×

带);

距海较远(近);

大陆×

部,×

大洋×

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灾害

夏季×

,冬季×

气温年较差×

,降水季节变化×

光照×

易受×

灾害影响

地形类型、地势特征

以×

地形为主;

地势×

高×

低;

多×

地貌

河流

内流河、外流河、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为内(外)流河;

径流量×

,季节变化×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有(无)凌汛;

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东西(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大(小)

覆盖率、植被类型

林为主;

植被覆盖率高(低)

类型及肥力状况

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

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

资源

种类、数量

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

水资源丰富(短缺)

2.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

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

劳动力丰富(不足);

人口素质×

老龄化问题×

人口就业压力×

城市

数量、规模、布局、城市化

城市数量×

规模×

,辐射带动作用×

多沿×

分布;

城市化水平×

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政策、土地价格、科技。

有利条件是×

,不利条件是×

其他

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

工业

工业类型

以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

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

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

环境条件

交通

运输方式、便利程度、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方式)为主;

交通便利(不便);

有利因素是×

,不利因素是×

环境

环境问题类型

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

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

题型二 区域特征差异分析类

区域特征差异分析类题目以区域特征分析为基础,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多采用比较法。

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常侧重于比较不同点即区域差异比较。

二是比较区域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或者说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或者说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

三是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

在高考中,常以“比较两区域的自然特征(或人文特征)”的设问形式出现。

 

[例2] (2013·

浙江高考·

节选)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

48′N)

乙(36°

54′N)

1月气温/℃

9.3

4.7

7月气温/℃

17.1

25.7

(1)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由西北向东南减少。

该区域的降水主要来自太平洋上西风带来的水汽,由西向东距离太平洋由近到远,加上科迪勒拉山系高大地形的阻挡,水汽由多到少。

(2)题,表中数据显示,甲城冬季气温高,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

乙城冬季温暖,夏季较热,气温年较差比甲城大。

原因是甲城受地形影响,冬季相对温暖;

乙城地处平原,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气温低。

[答案] 

(1)分布特点:

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

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

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2)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

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

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

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

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区域差异类试题的3大解题流程

(1)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异同点,其解题流程为

(2)比较区域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其解题流程为

(3)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其解题流程为

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分析常考2大题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山东齐鲁名校协作体三模)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读图完成1~3题。

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A.航道建设B.西电东送

C.劳务输出D.水土保持

3.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

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D.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1.C 2.D 3.A 第1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矿产、水能丰富,土地、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

第2题,中上游地区作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应加强水土保持;

同时河流含沙量降低会减轻下游河道淤积,利于下游通航与防灾。

第3题,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应大力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等高端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制造业应向外转移。

河北衡水中学一模)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

读图回答4~5题。

4.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  )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

5.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4.B 5.A 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

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天津最大,但并不与距离呈正相关;

河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京对河北各城市的产业转移力度不同;

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有关;

各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极大地影响其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

第5题,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移动到冀,也会影响到京、津地区,不可取;

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不可取;

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用,带动京津冀区域发展;

冀应注重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