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6499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密切联系中去研究生产关系。

(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掌握)(重点)

1、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性。

3、经济规律的三种类型。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了解)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其他方法(了解)

科学抽象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理解)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本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如何理解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

3、学习政治经济学有何意义?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本章分析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商品经济的产生及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认识与明确商品和货币所体现的社会经济关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为学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奠定理论基础。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理解)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

1、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发展。

(了解)

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掌握)(重点)

第二节商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掌握)(重点)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具有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3、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二)劳动的二重性(掌握)(重点)

1、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三)商品的价值量(掌握)(难点)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

4、劳动生产率影响商品的价值量。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掌握)(难点)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三节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1、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

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掌握)(重点)

1、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大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三)货币流通规律(掌握)(难点)

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待销售的商品数量;

商品的价格水平;

货币的流通速度。

2、货币流通规律。

3、纸币流通规律。

4、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第四节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3、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掌握)(重点)

1、怎样理解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2、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变化对商品价值量有什么影响?

3、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基本作用是什么。

第三章资本的生产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和基本生产方法,认识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关系,明确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积累的实质,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工资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

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条件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1、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本质区别;

2、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3、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

(理解)(难点)

4、剩余价值的生产。

(掌握)

5、剩余价值的本质。

(二)资本的本质

1、资本的本质。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

(三)剩余价值率

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2、它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四)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掌握)(重点)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

(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理解)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第三节资本主义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理解)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1、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概念。

2、影响实际工资的因素。

3、资本主义工资变动的趋势;

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四节资本的积累过程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社会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意义。

(二)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1、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

2、资本积累的含义、源泉和实质。

3、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

4、影响资本积累量的主要因素。

(三)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过剩人口

1、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有机构成。

(掌握)(重点)(难点)

2、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

3、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4、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5、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之一。

6、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基本形式。

(四)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

1、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2、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什么特殊性?

2、试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分析说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3、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4、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

5、如何理解资本积累的实质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本章考察资本的流通过程,包括个别资本的运动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及其顺利循环的条件;

明确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以及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掌握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一节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单个资本的循环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态;

2、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3、资本循环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资本的周转

1、资本的周转和周转次数;

2、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3、预付资本总周转;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总资本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2、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

3、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理解)(掌握)(重点)

(三)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经济危机的概念;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1、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原因。

2、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

(三)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了解)

(四)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1、试述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用的意义。

2、结合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分析论述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循环正常进行和加速资金周转的重要性和主要途径。

3、结合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论述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的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

4、试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第五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本章分析资本和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各种具体形式。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利润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明确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剥削集团如何通过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瓜分剩余价值,掌握资本主义分配中的各种表层现象及其所掩盖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

第一节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生产成本;

2、利润的概念和本质。

3、利润率概念;

4、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4、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资本主义竞争。

2、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3、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

2、生产价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

1、商业资本的形成;

2、商业资本的职能;

3、商业资本的作用。

(二)商业利润

1、商业利润的概念。

2、商业利润真正来源与实质。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生产性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2、非生产性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3、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

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

1、借贷资本及其形成。

2、借贷资本的来源。

3、借贷资本的特征。

(掌握)(难点)

(二)利息和利息率

1、利息;

利息率;

2、影响利息率的因素。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银行及其业务。

2、银行资本。

3、银行利润的来源。

(四)股份公司和股票

1、股份公司及其产生。

2、股票、股东、股息。

3、股票价格;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五)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了解)

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理解)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掌握)(重点)(难点)

1、级差地租概念;

2、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3、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

4、绝对地租概念;

5、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三)土地价格(理解)

土地价格与地租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率成反比。

1、试述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与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2、试述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异同点。

第六章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本章主要分析私人垄断资本的形成、发展及其本质。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垄断资本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

理解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掌握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的概念,以及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第一节私人垄断资本的形成

(一)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理解)

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垄断。

2、垄断的含义。

(二)垄断组织的形式和本质(理解)

1、垄断组织及其形式。

2、垄断组织的本质。

3、垄断产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三)二战后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了解)

第二节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一)金融资本的形成

1、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

银行的新作用。

2、金融资本的概念;

金融资本的形成。

(二)金融寡头及其统治

1、垄断寡头的概念。

2、金融寡头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统治。

(三)二战后金融资本的发展(了解)

第三节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

(一)垄断价格(掌握)(重点)

1、垄断价格概念。

2、垄断价格产生也不违背价值规律。

(二)垄断利润(掌握)(重点)

1、垄断利润概念。

2、垄断利润的来源。

第四节垄断和竞争

(一)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竞争产生垄断,但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

(理解)(重点)

(二)垄断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竞争和自由竞争的主体、目的、手段、程度、范围不同。

(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

垄断造成了生产和技术发展“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不前”的趋势。

1、什么是资本主义垄断?

它是怎样形成的?

2、垄断为什么不能消灭竞争?

垄断竞争和自由竞争有什么不同?

3、应当怎样认识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第七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本章主要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形式及本质。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和借鉴其中一些对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方法同时,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3、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掌握)(重点)

1、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

2、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3、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了解)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2、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干预和调节

1、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的内容或目标。

2、调节宏观经济的主要内容或目标。

3、需求管理政策。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1、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其实质是什么?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3、国家对社会经济调节的内容和手段。

第八章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本章主要分析垄断资本的国际运动。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了解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掌握国际垄断的形势和实质,理解国际垄断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国际分工和生产的国际化(理解)

1、国际分工及其在战后的特点;

2、世界市场及其在战后的特点;

3、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4、经济全球化。

(二)资本输出和国际垄断

1、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资本输出的形式和实质;

2、二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

第二节国际垄断的形式和实质

(一)国际垄断的形式(理解)

1、国际垄断同盟;

2、跨国公司;

3、经济一体化;

4、欧洲联盟。

(二)国际垄断的实质(理解)

国际垄断组织的实质是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为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而在国际上的垄断联合。

第三节国际垄断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垄断对母国经济的影响(了解)

(二)国际垄断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了解)

(三)国际垄断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了解)

1、简述资本输出的形式和实质。

2、试述国际垄断的形式和实质。

3、试述国际垄断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九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本章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的必然性和具体途径;

认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的含义及其意义;

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了解各种经济形式的性质、特点、作用等。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了解)

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由浅到深、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

(二)巴黎公社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了解)

(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掌握)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掌握)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掌握)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理解)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公有制为主体(掌握)

1、全民所有制;

2、集体所有制;

3、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掌握)

1、其他所有制形式。

2、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1、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2、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为什么会有多种实现形式?

3、我国现有的各种非公有经济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章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基本特点及基本规律;

理解和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理解)

1、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2、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掌握)(重点)

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掌握)(重点)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

(一)市场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理解)

1、市场经济中严格意义上的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居民和企业。

2、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交易主体。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理解)

1、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

2、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机制:

动力机制、决策机制和约束机制等。

3、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历程。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掌握)(重点)

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企业法人制度;

有限责任制度;

科学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产权明晰;

权责分明;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

3、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机构。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一)市场与市场机制

1、市场的含义;

市场的构成要素。

2、市场机制的含义;

市场机制的内容: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3、市场或市场机制的基本功能:

配置功能;

激励功能;

调节功能;

评估功能。

(二)市场与市场体系

1、市场的分类;

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

2、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三)价格与价格体系

1、影响价格的因素。

2、比价体系和差价体系。

3、市场形成价格体制。

1、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和区别。

2、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特殊特征。

3、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

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4、价格机制的功能和作用。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本章分析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等概念;

掌握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

正确把握积累与消费的相互关系和比例关系。

第一节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1、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

2、国民收入;

3、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4、两种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二)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1、国民生产总值(GNP);

2、国内生产总值(GD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