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5993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点睛:

将易水解的盐的溶液蒸发至干并灼烧,如果是易挥发的酸的盐(如盐酸盐),则通常会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

如果是难挥发的酸的盐(如硫酸盐)则通常得到原来的盐;

如果得到固体易被氧气氧化,则得到其氧化产物;

如果得到的固体受热易分解,则得到其分解产物。

4.下列事实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使用催化剂有利于加快合成氨反应的反应速率

B.H2、I2(g)、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500℃左右比在室温时更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转化率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固体溶于浓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答案】D

A.加入催化剂,只能增大反应速率,但平衡不发生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

B.H2、I2、HI三者的平衡,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浓度增大,则颜色加深,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B错误;

C.合成NH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从而加快反应速率,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

D.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配制溶液时,加入盐酸,可抑制水解,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正确;

故选D。

5.下列式子属于水解反应,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HCO3-+H2O

H3O++CO32-B.Fe3++3H2O

Fe(OH)3+3H+

C.HS-+H2O

H2S+OH-D.NH4++OH-

NH3↑+H2O

HCO3-+H2O

H3O++CO32-表示HCO3-的电离,A项错误;

Fe3++3H2O

Fe(OH)3+3H+表示三价铁离子的水解,且溶液呈酸性,B项正确;

HS-+H2O

H2S+OH-表示HS-的水解,但溶液呈碱性,C项错误;

NH4++OH-

NH3↑+H2O表示NH4+与OH-反应,D项错误。

弱离子水解反应的实质是:

弱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水解方程式用可逆号,溶液显示酸性,则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浓度。

6.下列判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强电解质

NaCl

H2SO4

CaF2

石墨

弱电解质

HF

BaSO4

HClO

NH3·

H2O

非电解质

Cl2

CS2

CCl4

蔗糖

 

A.AB.BC.CD.D

【答案】C

A.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硫酸钡属于难溶盐,溶解的能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错误;

C.氟化钙为盐属于强电解质,次氯酸为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四氯化碳为非电解质,故C正确;

D.石墨为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判断。

电解质一般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等,非电解质一般包括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大多数有机物等。

注意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7.在C(s)+CO2(g)=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增大压强②增加炭的量③通入CO2 ④恒压充入N2 ⑤恒容充入N2 ⑥升温

A.①③⑥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

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解答。

【详解】①增大压强,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所以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正确;

②增加炭的量,炭为固态,增加其含量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错误;

③通入CO2,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

 ④恒压充入N2,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

 ⑤恒容充入N2,体积不变,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

 ⑥升温,反应速率增大;

故选A。

【点睛】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归根到底是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8.参照反应Br+H2

HBr+H的反应历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H=E2﹣E1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详解】A.该反应的△H=产物HBr和H的总能量-反应物Br和H2的总能量,显然是一个正值,即△H=+(E1-E2)kJ/mol,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产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

C.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联系,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可以自发进行不需要加热,故C错误;

D.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故D错误。

故选B。

9.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废气涉及的反应为CO2+4H2

CH4+2H2O。

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使用钌催化剂能使CO2100%转化为CH4

B.该温度下,当反应达平衡时,CH4物质的量就不再变化,因为反应已经停止

C.除了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D.由于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在工业生产中该反应温度越高越好

【详解】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故A错误;

B.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故B错误;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反应速率增大,反应中有气体参加,增大压强也能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温度升高,对设备的要求会提高,能量消耗也增大,所以在工业生产中要综合考虑,并不是越高越好,故D错误。

【点睛】工业生产对反应条件的控制需要从成本,效率等多重因素综合考虑,并不一定反应速率越快越好,产率越高越好。

10.用蒸馏水逐步稀释0.2mol/L的稀氨水时,若温度不变,在稀释过程下列数据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A.c(OH-)B.c(NH4+)C.c(NH3·

H2O)D.c(NH4+)/c(NH3·

H2O)

氨水是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稀释促进电离。

所以在稀释过程中,OH-和NH4+的物质的量是增加的,但它们的浓度是降低的。

氨水的浓度也降低,但其物质的量也是降低的,所以答案选D。

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点评:

电离平衡也是一种动态平衡,适用于勒夏特列原理,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

其次还需要注意物质的量的变化和浓度的变化不一定都是一致的,需要灵活运用。

11.下列反应中符合下列图像的是

A.N2(g)+3H2(g)

2NH3(g)ΔH=-Q1kJ/mol(Q1>

0)

B.2SO3(g)

2SO2(g)+O2(g)ΔH=+Q2kJ/mol(Q2>

C.4NH3(g)+5O2(g)

4NO(g)+6H2O(g)ΔH=-Q3kJ/mol(Q3>

D.H2(g)+CO(g)

C(s)+H2O(g)ΔH=+Q4kJ/mol(Q4>

根据图像分析温度和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详解】A.N2(g)+3H2(g)

0),反应为放热,故A错误;

0),反应为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符合第一幅图,增大压强,平衡向逆方向移动,符合第二幅图,故B正确;

0),反应为放热,故C错误;

0),增大压强,平衡正方向移动,故D错误。

【点睛】根据图示可得升高温度平衡向着生成物方向(吸热方向)移动,增加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气体总量减少的方向)移动,对照选项进行分析。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纯水pH=6,则在该条件下pH=4的醋酸和pH=10的NaOH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NH4Cl在D2O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NH4++D2O

D2O+H+

C.已知S的燃烧热为QkJ/mol,则S(s)+3/2O2(g)=SO3(g)ΔH=-QkJ/mol

D.水的自偶电离方程式:

2H2O

H3O++OH-,则液氨自偶电离方程式:

2NH3

NH4++NH2-

【详解】A.某温度下纯水PH=6,Kw=10-12,在该条件下PH=4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10-4mol/L,pH=10的NaOH中氢氧根离子浓度=10-12/10-10=0.01mol/L,醋酸溶液中水电离程度大,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故A错误;

B.NH4Cl溶于D2O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NH4++D2O⇌NH3•DHO+D+,故B错误;

C.硫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已知S燃烧热为QKJ/mol,则S(s)+O2(g)═SO2(g);

△H=-QKJ/mol,故C错误;

D.水电离生成H3O+和OH-叫做水的自偶电离.同水一样,液氨也有自偶电离,其自偶电离的方程式为:

2NH3⇌NH4++NH2-,故D正确。

13.把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CH3COO﹣)<c(Na+)

B.c(CH3COOH)>c(CH3COO-)

C.2c(H+)=c(CH3COO﹣)﹣c(CH3COOH)

D.c(CH3COOH)+c(CH3COO﹣)=0.01mol/L

A.0.02mol•L-1CH3COOH溶液和0.01mol•L-1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后,得到的是同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得:

c(Na+)+c(H+)=c(OH-)+c(CH3COO-),因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则溶液呈酸性,c(H+)>c(OH-),得到c(CH3COO-)>c(Na+),故A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两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是同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因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说明c(CH3COOH)<c(CH3COO-),故B错误;

C.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得:

c(Na+)+c(H+)=c(OH-)+c(CH3COO-),由物料守恒得:

2c(Na+)=c(CH3COOH)+c(CH3COO-),联立两式得:

2c(H+)=c(CH3COO﹣)﹣c(CH3COOH)+2c(OH-),故C错误;

D.依据溶液中物料守恒得:

c(CH3COOH)+c(CH3COO-)=0.01mol•L-1;

故D正确;

答案选D。

本题主要考查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和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关系,难度较大。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判断,两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是同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再根据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判断溶液呈酸性,再结合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即可对各项做出正确判断。

14.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4的0.1mol/LNaHC2O4溶液c(HC2O4﹣)>c(H+)>c(H2C2O4)>c(C2O42﹣)

B.Na2CO3溶液中:

c(Na+)=2c(CO32﹣)+2c(HCO3﹣)

C.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

D.室温下,pH=1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

c(Na+)>c(CH3COO﹣)>c(OH﹣)>c(H+)

【详解】A.NaHC2O4溶液中阴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示碱性,电离导致溶液显示酸性,该溶液pH=4,说明显示酸性,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c 

(H2C2O4)<c(C2O42-),故A错误;

B.Na2CO3溶液中,根据原子守恒得:

c(Na+)=2c(CO32﹣)+2c(HCO3﹣)+2c(H2CO3),故B错误;

C.Na2S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得:

c(OH﹣)=c(H+)+c(HS﹣)+2c(H2S),故C正确;

D.pH=13的NaOH溶液中c(OH-)=0.1mol/L,c(NaOH)=0.1mol/L,pH=1的CH3COOH溶液中c(H+)=0.1mol/L,c(CH3COOH)>

>

0.1mol/L,(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要电离出0.1molH+,得需要多得多的醋酸分子)而醋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按照物质的量1:

1进行的,等体积的两种溶液中明显醋酸是过量的,有大量醋酸剩余,所以c(CH3COO﹣)>c(Na+),故D错误;

【点睛】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注意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和酸浓度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

15.下图表示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

c(OH﹣)=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C.图中T1<T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详解】A.依图可知,曲线上的任意点均是平衡点,且温度一定,所以其水的离子积是一个常数,故A正确;

B.当c(H+)=10-7mol/L时,向上做垂线得在M区域内c(OH-)>10-7mol/L,故B正确;

C.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c(H+)、c(OH-)及Kw都增大,所以T2>T1,故C正确;

D.XZ线上任意点表示溶液呈中性,由于各点温度不同,故PH不同,故D项错误。

16.汽车尾气净化器中发生的反应为 

2NO(g)+2CO(g)⇌N2(g)+2CO2(g)。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是

容器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NO

CO

N2

CO2

I

400

0.2

0.12

II

0.4

III

300

0.1

0.075

A.该反应的△S<0、△H>0

B.容器I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2s,则v(N2)=0.06mol/(L·

s)

C.若起始时向I中充入NO、CO、N2、CO2各0.1mol,开始时v(正)>v(逆)

D.达到平衡时,体系中c(CO)关系:

c(CO,容器Ⅱ)>2c(CO,容器Ⅰ)

【详解】A.I中氮气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为0.06mol,与III中利用等效平衡比较,III中转化率高,说明温度低,平衡正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0,故A错误;

B.容器I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2s,则v(N2)=△c/t=(0.06mol/L)/2s=0.03mol/(L·

s),故B错误;

C.2NO(g)+2CO(g)==N2(g)+2CO2(g)

起始浓度:

0.20.200

变化浓度:

0.120.120.060.12

平衡浓度:

0.080.080.060.12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N2)

c2(CO2)]/[c2(NO)

c2(CO)]=21,若起始时向I中充入NO、CO、N2、CO2各0.1mol,此时的浓度商Qc=(0.1

0.12)/0.14=10<

21,说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故C正确;

D.反应II相当于在I的基础上再通入0.2molINO和0.2molCO,此时假如平衡不移动,c(CO,容器Ⅱ)=2c(CO,容器I),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有c(CO,容器Ⅱ)>2c(CO,容器Ⅰ),故D错误。

【点睛】题易错点是选项D,首先分析反应投入量和反应I的投入量,反应I的投入量与反应投入量呈比值,因此在反应的基础上再投入通入0.2molNO和0.2molCO,假如平衡不移动,d(CO,容器I)=2c(CO,容器D),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被消耗,因此有c(CO,容器I)<

2c(CO,容器]),从而作出合理判断。

17.某学生用0.2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②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管液面读数,所得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盐酸体积

NaOH溶液体积读数(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00

18.10

2

16.30

3

16.22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若在锥形瓶装液前残留少量蒸馏水,将使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②中,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填仪器名称),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___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B.锥形瓶装液前用待测液润洗

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Na2CO3生成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4)根据上表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答案】

(1).酸式滴定管

(2).无影响(3).锥形瓶(4).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5).AB(6).0.1626

根据酸碱滴定原理分析滴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计算溶液的浓度。

【详解】

(1)精确量取液体的体积用滴定管,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酸式滴定管,若在锥形瓶装液前残留少量蒸馏水,对其中含有的溶质物质的量无影响,所以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故答案为:

酸式滴定管;

无影响;

(2)中和滴定中,眼睛应注视的是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滴定时,当溶液颜色变化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所以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锥形瓶;

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不变色;

(3)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时无气泡,导致记录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故A正确;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故B正确;

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Na2CO3生成,如用酚酞为指示剂,最终产物不变,没有影响,故C错误;

D.滴定结束时,俯视计数,因为0刻度在上方,所以测出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小,故D错误;

故选:

AB;

(4)三次滴定消耗的体积为:

18.10mL,16.30mL,16.22mL,舍去第1组数据,然后求出2、3组平均消耗V(NaOH)=16.26mL,

 

NaOH~HCl

1

0.2000mol•L-1×

16.26mL 

c(HCl)×

20.00mL 

解得:

c(HCl)=0.1626 

mol•L-1;

0.1626。

18.实施以节约能源和减少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

试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某温度下某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c(H2O)/[c(CO)·

c(H2)]所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

(2)已知在一定温度下:

①C(s)+CO2(g)

2CO(g) 

△H1=akJ/mol平衡常数K1;

②CO(g)+H2O(g)

H2(g)+CO2(g)△H2=bkJ/mol 

平衡常数K2;

③C(s)+H2O(g)

CO(g)+H2(g) 

△H3 

平衡常数K3。

则K1、K2、K3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H3=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煤化工通常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已知等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反应器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

H2(g)+CO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