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5804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

儒家学说倡导“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重视。

2、道家

(1)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2)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3、墨家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

(1)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

(2)评价:

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②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3)结论:

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4、法家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

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

三、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原因——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采取黄老无法的思想。

(2)措施——减租、免奴为庶者、让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3)影响:

汉朝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日盛。

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盛,土地兼并严重,匈奴为患。

2、新儒学思想的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

主张——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②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④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3、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

4、影响——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5、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③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影响①从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②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6、全面看待儒家思想

(1)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①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③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⑤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⑥“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2)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首先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明显;

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抛弃。

(3)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四、宋明理学

1、兴起的社会背景:

魏晋南北朝:

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

隋唐:

“三教合一”,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宋代: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理学。

2、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A。

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著作《二程遗书》)和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B.内容:

“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C.历史地位:

程朱理学,特别是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日本、朝鲜和欧洲,形成“朱子学”学派。

(2)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基本内容:

陆九渊——南宋理学家,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提出“发明本心”(发:

产生于;

明:

懂得;

本心,自己的内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

王阳明(王守仁)——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他①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②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的思想。

(3)心学与理学的关系:

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

相同之处:

思想上:

都属于唯心主义;

目的上:

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不同之处:

把握“理”的方法。

3、评价——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1、历史背景:

商品经济活跃,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明代晚期的思想界(理学)因循守旧且西学东渐局面出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2、明后期异端思想家李贽

(1)主张:

①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孟学说的标准;

②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女平等;

③赞扬历史上“异端”行为(改革、起义、恋爱、女皇…)。

(2)评价:

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及主张A.黄宗羲——著作:

《明夷待访录》;

主张——①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乃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③批判“君臣纲”的愚忠④主张“工商皆本”

B.顾炎武——著作: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主张:

①主张限制君权,扩大地方权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主张“经世致用”,反对文化专制及心学的空谈理论。

C.王夫之:

思想——唯物主义;

①反对“天下王土”,主张耕者有其田。

②哲学上,主张物质是第一性,宇宙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理在气中。

③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三人的共同主张:

①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②学术上:

主张“经世致用”。

③经济上: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3)评价:

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④局限性:

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六、西方思想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1、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

(1)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2)产生背景:

①经济基础:

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②政治条件:

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③人才结构:

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3)基本观点:

人是万物的尺度;

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认为在社会道德上,每个人都有自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4)如何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

促进了思想启蒙与解放,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的体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

但是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了人认识的共性,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忽视了道德的作用。

2、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年,略晚于中国之孔子、略早于孟子,被成为“西方的孔子”)

(1)时代背景:

①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②雅典公民政治的弊端导致政局动荡,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主要主张:

①认识你自己,注重伦理道德问题;

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

③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他对人性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体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此外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后世人们重视教育的作用及教育对于美德的培养,产生了积极影响。

3.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观点的异同

(1)共同点:

都把人类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探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自我”,由“神本”转向“人本”。

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方面与智者是一致的。

(2)不同点:

①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主张“知识就是道德”;

反对智者学派的为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该有客观标准。

②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4、柏拉图《理想国》——基本主张:

强调人按照智慧品德而不是出身分类;

鼓励人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奠定了基础。

提出“理念论”被称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

5、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基本主张:

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名言: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著作:

《形而上学》、《政治学》最大哲学成就:

创立了逻辑学

七、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

1、(14~17世纪)文艺复兴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

经济因素:

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政治因素:

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

思想因素:

意大利保留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遗存。

人才因素:

意大利人才众多。

2、核心——人文主义,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

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3、实质:

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4、成就:

领域

代表人物

作品

内容

文学

但丁

神曲

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

歌集

提出“人学”对抗“神学”,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十日谈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艺术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蒙——展现了普通女性的美

米开朗琪罗

《大卫》、《摩西》

大——展现了人性的力量和美

拉菲尔

西斯廷圣母

反映了人间母子的亲情

扩展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拉伯雷

巨人传

哥白尼

“日心说”

5、文艺复兴历史意义:

(1)积极:

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启蒙运动打下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精湛的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宝库;

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性: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膨胀,乃至导致社会混乱。

(二)欧洲宗教改革(16~17世纪)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

②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③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使天主教会与人们矛盾的加深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①导火线:

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②开始标志:

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③改革主张:

A。

认为信仰上帝就可得救,不是靠善行来赎罪。

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反映了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符合新兴资产阶级进行原始积累的需要。

B。

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客观上具有反封建的作用。

C。

君主拥有上帝授予的权利,权力高于教皇——使德意志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④影响:

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形成三足鼎立的宗教格局;

3、加尔文宗教改革

①改革主张:

“信仰得救”、“先定论”(他的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②改革影响:

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加尔文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4、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性质:

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反封建教会的政治斗争。

作用:

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八、理性之光-----启蒙运动(17~18世纪)

1、兴起原因①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②封建专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提出反对专制制度的要求;

③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的依据。

2、运动基本概况:

兴起于英国,高潮在法国,德意志完成总结。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见下

国家

人物

代表作

主要观点

评价

英国

霍布斯

利维坦

人们按契约建立国家

给法国启蒙思想家们以启迪

洛克

分权学说,赞成君主立宪制

法国

伏尔泰

哲学通信

路易十国时代

①主张君主立宪制;

②倡导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否定天主教会。

①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②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巨大影响。

孟德

斯鸠

《论法的精神》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核心是权利相互的“制约和平衡”。

其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卢梭

《社会契约论》

①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②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德意志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①认为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

②主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

③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应该理性判断,独立思考。

①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

②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3、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性质和意义(简单运用)

(1)核心内容:

“理性主义”(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即科学方法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

(2)具体内容:

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博爱、法治等思想,反对专制王权和等级制度,反对教权主义。

(3)性质:

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欧洲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4)意义:

①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②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③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④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

⑤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

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同:

时代背景相同;

都反对封建主义的束缚;

异:

涉及领域:

前者属于文艺领域,后者属于宗教领域;

社会层面:

前者限于规则或社会的上层;

后者包括贵族、平民。

5、启蒙思想与文艺复兴异同

(1)同:

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

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

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2)异:

①背景上:

前者发生在14-16世纪资萌芽时期;

后者发生在17-18世纪资进一步发展时期。

②进程上:

兴起时的国家不同;

中心不同。

③内容上:

前者是人文主义,主要反对天主教神学思想。

后者是理性主义,把主要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并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④方式上:

借助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更直接、更全面、更系统地反封建。

⑤影响上:

后者的思想解放作用更大,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⑥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是文的重要成果,而启则是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

6、中国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与启蒙运动对比

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

欧洲的启蒙运动

政治条件

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束缚。

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思想条件

明清之际理学和心学成为官方哲学,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使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

性质

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运动

地位

没有成为当时思想的主流思想

是17、18世纪欧洲的主流思想

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影响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

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对后来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起了鼓舞作用。

八、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文学、书画及戏曲艺术

(一)科技

1、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1)造纸术:

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④纸的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

唐朝:

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北宋: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3世纪后传入朝鲜、欧洲。

④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还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火药:

唐:

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战争。

五代、宋:

广泛应用。

如火炮、火箭、突火枪等。

③14世纪:

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了重要作用,。

(4)指南针:

战国:

司南。

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13世纪:

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5)整体意义:

①对中国:

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②对世界:

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

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效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

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2、天文学

①战国:

《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两汉:

西汉留下世界最早对太阳黑子的记录;

东汉张衡:

发明水运浑象仪,地动仪早欧洲1700多年。

③元朝:

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

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早欧洲300多年。

(历法夏朝《夏小正》、商朝《殷历》)

3、数学

东汉:

《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十进位值制,中国最早使用。

②算筹及算盘的使用

南朝:

祖冲之圆周率点后第七位,比世界早1000年。

4、农学:

农学著作——①《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②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

③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④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不仅达到传统农学顶峰,还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5、医学:

①《黄帝内径》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提出病理学说,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②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临床学)的基础。

③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6、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和16-18世纪没能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1)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

①统一是历史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中国确立封建制度,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封建国家在科技发明中起了相当重要的组织和支持作用。

③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科技发展。

④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建了古代文化,并能不断吸取外来先进文化提高自己。

⑤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⑥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⑦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

⑧政府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

(2)16~18世纪没能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封建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

②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压制手工业发展,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③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窒息学术空气,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当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中国封建统治者又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

⑤重人伦、轻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