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4449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七、参考文献

摘要:

首先简要介绍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产生背景,然后重点介绍了OFDM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框图,对OFDM的性能做了详细的描述,其中主要介绍了OFDM的优点和缺点。

本文还主要介绍了OFDM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最后将与其它载波调制方式做了详细的比较。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OFDM),原理,特点,发展,应用

1.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

移动通信可以说从无线电通信发明之日就产生了。

1897年M.G马可尼所完成的无线通信试验就是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进行的,距离为18海里。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

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OFDM)技术。

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长途漫游,只能是一种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

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多种制式,我国主要采用的是TACS。

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不能提供自动漫游等。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

主要采用的是数字的时分多址(TDMA)技术和码分多址(CDMA)技术。

全球主要有GSM和CDMA两种体制。

GSM技术标准时欧洲提出的,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使用这一标准。

我国移动通信也主要是GSM体制,比如中国移动的135到139手机,中国联通的130到132都是GSM手机。

目前使用GSM的用户国占内市场的97%。

CDMA是美国高通公司提出的标准,目前在美国、韩国等国家使用。

联通公司见年开始大规模发展。

主要业务是语音,其主要特性是提供数字化的话音业务及低速数据业务。

它克服了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弱点,话音质量、保密性能得到大的提高,并可进行省内、省际漫游。

第二代移动通信替代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完成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但由于第二代采用不同的制式,移动通信标准不统一,用户只能在同一制式覆盖的范围内进行漫游,因而无法进行全球漫游,由于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带宽有限,限制了数据业务的应用,也无法实现高速率的业务如移动的多媒体业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

与从前以模拟技术为代表的第一代和目前正在使用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3G将有更宽的带宽,其传输速度最低为384K,最高为2M,带宽可达5MHz以上。

目前全球有三大标准,分别是欧洲提出的WCDMA、美国提出的CDMA2000和我国提出的TD-SCDMA。

不仅能传输话音,还能传输数据,从而提供快捷、方便的无线应用,如无线接入Internet。

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多媒体服务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另个主要特点。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能将高速移动接入和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服务结合起来,提高无线频率利用效率。

提供包括卫星在内的全球覆盖并实现有线和无线以及不同无线网络之间业务的无线连接。

满足多媒体业务的要求,从而为用户提供更经济、内容更丰富的无线通信服务。

但第三代移动通信是基于地面、标准不同的区域性通信系统。

虽然第三代移动通信可以比现有传输率快上千倍,但是未来仍无法满足多媒体的通信需求。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提供便是希望能满足提供更大的频宽需求,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尚不能达到的在覆盖、质量、造价上支持的高速数据高分辨率多媒体服务的需要。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状况如表1-1所示。

1.OFDM的主要优点

(1)OFDM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或窄带干扰。

在单载波系统中,单个衰落或干扰能够导致整个通信联络失败,但是在多载波系统中,仅仅有很小一部分载波会受到干扰。

对这些子信道还可以采用纠错码来进行纠错。

(2)通过各子载波的联合编码,可具有很强的抗衰落能力。

OFDM技术本身已经利用了信道的频率分集,如果衰落不是特别严重,就可以通过将各个信道联合编码,则可以使系统性能得到提高。

表1-1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状况

(3)可以有效地对抗信号波形间的干扰,适用于多经环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数据传输。

当信道中因为多径传输而出现频率选择性衰落时,只有落在频带凹陷处的子载波以及其携带的信息受影响,其他的子载波未受损害,因此系统总的误码率性能要好得多。

(4)高的频谱利用率,这点在目前频谱资源稀缺的无线环境中非常重要。

当子载波个数很大时,系统的频谱利用率趋于2Baud/Hz。

(5)在窄带带宽下也能够发出大量的数据。

OFDM技术能同时分开至少1000个数字信号,而且在干扰的信号周围可以安全运行的能力将直接威胁到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始流行的CDMA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态势,正式由于具有了这种特殊的信号“穿透能力”使得OFDM技术深受欧洲通信营运商以及手机生产商的喜爱和欢迎,例如加利福尼亚Cisco系统公司、纽约Flarion工学院以及朗讯工学院等开始使用,在加拿大WFLAN工学院也开始使用这项技术。

(6)基于DFT的OFDM有快速算法,而且算法的复杂度可以由DSP的发展来弥补。

(7)简化了均衡器设计,或者根本不需要均衡器,且数据传速率可调。

(8)OFDM还采用了功率控制和自适应调制相协调的工作方式。

信道好的时候,发射功率不变,可以增强调制方式(如64QAM),或者在低调制方式(如QPSK)时降低发射功率。

功率控制与自适应调制要取得平衡。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发射台,去过他有良好的信道,在发射功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使用较高的调制方案去64QAM;

如果功率减小,调制方案也就可以相应降低,使用QPSK方式等。

正是因为OFDM具有如此显著的优点,OFDM可以应用于速率高于10Mb/s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然而在宽带无线接入领域一些公司开发的技术虽然都基于OFDM,但有各自的特色,形成一些专利技术。

如VectorOFDM(VOFDM),WidebandOFDM(WOFDM),flashOFDM等。

2.OFDM主要的不足之处

(1)对频率偏移、定时和相位噪声比较敏感,容易带来衰耗。

传输的非线性会造成互调失真(IMD),此时信号具有较高的噪声电平,信噪比一般不会太高,失步和多普勒平移所造成的频率偏移是信道间失去正交特性,仅仅1%的频偏就会造成信噪比下降30db。

所以精确定时和减少频偏对OFDM尤为重要。

如果做不到这点,OFDM的正交性将无法保证,必须引起各子载波之间的相互干扰和ISI。

(2)峰值与平均值比较相对大,这个比值增大和降低射频放大器的功率效率。

而且由于输出信号的峰均比(PAR)高,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输出信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所以对放大器的线性要求较高。

(3)OFDM自适应跳频技术会相应增加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复杂度。

多径信道中,速率为1Gb/s的信号的频响特性每15cm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信号的频率刷新速度要比15cm的移动速率快很多,一般情况下终端每移动5cm刷新一次就足够了。

比如终端以每小时60Km的速度移动,刷新速率就是大约330次/s。

当终端移动速率每小时高于30Km时,自适应跳频就不是很适合了。

当信道变化太快,跳频速度跟不上时,用随机跳频代替自适应跳频。

(4)引入的保护间隔降低了信道利用率。

添加循环前缀技术利用的是离散线性系统原理中的一个概念。

我们知道,在连续时间域,两个时域信号的卷积就等于这两个信号频域形式的乘积。

但是,在这离散时域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成立的,除非使用无限大的样值点N或者知道一个卷积信号时周期性的(在该情况下,信号可以被圆周卷积)。

因为只能使用有效的样值点N,所以只能利用循环前缀使OFDM信息码在我们感兴趣的时间区内呈现周期性。

循环前缀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消除码间干扰。

我们要求循环前缀的值比信道内存更大一些。

多径信号引起先发信息码字的滞后到达而影响当前信息码字,从而产生码间干扰。

但是,事实上,码间干扰仅仅会干扰当前新号码的循环前缀。

因此,使用适当大小的循环前缀就能够使OFDM技术消除码间干扰。

众所周知,可靠性的提高势必会带来有效性的降低。

所以保护间隔就形成了OFDM的另外一个缺点—信道利用率低。

(5)对系统中的非线性问题敏感。

在基于DFT的OFDM系统中,所有调制器的输出都自动的联合加在一起,然后这个合并后的信号被放大。

使得基于DFT的OFDM系统对放大器的非线性敏感,因为合并后的信号具有类似于高斯噪声的幅度特性。

这在OFDM系统中将引起相邻信道之间的干扰,破坏其正交性。

3.OFDM的主要技术难点

OFDM技术的主要技术难点是系统中的频率和事件同步,基于导频符号辅助的信道估计,峰平比问题和多普勒频偏的影响以及基于OFDM、多载波技术的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址方案的研究。

1.3OFDM系统发展历史

OFDM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Chang发表了关于带限信号合成进行多信道传输论文,其中阐述了把消息在线性带限信道中,无通道间干扰(ICI)和符号间干扰(ISI)并行传输的基本原理。

之后,Saltzberg对这种处理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设计一个有效的并行处理系统的目的应该在于减少相邻信道间的串话,而不在于完善单个信道,因为减小串话失真更为重要。

”这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在几年之后所形成的数字基带处理技术中得到了证明。

1971年Weistin和Ebert对OFDM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将DFT技术引入OFDM中,进行基带调制和调解。

他们的工作不在于“完善单个信道”,而是引入更加有效的处理技术,避免了使用大量子载波振荡器。

并且为了减少ISI和ICI,他们在OFDM符号间加入了防卫间隔以及时域升余弦窗函数。

但是他们的系统子载波在弥散信道环境下不能保持完善的正交性。

1980年Peled和Ruiz对OFDM技术做出了另一个重要贡献,即把循环前缀(CP)或称循环扩展引入OFDM以解决正交性问题他们在防卫间隔中加入的是OFDM符号的循环扩展,而不是使用空白防卫间隔,从而有效地模仿了循环卷积信道,当CP大于信道冲激响应时间(即信道的最大延迟扩展S)时,就能够保证弥散信道中子载波信道的正交性。

虽然加入CP也同时带来了能量损失,但是相比于其所获得的几乎是零的ICI,还是值得的。

近几年来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技术的法杖解决了大量复杂运算和高速存储的问题,促进了OFDM的实用化。

目前,OFDM已为多种数字无线通信的标准所采纳,如欧洲的数字音频广播DAB、数字视频广播DVB2T,以及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等。

OFDM在蜂窝移动通信中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而从1993年开始兴起了OFDM与CDMA相结合的研究,OFDM也被应用于有限环境的各种高速PSTN接入用以抗脉冲干扰、防止串话,如ADSL,HDSL,VDSL等,当OFDM应用于有线时,通常被称为DMT,即离散多音频。

第四代移动通信(4G)中系统的速度可以达到10~20Mb/s,最高可以达到100Mb/s。

能够实现全球无缝漫游。

未来的移动通信业务将从话音发展到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因此,对服务质量和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宽带在移动通信中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有效地利用宝贵的频率资源,以满足高速率,大容量的业务需求。

无线信道(特别是陆地移动信道)由于地面情况的复杂性,发射的信号往往是经过多条路到达接收端,即产生多径效应。

从而造成接受信号相互重叠,产生信号符号间相互干扰,致使接收端判断错误,严重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这种特征为信号传输的弥散性。

特别是当信号的传输速率较高是更是如此。

这是因为当信号的周期很短而信号传输速率又非常高时,在接收端信号符号重叠的程度将进一步加深,从而信号的干扰就更加严重。

从另一角度看,当信号符号的传输速率较高时,信号带宽较宽,当信号带宽接近和超过信道相干带宽是,信道的时间弥散性将对接受信号造成频率选择性衰落。

多径效应造成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码间干扰,使得接收端正确解调困难。

严重时,单靠增加发射功率提高接收端的信噪比并不能降低误码率,而OFDM(OrthogonaiFrequencyDivisionMultipi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目前进行无线高速数据传输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克服多径效应的最有效的方法。

2.1OFDM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框图

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它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调制技术。

每个OFDM符号是多个经过调制的子载波信号之和,其中每个子载波的调制方式可以选择相移键控(PSK)或者正交幅度调制(QAM)。

如果用N表示子信道的数据符号,fc是载波频率,则从

开始的OFDM符号可以表示为

在很多文献中,经常采用如下所示的复等效基带信号来描述OFDM的输出信号:

其中,是(2-2)的实部和虚部分别对应于OFDM符号的同相和正交分量,在实际中可以分别与相应的余弦分量相乘,构成最终的子信道信号和合成的OFDM符号。

从频域角度上看,OFDM符号的频谱实际上可以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奈奎斯特准则。

参考图2-1可见,部分重叠的子载波排列可以大大提高频谱效率。

若对式(2-2)中定义的复等效基带信号s(t)进行T/N的速率进行采样,即t=kT/N,可得到:

式(2-3)中,s(k)即为

的IDFT运算。

在接收端,为了恢复出原始的数据符号

可以对s(K)进行DFT变换,得到: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OFDM系统的调制解调可以分别利用IDFT和DFT来实现。

通过N点的ODFT运算,将频域数据符号

变换为时域数据符号s(k),经过载波调制之后,发送到信道中。

在接收端,将接收信号进行相干解调,然后将基带信号进行N点DFT运算,即可获得发送的数据符号

1.峰值平均功率

由于OFDM信号在时域上位N个正交子载波信号的叠加,当着N个信号恰好都以峰值出现并将相加时,OFDM信号也产生最大峰值,该峰值功率是平均功率的N倍。

这样,为了不失真地传输这些高峰均值比的OFDM信号,对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功率放大器和A/D变换器的线性度要求较高,且发送功率较低。

解决方法一般有下述三种途径:

(1)信号失真技术采用峰值修剪技术和峰值窗口去除技术,使峰值振幅值简单地非线性去除;

(2)采用编码方法将峰值功率控制和信道编码结合起来,愿用合适的编码和解码方法,以避免出现较大的峰值信号;

(3)采用扰码技术,对所产生OFDM信号的相位重新设置,使互相关性为0,这样可以减少OFDM的PAPR。

这里所采用的典型方法为PTS(PartialTransmitSequence)和SLM(SelectiveMapping)。

2.同步

与其它数字通信系统一样,OFDM系统需要可靠的同步技术,包括

定时同步、频率同步和相位同步,其中频率同步对系统的影响最大。

移动无线信道存在时变性,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无线信号和频率偏移,这会使OFDM系统子载波间的正交性遭到破坏,使子信道间的信号相互干扰,因此频率同步是OFDM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不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在接收端进行FFT变换前,必须对频率偏差进行估计和补偿。

可采用循环前缀方法对频率进行估计,即通过在时城内吧OFDM符号的后面部分插入到该符号的开始部分,形成循环前缀。

利用这一特性,可将信号延迟后与原信号进行相关运算,这样循环前缀的相关输出就可以用来估计频率偏差。

3.信道编码和交织

为了抗无线衰落信道中的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通常采用信道编码和交织技术。

OFDM系统本身具有利用信道分集特性的能力,一般的信道特性已被OFDM调整方式所利用,可以在子载波间进行编码,形成编码的OFDM(COFDM),OFDM技术和信道编码、频率时间交织结合起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其编码可以采用各种码(如分组码和卷积码)。

4.训练序列/导频及信道估计技术

接收端使用差分检测时不需要信道估计,但仍需要一些导频信号提供初始的相位参考,差分检测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和导频的数量,但却损失了信噪比。

尤其是在OFDM系统中,导频信号是时频二维的,为了提高估计的精度和系统复杂度的折衰。

导频信号之间的间隔取决于相干时间和相干带宽,在时域上,导频间隔应小于相干时间。

在频域上,导频间隔应小于相干带宽。

实际应用中,导频的模式的设计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广播

OFDM在数字广播电视系统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数字音频广播(DAB)标准是一个正式使用OFDM的标准。

另外,当前国际上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传输系统中采用的调制技术就包括OFDM技术,欧洲HDTV传输系统已经采用COFDM(codedOFDM:

编码OFDM)技术。

它具有很高的频谱利用率,可以进一步提高抗干扰能力,满足电视系统的传输要求。

选择OFDM作为数字音频广播和数字视频广播(DVB)的主要原因在于:

OFDM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多径时延扩展问题。

因此不难看出,OFDM技术良好的性能使得它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欧洲的DAB系统使用的OFDM调制技术其试验系统已在运行,很快吸引了大量听众。

它明显的改善了移动中接受无线广播的效果,用于DAB的成套芯片的开发工作正在一项欧洲发展项目中进行,它将使OFDM接收机的价格大大降低,其市场前景非常好看。

2.无线局域网

大家知道,HiperLNA/2物理层应用了OFDM和链路自适应技术,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采用面向连接、集中资源控制的TDMA/TDD方式和无线ATM技术,最高速率达54Mbps,实际应用最低也能保持在20Mbps左右。

另外,IEEE802.11无线局域网工作于ISM免许可证频段,分别在5.8GHz和2.4GHz两个频段定义了采用OFDM技术的IEEE802.11a和IEEE802.11g标准,其最高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到54Mbps。

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发了融合。

一些4G及3.5G的关键技术,如OFDM技术、MIMO技术、智能天线和软件无线电等,开始应用到无线区域网中,以提升WLAN的性能。

如802.11a和802.11g采用OFDM调制技术,提高了传输速率,增加了网络吞吐量。

802.11n计划采用MIMO与OFDM相结合,使传输速率成倍提高。

另外,天线技术及传输技术,使得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距离大大增加,可以达到几公里(并且能够保障100Mbps的传输速率)。

而对今后要开展的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多媒体业务来说,最高为54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还远远不够。

为了进一步提升无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实现有线与无线局域网的无缝结合,IEEE成立了IEEE802.11n工作小组,以制定一项新的高速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802.11n计划将WLAN的传输速率从802.1a和802.11g的54Mbps增加至108Mbps以上,最高速率可达320Mbps,成为802.11b/a/g之后的另一场重头戏。

和以往的802.11标准不同,802.11n协议为双频工作模式(包含2.4GHz和5.8GHz两个工作频段)。

这样802.11n保证了与以往的802.11a/b/g标准兼容。

3.宽带无线接入

OFDM技术适用于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不仅应用于无线局域网,还在宽带无线接入(BAW)中得到应用。

IEEE802.16工作组专门负责BWA方面的技术工作,它已经开发了一个2GHz~11GHzBWA的标准——IEEE802.16a,物理层就采用了OFDM技术。

该标准不仅是新一代的无线接入技术,而且对未来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BWA领域,一些公司开发的技术虽然都基于OFDM,但有各自的特色,形成一些专利技术,如Cisco和Iospan公司的VectorOFDM(VOFDM)、Wi-LAN公司的WidebandOFDM(WOFDM)、Flarion公司的flash-OFDM。

其中,VOFDM由Cisco公司支持,WOFDM则由Wi-LAN公司提出,构成了基于两个组织的OFDM两大阵营:

宽带无线Internet论坛(BWIF)和OFDM论坛,它们力图使自己的OFDM模式成为标准。

其中由WI-LAN公司倡导的OFDM论坛,有50多个成员,其中由如Breezecom、starrt-upBeamReachNetworks和Nokia等参加,主要是协调提交到IEEE的OFDM提案。

而宽带Internet论坛(BWIF)则是在Cisco倡导下,由IEEE工业标准技术组织IEEE-ISTO成立的,其主要目标是提供低成本快带无线接入技术,号召采用基于VOFDM的标准作为解决方案。

不同的无线载波调制方式有不同的特性。

这些特性决定了在不同距离上传输不同数据量的能力。

以下提及的载波调制方式已被运用到各种无线技术中,正交频分复用与他们相比的区别分别为:

1.固定频率

在一个特定的频段范围(通常非常窄)内传播信号的方式。

通过此方式传输的信号通常要求高功率的信号发射器并且获得使用许可。

如果遇到较强的干扰,信道内或者附近的固定频率发射器将受到影响。

对于许可证的要求就是为了减少相邻的系统在使用相同的信道时产生的干扰。

2.跳频扩频

使用被发射器和接收器都知晓的伪随机序列,在很多频率信道内快速跳变以发射无线电信号。

FHSS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一旦信号在某信道中受阻,它将迅速再下一跳中重新发送信号。

3.直接序列扩频

在设备的特定的发射频率内以广播形式发射信号。

用户数据在空间传送之前,先附加“扩频码”,实现扩频传输。

接收器在解调制的过程中将干扰剔除。

在去除扩频码、提取有效信号时,噪声信号同时剔除。

4.正交频分复用

同时在多个子载波频率上以广播形式发射信号。

每个子载波的带宽都很窄,可以承载高速数据信号。

OFDM适用于严酷的信道条件。

由于OFDM具有较高的复杂度,有很多方式来抗干扰。

对窄带干扰的抗干扰能力也不错,因为大量的正交的子载波和与DSSS相似的信道编码机制。

6.1本论文总结

无线通信的不可靠性的主要是由无线衰落信道的时变性和多径传播所引起的,如何有效地对抗无线信道的这些传输缺陷是实现未来高速无线通信的必要条件。

对于无线衰落信道而言,提高通信质量或减小误码率都是十分困难的。

在AWGN信道中,通过采用适当的编码调制方案,仅仅增加1到2个dB的信噪比就可以有效地把误码率降低到一个数量级。

而要在多径衰落信道中达到同样的效果,信噪比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同时,又因为这种信噪比的提高不能通过提高发射功率或额外增加信号带宽来获得,因此对于无线衰落信道来说,需要采用其他技术和方法来对抗衰落。

OFDM能够很好的对抗频率选择衰落和窄带干扰,是一种可以有效地对抗信号波形间干扰的高速传输技术,是第三代以后的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

本论文简要介绍了OFDM的基本原理和几项关键技术,包括有效降低PAPR的技术,信道估计技术和同步技术,其中对同步技术又进一步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同步技术中又细分为载波同步,符号同步和采样同步。

文章最后简要介绍了OFDM在现代通信中的一些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