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4322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O一六年一月

前言

“十三五”是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期。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交通运输发展必须坚持以“四个全面”为统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先行官”要求,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

标准化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技术性基础工作,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在服务、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统筹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改革,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标准化水平,制定本规划。

规划编制以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为指导,依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按照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明确了“十三五”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了管理制度机制建设、强制性标准制修订、推荐性标准制修订、标准国际化、标准实施、计量体系建设、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八个方面主要任务,指导“十三五”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深入贯彻国家和行业标准化工作战略部署,在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面促进了交通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

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成立了交通运输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交通运输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统筹协调衔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标准和重大事项。

构建了26个覆盖交通运输主要领域的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凝聚了一大批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才队伍。

制定了较为全面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领域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为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技术标准体系,发布了综合交通运输、交通物流、信息化、工程建设、道路运输、城市客运等重点标准体系。

在高速铁路、公路工程、水运工程、城市客运、运输服务、邮政快递、安全应急、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大急需标准的制修订,现行有效标准达到3200余项,满足了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质量保障体系得到加强。

在工程建设资质管理、项目审查、质量监督、工程验收等环节,通过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工程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手段,强化了现行有效标准实施。

发布了重点监督管理产品目录,连续多年对道路沥青、公路护栏、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设备、北斗导航车载终端等重点产品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

成立了国家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国家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和国家船舶舱容积计量站等,初步形成了行业计量量传溯源体系。

标准国际化工作得到推进。

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标准化活动,主持制定国际标准20余项。

组织编译出版110余本交通运输标准规范外文版,并在海外工程项目中使用,推进了交通运输标准“走出去”。

组织编译出版《国外道路最新技术与标准规范译丛》,为国内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规范提供了重要样本。

但是,与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和行业发展需求相比,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对行业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

二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标准总量、质量尚不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综合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急需加快。

三是标准实施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四是标准化人才队伍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经费保障有待落实。

(二)形势要求。

“十三五”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重要时期,也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迫切需要紧贴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从促进行业提质增效升级出发,充分发挥市场主体活力,聚焦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发挥标准化的技术性基础作用。

——深化交通运输改革,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发挥好标准的规制作用,推动创新发展,依据标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管理方式从重审批转向重规章、重标准。

推动建立统一市场体系,保障公平竞争,需要发挥好标准的杠杆作用,健全协调配套、开放透明的标准体系,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

——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需要发挥好标准的衔接作用,推动协调发展,通过标准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深度应用,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推进安全生产和节能环保,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需要发挥好标准的门槛作用,推动绿色发展,在规划、建设、运营、养护等环节严把准入关,推动标准升级,有效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水平。

——促进交通运输质量发展,推动转型升级,需要发挥好标准的支撑作用,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开放发展,夯实标准、计量、认证和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提升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

——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保障经济发展和百姓出行,需要发挥好标准的引领作用,推动共享发展,以标准优化运力结构,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延伸服务链条,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和运行效率。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总体要求,以满足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为主线,统筹推进标准、计量、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完善政策制度,优化技术体系,强化实施监督,夯实质量基础,提升国际化水平,充分发挥标准化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基本原则。

改革引领。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政府在强制性、基础性、公益性标准中的主体作用;更多地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强化社会监督,创新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突出重点。

找准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运输服务、工程建设与养护、信息化、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满足行业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

系统推进。

加强标准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协调衔接,推动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提高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能力建设,全面提升行业标准化发展的整体效益。

开放融合。

拓展交通运输标准化发展的国际视野,深化对外合作与交流。

接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

着力推动特色优势领域技术和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国际影响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适应交通运输发展需要的标准化体系(体系框架见下图),标准化理念深入普及,标准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能力显著提高,标准化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参与度与影响力明显提升,标准化对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标准化制度机制。

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标准制修订、实施监督和保障机制更加完善。

——标准制修订。

完成强制性标准梳理工作,在工程建设、安全应急、节能环保方面,完成重点强制性标准制修订60余项;完善基础通用、与强制性标准相配套的推荐性标准,在综合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运输服务、工程建设与养护、信息化、节能环保等领域,完成重点推荐性标准制修订800余项。

——计量体系。

在动态测量、远程测试、无损检测、多参数集成测试等量传溯源方法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完成公路、水运计量技术规范60余项,部门最高计量标准取得授权的数量30余项。

——质量监督。

完成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修订工作。

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相关机制更加完善,制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40余项。

——标准化基础能力。

形成政府、企业、学会协会、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建、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平台和工作格局。

三、重点任务

(一)管理制度机制建设。

研究制定标准化管理、实施监督及评估办法,完善标准制修订程序,建立标准审查责任制,规范标准化工作各环节管理。

强化对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考核管理。

探索建立标准化成果奖励制度,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成标准化信息平台,实现标准制修订过程的在线管理和信息共享,提高标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

建立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

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公益类推荐性标准文本。

加强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制定地方标准。

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推动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培育和发展。

选择智能交通产业联盟、公路学会等具有法人资格和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社会团体开展团体标准示范试点,探索团体标准制修订程序,及与国家、行业标准的衔接。

支持交通运输企业实质性参与国内外标准化工作。

鼓励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推进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

(二)强制性标准制修订。

组织开展现有强制性标准的梳理,对不再适用的予以废止,对不宜强制的转化为推荐性标准,对需要上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适时转化。

强制性标准应严格限定在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本要求的范围内,具有充分的法律法规依据,技术内容与安全、健康和环保直接相关,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能够保证强制执行效果。

工程质量强制性标准。

制定公铁并行及交叉设施、公铁两用桥梁和隧道等综合交通运输复合通道相关工程技术标准。

制修订铁路工程、公路路线、水运工程地基等设计规范和公路工程、水运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制定工程耐久性设计及施工强制要求,修订高速铁路验收技术规范。

安全应急强制性标准。

制定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列标准,制定铁路、公路、水运等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安全设计标准。

制修订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以及道路、内河、港口危险货物的包装、装卸、运输等技术要求,修订液化气、石油化工码头安全作业规程。

修订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导助航标志、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航行警告等标准。

制定内河船型尺度标准。

制修订船员职业安全与健康相关标准,以及潜水员、水上救生员安全作业规程相关标准。

适时修订邮政业安全生产设施设备配置和快递安全生产操作相关安全标准。

节能环保强制性标准。

制修订铁路声屏障、环境保护设计等标准,修订公路环境保护设计、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标准规范,制修订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制修订港口码头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等节能标准。

推动修订船舶防污染等标准。

(三)推荐性标准制修订。

加强综合交通运输、安全应急、运输服务、工程建设与养护、信息化和节能环保领域的推荐性标准制修订,支撑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

推荐性标准主要包括基础通用,与强制性标准相配套的国家推荐性标准,以及能够满足行业重要产品、工程技术、服务和管理需求的行业推荐性标准。

综合交通运输领域。

着力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领域,涉及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协调衔接和共同使用的标准制修订,主要包括综合客货运枢纽、旅客联程运输、货物多式联运、载运工具及换装设备、综合运输统计与评价等方面。

重点领域一:

综合交通运输

综合客货运枢纽:

术语,通用技术要求,服务功能与规范,分类分级,导向标识标线,安全应急通用规则,换乘区域设施设备配置要求,转运设施设备配置要求等。

旅客联程运输:

行李包裹事故代码,站名代码共享规则,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质量要求,客票及行李票样,电子客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