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综合开发项目计划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4310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综合开发项目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药材综合开发项目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药材综合开发项目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药材综合开发项目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药材综合开发项目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材综合开发项目计划书.docx

《中药材综合开发项目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综合开发项目计划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材综合开发项目计划书.docx

中药材综合开发项目计划书

山西省道地中药材综合开发计划书

 

 

 

山西一品生态有限公司

2013.9.1

 

1总论1

2公司的基本情况6

3精深产品加工和拟建规模9

4物料需求10

5厂址及建厂条件11

6工程设计方案12

7生产组织与劳动定员20

8节约能源与合理利用能源20

9环境保护22

10劳动安全卫生24

11消防27

12项目实施进度29

13财务计算与经济分析评价29

14结论与建议30

1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名称:

山西省道地中药材综合开发项目

建设单位:

山西一品生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辛太和

1.1,2项目背景:

   一.  山西中药材的自然优势

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性明显。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地形地貌复杂,山区面积广大,昼夜温差大,且同一区域内海拔高度差异大,药材资源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相互交错。

北部适宜种植黄芪、台党参、款冬花等品种,中南部适宜种植潞党参、黄芩、连翘、柴胡、远志、山药、山茱萸等品种。

我省以灰钙土、黄绵土、砂壤土等为主的土壤适宜多种药材生长。

降水量较少,加之降雨季节较为集中,雨季同期,尤其适宜以根茎入药的道地药材品种。

这些自然条件对我省中药材生产发展极为有利。

据中药材资源调查统计,山西中药材的种类、储量、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处于全国前列。

目前探明的中药材种类有1116种,其中植物药953种,动物药133种,矿物药30种,占全国《中药材汇编》收载中药材数量的25%,有30多种中药材被列入道地药材,多个品种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甚至决定全国药市行情。

山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气爽。

春季干旱多

水,夏季雨量适中,秋季凉风清朗,冬季少雪多旱。

无霜期为150-180天。

年平均气温8.7度,炎夏最高36.4度,冬季最低-23.2度。

全年日光充足,太阳辐射总量为116-118千克/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2400-2700小时。

降水量年均500-560毫米左右,基本满足农、林、牧用水需求及生长需要。

年平均湿度55.6%。

冻土11月下旬,次年3月解冻,最大冻土层107厘米。

地质资源

山西地质资源丰富。

林业、药材、煤炭、及各类山果的黄金地段,土质是红砂壤土,富含植物生长必须的物质元素。

矿物药资源丰富。

有石膏、耐火土、矿泉水等30余种。

其中榆次矿泉水经国土资源部太原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各类指标均达到GB8537-87饮用水标准要求。

药用树木有:

核桃、山楂树、山桃树、杏树等。

药用植物有黄苓、黄芪、柴胡、党参、野参、枸杞、地黄、沙参、甘草、白芍、猪苓、连翘、知母、黄柏、穿地龙、五味子等1116种。

药用动物133种。

主要有金钱豹、麝、褐马鸡等,均属国家保护动物。

资源量大、品质优,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山西是传统中药材主产区,大宗中药材道地品种连翘,黄苓、黄芪、柴胡、党参等年产量分别占该品种全国总产量的50%、40%、30%、25%和20%以上。

同时,引进的品种也已形成规模优势,其中地黄和远志产量分别约占全国产量的50%和40%,规模优势明显。

由于大部分药材产区海拔较高,相对隔离,病虫害发生轻,农业环境资源污染轻,而且,药材产区畜牧业较发达,有机肥源充足,产出药材品质好、药用成分含量高,“绿色”无公害药材优势明显。

如浑源黄芪总皂苷含量最高能达到0.38%,超过药典规定标准的9.5倍;再如陵川党参,身粗条长,质厚味纯,含糖量5.9%以上,皂甙1.32%以上,党参浸出物56.2%以上,都远远超出药典规定指标。

此外,中药材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不论自然条件、生产方式还是劳动费用支出,生产成本都具备比较优势。

综合以上因素,我省中药材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二、山西中药材发展的政策支持优势

山西省政府2001年向国家科技部申报了中药材种植项目。

山西省政府2013将中药材崛起工程作为一项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了《中药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道地大宗药材产业化开发为突破,以培育中药材龙头企业、发展中介组织和加强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2134”中药材产业发展工程,即到“十二五”末,建设20个道地中药材基地县;扶持100个带动能力强的中药材示范合作社;支持30个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中药材龙头企业;建设400万亩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把山西打造成一流的国家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基地。

依托山西道地中药材品种优势和野生资源丰富、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重点发展黄芪、党参、黄芩、连翘、远志、地黄、山药、柴胡、款冬花、山茱萸等10个重点品种的种植以及连翘、沙棘、山桃、山杏、野酸枣(仁)、猪苓、甘草、知母、苦参等品种的野生抚育,建设太行山、太岳山、晋南边山岳陵、恒山四大优势产区,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400万亩,产量40万吨,产值50亿元。

山西中药材发展的政策支持优势,给全省药农提供了药材种植、加工、经销的坚实保证,并确立了山西中药生长的三大优势:

(1)、有优质药材需要的自然条件,充足的光照、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中药材成分的积累,保证了质量和品质。

(2)、山坡丘陵面积广大、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有利于根茎类药材的种植发展。

(3)、山区多、资源丰富、品类多,药质高。

中药材因受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生长上无使用化肥、农药,有着生长绿色中药材的土壤、水质及气候,无环境污染,结合全国退耕还林、还草、还药的大好局面,扩大中草药种植规模化、规范化有很大的开发前景和生态效益。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建设中药材“GAP”的必要性主要在于山西是我国传统中药材的主产区,具有几千年的自然生长和种植历史,很多品种驰名中外。

由于质优量大而覆盖全国国药市场。

并长期销往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地区。

  我省中药材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我省中药材龙头企业少、规模小,特色品种少,对中药材产业的拉动作用有限。

目前全省年加工量不足中药材年产量的15%,年销售收入仅占全国中医药行业总销售收入不足2%,利润仅占1%。

缺乏龙头企业的支撑,没有拳头特色品种,山西产的大部分药材只能以原料出售,附加值低,这是制约中药产业整体效益发挥的主要症结。

二是中药材生产布局分散、基地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影响了中型交易市场或集散中心,我省药材销售缺乏主动性,不仅增加了营销成本,也降低了以质论价的话语权。

  国家发改委推动的“现代中药产业化”工程,中药标准提取物产业化是重点支持项目,鼓励开发源于中药的以国内、国际市场为目标市场的提取物,以带动解决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质量控制能力的提高,引导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将400多味“药用植物提取物颗粒”以05116310号列入目录中,充分体现了中药提取物的技术含量高和市场影响大等特性。

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与环境对立情况加重,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大,易产生抗药性,而中药天然药物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纯化合物新药开发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使植物提取物和复方药物的开发成为新的选择:

“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成为时尚,使天然植物药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医疗保健的良好选择。

中药材种植比传统粮食种植亩收益翻1倍左右,目前已成为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产业。

据统计,中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在我省一些主产县如陵川县、浑源县、和顺县、安泽县等比例已高达50%以上。

如陵川县六泉乡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0%,人均药材收入200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

山西晋中的中药材种植有传统历史,山区乡农村多,资源丰富,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核桃种植,晋中全市每年以10万亩建设扩张,农民套种玉米严重损害了该项林业富民项目。

大力推广林下间作中药材既能保护核桃富民项目,又能在幼树生长期间保障农民增收。

还能促进生态平衡,是一项一举多羸的富民工程,非常有必要推广。

2.公司的基本情况

山西一品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是“山西和丰集团公司”的分公司,主营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目前,由于中药材在医疗保健和医疗方面的急需与供不应求,价位逐年回升,为此,公司决定借此东风利用公司自有基地340亩,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在榆次、祁县、运城万荣、吕梁房山、临汾蒲县等地发展8个合作社,建设100万亩的山西道地药材基地,打造品牌优势,把一品生态创建成全省中药材的聚散地和“GAP”基地。

开辟山西第一家中药材市场,并热诚欢迎有志同仁投资合作,为尽快建成规范化种植栽培,回收加工和国贸市场接轨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材产业基地,为中华魁宝中药材之大业而奋斗,在中药材种植上严格按国家中药材“GAP”标准生产。

现在以种植山西道地药材:

黄芪、黄芩、甘草、党参、柴胡等,带动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促进山西中药材走向国内、国际市场。

现在与国内外顶尖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合作,建设国际一流,山西最先进的现代化中药材精深加工基地,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力争进入资本市场。

2.2发展思路

1、国家药品管理局2002年3月18日发布了第32号令,即从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条例规定,引起各省、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但由于长期的种植杂乱,品质不规,管理无序而造成的市场混乱,伪劣难分等不良现象,所以我们要依据国家(GAP)和(GOP)的标准化要求把中药材种植分散、质量不规、市场不到位等问题以及品种退化、农药超标、采收混杂等现象重新改变局面。

从生产这个源头抓起,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加强规范化管理,才能出档次,创品牌,在市场树标帜,以此推动中药材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应用最先进的现代化加工技术,进行中药材精深加工,以特优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模式,在山西省内选择最佳生态区域,重点发展黄芪、黄芩、甘草、连翘、党参、远志、地黄、山药、柴胡、款冬花、山茱萸等十大道地品种。

打造100万亩标准化中药材基地。

2.3 发展目标

以建设山西最大规模加工企业为目标,年产值10个亿。

同时通过对原材料的需求,带动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用5-10年建设100万亩的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

公司寻找与国内外顶尖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合作,按股份形式共同投资建设加工企业,以最先进的技术进行精深加工,打造“晋药精品”。

2.4 生产关键技术

 采用最先进的持续逆流提取生产线,进行提取物加工,还要进行中药新药、中药保健品等领域特色产品的“精”、“深”研究开发,打造“晋药精品”。

2.5 保障措施

原材料保障:

公司用现代化科技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GAP规范种植。

建立以国家行业标准,进行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严格按照体系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中药材原材料产品优质合格。

技术保障: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

建设5万亩育种、育苗基地充分满足100万亩基地的种植需求。

与科研院校合作对种植生产环节进行规范和系统培训,对土壤检测改良以及农药残留严格控制确保药材品质合格。

生产保障:

基地按照自愿、民主管理、盈利返还的原则,大力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做到统一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统一进行技术指导,产品认证;统一回收优质产品。

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纽带作用。

公司加强、完善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对市县两级中药材技术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加快技术人员的知识步伐,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3精深产品加工和拟建规模

3.1精深产品加工

黄芩苷

黄芩苷是从黄芩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具有、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并且具有较强抗癌反应等生理效能。

在临床医学已占有重要地位。

黄芩苷还能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因此既可用于医药,也可用于化妆品,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