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规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2174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规程文档格式.docx

《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规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规程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规程文档格式.docx

由于装运在敞蓬货车上的钢管可能与车帮接触,应提供边缘保护。

如车帮不平整,则还应在车帮与边缘垫柱之间放置垫块,垫块应禁锢在垫柱上。

为了防止钢管与车身或车身突起部分的接触,支承条应有足够的厚度。

一般情况下,支承条的厚度不应小于2in(50mm),宽度不应小于4in(l00

mm)。

当钢管规格≤6in浮动装载;

钢管规格≥20in,除浮动装载以外的其他装载方式时,要求使用厚2in(5Omm),宽6in(l5Omm)的支承条。

在使用支承条时,所有支承条应处在同一水平面内以使单个支承条不过量承载。

对于规格在6⅝in至l6in(不包括l6in)的钢管,中间支承条与端部支承条应处在一个最大水平误差为½

in的平面内;

对于规格在≥16in的钢管或D/t(直径/厚度比)≥50的任何钢管,中间支承条与端部支承条应处在一个最大水平误差为¼

in的平面内。

用来垫平的垫块应固定在支承条上。

4.3隔条

如钢管采用非压缝式装载,则应使用水平隔条。

隔条的数量和宽度应符合对支承条的应力要求,而且隔条应放在底部支承条的上方。

对于单边或双边悬垂载荷,不论其D/t的大小,在外伸悬垂部分均应使用隔条,并将外伸部位用钢带捆绑。

4.4装卸设备

当使用吊钩来吊运钢管时,应防止吊钩造成管端损伤,且要在接触区域(斜面处)加衬缓冲材料(例如:

非金属材料,如橡胶;

或金属材料,如铝,但不包括黄铜、铜、青铜及任何铜合金)。

吊钩应有足够的宽度和深度,并适应钢管内部的曲率。

除非管端已有适宜的管端保护器,其余的均应在钢管的吊钩上垫衬弹性材料,以保护管端。

起吊过程应避免冲击载荷过大,而造成管体和管端出现局部凹坑和失圆。

当钢管在吊装过程中有可能晃动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选择不损伤钢管表面的吊具,防止钢管表面损伤。

使用叉车装运时,叉头应是圆形或适当加上垫衬,以减小对钢管的损伤。

4.5管端保护(敞篷货车)

如钢管管端与车厢端部的距离小于5ft(l.5m)时,为了防止钢管管端与车厢端板接触,应放置厚度至少为lin(25mm)的粗制木板,并将木板与车厢端板固定在一起。

车厢内衬木制端板是一种适宜的管端保护方法。

装载时,车厢端板与钢管管端应至少留有lft(0.3m)的空间,以利于装卸。

4.6捆扎与拴系

为减小装载物的位移及对钢管的损伤。

应使用钢带对所有的钢管或对钢管的特定部位进行捆扎,捆扎带宽度至少为lin(25mm)。

为了防止钢管从捆扎束中滑出,应使用足够数量的捆扎带在适当位置进行捆扎,而且捆扎带还应适当拉紧。

在货车行使时为防止捆扎带松开或断裂,应确保使用捆扎的扁带的宽度至少为lin(25mm);

当使用钢绳或链条捆扎时,钢绳或链条与钢管的接触处应加适宜的垫衬。

4.7检查

根据预先装卸通知,采购方的检查人员有权对装卸设施和过程进行检查。

3.7.1装货

装货时发现钢管已被损伤应停止装车;

如果在车上发现被损伤的钢管,承运人不仅应在货单上注明,而且还应在被损伤的钢管上标明为运输前损伤。

3.7.2卸货

如钢管在运输期间或卸货期间损伤,应立即告知承运人和(或)制造商,并作适当标记,放置一边等候进一步检查、分析和处置。

4载荷应力(适用于D/t>50的钢管)

为了减小D/t>50的钢管出现纵向疲劳损伤的几率,应考虑钢管在运输期间所受的静态力和动态力。

如适用时,可通过使用一个1.5的g系数计算预期的周期应力的大小。

4.1静载荷应力

静载荷应力бs用下式计算:

美国惯用单位制单位:

бs=0.2.√D.(nl)/B.D/t.in(D/2t)

国际单位制单位:

бs=9.05×

10-4√D.(nl)/B.D/t.In(D/2t)

式中:

n―堆积载荷系数,即堆放装载钢管的层数,无论使用隔条或压缝式装载;

L-单根钢管最大长度,ft(mm);

B-支承条的有效数量,其尺寸应满足3.2的要求;

D-规定的钢管外径,in(mm);

t-规定的钢管壁厚,in(mm);

In(D/2t)-D/2t的自然对数值。

4.2最大静载荷应力

对于钢级≤X52的钢管,静载荷应力бs不应超过规定最小屈服强度(SMYS)的0.4倍。

对于钢级≥X52的钢管,静载荷应力бs不应超过规定最小抗拉强度(UTS)的0.3倍。

4.3静载荷应力的解法

图1是获取该方程系数的图表(方程式系数确定图见附图1)。

图中公式K1√D.D/t.In(D/2t)中:

K1(美国惯用单位制单位)=0.2

K1(国际单位制单位)=0.04

用于钢管规格≥16in的不同壁厚钢管均在本推荐的实用规程的范畴之内。

图2是用于通常获得的K2nL/B系数用于应力计算的图表。

K2(美国惯用单位制单位)=1

K2(国际单位制单位)=3.28

为使用图2,沿着横坐标找到由图1中取得的K1√D.D/t.In(D/2t)值。

该值同nL/B曲线焦点的纵坐标代表所计算的静载荷应力。

注:

在对最普通的情况绘出K2nL/B曲线时,可以插入中间的K2nL/B值。

曲线中未列出的任何值,可以由4.2节中的公式来计算。

图2中水平线表示在使用1.5的g系数疲劳条件下允许的最大静载荷应力。

这些值应小于规定最小屈服强度(SMYS)的0.4倍或者最小抗拉强度(UTS)的0.3倍。

如果钢管所承受的静载荷应力超过了对应钢级的最大允许值,则应增加支承条数量或降低堆垛高度。

对于钢级>X60的钢管,使用X60钢管所允许的最大静载荷应力。

4.4支承条

单节车厢所使用扁平支承条的最少数量由4.3节和4.4节中允许承受的最大静载荷应力决定。

如果所计算的静载荷应力бs≥(B一l)/B乘以最大静载荷应力,则应添置支承条或在端部支承条放置楔块。

作为一种替代方法可以使用在轮廓上接触钢管最少30°

夹角支承条。

如果使用这种轮廓外形垫块,可以减少所要求的数量到不少于按照上述要求所计算的扁平支承条数量的一半。

作为替代扁平支承条的方法可以在支承条与钢管接触处挖一圆槽,该圆槽至少包30°

圆心角所对应的钢管底部圆弧。

如果使用这种带圆槽的支承条,其数量可比所需扁平支承条的数量少,但不得少于扁平支承条计算数目的一半。

用于计算扁平支承条最少数量的一种替代方法是使用下式,式中бsmax是4·

3节中的最大静载荷应力。

B的小数值必须始终四舍五人到就近的整数上。

美国惯用单位制单位:

0.2nLD3/2In(D/2t)

B=―――――――――

(бsmax)t

9.05×

10-4nLD3/2In(D/2t)

B=――――――――――――

4.5支承条的放置

为了提供均匀的载荷分布,支承条应围绕管垛的中心大致对称地放置。

管端与端部支承条的距离如表1所示。

表1管端与端部支承条的距离

钢管规格

最小距离

最大距离

<

16

1.5倍外径

5ft(1.5m)

16-30(含30)

6ft(1.8m)

>30

4ft(1.2m)

6双向悬垂装载

在长度≥52fR(l5.8m)的车厢上双向悬垂装载时,由于悬出部分超出了4·

6节的规定,使用扁平支承条的数量为4·

1节至4·

5节确定的限制承受最大应力的支承条数量的1·

4倍。

如端部支承条带有圆槽或用楔块固定,支承条的数量可以减少到一半。

在长度≥52ft(l5.8m)的车厢上双向悬垂装载时,端部支承条的位置应尽可能地靠近车厢端部,且距管端的距离至多为18ft(5.5m),其余支承条应均匀放置。

бs―静载荷应力psi(MPa);

n―堆垛载荷系数;

L-钢管长度,ft(mm);

B-支承条有效数量;

D-钢管直径,in(mm);

t-壁厚,in(mm);

最大允许疲劳应力为屈服强度的0.4倍或抗拉强度的0.3倍(取较小值)。

这假定是1.5的“g”系数。

静载荷应力计算图表见附图2

 

编制:

审批:

日期:

API管线钢管国内运输防护规程

RFJ12-2008

为确保本厂生产的APISpec5L/5CT钢管在运输中,采用规定的装载方法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钢管产品出现管端损伤、磨损或碰伤及纵向疲劳裂纹等不必要的坏损,特依据国内SY/T6577.1-2003《管线钢管运输第1部分铁路运输》和SY/T6577.2-2003《管线钢管运输第2部分内陆及海上船舶运输》等标准,并参考美国APISpec5L1-2002第6版《管线钢管铁路运输的推荐实用规程》等标准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按供货合同要求,由本厂负责承运的,且符合下列条件的钢管产品:

公式K1√D.D/t.In(D/2t)中:

用于通常获得的K2nL/B系数用于应力计算。

取得的K1√D.D/t.In(D/2t)值,该值同nL/B曲线焦点的纵坐标代表所计算的静载荷应力。

水平线表示在使用1.5的g系数疲劳条件下允许的最大静载荷应力。

小李,你好!

该规程草拟完毕,有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或专业技术方面有误请进行更正或增、删。

规程中标红处的“方程式系数确定图见附图1和静载荷应力计算图表见附图2”的两个图表不好画,则请将两个表复印,做为附件附在该规程后面。

请给《管线钢管国内运输防护规程》规定编号、编审批等填上。

同时,将该不符合项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另,有做好的资料可先发过来一部分,好让小卢先行翻译以争取时间。

商榷!

胡永科

2007.04.14

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NFGG-JL-8.5.2/3-01编号:

5/9

Nonconformity/ConcernDescription(AARNO:

1):

见审核员不符合项描述部分。

报告人:

肇勇日期:

2007-3-14

不符合项原因分析:

销售科业务员对APISpec5L-13章“管子装载”的规定要求执行不规范。

在管子运输中虽然依据国内相关标准规定采取了防护措施(在管子两端放置塑料封盖;

管体用捆扎带捆牢并用支承条垫衬),但没有按照Spec5L规范要求编制“含有载荷图的相关规定”。

实施人:

日期:

2007-3-20

纠正措施:

1、组织销售科业务员进行APISpec5L规范和《产品防护控制程序》相关内容的培训学习,进一步理解、明确产品运输过程中的防护控制要求,并保留培训记录。

2、依据APISpec5L-13章“管子装载”的规定要求编制《管线钢管国内运输防护规程(内含“载荷图”),并受控下发执行。

3、由业务人员作出承诺,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责任部门负责人:

2007-3-25

此纠正措施应于2007年3月30日前完成。

批准人:

2007-3-25

防止再次发生的预防措施:

1、提高销售人员对严格执行APISpec5L规范的认识,管子运输的防护职责明确落实到人,工作规范化。

2、由销售科长定期对管子装运时的防护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结果及相关证据:

1、对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的记录(附件1)

2、业务员的承诺书(附件2)

3、《管线钢管国内运输防护规程》(附件3)

4、文件发放记录(附件4)

2007-3-30

跟踪验证意见:

有关措施经过验证实施有效。

管理者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