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复习课 课时练习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复习课 课时练习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复习课 课时练习含答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有些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质量增加而不变质,后者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浓盐酸生石灰B.熟石灰苛性钠C.浓硫酸火碱D.生石灰熟石灰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H+、SO42-、Cl-B.NH4+、K+、OH-、NO3-
C.H+、Ba2+、SO42-、NO3-D.Fe3+、H+、SO42-、Cl-
12.如图所示的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钡溶液,当开关闭合后,不断加入稀硫酸,观察小灯泡发生的现象是
A.逐渐变暗
B.逐渐变暗,直至熄灭
C.逐渐变暗,直至熄灭,最后又逐渐变亮
D.逐渐变亮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X
Y
Z
①
SO3
KOH溶液
石灰水
②
Mg(OH)2
Cu(NO3)2溶液
稀硝酸
③
AgNO3溶液
Zn
CaCl2溶液
④
Fe2O3
稀硫酸
CO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为改善空气质量,让津城天更蓝,今年我市将推动重点行业脱硫治理等任务的实施.脱硫过程中可用NaOH溶液、Na2SO3溶液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
①2NaOH+SO2═Na2SO3+H2O②Na2SO3+SO2+H2O═2NaHSO3
③NaHSO3+NaOH═Na2SO3+H2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5.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的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所示。
基于证据推理不正确的是
A.根据pH减小且低于7的事实,可以判断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B.该反应大约在60s时恰好完全反应
C.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是否为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所导致,还需要通过实验证明
D.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还可以通过检测反应物的消失或新物质的生成来进行验证
16.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
下图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A.稀NaOH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
B.稀盐酸、石蕊溶液、稀NaOH溶液
C.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
D.稀盐酸、酚酞溶液、稀NaOH溶液
17.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放热
18.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硫酸钠、空气
B.红磷、碳酸钙、冰水混合物
C.黄铜、苏打、牛奶
D.氢气、石油、熟石灰
19.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 )
A.铁和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20.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
溶液变红,
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
B.若只有
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
C.若
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
D.若
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21.莲藕最适宜在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
某池塘土壤的pH=6,莲藕长势较差,在施用某农家肥后生长很好。
这说明该农家肥的pH
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判断
22.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O3-Fe3+Na+OH-B.K+SO42-Na+NO3-
C.Cl-K+SO42-Ba2+D.Ca2+Cl-CO32-Na+
23.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
A.浓硫酸B.苛性钠固体C.浓盐酸D.碳酸钠晶体
24.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D.常温下,pH<7的溶液
25.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
A.红色
B.蓝色
C.无色
D.紫色
26.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点表示此时液体为纯净物
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
27.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NO3HClNa2SO4B.NaNO3NaClCuSO4
C.CaCl2Na2SO4Na2CO3D.NaOHBaCl2NaSO4
28.在只含有NH4+、Na+、Cl-、SO42-的溶液中能存在的离子是
A.OH-B.Ba2+C.Ag+D.NO3-
29.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B.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C.该图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该反应实质是Na+和Cl-结合生成NaCl
30.在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Cu2+、NO3-、SO42-
B.Na+、H+、CO32-、NO3-
C.Ba2+、NH4+、OH-、SO42-
D.Ba2+、K+、NO3-、OH-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C
【解析】
【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种类不变,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是该物质与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A不正确;
B.通过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故B不正确;
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
D.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和酸,非金属氧化物和碱都能生成盐和水。
2.B
试题分析:
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Ba2,则x应要与NH4+、Ba2+共存且为阴离子;
而CO32-、SO42-不能与Ba2+共存,排出A、C;
K+为阳离子,不符合,选B
考点:
物质和离子共存。
3.C
A选项浓硫酸由于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
B选项氯化钠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变化不大;
C选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小;
D选项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
故答案选择C
常见酸碱盐的性质
4.B
【解析】可根据各物质的成分及化学性质,对比用途进行分析比较,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解:
A、镁燃烧发出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照明弹。
正确;
B、铁锈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反应原理为:
2Fe2O3+3H2SO4═Fe2(SO4)3+3H2O;
不正确;
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可以用来做燃料。
正确。
故选B。
点睛: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
5.C
【解析】根据题意,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
A.硝酸钾不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
B.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与氧化铁均属于金属氧化物,故B错误;
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且碳酸钙属于盐,故C正确;
D.氢氧化钾能与稀盐酸反应,属于碱,与氢氧化钠类别相同,故D错误;
6.C
A.
B.
C.
,可以共存。
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7.B
【解析】A、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错误;
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正确;
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
D、胃酸过多即胃液酸性过强,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不能过多摄入,错误。
8.D
【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可以鉴别,正确;
B、硬水与肥皂水混合能生成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C、硬铝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大,互相刻划,纯铝上会留有痕迹,可以鉴别,正确;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遇酚酞溶液都变红,无法鉴别,错误。
故选D。
在进行物质鉴别时,所选择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应出现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把欲鉴别的物质区分开来。
9.A
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A正确.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则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错误;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均为10,不属于同种元素,C错误;
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D错误。
判断推理
10.C
A.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溶液的质量变小,也不变质,生石灰敞口放置时,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且变质,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敞口放置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增加且变质,苛性钠即氢氧化钠,敞口放置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且变质,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时,吸收空气中的水质量增加但不变质,火碱即氢氧化钠,敞口放置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且变质,符合题意;
D.生石灰敞口放置时,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加且变质;
熟石灰熟石灰敞口放置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增加且变质,不符合题意。
11.A
【解析】A.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并且没有有色离子,故A正确;
B.因NH4+、OH-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因Ba2+、SO4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因Fe3+溶液为黄色,故D正确。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共存的;
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
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
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
12.C
溶液中导电微粒是自由移动的离子,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钡溶液,当开关闭合后,不断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逐渐减少,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小,会观察到逐渐变暗,直至熄灭;
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不断增多,导电能力增强,最后又逐渐变亮。
13.A
①SO3能与KOH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SO3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故选项正确;
②Mg(OH)2难溶于水,不能与Cu(NO3)2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③AgNO3溶液能与锌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故选项错误;
④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与一氧化碳在常温下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①③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Z反应。
故选A。
14.C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根据化合价规则,可以求出化合物中某种元素的化合物;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知物质具有的性质。
②Na2SO3+SO2+H2O═2NaHSO3,是由三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
亚硫酸钠在此反应中可以循环使用,故B说法正确;
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有(+1)+(+1)+x+(﹣2)×
3=0,解得x=+4,故C说法错误;
①2NaOH+SO2═Na2SO3+H2O,说明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D说法正确。
15.B
A、根据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以判断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该反应大约在50至60s之间时,pH=7,恰好完全反应,60s时pH小于7,算过量,符合题意;
C、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也可能导致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D、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还可以通过检测反应物的消失或新物质的生成来进行验证,不符合题意。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检测反应物的消失或新物质的生成来进行验证。
16.C
由第二步烧杯中液体变为红色可知,①中试剂为碱NaOH溶液,②中为酚酞;
加上试剂③后溶液变为无色,证明了碱被消化掉,故可判断③是稀盐酸,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熟记内容即可解决
17.B
烧碱和纯碱分别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俗称。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A不正确;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B正确;
C、烧碱和纯碱分别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俗称,两者分别属于碱类、盐类,故C不正确;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D不正确。
碱是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是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8.A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A、氮气属于单质;
硫酸钠属于盐;
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红磷属于单质,碳酸钙属于盐;
冰水,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不正确;
C、黄铜属于合金,是混合物;
苏打属于盐;
牛奶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
D、氢气属于单质;
石油属于混合物;
熟石灰属于碱,故D不正确。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19.C
根据反应前后溶液组成的改变,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的大小关系。
A、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故B不正确;
C、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属于复分解反应,由于生成了沉淀,则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C正确。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反应,故D不正确;
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溶液质量的变化,明确物质间的反应、溶解物质的质量与所析出物质的质量的差值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当析出质量大于所溶解质量时,所得溶液质量会小于反应前溶液。
20.D
A、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硫酸铜和稀硫酸不能是酚酞变色,所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B、盐酸与硫酸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气体,所以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氢氧化钡与硫酸铜、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沉淀,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所以反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不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21.A
莲藕最适宜在弱碱性即pH稍大于7的土壤中生长,池塘土壤的pH=6呈酸性,而施用某农家肥后生长很好,根据酸碱相互中和的性质,说明所施农家肥的为碱性。
A.pH>7呈碱性,符合分析的要求,故可选;
B.pH<7呈酸性,不能把酸性的土壤改变为碱性,故不选;
C.pH=7呈中性,不能改变土壤的酸性,只是降低土壤的酸度.故不选:
D.根据酸碱中和规律可以确定,故不选;
故选A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22.B
Fe3+和OH-会反应产生沉淀,SO42-和Ba2+会反应产生沉淀;
Ca2+和CO32-会反应生成沉淀。
故选B.
离子的共存
23.B
A.浓硫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吸水而质量增加,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苛性钠固体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
C.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因挥发质量减少;
D.碳酸钠晶体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分解反应,失去结晶水,而质量减少;
选B
24.D
A、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B、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如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但二氧化碳不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常温下,pH<7的溶液,一定显酸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5.A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在反应中,参与反应的NaOH质量>HCl质量,故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溶液呈现红色。
26.C
A.由起点可知,是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中,错误;
B.B点表示此时液体是氯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错误;
C.A点时的溶液pH>7,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正确;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氢,和氯化钠,错误。
27.A
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黄色,故选项错误;
C、Na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BaCl2、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NaOH中的氢氧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28.D
【解析】A、OH-与溶液中的NH4+结合放出氨气,OH-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错误;
B、Ba2+与溶液中的SO42-结合生成硫酸钡的沉淀,Ba2+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错误;
C、Ag+与溶液中的Cl-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Ag+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错误;
D、NO3-与溶液中的离子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水,NO3-能在此溶液中存在,正确。
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29.B
由题中信息知,A.反应前后,溶液的pH变小。
故A错误。
B.氢氧化钠过剩,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故B正确。
C.该图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没有恰好完全反应。
故C错误。
D.该反应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的含义。
30.D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呈蓝色,故错误;
B、H+、CO32-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C、Ba2+与SO42-能结合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
且不存在有色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