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 1文档格式.docx
《数学教案 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 1文档格式.docx(1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
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行操练。
具体表现如下:
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探索中,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统计的学习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认识复式统计图,并从图中尽可能多次获取信息。
4.学生在从事专题性的活动时,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各单元内容及前后联系
单元
主要内容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数
与
代
第二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应用
▲运用百分数的意义和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五年级下册:
▲百分数的意义
▲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百分数的简单应用
▲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第四单元
比的认识
▲比的意义
▲比的化简
▲比的应用
二年级上册:
▲除法的意义
五年级上册:
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六年级下册:
▲正比例及其应用
▲反比例及其应用
▲比例尺
空
间
图
形
第一单元
圆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第一学段: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初步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初步认识
▲周长和面积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四年级下: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认识
五年级上: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
五年级下: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
▲圆锥的体积
第三单元
图形的变换
▲图形的变换
▲图案设计
▲数学欣赏
三年级下册:
▲认识轴对称、平移、旋转
四年级上:
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
▲从三个方向观察由5个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观察范围的变化
▲三个方向观察物体及由4个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四年级下册: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
第五单元统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简单的统计活动
▲数据统计的过程
▲统计表
▲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
四年级上册:
▲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六、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建议课时
圆的认识
(一)
5
圆的认识
(二)
欣赏与设计
圆的周长
3
数学阅读:
圆周率的历史
圆的面积
练习一
2
机动
1
百分数应用
(一)
百分数应用
(二)
百分数应用(三)
百分数应用(四)
练习二、机动
图案设计
1
数学欣赏
整理与复习
(一)
2
数学与体育
比赛场次、起跑线、营养配餐
4~5
生活中的比(比的意义)
比的化简
4
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
练习三和机动
第五单元
统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练习四
整理与复习
(二)
3
生活中的数
数据世界、数字的用处、正负数
(一)、正负数
(二)
6~8
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
搭一搭(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观察的范围
看图找关系
足球场内的声音、成员之间的关系
2~3
总复习
6
六数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
教
内
容
安排课时
起始课、圆的认识
(一)、 圆的认识
(二)
欣赏与设计、圆的周长、数学阅读
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圆的面积、练习一、机动
百分数应用
(一)、百分数应用
(二)、百分数应用(四)
国庆放假
—
7
练习二 机动
8
图形的变换 图案设计 数学欣赏 机动
9
整理与复习
(一) 数学与体育:
比赛场次、起跑线
10
数学与体育、期中复习
11
期中考试
12
营养配餐、生活中的比(比的意义)
13
比的化简、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
14
练习三、机动
15
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机动
16
练习四 整理与复习
(二)
17
生活中的数:
数据世界、数字的用处、正负数
(一)
18
正负数
(二) 搭一搭 观察的范围
19
看图找关系:
足球场内的声音、成员之间的关系 机动
20
21
22
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圆的周长和面积
一.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常见的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圆和球形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P2~22.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扇形和扇形统计图,对称图形。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知道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工具画圆。
2.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3.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
四.本单元重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
求圆的周长与面积。
2.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π”的真正理解;
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3.教学关键:
能真正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一些主要的计算公式。
课题:
圆的认识
第1课时(总第1课时)
学材分析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画圆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生活经验,教师应把重点放在画圆上。
学习目标
1.在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掌握圆的特征。
2.在开放式画圆的情景中,会用圆规等工具画圆。
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探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特的合理性。
导学策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圆的模型、圆规、三角板、投影仪、投影片
导学流程设计:
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总结
师
预
设
学
生
活
动
教学过程:
一.圆的认识
1.生活中哪些地方可看到圆形?
与学过的图形比有什么不同?
(你觉得这些图形美吗?
)
二.展开
1.
讨论:
书中的三幅主题图,哪种方式较公平?
(并说说为什么第三种最公平?
2.
画圆的条件
你(自己)能想办法画一圆?
指名说说。
画圆有哪些方法?
画一个圆必备条件是什么?
3、半径、直径的认识
操作:
把圆对折、打开、任意换方向再对折;
描出折痕;
找一找折痕与折痕之间、折痕与圆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能说说这些折痕有什么特点?
(学生先独立做,当学生有交流欲望时,教师建议大家互相交流)
2.汇报:
(1)展示:
图形、折痕(师在黑板上贴一个大圆)
(2)发现:
(有些说出名称,随即让学生指一指)交点,也就是圆的中心点称圆心;
折痕这条线段称圆的直径;
圆心到圆上的线段称半径;
对折后两侧能完全重合。
(3)整理:
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圆的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怎样才是直径呢?
(一组判断)(给出圆上、圆内、圆外等名称)
得出“从圆心到圆上一点的线段”;
从圆心到这一点的线段是半径,到这一点呢?
……“任意一点”;
(要学生明白是圆上的一点)
(4)圆有几条半径?
它们的长度怎样?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你怎么知道的?
有几条直径你知道吗?
长度呢?
3.练习:
口答题(表格)
4.小结:
我们认识了圆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了它的特征,(练习:
哪些是圆?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都相等,画出圆。
怎么画?
5.画圆
(1)提供材料:
绕线图钉、两支笔、圆规等;
(2)画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出来的?
(小组交流,想出更多的画圆方法);
(3)展示:
(要求简练的语言、并演示)
描:
用圆形物体,描下它的轮廓,这就是圆。
绕线图钉:
与课开始时相同。
两支笔:
确定长度,转纸一周。
圆规:
一头定点、另一头(有铅芯或墨水的一头)旋转一周:
定r、定O、绕一周。
固定的尖点就是圆心,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
(每一种方法都能与圆的圆心、半径等建立联系)
(4)老师也介绍一种用带孔的尺,固定一个孔,另一头绕一周用圆规画半径为2厘米、直径为6厘米的圆各一个。
画的对吗?
一大一小,这由什么决定的?
(半径、直径)
两样半径2厘米,画在这里,有什么不同?
这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圆心)
(指出圆心的作用是确定位置、半径与直径的作用是确定圆的大小)
三、练习:
1、指出下列圆中哪条是半径哪条是直径?
2、任意画一个圆,并在这个圆中画一条半径和直径
四、总结
五、作业
学生汇报
同桌讨论
学生操作
六年级
学生练习画圆
教学反思
圆的知识的应用
第
2课时(总第2
课时)
解决实际问题
解释某些现象
学生知道圆的特点,但解释生活现象还不够灵活,重点应放在这。
1、进一步掌握圆的有关知识。
2、能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黑板、投影
一、复习
1、说说什么是直径、半径?
并在圆上指出半径、直径和圆心。
2、说说画图的步骤,并画一个圆?
二、展开
1、讨论:
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
用方的可以吗?
圆形有什么好处?
2、演示圆形和方形的运动痕迹。
3、小结:
正方形的中心点到边上各点的距离不全相等,这样的车轮滚动时不平稳。
而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车轮滚动时比较平稳。
4、想一想:
解释下列现象并说为什么。
可以上网查一查。
三、练习
a)
画一个指定半径的圆
b)
画一个圆心自定的圆
c)
在没有圆规的情况下,你能用哪些方法画圆?
四、
总结
五、
作业
学生交流
学生画圆练习
圆的认识2
第3课时(总第3
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特征.
2、使学生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直径的二分之一。
一、
用不同的方法找圆心,(课前让学生先在家里实践一下)
二、
圆是轴对称图形
1、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我们已学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什么是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各有几条?
2、圆是轴对称图形
(1)让学生按直径对折看是否重合?
(大小图形多折几个)得出了结论。
(2)直径是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三、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1)
让学生各自量一量自已所画的圆中的半径与直径各是多少?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
小结:
在同一圆中,所有的半径相等。
在同一圆中所有的直径相等。
同一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直径的二分之一。
练习
1、老师出题学生口答
2、填表
3、画圆的对称轴
六、
学生练习
学生写作业
课题
:
欣赏与设计
第4课时(总第4课时)
图案很美,学生能够喜欢。
学生对图案的绘制过程不是非常清楚。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
2、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的特点。
3、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1、看一看
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案组成的?
经过了哪些变化?
2、涂一涂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准备怎样涂?
涂出来会是什么样子?
3、展示交流
4、书中第2题方法同上
5、做一做
先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设计,再让学生说说设计方案。
最后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进行物品中和标志的设计。
6、总结
看一看
涂一涂
展示交流
做一做
圆的周长
5课时(总第
5课时)
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灵活地运用圆的周长公式。
学生对一些组合图形的周长概念比较模糊。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并介绍我国数学家对圆周率的研究史实,向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3.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圆形铁丝、圆的模型、画圆工具
一.引入
1.实践引题。
画圆,指出圆的周长。
如果第二个圆一周长度(周长)要求比刚才这个圆的周长大,画的时候该怎么办?
(半径变大,直径变大。
)圆周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2.揭示课题。
二.展开
1.按课本P11问题中的插图和讨论题,分4人小组进行讨论。
2.出示P11活动中铁丝围成的圆,求它的周长,有什么办法?
(绳子绕一周,量绳子;
铁丝剪断,化曲为直。
)
出示一个圆形,求它一周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
(引出在尺上滚动周长的方法。
)在滚时要注意什么?
(滚动时很容易原地打转,测量时容易有误差,所以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分组操作:
用滚动(将圆片拿起,放在尺上滚)或用绳子绕一周,测绳子长度的方法,分别测出直径是2㎝,3㎝,4㎝,5㎝的圆的周长,填表计算,观察直径与圆周长的关系。
(然后分小组汇报,由多组汇报都得到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让学生深刻体验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引出圆周率)
4.通过实验认识圆周率。
各组汇报测量结果,汇报观察结果。
经实验得出:
不管多大的圆,它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值是一个常数。
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
因此:
圆的周长=直径×
圆周率
C=πd或C=2πr
最后要向学生说明,大家实验结果不统一,是由于滚动时有磨擦力等因素干扰,无法很精确。
5.介绍数学家祖冲之,认识圆周率。
为了计算圆周率的更精确的值,数学家们花费了不知多少精力,终于得到了一个比一个更精确的近似值。
三.巩固
1.请生复述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2.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同桌互相编题给对方做,可以求周长也可以求直径,还可以求半径。
练一练
四.总结
五.作业
画圆,指出圆的周长。
4人小组进行讨论
分组操作
同桌互相编题给对方做,可以求周长也可以求直径,还可以求半径
圆周长公式的应用
第6课时(总第
6课时)
熟记公式。
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1.进一步理解掌握圆的周长的概念、圆的半径、直径、周长之间关系,熟记r=、d=2r、C=2πr、C=πd等公式。
2.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正确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