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同步测试第3单元 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课堂新坐标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同步测试第3单元 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新坐标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同步测试第3单元 综合检测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项,眩—炫。
D项,愦—匮。
【答案】 A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照片显示,这些驻阿美军身穿制服,手里挥舞着大麻,站在这种植物的旁边不识好歹地摆pose,显然没有把大麻这种毒品当一回事。
B.电影在对主人公品德刻画上返璞归真,透过他点点滴滴的爱、责任和对残疾人事业的激情,表现他用平凡的举动点燃残疾人心中的希望之火。
C.祖国的繁荣昌盛是56个民族大团结的结果,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我们要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的主题,同呼吸共命运,相依为命。
D.在这期间,前来我校咨询报名这个专业的学生和家长滔滔不绝,咨询、报名、参观的学生和家长让学校的接待老师忙的不可开交。
【解析】 A项,不识好歹:
不知好坏。
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可改为“不知羞耻”。
B项,返璞归真:
去掉外饰,还其本质。
比喻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C项,相依为命:
互相依靠着过日子。
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改为“休戚与共”。
D项,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
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改为“络绎不绝”。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学生的迷茫,不是因为没有目标,而是因为不知如何形成目标,而形成目标的关键是认识自己。
B.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现在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章士琪校长这次去北京收获颇大,他不仅学习参观了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改革经验,还游览了万里长城。
【解析】 B项,搭配不当。
“任务”不能是“问题”,可将“任务”或“的问题”删掉。
C项,成分残缺。
“大家都以为……,看到……”主语是“大家”,后面“使大家恍然大悟”缺少主语,可改为“大家才恍然大悟”。
D项,搭配不当。
不能说“参观经验”,可去掉“参观”。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艺术的审美中,客体是指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化的自然。
反过来,________,________。
离开了客体就无从说明主体的思维、感觉的发展,________。
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美,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又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需要。
________,再去创造新的美,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
①从创造美的对象到提高主体审美能力,
②也是主体的发展过程
③是客体的发展过程
④它又影响主体
⑤而离开了主体也无法说明客体的变化
⑥凭着它的丰富性才发展了人的感觉的丰富性
A.②④⑥⑤①③B.④⑥⑤①②③
C.④⑥⑤①③②D.⑤③①④②⑥
【解析】 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上分析。
比如第一、二个空格前探讨的客体,“反过来”可以看出应该探讨客体的其它方面的内容。
这样分析可以得到答案。
【答案】 C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0分)
汉家寨
张承志
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
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令人恐怖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声,或许还好受些。
三百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
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
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
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处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
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和北麓的蓝松嫩草判若两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
除开一种维吾尔语叫uga的毒草是碧绿色以外,岩石是酥碎的红石,土壤是淡红色的焦土。
山坳褶皱之间,风蚀的痕迹像刀割过一样清晰,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布满着正对太阳的一面山坡。
马在这种血一样的碎石中谨慎地选择着落蹄之地,我在曝晒中晕眩了,怔怔地觉得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
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
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
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
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
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
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我走进汉家寨时,已近日落时分。
太阳仍在肆虐,阳光射入眼帘时,一瞬间眼帘时,一瞬间觉得疼痛。
可是,那种将结束的白炽已经变了,汉家寨日落前的炫目白昼中已经有一种寒气存在。
几间破泥屋里,看来住着几户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
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又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
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
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
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动一下马匹了。
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
转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
一个是位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
他们痴痴盯着我。
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
老少两人都是汉人服饰;
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做汉家寨。
我想了想,指着一道戈壁问道:
——它通到哪里?
老人摇摇头。
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
我又指着另一道:
——这条路呢?
老人只微微摇了一下头,便不动了。
女孩还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
犹豫了一下,我费劲地指向最后一条戈壁滩。
太阳正向那里滑下,白炽得令人无法瞭望。
地平线上铁色熔成银色,闪烁着数不清的亮点。
我刚刚指着,还没有开口,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
我呆呆地举着手站在原地。
那小姑娘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
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
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儿的眼睛。
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
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
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张好一点的地图上找到。
《宋史·
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之语。
砦就是寨,是人坚守的地方。
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
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
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走过一个转弯处——我知道再也不会有和汉家寨重逢的日子了——我激动地勒转马缰。
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
那时的天山已经完全升起于北方,横挡住大陆,冰峰和干沟裸谷相映衬,向着我倾泻般伸延的,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吨铁石。
我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着我的长旅。
从那一日我永别了汉家寨。
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第三段写天山南麓环境恶劣,风蚀的痕迹像刀割过一样清晰,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B.“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形象地表现了汉家寨的地理位置、状貌和处境。
C.作者永别了汉家寨之后,无论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这可以看作是对前文三岔路口“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思考的回应。
D.本文通过人物形象传达出一些象征意义。
如在汉家寨所见的老汉,他象征着一种坚守,而他痴痴的眼神又传递出作者对汉家文化的反思。
E.本文语言通篇沉郁质朴,折射出西部广袤、苍凉、雄壮的地域特征,蕴含着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
【解析】 A项,“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是虚写;
C项,文中作者走进汉家寨的时候,看见三道巨大的戈壁滩觉得三个方向都像是“可怕的暗示”实际上暗示了人生面临各种选择的不确定性。
作者永别了汉家寨之后,“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是前文思路的延伸。
D项,象征意义理解错误;
E项,“庄重典雅”错。
【答案】 BC
7.作者描写了“铁色戈壁”的哪些特点?
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特点:
空寂、荒芜、悲凉、严峻、苍凉、广阔的情境,突出汉家寨生存环境的恶劣。
作用:
①为下文作铺垫;
②反衬汉家寨人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③烘托作者最后“遗憾”“悄然”“孤寂”离开,对“决绝的气概”“人的坚守”的认同的心境。
8.请简要解说文中的“坚守”包含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4分)
【解析】 注重分析文章描写的对象,比如汉家寨的人以及作者等包含的坚守精神各是什么等。
【答案】 ①汉家寨在大西北的“那块绝地里”坚守着生存。
②作者经历这次对汉家寨的造访后心中产生一种坚守的信念和品格。
9.这篇作品传递出的是一种“坚守”的信念。
你认同这种“坚守”吗?
请结合文中小女孩的形象谈谈你对“坚守”的看法。
(7分)
【答案】 (示例一)希望小女孩和老人一样,继续坚守祖先留给后人的家园,坚守汉家寨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艰苦的异域坚守着生存下去。
用这种坚守精神支撑着汉家寨,支撑着我们的民族,支撑着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
(她终有一天也会变成老者。
(示例二)汉家寨远离尘嚣,远离时代前进的步伐,也有其保守、封闭、不思进取的一面。
小女孩与老人的两次“摇头”“便不动”“突然钻进了泥屋”不同,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还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一直凝视着我”“她的眼睛黑亮”“一动不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我这个外人的好奇,因而我们可以期望小女孩应是未来世界的预言。
(二)课外阅读
一颗露珠里的草原
敕勒川
一望无际,嫩灵灵的绿铺展开去。
铺到天边,那绿就回过头,融到了天空的蓝里。
于是,天空的蔚蓝就又多了几分醉人的嫩绿。
又仿佛一个穿蓝衣服的人挽着一个穿绿衣服的人,并排坐着。
风吹过来,又吹过去,像是他们有一搭没一搭说出的话。
草们一浪一浪的,那是风走过后留下的脚印。
就这样,风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在草原上奔跑、散步、玩耍,有时候静静地躺着,有时候又顽皮地翻着跟头。
而在汹涌的绿色浪涛里,我认出了远去的那一棵草。
那棵草是我很久以前栽下的,为的是不让另一棵草太过孤单。
如今,它们在阳光下快乐地舞蹈,然后双双远走高飞。
若稍稍注意一下,就可以看到,在海一样的绿中,点缀着红色、黄色、蓝色、白色的花朵。
若那些花朵连成或小或大的一片,就是一条或小或大的船了,在绿色的海上荡漾着。
而太阳,就成了它们的帆,鼓满霞光,一点点升起,又一点点落下。
一条河仿佛哈达,被众草捧着。
河水清澈得像是由露珠们组成,一个孩子在河里嬉戏。
噢,他溅起了无数颗太阳。
一群羊远远地走过来,先是一点点白,后来就慢慢地大了起来,再后来就纷纷扬扬的了,使人疑心在这盛夏里,怎么就无端地落了一片雪。
而那牧人,骑着马,抱着套马杆,神情豪迈、肃穆,倒真像是传说中的雨雪之神。
傍晚时分,蒙古包上炊烟袅袅,仿佛一个人在蓝色的宣纸上唰的一下,写了一笔,随后那墨慢慢地洇了开去。
母亲的身影,牛粪火一样欢快的闪动着。
蒙古包里飘出奶茶的醇香、原汁原味的肉香、烈酒的浓香以及孩子们没有遮拦的嬉闹声。
在这些纯天然的味道和天籁般的声音里,人、狗、牛、羊、马匹和夕阳都深深的沉浸在辉煌的幸福里。
夕光还没有散尽,篝火就点起来了。
牛羊在圈里默默地咀嚼着什么,像一群老人在有滋有味的回忆着美好的时光。
远处的马打着响鼻,火光在它们的眼里跳荡着。
火光在所有人的眼里跳荡着。
“依——呀——嗨……”就有马头琴奇迹般响起,就有长调在琴声里把草原唱得彻底安静下来。
是的,一切都安静下来了。
除了一个人的心跳。
当一切都安静下来,青草的芬芳这才怯怯地漫过来,像一个探头探脑的孩子。
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已挂在了天空。
青草的芬芳仿佛借了月光的胆子,竟浓浓的汹涌起来。
一个人的梦在草香里也辽阔起来、纯净起来。
不知不觉,月光在草叶上凝成晶莹的一粒。
哦,真想在这世界上最洁净的房子里安居下来。
不知不觉,月光在草叶上凝成晶莹的无数粒,仿佛天上的星星,一下子落到了草原上。
哦,月亮,月亮是一粒最大的露珠。
肯定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在这露珠闪烁的草原降临。
熹微中,我从梦中醒来。
我蹲在一颗露珠面前,我久久地凝视着它。
透过这颗露珠,“我看见一匹马,一匹/枣红色的马。
它先是/亲了亲大地,然后和一条小河/亲亲热热说了一会儿话,它甚至/吻了吻太阳的红脸膛,马鬃/阳光一样垂向大地……//随后它奔跑起来,时间一样/奔跑起来……//——那是一匹闪电,缓缓地/牵出了一座草原……”
我久久地凝视着这颗露珠,我们心照不宣。
只有这颗露珠知道,我也是一颗露珠啊。
一颗露珠里的草原,又展开了鲜嫩的一天……
(选自《西部散文百家》)
10.作者描写傍晚的草原,突出了草原生活的哪些特点?
请结合文句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答案】 草原的生活温馨、欢快、幸福、纯朴、美好、宁静。
作者从视觉、嗅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描写了草原上的炊烟、母亲的身影、燃烧的篝火,茶香、肉香、酒香,孩子的嬉闹声、悠扬的马头琴声等草原特有的景象。
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写炊烟袅袅升起又四散开去和草原的一切都沉浸在幸福中的情景,突出傍晚时分草原生活的温馨美好。
1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6分)
(1)一个人的梦在草香里也辽阔起来、纯净起来。
(2)肯定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在这露珠闪烁的草原降临。
【答案】
(1)草原宁静的夜晚,人们闻着草香酣然入梦,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辽阔草原的怀抱中,人的心灵也变得开阔、纯净。
(2)夜深人睡,草原上一些美丽的景致人们是看不到的;
借此表现草原之美是人们无法穷尽的,需要不断去发现、认识。
12.文章在行文思路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分白天——傍晚——深夜——早晨四个层次展开对草原的描写。
或答“由嫩灵灵的草原到牧民生活,到月色下的草原,再到晨光熹微中的想象,选取典型的草原景物”也可。
好处:
①从不同角度突出草原不同时间的美丽,表达作者内心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②首尾呼应,以新的一天伊始收束全文,具有美好的象征意味。
13.结合文中对草原的描述,谈谈你对“一颗露珠里的草原”的理解。
【答案】 ①作者把自己比作一颗露珠,那么一颗露珠里的草原就是作者眼里的草原和心里的草原,表现出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与亲近。
②文中说月亮是一粒最大的露珠,那么一颗露珠里的草原就是指月光下的草原,它圣洁而美丽,表现出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与赞美。
③每一颗露珠都折射出草原的生机无限、鲜活无比,表现出作者对草原生活的美好祝愿。
④草原就像一颗露珠,它纯净、欢快、优美,表现了作者对草原风光、草原生活及草原人的热切歌颂。
三、语言表达(1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仿照画线句子以《春末杂谈》《古瓷器》为写作主体,写两句话。
学习散文,要学习散文抒发的思想情感:
学习《汉家寨》,就要体会张承志对戈璧滩汉家寨几间泥屋的尊崇与依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示例画线内容概括了散文《汉家寨》的作者抒发的思想内容,仿写时也要写出作者,然后概括出文章抒发的情感。
【答案】 (示例)学习《春末杂谈》,就是要学习鲁迅对封建统治者麻痹百姓的思想的揭露和批判;
学习《古瓷器》,就是要品味兰姆对现在生活的珍视和感悟。
15.提取下面新闻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
据悉,2012年国家科技奖将严格控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推荐指标数和评审指标数,适当调整奖励结构。
受理项目总数较往年减幅约为12%,其中科技进步奖减幅达25.1%,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受理项目数较往年有所增加,三大奖奖励结构进一步优化。
据了解,为提高奖励质量,今年的评审更注重科研成果的首创性、独创性,代表性论文论著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技术指标的先进性以及学术界认可度和行业影响力。
关键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先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国家科技奖严格控制几种奖项的推荐指标数和评审指标数,调整奖励结构,以此提高奖励质量。
然后抽取关键的词语,比如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等。
【答案】 (示例)国家科技奖 严控(控制)数量 调整(优化)结构 提高质量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2年8月,“佛山为美化市容下令驱逐乞丐!
”继广州天桥底筑水泥锥驱赶流浪汉、上海发布“乞讨排行榜”后,佛山出台“禁乞新规”再掀“乞丐潮”。
《标准》要求“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无人员乞讨、露宿”。
针对此种举措,众说纷纭。
请你对“佛山驱逐乞丐”这种做法表明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要求: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论证题目,可以先思考材料中的内容的优缺点或正误,然后分析这种现象对人生、社会的帮助或危害。
明确自己的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然后写出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等。
【答案】 (示例一)赞成。
我赞成佛山驱逐乞丐的作法。
城市中的乞讨行为,如同美玉上的瑕疵,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特别是以此为生的职业乞丐,不仅有损城市形象而且破坏了劳动创造生活的传统美德。
驱逐乞丐可以还市民一个清静的公共场所。
驱逐乞丐势在必行。
(示例二)反对。
我反对佛山驱逐乞丐的做法。
此种做法过于冷漠,难道乞丐就没有生存在城市的权力吗?
政府应该反思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乞丐,而不是采取强硬措施使之离开。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所在。
四、写作(5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1年,宫廷剧、穿越剧很多,《宫》《步步惊心》《美人心计》《武则天秘史》《唐宫美人天下》,直至2012年播出的《后宫甄嬛传》,类似题材一出接一出,尽管剧情“狗血”又虐心,历史错误层出不穷,但天马行空的想象深得年轻观众喜爱,收视率更是居高不下。
不过,记者获悉,在“限广令”后,广电总局欲出新限令,古装宫廷剧、穿越剧恐将告别卫视黄金档。
据悉,这次主要是“针对一哄而上的穿越和后宫题材在报批立项上进行限制,并未涉及播出层面”。
该知情人还列举一个细节,“因为穿越题材成灾,有部剧竟然讲部队一个士兵走路途中跌了个跟头,结果穿越到过去变成爷爷打日本兵了”。
读了以上的材料,请以“篡改”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
这是道命题作文,首先应从命题的含义入手。
“篡改”就是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历史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从词语含义看,很明显“篡改”这种行为要不得。
篡改的行为肯定会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在写文章的时候就应该讲清“篡改”如何要不得,又有怎样的危害。
联系现实,对历史篡改的事件,并不鲜见:
过去日本篡改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否定侵华战争,曲解历史,伤害中日人民的感情;
而今,穿越剧盛行,某些人为了利益,不负责任地胡乱改动历史,严重误导青少年的成长。
写记叙文,应该构建一个故事。
通过故事启人心智,写出“篡改”的荒谬,让人明白“篡改”不可胡来。
写议论文就应该分析篡改的成因、危害以及解决的办法,最后要提出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
【范文示例】
篡 改
李 源
当功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