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历史古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1390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安历史古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安历史古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安历史古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安历史古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安历史古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安历史古迹Word文档格式.docx

《福安历史古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安历史古迹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安历史古迹Word文档格式.docx

近年来随着狮峰寺声名远播,该寺不仅佛事盛行,香火鼎盛,慕名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观光游客不计其数。

童年时期曾在该寺修行过的当代高僧伯圆长老,现任大马佛教总会顾问以及湖滨精舍住持,系大马国家喻户晓的国宝级僧侣书法家,被誉为"

诗书画三绝"

,也是第一位受马来西亚国家画廊邀请举行大型书画个展的华人艺术家与宗教家。

现年90多高寿,住于马来西亚的湖滨精舍。

伯圆禅师的声名立望,所凝聚的佛缘人脉,也平添了狮峰寺的又一神奇的人文魅力!

灵霄塔

灵霄塔地处植被繁茂、景色秀美的福安市区南大门不到五公里的文笔山顶。

塔身坐西南朝东北,全部采用花岗岩石砌成,基座、柱础均雕刻有线条粗犷的倒莲花瓣纹。

是一座集史记价值、科学艺术价值和适用价值于一体的明代八面七层风水塔,登上塔顶即可俯视全城。

据福安县志记载,该塔系明崇祯二年知县梁兆阳主持修建,崇祯四年知县巫三祝继续建完,解放后至今未有过维修,塔刹及第七层早已坍塌无存,目前残存六层,于1984年10被我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宵塔俗称江家渡塔,七层、八角、石构,现存六层,结构形式为穿心绕平座式,每层平座随塔身收分而逐层缩小。

首层塔门朝东北,门高2.5米,宽0.8米,顶部砌成“人”字形。

二层以上相错开两门。

塔心室内设石步级通到二层真平座,然后绕真平座半圈再由梯道进入第二层塔心室,折90°

登梯直达第三层平座。

如此循环往复,环绕真平座进入塔心室,一直到达第七层塔心室内。

塔身围21.8米,残高19.15米。

塔座用块石垒砌,基座围30.5米,高0.4米,对角线8米。

塔身用条石顺砌,转角处用与层高相同的条石立砌。

层檐高1米,出檐0.8米,由三层条石叠涩而成,石前端卷杀如拱头。

真平座八角部均设斗拱支承,平座与腰檐合二为一,让人行走、远眺,一直是我市倍受关注的人文景观之一。

灵霄塔与富春溪对面天马山上的七星塔遥遥相对,如一对姐妹,形成韩城独特风景线。

传说过去文笔山与天马山每到夜间就会悄悄合拢,关闭山门,无路可行。

每当凌晨,自动分开,给人们带来不便。

两山妖孽作怪之说纷纷扬扬,于是人们就在这两座山顶上各建了两座塔,镇住了两座山,从此韩城与外界交流日盛。

风雨飘摇,岁月沧桑,这座寄托着当地百姓祈求平安的风水塔,屹立山巅,历经数百年的风吹雨蚀,容颜苍凉,塔身倾斜、破损严重,它的安危一直牵动着韩城热心人士的赤子之情。

这几年来,随着文物工作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文物保护的不断加强,加上地方政府的大力宣传与高度重视,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参与保护文物的热情日益高涨。

而文笔山绿化面积的扩大和登山台阶的铺设,也使灵霄塔成为市民常往的登高健身好去处,重修灵霄塔的议案也摆上市政工作重要日程。

2006年我市市委宣传部举办了“爱我福安、兴我家园”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与支持,社会热心人士、企业家为我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位于市莲池广场的奎光阁以及位于江家渡文顶山的凌霄塔两处历经沧桑,破损严重、摇摇欲坠的危楼、危塔募捐了修复善款。

2007年4月23日灵霄塔修缮工程顺利动工修复。

2008年10月,顺利通过资质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严格验收,并列入福安市重点夜景工程,其熠熠丰华又添新的光彩!

大林钟祠

大林钟祠位于福安著名十景之一的仙岫山山腰坡地上--坂中畲族乡的大林村内。

站在祠堂前面,只见绿影四合,青山环绕,举目放眼,韩阳城郭,尽收眼底;

开阔的视野和无限的风光,使这片畲家钟氏聚落族,风生水起,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大林村是闽东钟姓畲族的发祥地。

据坂中和庵畲村《钟氏宗谱》的记载,早在唐五代之时钟姓畲族就从汀州上杭迁入韩阳坂,其后裔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再迁往大林村;

此后钟姓畲族又从这里向各地播迁落籍,今天闽东钟姓畲族大都认定自己是“大林钟”的传人。

大林祠堂始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现有建筑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

土木建构,悬山顶穿斤减速柱结构,共两进。

一进戏楼、二进大厅,进深30米,面阔15米,占地约500平方米。

正殿是一个“四扇”大厅。

十多米高的大梁上悬挂着一面巨大的匾额,上书“颍川世泽”四个大字,金光闪闪。

厅内的楹联极富畲族文化韵味,写出了大林人对民族始祖为国建功立业的无比崇敬,对钟姓先祖艰苦创业、繁衍发族的深切缅怀,对远在河南的祖籍地的拳拳眷恋,对客居地韩阳仙岫山的倾心热爱。

其中有一副是:

颍水长清,念先泽流传又分支派,

仙山拱秀,顾后人继起同此峥嵘。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堪称上乘。

然而最富有文物价值的是陈列在正殿祖龛上面的许多“龙牌”(祖牌)。

这些龙牌分上中下三排陈列,每一面代表一位先祖,从唐代大林村的肇基始祖一直到清朝光绪十一年的第十一世祖先,四百多面龙牌组成一个强大的阵容,向世人昭示“大林钟”氏族的光荣与骄傲。

假如撇开附丽于祖龛上的宗法外衣,这里其实就是一座木雕艺术的殿堂。

这些龙牌的造型大体上都很相似,每一面都分成上下两部分,做工都极精细。

上部是木牌,木牌上方雕刻着衔珠翘须的龙头,两侧镂刻双龙或者双凤;

中间是表明祖先名分的宋体阳文字刻,底池为宝蓝色。

下部是托座,雕有围栏、吊柱、流苏,镶嵌着云头、花卉、寿字等图案。

正中央的一面是“大林钟”支派始祖的龙牌,高达1.3米,宽有0.5米,是龙牌方阵的“一号首长”。

其余的大体上都是0.8米高,0.3米宽。

所有的纹饰、刻字都髹以金色,精致至极,富丽至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福安市畲族分布、迁徙、繁衍以及民族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1990年,福安市政府曾拨款维修了该祠堂和神牌,1991年大林钟氏神牌供奉祠堂被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神龛的前面排放着一列香炉。

这畲家祠堂特有的摆设是氏族内部团结安定兴旺发达的象征。

站在这静穆的神龛面前,你不能不感受到一股历史的庄严和震撼;

面对这些穿梭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文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林钟”畲族的先祖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身影,仿佛听到了他们和汉族兄弟一道为开发闽东山区披荆斩棘的匆匆脚步──这偌大的龙牌方阵不正是一部浓缩了一千多个春秋的编年史么!

祠堂建筑是氏族的象征。

畲族人民以自己对氏族和人生的特有关注创造了别具一格的祠堂文化。

作为闽东畲族祠堂建筑的典型代表,大林钟氏宗祠凝结了畲族同胞祖祖辈辈辛勤的汗水,寄托着他们对子孙后代的殷殷期望,同时也铭记着畲汉民族文化互动、相互融合的历史进程。

坦洋“古宅街”掠影

山转水流,车入清幽峻美、钟灵毓秀的白云东麓,只见层叠的茶圃,漫山铺展平仄有序的诗行,引领着我们奔向驰名中外的“坦洋工夫”茶发祥地闽东福安市晓阳镇坦洋村。

在古老的清风桥前停稳,踏着五月的春光,我们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久负盛名的坦洋“古宅街”建筑群落。

一幢幢高宅大院,一段段暗香流转的史迹,如歌岁月,在斑驳的釉光漆彩、雕梁画栋间,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展示了坦洋茶行街浓郁的民俗风情与古建筑群落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精雕细刻的窗花、中堂彩绘的壁画、形态各异的花卉联扣,还有那廊桥曲径、锦坛鱼池、飞檐云墙上的青龙脊以及卷帘轴上寂寥的光影……无不令人慨叹而遐思翩跹。

穿行于记忆的回廊,从古老的清风桥到蜈蚣桥,茶文化的馨香如檐前雨燕翻飞于古朴的“古宅街”。

从元记到泰隆茶行,三十六家大茶行依次延伸,其建筑风貌略显平实。

临街呈铺面式格局,内部一如居民宽敞的厢房,有二层三层,最高为四层。

底层收购茶叶;

二层放置风扇、平筛等设备,为精制之所;

三层做仓库,四层则为工人的住房。

一律的通间木结构,三面土墙外敷三合土,正面为店门板。

而与简朴实用的茶行建筑相反,茶行老板们的住宅,则相当瑰丽,院内设有一至五仙堂,可与大都市里的名门官邸相媲美。

它们每座由六间堂屋和八个厢房组成,有宽敞的天井、回廊、鱼池、花坛,当地人称之为“六扇八廊庑”。

有的门前还建有“门头亭”即“下轿亭”,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富豪商贾到此都要下马下轿才能登堂入室,此中风范,鼎盛时期坦洋之气势可见一斑!

而位于“天后宫”周围的古堡,其防御功效之缜密,更显坦洋人营营心智与不息的创造力。

沿着古韵悠悠、茶香飘渺的“古宅街”漫步款行。

过眼的繁华,象昨夜星辰,在古建筑群依稀的风韵间闪烁明灭。

她是坦洋历史古文化中遗留的一块玉佩,是重振坦洋雄风可堪鉴赏的一道风景,虽经岁月几度磨损,但做为一种明证、一种印记,她的考古价值依然流光溢彩,意味无穷。

洗尽铅华,还原坦洋人的创业精神,让坦洋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与古建筑文化丰厚的底蕴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相信“坦洋工夫”又将再现条“古宅街”璀璨的新姿!

真武桥

距坦洋村300米左右,远远便可望见秀美的坦洋溪凌空飞架着一座廊桥,这座如虹横跨的石拱廊桥,就是过去坦洋村著名的茶叶交易桥——真武桥。

古色古香的真武桥是坦洋村的第一景观,桥两头毗邻截横墩与桥头岗,山上植被丰茂,茶圃层叠;

桥两侧绿树成荫,近年新村建设又植了芙蓉花,山青水秀,景色宜人。

该桥于清乾隆二年(1737)始建,现存为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

单孔木拱廊屋桥,南北走向,长40米,宽4.9米,净跨32米。

桥两端各用17根圆木与横贯梁木交架成拱,桥面铺木板。

桥屋十七开间,用36根柱,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

两侧挑檩下的垂柱柱头刻成宫灯,饰以花鸟虫鱼。

1989年维修,将原木拱改建成石拱,保留原桥屋。

廊桥边上竖立一块刻有“坦洋”二字的石碑。

据当地村民介绍,过去真武桥是福安通往寿宁的重要通道。

当年这里也是茶叶运输最繁忙的地方,桥下的水路可以通船,茶叶就是从这里启运欧洲各地的。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坦洋村有一位名叫胡福田的茶农,培植研制出一种茶,名曰“坦洋功夫”。

随着“坦洋功夫”的声名远播,周边十里八乡的茶农也扩大了菜茶的种植面积。

为便于交易,当地茶农就在福安通往寿宁的古道上修建了这座廊桥。

但是坦洋廊桥建造以来屡遭劫难。

于是,清光绪二年(1876年),武举人施光凌等再建时,用真武大帝坐镇。

真武大帝是掌管北方和水火的神明,手中握有龟蛇二将,于是被茶乡百姓尊奉为保护神。

每逢茶市开市,或农历三月三、五月五,坦洋茶农们都会备下供品,烧起香烛,祷告廊桥平安,祈求人兴茶旺。

由此可见,真武桥在坦洋、乃至社口方圆数百里的茶农眼中已不仅仅只是一座桥,伴随着“坦洋工夫”兴盛衰败,历经时代沉浮与淘漉,它已变成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的实物代言者,饱含着当地茶农对茶叶一片古朴而深情的祈愿。

登高品味它古老的风韵,真武桥又似一个淡定从容、茶香飘逸的“历史老人”,静静坐看坦洋风卷云涌的传奇故事与创业历程。

岁月如歌,当我们回眸时光流过的斑斑印迹,不难发现真武桥已不单单是坦洋历史的缩影,亦是一代代坦洋人不屈不挠走茶文化产业之路的象征。

驻足于真武桥上,依栏凭眺远山近水、云淡风清的画幅,耳边不由响起那首形容坦洋当年繁华景象的一首民谣,“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

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

上街过下街,新衣断线头。

白银用斗量,船泊清风桥。

”历史的繁花又一次随清澈的溪水泛起阵阵涟猗,我想坦洋这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又将迎来新一轮的茶业盛事,誉满全球的“坦洋功夫”将香飘四宇,而昨日的歌声又会涉过这美丽的小溪,曾经远逝的繁华春梦又将在这真武桥上重演……那么,今昔交汇的良辰美景,层层叠翠的茶埠,定会让我们疑似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让我们不由的慷慨万千,激情洋溢。

溪塔畲村的“孩儿撑伞”

溪塔村位于福安市穆云畲族乡东部,属丘陵地貌,平均海拔90米,是该乡14个纯畲族村之一,位于秀溪河畔,全村共有六个自然村,总人口126户、626人。

.美丽的溪塔村,春有桃李芬芳,夏有葡萄压枝,山青水秀,地理条件较好,交通便利。

溪塔村旧属溪亭大队(与现在的虎头村相连),解放后分为溪塔大队。

溪塔主姓蓝,始祖焕公,明朝万历十六年(1588)从寿宁迁至于此,不断繁衍分支,至今已有五百年左右历史,成为福安蓝姓畲民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后世子孙还兴建了“林公大王宫”和“蓝氏宗祠”等。

该村畲俗风情丰富,至今仍保留着讲畲语,盘畲歌,吃乌米饭、包菅叶粽,做“七月半”,过中秋、舂糍粑等畲族传统习俗。

还有巫舞‘奶娘踩罡’以及现代的‘枪担舞’等民俗舞蹈活动也颇具独特的魅力。

由于溪塔村保留着较好的畲族传统文化,历年来省、市有关单位多次在村中举办“三月三”歌会等大型群众性畲族艺术活动和畲族民俗文化风情节,提升和丰富了浓厚的畲族文化底蕴。

溪塔村有大量难得的畲俗史物,如畲家古织布机、草鞋架、锑头盒、头簪、竹茶筒、旧畲装(外内装)、米砻、舂臼等等。

村对面是蓝姓刚迁入时的畲村旧址,至今仍保留着不可多见的“孩儿撑伞”“古桥头”“古河道”“休闲石”等丰富的遗迹,尤以“孩儿撑伞”这一古建筑,独具畲族建筑魅力,深得行内专家的好评,系畲居旧址最为宝贵的一大遗迹。

在旧社会,由于畲族群众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因而他们所居住的房屋也极其简陋,“孩儿撑伞”就是一个有力的实物见证,它的特征就是四周用土墙围起来,中间只用一根柱子撑着屋顶,就像一把张开的大伞,畲族群众就居住、生活在此大伞之下.。

随着时代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畲汉间交往密切,文化交融,除个别老年妇女外,群众日常服装基本和汉族无异。

近年来溪塔村致力于走特色农业之路,以农作产品水蜜桃、刺葡萄著称。

溪塔与虎头的桃园连成一片,三月桃花,七月果红,形成了独特的世外桃源景观;

刺葡萄是一种野生作物,生命力顽强,不施肥不喷农药,是一种天然的环保农产品。

经引导种植,该村的‘啸溪’和‘茶园溪’上发展了近五公里的南国刺葡萄,形成一道奇特美丽的葡萄沟景观,被全国葡萄协会评为全国葡萄第三沟,已具备较为成熟的建设畲族民俗生态农业旅游景点的条件,现已结合旅游开发,成为本村的一项主要收入。

而“孩儿撑伞”,这一畲居旧址最为宝贵的一大遗迹,也随着溪塔旅游热,进一步发挥其历史功用,受到游客的青睐,到此观光、了解畲居生活和奇特的古建筑风格的人络绎不绝。

郑氏祠堂

福安溪柄柏柱洋的东南角,有一个风光秀美的古村,这里聚居着南宋著名爱国义士、福安“三贤”之一郑虎臣的后裔,这就是榕头村。

榕头村风景秀丽,前有双髻奇峰,后有飞山丹凤,金鱼锦鲤居其左,风羿狮峰居其右。

榕头村口有一棵“九头榕”,树冠如盖,参天蔽日。

树下,郑虎臣的石雕像威风凌凌、栩栩如生。

据当地村民流传,当年郑虎臣杀了奸相贾似道之后,受到贾似道余党的疯狂报复,最后被害死在牢狱之中。

郑虎臣死后,这棵榕树竟神奇地长出八个“头”来,隐喻忠良是杀不尽的,真是天合人愿。

“九头榕”也就成了郑虎臣的化身;

榕头村也因这棵奇异的榕树而得名。

离九头榕不远的郑氏祠堂,同时又是郑虎臣的纪念祠。

这座富有民族特色的宫殿式建筑,系顺帝至正10年(公元1350年),后世帝王为表示与昏聩无能、忠奸不辨的南宋统治者“划清界线”而颁赐修建,清朝嘉庆年间重修,1991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祠堂前的旁门进去,是一个不很宽阔的坪地,站在这里仰望祠堂正门上方“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赫然在目。

这四个行楷浑厚凝重,端庄挺拔,令人肃然起敬。

它是郑虎臣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历史对这位英雄的最高褒扬;

这四个大字所包含的精神,真可谓与日月同光,与天地并寿。

整个建筑占地约四百平方米,共有两进;

前进是戏楼,后进是正殿。

前座屋顶上硬山式重檐的下方有“敕春秋奉祀”匾额一面,祠堂正殿的匾额和楹联都镌刻着颂扬郑虎臣的词句。

让人感动的是那些黑漆镏金的联板,虽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更经“文化大革命”的空前浩劫,至今依然完好,上面的文字依然熠熠生辉,不能不令人赞叹。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署名“文山”的联句:

作正气人都为名教肩任;

到成仁处总缘大义认真。

站在联板前扼腕长思,一股浩然正气不禁油然升腾。

正殿右侧墙基旁立着一面石碑,记载郑虎臣为民除奸的事迹。

左侧墙上嵌有一面石碑,刻的是明朝大学士李东阳的诗句:

多宝阁中欢不足,木棉庵前新鬼哭。

裂肤拉胁安足论,天下苍生已无肉。

君王不诛监押诛,父仇国愤一时摅。

……

历史是公正的,民心不可欺,善恶忠奸自有公论。

不知后世那些混迹于官场的奸佞小人读了李东阳这首诗,将作何感想。

榕头村所面对的柏柱洋青山如黛,田园似锦。

美丽的风光和肥沃的大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郑虎臣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

他的忠义,他的品格,他的气节,他的豪情,激励了身后的多少英雄豪杰!

郑虎臣,字廷翰,又字景兆,本是个武举人。

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生于福建路长溪县柏柱南山(今福安市溪柄南山洋头村),德佑元年(1275年)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县尉。

郑虎臣因其父受奸臣陷害受株连,被充军边疆,后遇赦放归,在会稽当个县尉。

在寻找监押贾似道的人时,郑虎臣挺身而出,自愿承担重任。

这时,贾似道虽然是待罪在建宁府的开元寺中,但是他的身边还有侍妾几十人侍候着,珠宝财物更是无数。

郑虎臣在起解前,把侍妾全部遣散,财物施舍给民间。

押解途中,正是农历七月,三伏天,路途酷热,大家都出得满身大汗。

郑虎臣看见贾似道还坐在轿子里,心里很不痛快,就喝令轿夫把轿盖打掉,一路上直晒得贾似道晕头昏脑,口燥唇干,暗暗叫苦。

郑虎臣还把贾似道的罪行丑事,编成杭州曲调,教轿夫们唱,冷嘲热讽,嘻笑怒骂,轿夫们越唱越高兴,越骂越过瘾,贾似道只能龟缩在轿里挨骂。

郑虎臣一心想要逼贾似道自杀。

因此,郑虎臣又命令贾似道下轿步行。

贾似道情知不妙,勉强随行十几里。

走到木棉庵前小憩时,贾似道苦苦磕头哀告,说年迈体衰实在走不动了。

郑虎臣瞪起眼睛问道:

“贾团练,事到如今,你还舍不得一死以谢罪于天下吗?

”贾似道一听“死”字就魂飞魄散了,他呐呐地说:

“太皇太后许我不死,有诏赐死,似道怎敢不死?

”郑虎臣一听,怒火冒千丈,大声喝道:

“皇家保你不死,万民恨不能吃你的肉,寝你的皮,你这祸国殃民的狗官,竟如此贪生怕死,我郑虎臣今天只好替天行道了。

”贾似道吓得在地上爬行,双手直摇,拼死狂嗥道:

“郑监押,郑天使,你,你杀不得我,你杀了我,也不免获罪的。

”郑虎臣咬牙切齿地说:

“哼哼,我为天下杀贾似道,虽死何憾!

”说罢就提起贾似道劈胸杀之。

读史钩沉,现漳州的木棉庵还遗留有很多记载此历史事件的诗文,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在木棉庵前的石亭中亦立下石碑,并亲书“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

明代王紫衡也就郑虎臣诛贾一事写诗云:

“当年误国岂堪论,窜逐遐方曝日奔。

谁谓虎臣成劲节,木棉千古一碑存。

” 清代龙溪人张士楷写的木棉庵诗就是典型的一首:

尚方斩马定须携,讨贼捐躯未怆凄;

往事已埋秋壑里,斜阳自转木棉西。

征蛮却爱俞都护,勒石犹标郑会稽;

千古快心惟此地,春风莫遣杜鹃啼。

该事迹被载入《闽都别记》。

坦洋炮楼

坦洋炮楼矗立于驰名中外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发源地、中国“坦洋工夫”之乡、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

历史上,该村原有炮楼十二座,后因道路改造、农村建设、年久失修等造成损毁、坍塌,村内现存2座完整的炮楼,一座坐落于坦洋下街44号,为五层;

另一座位于下街后湖宫旁,四层。

两炮楼建筑规制相似,是该村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坦洋古民居群重要组成部分。

坦洋炮楼始建于清末,用于防匪。

炮楼占地面积20平方米,用土夯筑,单体,面阔4.25米,进深4.7米。

各层四面均设枪眼。

四层除设枪眼外,四面墙体中部各凸出一个1.52×

1.6米的小间,各间外向均开一枪眼,枪眼内宽外窄,既可作采光,亦可通风。

依墙设梯,旋转到四层,四至五层另用小梯上下。

以墙承重,四面坡攅尖顶,墙体与出檐相距0.63米。

整座楼防御与攻击性设计相当完整,可以防备四个方向巷口的敌犯。

2008年8月被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坦洋村位于福安市西北部、白云山的东南麓,距福安市区约28公里,属社口镇辖下的一个行政村。

海拔900米以上的白云山、刺岩石山、芦盆山、乾头山环抱于周,坦洋溪贯村而过,形成了一个山环水抱的天然盆地。

该村悠久的产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曾因为“坦洋工夫”贸易的发展而带来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明末清初坦洋村胡福田(又名胡进四)以独特的方法开始配制坦洋工夫茶成功。

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

坦洋工夫"

红茶开始对外贸易,经广州销往欧美各国。

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的名声也就不胫而走。

据载,清光绪七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881-1936)的50余年,坦洋工夫第每年出口近千吨,其中光绪七年出口量达到2100多吨,为历史上出口茶叶最多的年份,当时知名茶行有万兴隆、丰泰隆、宜记、祥记等36家,雇工3000多人,茶界收条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

民谚云:

“国家大兴,茶换黄金。

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

”大意是指坦洋工夫曾远销至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收回外汇茶银百余万元。

有歌谣:

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

街灯十里透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