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2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4022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山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泰山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泰山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泰山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泰山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山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21.docx

《泰山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2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山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21.docx

泰山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21

1、生活中的规则

教学目标1、认识规则的普遍性,视频建立规则的概念。

2、能自学遵守生活中的规则。

3、感受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体会遵守规则的快乐。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矩、规范、制度、纪律、法律等都是规则。

课前

准备课前要组织学生认真收集有关规则的材料,可以通过问询父母长辈,采取访谈,调查等形式了解什么是规则。

:

内容板块一:

生活处处有规则

活动一:

案例讨论,引出规则

1、教师谈话,游戏是同学最喜欢玩的。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同学们玩游戏的镜头。

请大家欣赏。

2、2、播放课件。

课件内容:

(1)几个男同学在一起玩游戏,玩着玩着吵了起来;

(2)几个女同学在一起玩游戏,玩着玩着吵了起来,后来不欢而散。

3、3、组织评析。

4、

(1)画面中的同学们游戏玩得开心吗?

为什么?

5、

(2)假如像参加游戏的其中的一员你的心情会怎样?

6、(3)怎样做才能使游戏进行得顺利,大家又开心呢?

7、4、提示课题。

生活中的规则

8、活动二:

讨论交流,发现规则

9、同学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的规则是专门制订的,有的是约定俗成的。

10、

(1)分小组在一起交流。

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规则?

11、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12、(3)说一说。

这些规则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

13、内容板块二:

生活离不开规则

14、活动三:

反向体验,认识规则

15、

(1)引导学生想象:

假如我们的生活一旦失去了规则,结果将会怎样?

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

16、

(2)从大家的想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7、活动四:

快乐游戏,体验规则

18、

(1)师生商议游戏口号。

19、

(2)学生齐呼口号,遵守规则。

20、(3)集体做游戏------运鸡蛋。

(以小组为单位)

21、(4)组织学生畅谈游戏后的感受:

为什么开心?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2、(5)学习名人名言。

23、活动五:

课后实践,强化规则

24、实践活动:

布置学生发现、观察、收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守规则的现象和事例,并作简要的分析。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规则

生活处处有规则生活离不开规则

课堂练习在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守规则的现象。

观察并收集有关事例,作简要分析。

教学反思

2、我与规则交朋友

教学目标1、知道自觉遵守规则是一种文明行为,纪律也是规则

2、主动做到时时刻刻心中有规则。

3、感受遵守规则的重要。

教学重点知道自觉遵守规则是一种文明行为,纪律也是规则

教学难点主动做到时时刻刻心中有规则。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收集关于遵守纪律的故事,做一定的准备,如能读熟或能绘声绘色地讲;如有困难可求助于家长,教师亦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搜索途径。

教学过程内容活动板块一:

心中有规则

活动一:

故事揭题

谈话。

一个文明的人总是能时时刻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规则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心中有规则的人有许许多多。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周总理补票》的故事。

讲述《周总理补票》的故事。

说说听了故事的感受。

揭示课题。

我与规则交朋友

请学生讲讲课前收集或发生在身边遵守规则的故事。

活动二:

问题辨析

引导学生弄清“纪律”与“规则”的联系。

学生在学校为什么要遵守纪律?

组织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说说谁没有遵守规则。

活动三:

新闻采访

(分小组)学生扮演小记者,采访班上自觉遵守规则的人和事。

被采访的学生在班上交流介绍自己为什么能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内容板块二:

做一个守纪律的人

活动四:

游戏体验

第一次集合站队。

站队前,听清老师讲要求,然后听哨声在教室门口站队。

(老师计时)

第二次集合站队,站队前,教师创设一个非常危险紧急的氛围,让学生迅速离开,在教室门口站队。

(老师再次计时)

组织学生分析。

前后两次集合站队的时间哪次快?

哪次慢?

原因在哪儿?

你从两次集合站队中,明白了什么?

活动五:

自我评价

真实地填写“我的自评表”。

让学生找出自己在遵守规则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写在小纸片上。

活动六:

告别仪式

让学生将自己找出的不足,连同小纸片投到老师准备的纸盒里。

举出一个告别仪式,向不守规则的行为告别。

下课后,老师将纸盒带走。

活动七:

策划“名言”

分小组策划遵守规则的“名言”内容。

各小组代表交流、评价。

每人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写在小卡片上,放在自己认为最醒目,最能提醒自己的地方。

板书设计我与规则交朋友

心中有规则做个守纪律的人

课堂练习1、收集自觉遵守规则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2、看图片,说一说他们做得怎么样?

请展开讨论。

3、在学校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纪律。

你做得怎么样?

自我评价一下吧。

教学反思

3、我们一起订规则

教学目标1、了解规则的来源和制订规则的方法。

2、尝试着制订学习、生活、游戏中的规则。

3、感受规则的公平、公正性。

教学重点了解规则的来源和制订规则的方法。

教学难点尝试着制订学习、生活、游戏中的规则。

课前准备要让学生收集制订规则的有关资料,特别是比较典型的规则;收集完后,要适当地读一读,体会一下。

教学方法座谈教学过程内容板块一:

规则哪里来

活动一:

演一演,规则哪里来

做游戏。

请几名同学一起做一个大家喜欢的游戏。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游戏内容)

提问:

这个游戏为什么这样做?

游戏的规则是谁制订的?

小结。

看来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规则。

我们第个人不仅是规则的执行者,其实又是规则的制订者,人人都能参与规则的制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

揭题:

我们一起订规则

活动二:

说一说,规则从生活中来

请举例说明哪些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举例说说哪些规则需要大家在一起讨论、商量。

制订规则的关键是体现什么?

为什么有的规则要不断完善?

说说四

(1)班同学的“吹蜡烛”游戏规则是怎样制订的。

简要介绍我国法律的制订程序。

内容板块二:

学会订规则

活动三:

试一试,大家一起订规则

说一说你知道的学习、游戏和生活中的各项规则。

阅读《四

(1)班图书角小讲读者借阅须知》,了解规则的写作格式。

你认为制订规则应该注意什么?

调查在学习、游戏和生活中还需要有哪些规则。

分小组制订规则。

交流、展示各组制订的规则。

评选最佳规则。

板书设计我们一起订规则

规则哪里来学会订规则

课堂练习1、看看我们是怎样制订规则的?

2、调查一下在学习、游戏和生活中还需要有哪些规则,我们来试着制订一个吧。

教学反思

4、给福利院送去笑声

教学目标1、了解福利院是社会福利机构之一,是由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2、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能主动关心福利院的特殊人群。

3、感受为别人带去欢乐、奉献爱心的快乐。

教学重点了解福利院是社会福利机构之一,是由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教学难点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能主动关心福利院的特殊人群。

课前准备要组织学生认真收集自己的爷爷、奶奶年轻时为家庭、为国家作牺牲、作奉献的典型事例,和同学交流,从感情上对老人产生认同中。

内容板块一:

爱心之家

活动一:

音乐中识标志,激发情感

播放音乐《爱的奉献》,营造爱意浓浓的氛围。

出示“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

提问:

你认识这个标志吗?

你曾经在哪儿见过?

知道它所表达的意思吗?

看到“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你会想到社会上有哪些人最需要人们伸出支援的手,奉献爱心?

活动二;让我们走进福利院

弄清福利院的性质。

在你生活的地方,在福利院(或福利机构)吗?

是老人福利院,还是儿童福利院?

汇报交流课前主调查、了解的情况。

(福利院的性质)

福利院里的人为什么需要大家奉献爱心?

假如福利院里有你的亲人,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说说福利院里人们的生活情况。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内容板块二:

把快乐送给他们

活动三:

制订“送笑声,献爱心”计划方案

播放课件。

(少选队员到福利院慰问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与福利院的小朋友谈心,为他们送去新书等内容)说说看了课件的感受,想说点什么?

讨论:

想想我们能为福利院的老人、小朋友做些什么?

分小组制订“送笑声,献爱心”计划方案。

各组长汇报制订的计划具体内容。

活动四:

小志愿者在行动

利用班队会和双休日,组织学生到当地福利院去参观。

以班级为单位或小组为单位到福利院去开展计划好的活动,为福利院的老人、小朋友送去欢笑、献爱心。

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每人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给福利院送去笑声

爱心之家把欢笑送给他们

课堂练习1、选择你所在的福利机构,去考察一下。

2、活动结束了,每人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5、同行蓝天下

教学目标1、了解残疾人的困难与不幸,感受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

2、主动、热情地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

3、激发学生对残疾人关爱、尊重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残疾人的困难与不幸,感受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

教学难点主动、热情地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

课前准备可以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模拟和体验残疾人日常生活的活动,从中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对他们产生同情心。

同时,让学生从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上收集残疾人自强自立的典型事例,以便课中交流。

教学过程内容板块一:

关注残疾人

活动一:

角色体验,走近残疾人

(一)无声的音乐会

播放课件。

(开音乐会的画面,但没有声音)

师生共同欣赏无声的音乐会。

提问:

大家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是啊!

多可惜呀!

画面上是一场高级别的音乐会,可我们却听不到音乐的美妙声,多么遗憾哪!

然而,就在这片蓝天下,有人许多年甚至是一辈子都听不到声音,他们就这样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知道他们是谁吗?

假如你是聋哑人,你的生活将会怎样?

你知道聋哑人最大愿望是什么吗?

(二)手语交流

教师在卡片上写一句话,请一位同学上台来,不用语言而用手势表达,让大家猜一猜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看手势,猜猜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感受。

假如你是聋哑人,你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

活动二:

欣赏舞蹈,讲故事赞扬残疾人

(一)播放课件:

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说说是否看过这个舞蹈节目?

叫什么名字?

知道演这个节目的演员都是残疾人吗?

今天看了这个节目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学生畅谈感受。

(二)讲述残疾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故事。

学生讲述身边的和生活中的残疾人与命运抗争的感人故事。

让学生谈谈听了故事的体会。

内容板块二:

特别的关爱

活动三:

助残知识竞赛,感受特别的关爱

这些不幸的残疾人同时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周围有许多人在关爱着他们,整个社会也在关爱着他们,为他们提供了各种服务设施。

下面,我们进行“助残知识竞赛”。

教师交代比赛规则。

各组派两名选手,坐在台上进行比赛。

(竞赛题,根据各班学生实际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