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表雕刻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9662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地表雕刻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12地表雕刻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12地表雕刻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12地表雕刻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12地表雕刻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地表雕刻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2地表雕刻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地表雕刻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地表雕刻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能用简单的器材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过程,验证冷热变化会导致岩石被

破坏。

实验猜想:

岩石的变化可能跟冷暖变化有关。

实验材料:

酒精灯、坩埚钳、页岩薄片、烧杯、冷水等。

实验步骤: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薄片页岩。

(2)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页岩薄片,持续一段时间后,将页岩迅速浸人冷水中。

(3)接着再加热页岩薄片,再次浸人冷水中...

(4)反复几次,观察页岩薄片的变化。

▲要点提示

冷水的温度越低越好,最好用冰水。

整个装置在加热过程中和加热之后都很热,注意不要:

被烫伤。

小心烫手!

实验现象:

随着页岩薄片被加热,再迅速浸人冷水中,反复几次,页岩薄片会出现细小的裂缝,甚至页岩薄片会碎裂开。

实验分析:

用酒精灯加热页岩薄片,然后放入冷水中,就是模拟了自然界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外部温度变化时,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在长期的作用下岩石会逐渐破碎。

实验结论:

冷热变化会对坚硬的岩石产生影响,导致岩石被破坏,岩石在昼夜、冬夏天气反复的变化下会逐渐破碎。

名师点拨反复力热和冷却页岩薄片,较好地模拟了自然界季节性或昼夜的温差。

由于岩石是由线胀和体胀示效不同的夕种矿物组成,长期热胀冷缩交替会使岩石各部分产生不均匀的收缩膨胀而逐渐破碎。

活动三.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

能用简单的器材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

岩石的变化可能与风有关。

托盘、小石头、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护目镜。

(1)在托盘里放几块小石头。

(2)铺上1~2厘米厚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

(3)用吸管轻吹玉米碎粒和玉米粉。

(4)观察托盘里的情况。

要点提示

用吸管吹气要缓慢、轻柔,不用太过用力。

观察时应离托:

盘远一些,带好护目镜。

用吸管轻吹玉米碎粒和玉米粉,有些玉米粉被吹走,有些玉米碎粒被吹散甚至也被吹走。

用吸管吹风,模拟的是自然界中风对地表的影响。

玉米碎粒和玉米粉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碎石和小沙粒。

在风的长期作用下,有些碎石被分解得更小,有些碎石被吹到别的地方。

风会对坚硬的岩石产生影响,导致岩石破碎、吹到别的地方。

名师点拨这个模拟实验能帮助学生发现风的搬运作用。

地表地形不同、疏松颗粒轻重不同,颗粒被搬运的距离、堆积效果也不同。

活动四研究千姿百态的地表地貌的成因

1.研究成因。

温度、风、水等都能改变地表的形态,下面地表形态主要是由哪种因素造成的?

(1)破碎的岩石。

黄山以奇石闻名.山上很多石头会有裂开的现象,这是因为昼夜或季节性温度变化导致岩石开裂。

(2)岩石女王头像是野柳公园最负盛名的景观工头"

颈部大概可风化侵蚀,已经变得十分细弱。

地质学家推算,依照目前的风化速度,"

女王头"

颈部大概还可以坚持10--20年,一旦遇上大地震、强风,"

很可能会因此折断。

"

成因:

风携带沙砾磨蚀岩石形成典型的风蚀石。

不断加宽、加长和加高,从而形成沙丘。

海边沙丘成因:

海风搬运沙粒堆积成沙丘。

(3)海边沙丘指平行于海岸的砂质堆积地形。

在开阔且有大量松散沉积物源的海岸地上,向岸的强劲海风将未固定的沙粒吹到离岸不远处堆积,同时又不断拦截从海滩刮来的物质

(4)亚马孙河被誉为"

河流之王"

,全长64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

河流。

亚马孙河流经广阔的平原地区,河流弯曲程度较高,称得上是"

九曲十八弯"

,从空中看极

为壮丽。

河道弯曲成因:

流水在河道中速度不同,且不断侵蚀河岸形成弯曲的河道。

(5)海蚀拱桥又叫海蚀拱或陆桥,是基岩海岛上比较少见而又十分奇特的海蚀地貌。

海蚀

拱桥常见于角处,其两侧受波浪的强烈冲蚀,形成海蚀洞。

波浪继续作用,使两侧方向相反的

海蚀洞被蚀穿而相互贯通,形似拱桥,又称为"

海穹"

海浪不断冲刷侵蚀而形成海蚀石。

(6)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

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

钙。

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

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

名师点拨

温度、风和水等都能改变地表的形态。

当岩石受热不均时,有的地方膨胀,有的地方收缩,反复如此,岩石可能会破碎;

风能卷起大量尘土和沙粒,磨蚀岩石的表面,也能将尘土和沙粒搬运到其他地方堆积起来;

流水会冲刷土地,搬运沙石、土壤,磨蚀地表,改变河道,也会将挟带的物质堆积到其他地方。

2.归纳总结。

整理导致地表变迁的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

活动五.讨论岩石的生成方式

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1.岩浆岩。

地球内部的岩浆有时会在地下深处慢慢冷却,有时又会从地表喷发出来后冷却,这些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也叫火成岩。

岩浆岩构成岩石的主体,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岩浆岩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约占整个地壳体积的65%。

常见的岩浆岩还有花岗岩、橄榄岩、安山岩、玄岩。

一般来说,岩浆岩易出现于板块交界地带的火山区,夏威夷火山群岛就主要是由岩浆岩组成的。

岩浆岩,特别是花岗岩造就了很多名山大川,在东北大、小兴安岭、东南沿海一带都有成群的花岗岩分布。

安徽黄山多姿的奇观就是花岗岩体经过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

在陕西华山也可以看到花岗岩体被断裂切割成十分陡峭的地形,形成好像被斧头劈开一样笔直的百丈陡崖。

2.沉积岩。

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等的搬运后沉积于陆地、河湖及海洋,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如石灰岩、页岩等。

沉积岩在地表分布甚广,在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

相较于岩浆岩和变质岩来说,沉积岩中的化石所受破坏较少,也较易完整保存,因此对考古学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对象。

常见的沉积岩有砾岩、砂岩、粉砂岩等。

3.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其构造、成分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如石灰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石岩,页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板岩,砂岩通过变质作用可以变成石英岩。

常见的变质岩还有片麻岩、片岩、石英岩等。

4.总结岩石的生成方式。

名师点拨有无层理、有无条纹、有无晶体斑点是区分岩石成因的关键特征。

每一块岩石形成之后都会在地表受到外部力量破坏而碎裂,碎屑被风或流水搬运、磨蚀、沉积,再次形质形成变质岩。

成沉积岩;

每一种岩石都可能会再次变成岩浆;

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下会变质形成变质岩。

活动六-模拟变质岩的形成

能用简单的器材模拟变质岩的形成。

不同颜色的橡皮泥、两块塑料垫板。

1)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把它们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堆在一块塑料垫板上。

2)用另一块塑料垫板放在橡皮泥上,不断加压。

(3)观察在大小不同的压力下橡皮泥的状态。

可以分几次进行模拟,先使用很轻的力量压塑料垫板,再使用很大的力量压塑料垫板。

用力比较轻时,有些橡皮泥圆球被压扁,有些橡皮泥圆球还是原样;

用力比较大时,有些橡皮泥圆球被压扁,甚至与其他橡皮泥圆球融合,产生新的样子。

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圆球相当于一块一块的岩浆岩或沉积岩,按压塑料垫板带来的力模拟了自然界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高压作用。

当岩浆岩、沉积岩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受到高压等作用时,会改变原来的性质,形

成新的岩石,叫变质岩。

一、苏科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1

1.明明想用镜子看看自己脑后的头发,他应使用的方法是()。

A.用一面镜子放在眼前看B.用一面镜子放在头的一侧看

C.用两面镜子,眼前一面,脑后一面相对而看

答案:

C

解析:

【详解】

明明想用镜子看看自己脑后的头发,他应使用的方法是用两面镜子,眼前一面,脑后一面相对而看,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

2.地球的圈层()依次是:

地核、地幔、地壳。

A.由里到外B.由外到里C.由近到远

A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

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

地核、地幔和地壳。

中心层是地核;

中间是地幔;

外层是地壳。

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地球的圈层由近到远依次是:

3.服装店的试衣镜可以让顾客穿衣显瘦,让新衣服更好卖。

下面的解释合理的是()。

A.因为试衣镜很窄

B.因为试衣镜很宽

C.因为试衣镜镜面不平

D.因为店里很亮

服装店的试衣镜可以让顾客穿衣显瘦,让新衣服更好卖。

通过观察可知,试衣镜大都是细长型,镜面很窄。

4.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利用了()。

A.反射B.折射C.直线传播

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是一种凹面镜,它能把灯泡发出的光集中反射到病人的耳中,使医生能看清楚耳道中的情况。

因此,额镜也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5.用喷水壶制造彩虹,要选择()。

A.通风处B.背对太阳C.面向太阳

B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喷出的小水滴对光进行折射,形成彩虹。

在晴朗无风的白天,背对太阳喷射水雾制造彩虹。

6.在晴朗无风的白天,()太阳喷射水雾制造彩虹。

A.面对B.背对C.侧对

7.牛顿通过()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凸透镜B.凹透镜C.三棱镜

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8.下面有光物体的颜色说法正确的是( 

)。

A.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光决定。

B.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出的光决定的。

C.物体的颜色是由看到它的心理作用决定的。

A.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光决定,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符合题意;

B.物体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所以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

C.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其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的实验,最早是由()完成的。

A.伽利略B.牛顿C.托勒密

太阳光是一种混合光,利用棱镜可以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的实验,最早是由牛顿完成的。

10.下面是七种色光的排列顺序,其中正确的是()。

A.红橙黄绿蓝靛紫B.橙红黄绿靛紫蓝C.红绿橙黄靛蓝紫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光的排列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颜色。

11.下列情况中一定不会出现彩虹的是()。

A.夜晚星空B.雨后放晴C.背着太阳喷水

彩虹是雨后空中的小水滴把阳光分解成种色光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形成彩虹的条件是有阳光和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

雨后放晴、背着太阳喷水都有可能形成彩虹,夜晚没有太阳照射,一定不会出现彩虹。

12.下列光源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A.蜡烛B.灯泡C.荧火虫

一般能够发出可见光的物体叫光源,通常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蜡烛、灯泡是人造光源,萤火虫是自然光源。

13.物体在镜子中的影像与物体是()的。

A.完全一样B.上下相反C.左右相反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平面镜成像规律:

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的。

14.关于小孔成像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B.和光的行进无关C.孔越大像越清晰

【分析】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两千多年前,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现象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

A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说法正确;

B和光的行进无关,说法错误,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C孔越大像越清晰,说法错误,应该是孔越小像越清晰。

15.小孔成像的特点是()。

A.左右相反B.上下相反C.上下左右都相反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

16.下列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A.极光B.孔明灯C.月光D.闪电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

光源可以分为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以上选项中属于人造光源的是孔明灯。

17.下列不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A.阳光B.灯光C.萤火D.闪电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以上选项中:

太阳,荧光。

闪电是自然光源;

灯光是人造光源。

18.小孔成像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A.蜡烛B.镜子C.白色塑料板D.黑色小孔板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以上小孔成像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器材是镜子。

19.下列物体中,()属于是自然光源。

A.激光B.篝火C.萤火虫

激光、篝火是人造光源,萤火虫是自然光源。

20.在地形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平原用()表示。

A.黄色B.蓝色C.绿色

在地形图或地球仪上:

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沙漠,棕色表示山地。

深蓝色代表海很深,浅蓝色代表海很浅。

21.地球仪上蓝色部分表示的是()。

A.冰川B.海洋C.平原

地球仪只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做的模型,事实上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

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

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29.2%;

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8%.地球仪上海洋及湖泊的颜色是蓝色。

22.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它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

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

23.我们人为地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

A.内核、外核、地幔B.地核、地壳、地幔C.地壳、地幔、地核

24.地壳的平均厚度是()。

A.2900千米B.17千米C.3400千米

地球内部的构造十分复杂,科技家通过对于地震波的探究,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能分为地壳、地幔与地核三部分。

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

25.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会发生()现象。

A.反射B.折射C.色散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这种现象是光的折射。

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26.()是人体的“司令部”,是高级神经中枢。

A.大脑B.脊髓C.语言

【答案】A

大脑指挥人体许多器官进行工作,使各种器官的活动有条有理,正确完成各种简单的和复杂的动作。

所以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是高级神经中枢。

27.我们在完成实验《火山喷发的实验》时,我们首先做的是()。

A.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B.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C.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

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

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我们在完成实验《火山喷发的实验》时,我们首先做的是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热。

实验时我们会看到:

有热气冒出,土豆层开始微微震动,然后番茄酱从小洞向外溢出。

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原因是:

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

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28.下列现象与地壳运动无关的是()。

A.火山喷发B.四季的形成

C.地表的变迁D.地震

【答案】B

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火山活动、地表的变迁和地壳运动有关,四季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无关。

29.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迅速跑到空旷处B.乘坐电梯下楼

C.躲到桌子或床下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目前尚难以准确预报。

一旦发生地震,可以迅速跑到空旷处,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或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千万不要乘坐电梯,那样会被困在电梯里面,非常危险。

30.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

A.火山喷发B.岩层断裂C.山洪爆发

31.大脑和脊髓合称为()。

A.神经中枢B.脑神经C.脊神经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

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32.左脑负责()。

A.音乐、绘画、幻想、梦想B.数学、逻辑、语言、写字C.语言、写字、幻想、梦想

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个交叉管理。

人类的左脑倾向于逻辑思维、语言、逻辑分析、推理、抽象等,右脑倾向于音乐、艺术、绘画、情感等,所以B符合题意。

33.膝跳反射是()控制的低级简单反射活动。

A.大脑B.关节C.脊髓

【答案】C

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

膝跳反射是本来就有的,由脊髓控制的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的控制就发生了。

膝跳反射是脊髓控制的低级简单反射活动,所以C符合题意。

34.神经就像电话电缆,起着()的作用。

A.保护大脑B.神经系统C.传递信息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处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之下,神经系统是整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

神经分布在人的全身,就像电话电缆一样,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35.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A.头部和内脏B.躯干和四肢C.头部和四肢D.内脏和四肢

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

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36.分布于全身,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A.大脑 

B.神经 

C.脊髓

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神经是“电话线”,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

【点睛】

本题考查神经的作用。

37.以下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是()。

A.海市蜃楼B.小孔成像C.彩虹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产生;

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滤光现象是光的吸收与反射现象。

以上选项B符合题意。

38.脑的质量有1400克左右,大脑的质量约占脑重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