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规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3891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3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规程.docx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规程.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规程.docx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规程

 

CECSXXX:

2018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

建筑设计规程

Designspecificationforresidentialbuildingsinvillagesandsmalltownsusingprecastload-bearingcompositewallstructure

(征求意见稿)

前言

为促进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提高村镇建筑设计及居住质量水平,提升群众居住安全和生活质量,实现建筑节能、普及绿色建筑、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X年第X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X]XXX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采纳最新试验成果,并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XX分会归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3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邮编710055,邮箱:

)。

本规程主编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咸新区矩阵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清华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河南强耐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中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日照天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中天西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建工集团西安建构实业有限公司

陕西凝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维瑞古德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省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

咸阳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

三原矩阵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陕西中天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英特格瑞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秦河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隆基绿能光伏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

黄炜等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目次

Contents

AppendixCPrecastSandwichThermalInsulationCompositeWallPanelandPrecastComposite

1总则

1.0.1为适应村镇建设需要,提高村镇建筑设计质量及抗震防灾能力,积极推广绿色建材、新能源系统及绿色建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制定本规程。

【条文说明】建筑工业化是在建筑全过程中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并形成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从而实现社会化的大生产,全面实现建筑工程的高效率、高品质、低资源消耗和低环境影响,会对建筑产业带来系统性、根本性的重大变革,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是一种新型绿色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是适应我国墙体材料改革、建筑产业现代化要求的产物,是实现传统村镇建筑建造方式向现代工业化建造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规程的编制重点突出村镇居住建筑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综合考虑安全性与经济性、节能性与舒适性的统一,以及建筑、结构、设备及内装各专业间的协同设计,全面提高村镇居住建筑的综合品质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1.0.2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应将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集成,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并结合功能、环境、经济、技术适宜的原则,形成先进、科学的设计模式及设计方法,以推动村镇建筑向工业化、产业化的技术进步。

1.0.2通过协同设计和集成技术统一协调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和内装系统四者在设计阶段的关系。

1.0.3部品设计包括建筑部品设计、结构部品设计、设备与管线部品设计及内装部品设计。

部品设计宜满足标准化、系列化、模数化、协同化的相关要求。

【条文说明】部品设计的重点是研究预制部品构件拆分方案和标准化定型,该工作涉及建筑部品设计、结构部品设计、设备与管线部品设计、内装部品设计及其四者之间的协同设计,部品设计是综合反映各专业需求的过程,同时也是将各设计要点综合体现的过程。

建筑部品设计应包括:

部品构件的保温构造形式、保温材料、保温层厚度及建筑门窗选型的设计;

结构部品设计应包括:

部品构件的规格、设计计算、构造、预留、预埋等设计;

设备与管线部品设计应包括:

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暖通空调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等的设备管线在预制部品内暗装敷设排布设计,例如“墙板电管敷设排布图”;

内装部品设计应包括:

建筑楼地面、墙面、轻质隔墙、吊顶、内门窗、厨房和卫生间等部装饰部品设计。

1.0.4协同设计和集成技术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通过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协同设计与集成技术应用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的相关规定。

【条文说明】装配式建筑集成四大系统协同设计,采用工厂化集中生产、现场装配化施工,实施过程对协同设计质量、工厂生产质量与施工装配组织要求极高,采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信息化设计与管理是保障装配式建筑高品质落地的支撑。

实现建设工程各相关方的协同工作、信息共享是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能够支持工程建设行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的核心理念和价值。

协同设计宜建立BIM部品构件标准化构件库,将建筑、结构、管线、设备标准化部品构件库用于标准化设计。

BIM模型构件属性参数应包含厂家、型号、参数、维护周期等信息,且宜进行视觉、力学、采光、通风、热环境、节能等分析。

采用BIM协同设计时,宜将建筑、结构、管线与设备、内装四大板块各专业进行同步设计,将管线与设备、内装设计前置介入,在结构部品构件设计时综合考虑。

协同设计BIM模型宜包含以下内容:

1建筑部分:

包含外墙板、外门窗、阳台板、空调板、遮阳部件等;

2结构部分:

包含基础、预制复合墙板、叠合楼板、叠合梁、预制复合女儿墙、预制混凝土楼梯及预制混凝土雨棚等其他部品构件;

3管线与设备:

包含水、电、气、热系统的管线、管道、管道附件、设备、末端设备等构件;

4内装部分:

包含楼地面、墙面、吊顶、集成式厨房及集成式卫浴系统等。

1.0.5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的村镇居住建筑,村镇的其他公用建筑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1.0.6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及地方标准的相关规定。

【条文说明】本规程的制定,借鉴了其他结构体系成熟技术经验,并遵循其他国家及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本规程未做具体规定的内容均应符合现行国家及地方标准的相关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precastload-bearingcompositewallstructureinvillagesandsmalltowns

由预制复合墙板通过现浇边缘连接构件与叠合楼板及其他预制部品等整装而成的结构体系,且层数在6层及6层以下的村镇民用建筑。

【条文说明】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构造形式如图2.1.1所示,结构中复合墙板、叠合楼板、女儿墙、楼梯等部品构件均采用工厂化生产方式,在提高预制部品品质的同时,也实现关键部品规格化与多样化的统一。

图2.1.1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

1—预制复合外墙板(包括预制夹芯保温复合墙板或预制整体外保温复合墙板);2—预制复合墙板;

3—混凝土叠合楼板;4—预制复合女儿墙;5—装配式混凝土楼梯;6—混凝土叠合梁;

7—预制混凝土雨棚;8—预制混凝土空调板

本结构体系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装配化率高、速度快、建造工期短;

2被动式设计理念,围护结构保温、承重一体化技术;

3自重轻、耐震性能优;

4采用工厂化生产方式,部品构件品质高;

5节能环保、低碳减排;

6部品构件与水、电管线一体化设计,提高后期施工效率;

7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

8综合成本低、性价比高。

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专业化配送、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特色化订制,在享有高品质的同时,降低综合成本,性价比高。

2.1.2装配式承重复合墙体precastload-bearingcompositewall

由预制复合墙板与连接柱、竖向后浇带及约束暗梁组合形成的墙体。

【条文说明】作为结构主要受力构件的装配式承重复合墙体是由预制复合墙板及现浇边缘连接构件组成的墙肢或墙段。

在竖向及水平荷载作用下,现浇边缘连接构件与预制复合墙板、预制复合墙板中的钢筋混凝土肋格与填充体两两相互作用、相互约束、共同受力,充分发挥各自性能。

2.1.3预制复合墙板precastcompositewallpanel

由截面及配筋较小的钢筋混凝土肋梁、肋柱构成框格,内嵌轻质填充体,并与外侧细石混凝土面层整体预制而成的板式构件。

2.1.4预制夹芯保温复合墙板precastinsulatedsandwichcompositewallpanel

由混凝土保护面层、保温层及预制复合墙板通过保温连接件组合而成的承重、保温一体化板式构件。

【条文说明】预制夹芯保温复合墙板中的混凝土保护面层及保温层不参与结构整体受力计算,仅起围护作用。

2.1.5填充体infill

内嵌于预制复合墙板框格之中的具有一定强度的轻质、节能块材。

【条文说明】填充体可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其他轻质混凝土材料;亦可结合地域特点,选择当地生产的符合国家质量认证标准或有可靠试验结果验证的轻质材料作为填充体。

2.1.6关键部位连接柱connectingcolumninkeypart

位于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中墙板间角部、端部连接部位的竖向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2.1.7一般部位连接柱connectingcolumningeneralpart

位于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中墙板间“T”字型、“十”字型、“一”字型连接部位的竖向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条文说明】关键部位及一般部位连接柱与墙体同厚,主要起墙板之间连接约束及承受集中力作用。

2.1.8竖向后浇带verticalpost-castingband

位于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中墙板间,仅起构造连接作用的“一”字型竖向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条文说明】竖向后浇带与墙体同厚,主要起墙板之间连接约束作用。

2.1.9约束暗梁constrainedconcealedbeam

设置于预制复合墙板上方,连接楼板和预制复合墙板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条文说明】约束暗梁主要起预制复合墙板与楼板之间的整体连接作用。

2.1.10现浇边缘连接构件cast-insituboundaryconnectingcomponents

用于约束和连接预制复合墙板的现浇混凝土构件,主要包括:

连接柱、竖向后浇带及约束暗梁。

2.1.11连梁couplingbeam

在平面内,与装配式承重复合墙体相连的梁。

2.1.12协同设计integrateddesign

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及内装进行的一体化设计,各专业之间的配合设计,并符合建筑设计、构件生产、装配施工、使用、维护等要求的系列化设计。

2.2符号

2.2.1材料力学性能

Ec——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q——填充块材的弹性模量;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