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课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观摩课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摩课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l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具准备:
教学时,教师要准备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
同时还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2分硬币及一些到商场里购买的物品或食品。
生活中常见的秤。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l、情境导入,看一看。
程序:
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商场买东西吧?
那你们都喜欢到商场买些什么呢?
老师这有几件物品,你能看出哪件商品重一些,那些轻一些吗?
2、联系实际,掂一掂。
说话:
请你拿出你到商店购买的商品。
如:
一袋红枣、膨化食品等等。
然后分小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较一下自己所买的商品和小组同学的商品那些重那些轻。
让学生选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轻的物品。
[简析:
商场里常见食品的轻重学生一般比较熟悉,特别是他们自己喜欢的食品,这样设计容易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
二、新课教学,认识质量
1、认识秤。
提问:
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对这些商品的重量进行比较呢?
你们能想出用什么方法吗?
引导出用秤称一称的方法)
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吗?
让学生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秤的资料读一读,介绍一下它们的在不同方面的用途?
教师总结:
展示课件中的秤。
[简析:
学生要想获得关于秤方面的知识,必须查阅很多学习资料。
这也是引导学生课外学习的很好方法。
]
2、认识千克
(1)猜一猜。
提问出示三包物品(1千克桔子、一千克棉花、l千克图钉)猜一猜你认为哪一包重?
(学生间产生争论)
(2)称一称。
同学们都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到底你的看法对不对呢?
我们一起来称称看吧。
学生动手称,并互相交流称后的结果。
(3)感受1千克。
这几袋物品都是1千克,看来只凭物品堆大堆小,不能判断出它们的重量,应该用秤称一称。
学生在通过拎一拎、掂一掂、看一看验证结论。
(4)感受几千克。
学生分小组秤一下所带商品的准确重量。
并指名请演示秤重量的过程。
一开始秤的物品的重量一定要接近1千克,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物品l千克有多少。
然后再类推出看秤面上2千克、3千克……物品的重量。
让学生通过“在玩中学”掌握基本知识。
以动手活动为主线,层层递进。
随着课改的发展,教育的重心就是探讨“乐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本课中教师及时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小组内同学自己动手,通过反复称一称、掂一掂、拎一拎的实践活动,在亲身经历和体验真正感受到了一千克的实际重量。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乐学”问题。
」
(5)动手操作
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
感受一下有多重。
称出1千克鸡蛋,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在数数有多少个。
说一说书上37页上一些物品的重量。
第二题说出电梯或卡车的载重量,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既有几千克重量的物品,也有数千千克重量的物品,同时为今后学习“吨”打下基础。
4、认识重量单位“克”。
(1)称一称。
a、用台秤称一枚2分硬币。
b、用台秤称1块橡皮。
c、质疑:
你发现了什么?
(2)认一认。
秤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
我们常用天平秤比较轻的物品。
用天平秤物品时,需要用砝码。
你知道下面这些砝码各重多少克吗?
教师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出示砝码。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动手称出10克黄豆有多重。
1个乒乓球有多重。
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这是感受1克重的好材料,可以让学生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感受“克”。
小组同学通过掂鹅毛和塑料尺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1克有多重,初步建立起1克的观念。
练习:
称一称铅笔盒里的学习用具的重量。
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千克和克的认识,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评】:
在这篇教学设计中我们看到新课程理念的存在,并感受到它的冲击力。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