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设计的原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7277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设计的原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导学案设计的原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导学案设计的原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导学案设计的原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导学案设计的原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学案设计的原则Word格式.docx

《导学案设计的原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设计的原则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学案设计的原则Word格式.docx

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学情,精心构建问题链。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要通俗明白而准确,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要设置坡度,难易得当,统筹兼顾,循循善诱,拾级而上。

3情境设计

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当中进行的。

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课堂教学设计要特别重视情感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因此,情境设计是导学案的必备工作。

教师通过详细钻研教材,依据学习内容,把握课堂学习环节,适时、恰当地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通过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如介绍背景知识,引入现实生活,使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恰当的体态动作,或借助各种媒体手段,通过创造浓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从而有效地将语文与生活实际、与学生的体验融合起来,成为“活语文”。

4教法与学法设计

导学案不仅要设计教师如何讲,还要设计学生如何学,只有把教师讲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因此,教法与学法设计便成为设计导学案的重要工作。

设计时应从教学内容和学情出发,在教法与学法的最优化方面动脑筋,下工夫,精心设计。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留给学生“动”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读、主动说、主动议、主动练,指导学法,使学生会读、会说、会议、会练,授之以法,通过灵活点拨、启发指导,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

导学案的编写

一、导学案的性质

导学案应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可以籍此并依托教材可以比较轻松的做到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可以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导学性原则:

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问题性原则:

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可以是填空,可以是思考题或其他形式。

4、层次性原则: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

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5、探究性原则:

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具体要求:

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第五、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更不能直接照搬教辅资料。

第六、“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三“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

“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集体备课(这我们做不到,都是单枪匹马。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2、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

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3、提前发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4、课后反馈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5、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五、导学案的编写格式

一容量要求:

八开纸正反两面、页边距、中缝2厘米左右,三案合一。

二页眉设置:

×

学校高(初)×

什么科目什么版导学案№×

编写:

审核:

三页脚设置:

章节名称(×

章×

节)页码激励话语(名言、警句)。

四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

新授课学案模式

1、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学习后要了解、掌握、运用概念、要点、规律等。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学到了哪些能力

情感目标:

仔细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发展目标。

(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主。

2、重点、难点:

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预习导引(预习案):

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3—5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明确主干知识,基本掌握简单知识,搞清疑难所在,以便有目的听课解疑。

4、问题导学:

导学案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内容设探究,知识生成要引导,留给学生去亲历。

5、典题训练:

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6、精讲点拨:

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点拨提升有层次。

(每个知识框题都按照4、5、6环节进行。

即:

学—讲—练有机结合。

7、归纳小结:

本项内容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如画知识树、概念图等。

(教师的总结类似于板书主干知识的内容,但力求以不同的形式表述)。

8、当堂检测:

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

题量控制在选择题5—8个,简答题1—2个,时间5—10分钟。

9、作业布置(巩固案):

根据课堂知识以及当堂检测的情况布置。

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

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题。

(易:

中:

难=6:

3:

1)即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

复习课学案模式

1、考纲要求:

列出所复习知识的《考纲》或《考试说明》要求,明确在教材中的地位和要求级别。

2、重点难点:

结合以前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好复习的重难点。

3、自主梳理(预习案):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自主构建相关知识的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及规律,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找出以前学习存在的薄弱点、易错易漏易混点,并有重点的回扣复习。

知识网络内涵力求详实,并尽可能的扩充其外延,加强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问题设计以小综合题为主,要体现知识层次和内在逻辑关系,适当提升思维含量。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解决以前的知识遗漏和能力不足,解决重难点,锻炼发散思维,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运用比较、综合等方法进一步明确知识的区别联系形成整体印象,提高知识、技能层次。

注重一题变式多练。

对本节课所复习知识、方法、规律、联系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由教师总结,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修缮预习时所构建的知识网络。

题量控制在选择题2—4个,简答题2个,时间5—10分钟。

巩固案可以直接采用相关复习资料的题目。

要求教师要先做,对题目进行删减或修改或优化组合。

讲评课学案模式

1、预习案:

提前下发批阅的测试卷及答案,让学生自主纠错、补漏。

2、试卷分析:

教师公布选择题正答率情况(或指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以及非选择题的出错情况。

分析试卷考查范围、试题难易程度、成绩分布情况及比较,并列出错因。

3、自主分析:

学生根据教师的试卷分析先自主总结,对自己试卷上出现的问题进行错因归类,对自己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4、分类精析:

从试题中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错题先让学生分析展示,其他学生补充或订正,教师适时引导、评价。

针对错题,老师从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进行讲解和点拨。

点拨要有启发和提升,不能就题论题,而是方法的总结,原理应用的技巧,解决问题的程序,知识理解的误区和盲点。

点拨务要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

切忌简单敷衍,或空洞无物,词不达意。

对题目的讲解最好做到题目模式化、类型化,讲清方法规律。

5、典题巩固:

针对错题的错因选取合适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6、总结反思:

学生根据自身收获总结考查题目的知识、能力、方法技巧等等。

7、二次过关:

选择适量题目进行目标重测,检查课堂效果。

六、网络资源的使用原则

1.网络上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

有他人已经做好的课件,有他人已经写好的教案,也有他人已经编写的导学案,也有配套的一课一练、精讲精炼。

2.对他人的劳动成果,要善于学习,要会学习。

下载之后,不做思考,不作加工,不去揣摩,全盘拿来就用,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3.借鉴是最好的学习,思考才能适用。

他人的见解、想法,必须经过消化和改造。

改头换面不是借鉴,复制粘贴,要三思而后行

“导学案”的使用原则

(一)对学生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

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定时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二)对教师的要求

1、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

2、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

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

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

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

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3、上课过程一般可分为:

⑴预习情况、检查交流(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

⑵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⑶分组合作,交流展示;

⑷及时评价,点拨提升;

⑸典型题目,巩固训练;

⑹达标测评,拓展延伸。

4、教师必须提高两种能力,即:

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

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

(三)其他使用要求

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2、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

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严禁抄袭他人。

3、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

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

课后,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简单写出教后记。

4、定期的巩固复习:

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练习。

案例精选—校园篇邯郸四中“导学案”

 

CCTV.com 

2010年05月20日10:

1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

管理观察频道 

一、指导思想:

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

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

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注校本研修实效。

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细则:

(一)“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

1、周集体备课

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

4、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6、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导学性原则:

3、探究性原则:

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层次性原则:

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具体要求:

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每周一检测);

第五、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第六、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应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三)“导学案”的使用原则

⑴对学生的要求

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3、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⑵对教师的要求

1、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

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

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

⑴预习交流(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

⑵预习疑难反馈、课文重点讲解(可学生解答或教师解答);

⑶师分题(如重点词组或句型练习),分组合作(小组成员板演,小组长领导本组学生把自己分的题全部讲会,让全部组员掌握);

⑷展示提升(各组派代表讲清本组的题目,其它小组同学提出疑问及不足);

⑸穿插巩固;

4、要做到“四精四必”:

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教师必须提高三种能力,即:

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

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

⑶其他使用要求

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严禁组织学生代替教师的批阅。

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

课后,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

(四)“导学案”基本格式:

(学科)导学案

课题 

课型 

执笔

审核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学具准备和学法指导】

【学习过程】

1预习导学

2课堂研讨

3延伸拓展

(五)有关保障措施:

⒈实施“导学案”后,原则上停用除与教材配套练习册外的教辅材料、除“导学案”与“周周清”或“单元清”巩固练习卷外,不得另外印制试卷;

传统意义的备课模式停止;

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足课程,并按标准课时安排学科教学时间。

⒉周周清、每次月调研考试题必须有不低于60%的内容来源于教材和“导学案”的原题型。

⒊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

⒋合理安排学生座位,建立“631学习小组”。

班主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

即将全班学生分成10个“6人异质学习小组”,相互竞争。

每个学习小组再分成两个3人组。

有问题3人组先进行研讨,解决不了提交6人组讨论,再不行提交课堂全体讨论。

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1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达标、纪律、卫生等。

一周评一次参与积极的小组和个人(每参与一次发言,本组所有成员都加1分)。

⒌实施“导学案”的学科教师,学校将发放适当的集体备课津贴。

⒍对实施“导学案”学科教师的课堂评价标准是:

①看学生气氛是否浓厚;

②看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参与人次是否多;

③看学生占用的时间多少;

④看老师采取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是否好;

⑤看效果,看效率。

学校评课标准,强调两个字:

一是活,看学生参与和学生气氛;

二是实,看课堂是否很实效,看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方式。

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则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预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要求、重点、难点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预习完成导学案。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调控教学,将学生能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讲解,将个别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结合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生师评价等形式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这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容量,并可有效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导学部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也不例外。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己首次独立地接受新知识的阶段,需要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分析、思考、消化、归纳和简单的应用,因此,课前预习实际上是自学的起始阶段,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学校教育已不可能完成传授全部知识的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