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CH差错控制编码和线性分组码PPT文件格式下载.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7363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原理CH差错控制编码和线性分组码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通信原理CH差错控制编码和线性分组码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通信原理CH差错控制编码和线性分组码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通信原理CH差错控制编码和线性分组码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通信原理CH差错控制编码和线性分组码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CH差错控制编码和线性分组码PPT文件格式下载.ppt

《通信原理CH差错控制编码和线性分组码PPT文件格式下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CH差错控制编码和线性分组码PPT文件格式下载.ppt(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原理CH差错控制编码和线性分组码PPT文件格式下载.ppt

各种编码和译码方法方法62.1引言引言n差错控制的三种方式n检错重发(ARQ)n在接收端根据编码规则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规则被破坏,则通过反向信道要求发送端重新发送,直到接收端检查无误为止nARQ系统的重发机制:

停发等候重发、返回重发和选择重发n需要反馈信道,效率较低,但是性能很好发收能够发现错误的码应答信息72.1引言引言n差错控制的三种方式(续)n前向纠错(FEC)n发送端发送能纠正错误的编码,在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码和编码规则,能自动纠正传输中的错误n不需要反馈信道,实时性好,但是随着纠错能力的提高,编译码设备复杂发收可以纠正错误的码82.1引言引言n差错控制的三种方式(续)n混合方式n结合FEC和ARQ:

在纠错能力范围内,自动纠正错误,超出纠错范围则要求发送端重新发送发收可以发现和纠正错误的码应答信号92.1引言引言n信道发生差错的模式n随机差错:

n差错的出现是随机的,差错出现的位置是随机分布的n一般由信道的加性随机噪声引起n这种信道称为随机信道随机信道n突发差错:

n差错的出现是一连串出现的。

这种情况如移动通信中信号在某一段时间内发生衰落,造成一串差错;

光盘上的一条划痕等等n这样的信道称之为突发信道突发信道n混合差错:

n既有突发错误又有随机差错的情况n这种信道称之为混合信道混合信道102.1引言引言n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n以差错重发编码来阐述差错编码在相同的信噪比情况下为什么会获得更好的系统性能?

n例1:

假设发送的信息0、1等概,采用2PSK方式,则最佳接收的系统误比特率为,现假设n如果将信息0编码成00,信息1编码成11,则在接收端:

n如果发送00,收到01、10,知道发生了差错,要求发送端重新传输,直到传送正确为止n只有当收到11时,我们才错误地认为当前发送的是1n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译码错误的概率是n同理,如果发送的是11,只有收到00时才可能发生错误译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译码错误的概率是n故采用00、11编码的系统误比特率为112.1引言引言n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续)n依此类推,可知:

n采用000、111编码的ARQ系统误比特率是多少?

n采用0000、1111编码的ARQ系统误比特率是多少?

n例2,如例1,如果0、1采用00000、11111编码,在接收端用如下的译码方法,每收到5个比特译码一次,采用大数判决,即5个比特中0的个数大于1的个数则译码成0,反之译码成1;

不采用ARQ方式。

那么,这种编码方式就变成了纠错编码n由于传输错误当接收端收到11000,10100,10010,10001,01100,01010,01001,00110,00101,00011中的任何一种时,都可以自动纠正成00000n课外题:

请计算在这种情况下的系统性能n上述例1、例2的编码方式叫重复码122.1引言引言n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续)n例3,2PSK系统中误比特率与Es/N0有关n我们看到,重复码中假设传输时每个符号的Es/N0相等,因此才得到以上的性能分析对比n但是如果我们以Eb/N0的指标进行比较,则我们看到n例1的n例2的n如果要求各系统在Eb/N0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n重复码中用了n倍能量来传输一个比特,从每个比特能量的角度来看),则可看到这2种系统性能相近(即获得相近的编码增益)132.1引言引言n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续)n当x1有n2PSK系统:

n2重重复码:

n编码增益编码增益=142.1引言引言n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n根据差错控制编码的功能不同n检错码、纠错码、纠删码(兼检错、纠错)n根据信息位和校验位的检验关系n线性码(存在线性关系)和非线性码n按信息码元在编码后是否保持原来的形式n系统码:

保持不变n非系统码:

信息码元改变了原有的信号形式n按纠正错误的类型:

n纠正随机错误的码:

用于随机错误的信道n纠正突发错误的码:

用于突发信道152.1引言引言n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续)n根据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的约束方式:

n分组码:

监督码元仅与本码组的信息码元有关n卷积码:

监督码元还与前面码组的信息码元有约束关系n分组码:

将k个信息比特编成n个比特的码字,共有2k个码字。

所有个码字组成一个分组码。

传输时前后码字之间毫无关系n卷积码:

也是将k个信息比特编成n个比特的码字,但是前后的N个码字之间相互关联n编码速率=平均每个码字所携带的信息比特率162.1引言引言n编码信道n所谓的编码信道就是将调制解调包括在信道内的一种模型上的等效。

即如果研究编码和译码,完全可以将调制、解调与信道合起来等效成一个等效的信道,这种信道就称之为编码信道编码信道源编码调制信道解调译码宿172.1引言引言n编码信道(续)n根据调制解调的不同输入和输出具有不同的类型n离散无记忆对称二进制输入二进制输出信道(BSC)n这种情况相应于2进制调制解调+判决n离散无记忆二进制输入多进制输出信道n对应于2进制输入,量化后输出的情况,即所谓的软译码n离散无记忆多进制输入多进制输出n对应于多进制输入、量化后输出n离散无记忆二进制输入连续输出n对应于二进制输入,模拟输出(未判决、未量化)182.1引言引言n香农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n对于一个给定的有扰信道,若信道的容量为C,只要发送端以低于C的速率R发送信息(R为编码器的输入二进制码元速率),则一定存在一种编码方法,使编码错误概率P随着码长n的增加,按指数下降到任意小的值,表示为n其中E(R)称为误差指数n结论:

nn和R一定情况下,为减小P,可增大Cn在C及R一定的情况下,增加n,可以使P指数下降。

从实际的角度看,这时设备复杂性和译码延时也随之增加E(R)C0C1C2R192.2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n主要内容n码重、码距n最小码距n码的纠错、检错性能202.2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n分组码将k个比特编成n个比特一组的码字(码组),记为(n,k)码n由于输入有2k种组合,因此(n,k)码应该有2k个码字n码重、码距n码重:

码字中1的个数。

如码字11000的码重为2n码距:

码字C1与码字C2之间不同的比特数(又称汉明距)212.2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n最小码距n所用码字中任何两个码字之间的码距的最小值,用dmin表示n码的纠错、检错性能:

由最小码距决定n为了检测e个错误,要求最小码距n为了纠正t个错误,要求最小码距n为了纠正t个错误,同时检测e个错误,要求最小码距22纠错码的抗干扰能力完全取决于许用码字之间的距离,码的最小纠错码的抗干扰能力完全取决于许用码字之间的距离,码的最小距离越大,说明码字间的最小差别越大,抗干扰能力就越强距离越大,说明码字间的最小差别越大,抗干扰能力就越强2.2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232.3常用的简单编码常用的简单编码n奇偶监督码(奇偶校验)n设奇偶监督码的码字表示为:

n则偶校验码:

(即偶数个1)奇校验码:

(即奇数个1)n可见这种码的最小码距为2,只能检1个错24奇偶监督码的编码可以用软件实现,也可用硬奇偶监督码的编码可以用软件实现,也可用硬件电路实现件电路实现如果码组如果码组B无错,无错,BA,则,则M0;

如果码组;

如果码组B有单个(或奇数个)错误,则有单个(或奇数个)错误,则M12.3常用的简单编码常用的简单编码252.3常用的简单编码常用的简单编码n二维奇偶监督码n提高奇偶校验码对突发错误的检测能力n将若干奇偶校验码排成若干行,然后对每列进行奇偶校验,放在最后一行。

传输时按照列顺序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又按照行的顺序检验是否差错n由于突发错误是成串发生的,经过传输后错误被分散(交织编码+奇偶校验)n移动通信中的信道衰落造成突发错误,因此传输前,先将输入的信息比特交织,将突发错误尽可能分散成随机错误,然后用其它编码方式来纠正随机的错误262.3常用的简单编码常用的简单编码n恒比码n每个码组中的1的个数都一样n电传机传输汉字时每个汉字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每个阿拉伯数字用5个比特的码字表示。

由于阿拉伯数字只有10个,因此从32中可能的码字中挑出=10个1的个数为3的码字作为阿拉伯数字的编码方式n译码可以采用查表方法,检错时检查1的个数是否为3n一般用在电传、电报阿拉伯数字编码阿拉伯数字编码101011610101211001711100310110801110411010910011500111001101272.3常用的简单编码常用的简单编码nISBN国际统一图书编号n国际图书的发行中,用编码的方式来防止书号在通信过程中发生错误n如通信原理的书号是ISBN7-118-01429-Xn其中第一位数字“7”表示“中国”,“118”表示出版社,“01429”表示书名编号,最后一位“X”表示校验位(它是罗马数字10的表示)n所采用的校验方式如下所示:

n711801429X=10n78917171822243343n7152441587698122155198198(模11)=0282.4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n差错编码的重点:

各种编码和译码的方法n主要内容n性质n基本原理n校验矩阵(监督矩阵)n生成矩阵n校正子(伴随式)n汉明码292.4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n定义:

n将信息码分组,为每组信息位附加若干监督位,且信息位和监督位间的关系可由线性方程组表示的编码n即可用线性方程组表述码的规律性的分组码n线性分组码(n,k)的性质n许用码字(组)为2k个n定义线性分组码的加法为模2加,乘法为二进制乘法。

即有n1+1=0、1+0=1、0+1=1、0+0=0n1x1=1,1x0=0,0x0=0,0x1=0n且码字与码字的运算是各相应比特位上符合上述二进制加法运算规则302.4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n线性分组码(n,k)的性质(续)n群:

集合G上定义了一种加法运算,如果该运算符合以下4条公理,则称G是该运算的一个群n封闭性:

任何a、b属于G,有a*b属于Gn单位元:

G中存在一个元素e满足e*a=an有逆元:

任何a属于G,存在b属于G满足a*b=en结合率成立:

a*(b*c)=(a*b)*cn线性分组码的性质:

n封闭性。

任意两个许用码组的和仍是一个许用码组n最小码距等于非零码的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