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36835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生物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古生物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古生物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古生物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古生物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生物学.docx

《古生物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生物学.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生物学.docx

古生物学

古生物学

化石:

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生物的遗体和遗迹

(一)形成化石条件:

(1)生物本身条件:

需要有硬体,以矿质硬体最佳。

软体不利于保存。

此外,生物个体的丰富程度也很重要2)埋藏条件:

埋藏速度和埋藏物的性质影响化石的保存。

快速埋藏和细粒沉积物有/不利于化石保存(?

)。

(3)时间条件:

需长时间埋藏,使石化作用得以进行。

(4)成岩条件:

只有在压实作用较小/大(?

),且重结晶作用轻微/严重(?

)情况下,才能保存完好的化石)

化石化作用:

是指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体在成岩作用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成为化石的过程(

(1)矿质充填作用:

地下水所携带的矿物质充填到生物硬体组织的孔隙中;2)交替作用:

生物硬体被埋藏后,不断被地下水所溶解,同时又被外来的矿物质所充填;3)升馏作用:

生物遗体中的易挥发成分(氧、氢、氮)在地下的高温高压作用下,往往挥发掉,留下比较稳定的炭质形成薄膜)

(二)化石的保存类型

1.实体化石(Bodyfossil)(指地史时期中保存下来的生物遗体,为生物遗体的全部或某一部分。

多为骨骼部分)未变质实体化石变质实体化石

2.模铸化石:

生物遗体在岩层中留下的印痕、印模和铸形物等总称

分为四类:

1)印痕化石(impression):

生物尸体在细粒或化学沉积物中留下的痕迹,一般由软躯体生物所形成2)印模化石(mold):

具凸凹壳的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留下的印模。

包括外模(反向地体现了生物壳外表的大小形态和纹饰)和内模(它反向地反映了壳内表面的大小、形态和构造。

)3)(模)核化石(Corefossil)—生物遗体内、外模形成后,生物硬体溶解,其他物质的再充填,便形成了“核化石”,可分为内核和外核;(4)铸型

遗迹化石:

是指地史时期的生物在沉积物中所保存下来的活动时的遗迹或遗物

3.遗迹化石:

是指地史时期的生物在沉积物中所保存下来的活动时的遗迹或遗物

4.化学化石:

古生物体中的软体虽然遭受分解,但分解后的有机质成分如脂肪酸、氨基酸等仍保存在地层中,它们仍具有一定的有机化学分子结构

石化作用:

是指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体在成岩作用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造而成为化石的过程。

有如下三种类型:

(1)矿质充填作用——地下水所携带的矿物质充填到生物硬体组织的孔隙中,使硬体变得更加致密。

这种石化作用没有改变生物体原来的组织结构,但增加了重量和成分。

(2)置换作用/交代作用——生物硬体被埋藏后,不断被地下水所溶解,同时又被外来的矿物质所充填。

常见的有硅化、钙化和白云石化作用。

(3)升溜作用——一般发生在几丁质、几丁-蛋白质或蛋白质骨骼的生物中。

其有机质中的易挥发成分(氧、氢、氮)在地下的高温高压作用下,往往挥发掉,留下比较稳定的炭质形成薄膜。

化石的形成过程

生物群:

生活在共同的环境,彼此关系密切的生物群

死亡群:

各种原因死亡的尸体堆积,有可能非同一生物群

埋藏群:

堆积埋藏在一起的动物遗体,有混杂或损失

化石群:

埋藏群经过成岩作用

原地埋藏和异地埋藏的辨别标志

1完整程度:

原地埋藏类型化石完整,细微结构未破坏;异地埋藏多破碎。

2分选:

原地埋藏者大小一致(?

)、个体发育不同阶段化石均有保存,无分选性;异地埋藏者个体基本一致(?

),分选好。

3两壳比例:

原地埋藏者基本1:

1,否则为异地埋藏。

4生态类型的保存位置:

原地埋藏往往保存生物生存时的位置和状态。

5其他:

原地埋藏者,化石的古生态分析结果和含化石层的沉积环境一致。

否则为异地埋藏。

种的形成:

不同种的个体之间不能交配繁殖,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自然界同一个物种,常常由于环境的隔离→居群之间的差异,一旦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使它们又重新生活在一起,彼此间也不能交配而繁殖后代,结果形成新种

属:

是由起源上有直接联系,在形态、构造、生理、生态等特征上相似的若干个物种所构成的分类单位。

或是由一些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亲缘关系又十分亲近的一些物种所组成的较高一级的分类单位。

属的命名采用单名法,但属名要用斜体字来书写和印刷,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古生物的分类系统:

以化石形态和构造的相似程度为基础。

这种分类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它是以许多形态学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和为基础的,基本能反映生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因此也被称为自然分类系统。

相关律:

环境条件变化使生物的某种器官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适应时,必然会有其他的器官随之变异,同时产生新的适应。

重演律:

个体发育是系统发生的简短重演。

分歧(趋异):

生物进化过程中,为适应不同条件而发生种的分化,由一个种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

适应辐射:

生物类群多方向的趋异。

适应趋同:

适应趋同与适应辐射相反,指一些类别不同,亲缘疏远的生物,由于适应相似的生活环境而在体形上变得相似,不对等的器官也因适应相同的功能而出现相似的性状。

灭绝:

生物完全绝种而不留下后裔。

假灭绝:

某种生物演变为新种而在地史中消失。

种系代谢:

在阶段性进化过程中,新种总是在旧种的基础上产生,许多旧种被其子种所代替而衰退灭亡。

背景灭绝:

地史上任何时期都有生物灭绝,使总的灭绝率维持在一个低水平。

生物复苏:

大灭绝后的生物群和生态系,通过生物的自组织作用和对新环境的不断适应,逐步回复到正常发展水平的过程

变异:

是指同种生物之间的差异(不包括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

特化:

生物对某种条件特殊适应,使其形态、生理上发生局部变化,但生物整体进化水平没有提高。

影响生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因素

温度,水深,光线,盐度,底质,气体,海拔,生物因素。

地史上三次大的冰期

三大冰期依次为:

震旦纪、石炭纪和第四纪

原地埋藏与异地埋藏的区别

表示搬运能力增强。

原地埋藏;原地化石群:

化石群成员与原来当地生物群成员基本一致。

残留化石群:

原生物群大部分保留成为化石,小部分被搬运流失。

异地埋藏;混合化石群:

大部分化石原属一个生物群,有部分混入分子。

搬运化石群:

全部搬运,化石来自不同的生物群

生命的化学进化1)有机化合物形成阶段2)生物大分子形成阶段3)生命形成阶段:

早期(细胞)生物的发生和演化:

1)生命的出现:

最早的生物化石出现于38亿年前的地层中—南非无花果树组(FigTree)燧石中的棒状细菌和球状细菌2)生物的分异:

表现为生物多样性发展—属种数量的增加3)真核生物的出现4后生动物的出现:

出现于6~7亿年前。

主要为软躯体生物。

以伊迪卡拉(ediacara)动物群为代表,是指震旦纪后期出现的,主要由腔肠动物(67%水母、海鳃纲)、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似三叶虫组成的不具外壳的多细胞后生动物群

显生宙生物的发生和演化:

(一)动物界第一次大发展1)小壳动物群的出现,意义:

第一个带壳生物群,寒武纪(古生代)的起点;2)澄江动物群的出现:

寒武系底部继小壳动物群之后出现的第一个无壳和具壳的混生化石群,意义:

是寒武纪初期生物大爆发的典型代表

二)动、植物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

1)植物的发展:

在志留纪末期-早、中泥盆世,以出现裸蕨植物为代表,并产生茎、叶的分化,发育了维管束系统2)动物的发展:

在晚泥盆世,出现了鱼类向两栖类的演化以出现总鳍鱼类为代表,(三)动物界分支发展演化:

经过了从原生动物—原始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两胚层动物—三胚层动物—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

生物进化:

是指生物在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其遗传物质系统随时间推移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相应的表型的改变

1.古生物学的证据:

(生物不断的从低级到高级、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的方向发展)

2.胚胎学的证据:

在胚胎发育中,共性特征先出现,特殊性状后出现

重演律个体发育是系统发生的迅速重演

3.比较解剖学证据:

同源器官、同功器官、痕迹器官

(物)种:

是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基本分类单位,它不是人为规定的单位,而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实体

物种的形成是通过遗传、变异、隔离和自然选择等途径来实现的

1.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模式/渐变论:

为达尔文的观点,一个原始物种在自然选择作用下,性状逐渐分化,使得遗传变异逐渐积累,最终形成新种。

而且新种与旧种之间有过渡类型。

强调线系变异;2突变模式/突变论:

点断平衡论为代表,埃尔德雷奇等提出,认为生物演化是突变(间断)与渐变(平衡)的辩证统一。

成种过程是突然发生的

2.生物演化方式:

1)进化2)分化分为趋异(辐射)和趋同3)特化4)退化5)平行演化

3.生物演化的特点、规律:

1进步性发展:

1)从异养到自养的发展2)从二极(菌、藻二极)到三极(动、植物分化三极)的发展3)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2不可逆性(已消失的性状不会再出现,已绝灭的物种不会再复生)3相关律和重演律(其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体现其祖先的特征,然后才体现其本身比较进步的特征)4生物演化总貌(从少到多的发展多次绝灭,多次复苏)

4.生物的灭绝与复苏:

1、生物的演替{1种系代谢(假灭绝);2)生态代替}2.生物灭绝(是指生物种系的终止,不留下后裔的现象,分背景绝灭、集群绝灭;)3生物的复苏(大灭绝后的生物群或生态系,通过生物的自组织作用和对新环境的不断适应,逐步恢复到其正常发展水平的过程称为生物的复苏。

复苏的源泉包括幸存型、复活型和先驱型)

地史上大规模绝灭共有七次:

1.PR∈;2.O/∈之交;3.S/O之交;4.D3法门期-弗拉斯期之交;5.T/P之交6.T/J之交;7.K/E之交;其中二叠纪末绝灭事件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造成了海洋中95%以上物种绝灭

生物的生活环境

水生生物的生态类型:

浮游生物(生物身体一般呈辐射对称,个体微小,骨骼不发育或质量轻,可分为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游泳生物(具有游泳器官,能主动游泳,多呈流线型,两侧对称,其运动、捕食和感觉器官均较发达)、底栖生物(1.表生底栖又分固着底栖和游移底栖,2.内生底栖又分孔栖和埋栖)

群落:

居住在一个特定生态区域内的所有生物总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生态系:

指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综合生态系统,可大到整个海洋,小到一个湖泊、池塘,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群落组成(有非物质、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或分解者)

化石组合:

生物死亡后经过搬运形成异地埋藏的化石群

生态地层学:

利用古群落来划分和对比地层的学科称为生态地层学

古生态环境分析方法1.指相化石法2.形态功能分析法3.群落古生态分析方法4.沉积学方法

四射珊瑚出现于晚奥陶世,二叠纪末期灭绝。

横板珊瑚分布于中寒武世至二叠纪。

一直不太繁盛

腔肠动物门(1.细胞有了明确的分工,是多细胞后生动物2.属于二胚层多细胞动物,有组织、无器官。

外胚层可分泌钙质,形成硬体骨骼3.具消化食物的中央腔—消化腔或称腔肠,故名腔肠动物4.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5.有世代交替现象分为水螅型和水母型;6.在前寒武纪已有化石记录,硬体化石出现于古生代;现代海洋中很丰富7化石典型代表有珊瑚和层孔虫)

珊瑚纲特征及其分类主要依据:

触手、隔膜(壁)数目及排列

四射珊瑚亚纲的外形分单体和复体(丛状(枝状:

个体间以不同的角度向上生长、笙状:

个体间以相同角度向上生长)、块状(多角状:

个体外壁完整,横切面成多角状、星射状:

个体间的外壁部分消失,与多角状相似、互通状:

个体间的外壁全部消失,而以泡沫板相连、互嵌状:

个体间的外壁全部消失,相邻个体以长隔壁相互贯通))

四射珊瑚亚纲的外部构造:

外壁:

珊瑚虫发育的基础表壁:

位于外壁表面,是软体下垂部分分泌的生长痕迹,细的称“纹”“线”,粗的称“皱”代表“日、月、年”萼部:

杯状是软体生活的地方

四射珊瑚亚纲的内部构造:

纵列构造(隔壁)横列构造(横板.鳞板.泡沫板)轴部构造(中轴、中柱)

隔壁:

珊瑚体内辐射状排列的纵向骨板

横板:

珊瑚体腔内的横向构造,分为完整横板(完整穿越体腔中心)与不完整横板(上下交错,不能直接穿越中心到达另一侧)

鳞板位于珊瑚内部的边缘,隔壁之间,大小规则,多上拱,一排或多排.在横切面上呈弧形或人字形排列

泡沫板:

位于珊瑚体边缘切断隔壁的大小不等的小板

中轴:

由对隔壁中部膨大形成的实心轴中柱:

由中板、辐板和内斜板构成

四射珊瑚的构造类型及时代(单带型横板+隔壁O-S为主;双带型横板+隔壁+鳞板(泡沫板)S-D为主;三带型横板+隔壁+鳞板+轴部构造C-P为主;泡沫型泡沫板O2-D2)

横板珊瑚亚纲(因横板特别发育而得名,个体无单体,全部为复体,隔壁不发育,一般呈刺状,无边缘构造和轴部构造,联接构造特别发育,个体较小,寒武纪-二叠纪)

隔壁:

可呈以下形态:

(1)隔壁刺—附于体壁的内表面,隔壁呈刺状,一般可成排出现。

(2)鳞片状隔壁—隔壁刺伸长,在横向上扩展成鳞片。

(3)板状隔壁—向中心延伸较远,类似四射珊瑚的隔壁,有时也可分级,但数量少。

(4)隔壁脊(瘤)—隔壁不明显,呈极低的脊状或瘤状。

横板——是最发育的构造,是体壁中的横向板状构造。

横板完整或不完整。

(1)完整横板——有平行横板、下凹状横板、上拱状横板。

(2)不完整横板:

交错状横板—不完整,向轴部倾斜,上下交错。

漏斗状横板—横板规则地下陷,在中央形成管道状,形如漏斗,也称为笛管。

泡沫状横板—极不完整,分化成许多泡沫状小板

联接构造:

沟通相邻个体间的构造,分为三种类型,即联接孔(壁孔和角孔),联接管和联接板

壁孔和角孔

分壁孔和角孔。

是联接管的横向扩大

软体动物门

1.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数量多、分布广;2.适应能力强,陆上和海洋均有分布;3.身体可分为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四部分,外套膜包裹内脏团,并能分泌钙质硬壳;4.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以外套膜(微血管)呼吸5.分为十个纲:

腹足纲、双壳纲、头足纲、多板纲、无板纲等

腹足纲:

软体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纲;因足生长在腹部而得名(蜗牛)体螺环的开口处称为壳口

基本构造:

1.胎壳:

螺壳上最早形成的部分,光滑2.螺环:

螺壳沿中轴旋转36003.体螺环:

最后一个螺环,容纳头足之处4.螺塔:

除体螺环之外的螺环总和。

5.缝合线:

螺环和螺环之间的接触线

定向:

顶部向上,旋轴直立,壳口向着鉴定者,壳口在旋轴的右侧为右旋壳,在左侧为左旋壳

双壳纲:

1.全部为水生,2.生活方式有底栖固着、爬行、游泳、穴居3.身体扁平两侧对称,具双壳,名双壳纲,由于其头部退化有无头纲之称,足位于身体的腹部,斧状,又名斧足纲,在软体和外套膜之间的外套腔中有瓣状鳃,又有名瓣鳃纲

外部形态及构造1.壳形:

两瓣壳一般相互对称、大小相等。

但每个壳瓣一般前、后不对称

2.外部构造:

(1)喙—壳体最早形成的壳尖为喙前转—多数指向前方,正转—指向上方,后转-指向后方

(2)壳顶区——包括喙在内的壳体最大弯曲区。

(3)后壳顶脊—自喙向后腹方伸展的一条隆脊,前壳顶脊较少见。

壳顶所在一侧为背,开口一侧为腹。

另有前缘和后缘之分

基面—喙与铰合线之间的平面或曲面;新月面—喙前基面常呈心形;盾纹面—喙后基面常呈长矛状;后壳面—后壳顶脊与后背缘之间的壳面

耳——以足丝附着的双壳类,在喙的前端和后端各有一个翼状伸出部分称为耳。

可分为前耳和后耳;一般后耳大于前耳。

耳凹—耳与壳体之间的槽状凹陷

双壳类壳饰分为同心饰、放射饰和网状壳饰;按其强度及粗细,壳饰有线、脊、褶

3.内部构造:

外套线—外套膜近外缘部分附着于壳内面所留下的痕迹。

与腹缘平行;外套湾—外套线后部的一凹弯。

由水管系统的伸缩造成,穴居生活;肌痕—闭合两壳用的闭肌在壳内面留下的印痕(单柱型,双柱型:

等大的称为等柱型,前小后大的称为异柱型);韧带痕:

位于壳喙之下,壳内或壳外,由韧带所留下的平面、凹面或凹坑

壳的定向与度量:

1.定向:

背、腹—两壳铰合的一方称背方,相对开闭的一方为腹方。

前、后—生活时的运动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

左、右—当壳的前后确定以后,将壳顶向上,前端指向观察者的前方,左侧壳瓣为左壳,右侧壳瓣为右壳

前、后的判断标志:

1)一般喙指向前方

(2)壳前后不对称者,后部比前部长(3)放射饰及同心饰一般由喙向后方扩散(4)新月面在前,盾纹面在后(5)有耳的种类,后耳常大于前耳;足丝凹口或凹曲位于前方(6)外套湾位于后部(7)单个闭肌痕一般位于中偏后部。

两个肌痕大小不同者,一般前小后大

2.度量:

壳长—前后两端的最大的水平距离,壳高—顶至腹缘并垂直于壳长的最大距离

壳厚—垂直于双壳接合面的最大距离

头足纲(外壳亚纲和内壳亚纲)1.头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最高级、发育最完善的一纲.2.全为海生的肉食性动物,善于在水底爬行或水中游泳3.具有头,在前方而显著,头部中央有口,两侧具发达的眼4.具有触腕,触腕一部分环列于口的周围,用以捕食,另一部分则在腹侧构成排水漏斗5.身体两侧对称,有四个鳃或两个鳃,前者具外壳,后者的壳体则被外套膜包裹而形成内壳或无壳

1.外壳类外部构造(直形,弓形,环形和旋卷形)

(1)旋卷壳(平旋:

即围绕一根假想轴旋转,而且在同一平面上排列)

平旋壳每旋转一周称为旋环,最后一旋环为外旋环,外旋环以内的所有旋环为内旋环

平旋壳据旋卷程度分为四种(外卷—外旋环与内旋环接触或仅包围其一小部分。

内卷—外旋环完全包围内旋环或仅露出内旋环极少部分.半外卷—外旋环包围内旋环的侧面不超过一半,半内卷—外旋环包围内旋环的侧面超过一半)

(2).壳的定向—确定前、后、背、腹:

直壳或弯壳:

尖端为后,口部为前,靠近体管的一侧为腹、另一侧为背;平旋壳:

原壳为后,口部为前,旋环外侧为腹,内侧为背

(3).壳饰(光滑或具装饰;平行壳口边缘:

生长纹、生长线;平行旋卷方向:

纵旋纹、纵旋线

垂直旋卷方向:

横肋。

还有网状饰,壳刺和瘤)

(4).外部构造:

脐:

平旋壳体的两侧中央下凹部分,脐四周壳面叫脐壁;脐接线:

内、外两旋环之交线

腹弯:

腹部排水管在壳口造成的凹缺

2.外壳类内部构造:

胎壳:

壳体最早形成的原始壳。

有圆形、椭圆形、滴珠状等;住室:

最前方具壳口的房室最大,为软体居住的场所;气室:

除住室之外的其余各房室中充满气体;闭锥:

所有气室总称闭锥

3.隔壁及相关构造:

隔壁:

壳壁内横向板状构造称为隔壁(与珊瑚异同点?

),隔壁把壳体分为许多气室。

(1)隔壁孔—隔壁上连接两个气室的开口

(2)隔壁颈—沿隔壁孔的周围延伸出的颈状或领状小管(3)连接环—隔壁颈之间或其内侧的环状连接小管

4.体管及其类型(头足类的壳中有一条贯穿住室到胎壳的钙质管道,它包围着软体的肉质体管索,由隔壁颈和连接环组成)

类型:

1.无颈式:

隔壁颈甚短或无,无连接环2.直短颈式:

隔壁颈短而直,连接环直3.亚直短颈式:

隔壁颈短、尖端微弯,连接环微外凸4.弯短颈式:

隔壁颈短而弯,连接环外凸5.全颈式:

隔壁颈向后延伸,达到或超过后一隔壁,连接环或有或无:

5.缝合线及其类型(缝合线:

隔壁边缘与壳壁内缘的交线);缝合线的基本要素:

鞍:

缝合线向前弯曲的部分;叶:

缝合线向后弯曲的部分。

有腹叶和侧叶等

缝合线的类型:

据隔壁的褶皱程度:

①鹦鹉螺型:

鞍、叶平直或平缓波状,无明显的鞍、叶之分

②无棱菊石型:

鞍、叶数目少,形态完整,侧叶宽而圆。

③棱菊石型:

鞍、叶数目多,完整,常呈尖棱状。

④齿菊石型:

鞍、叶数目多,鞍部完整,叶呈锯齿状。

⑤菊石型:

鞍、叶数目多,鞍、叶均呈锯齿状。

头足纲的演化趋势

缝合线:

简单复杂

壳形:

直壳旋卷,由外卷内卷

体管:

小大小

壳饰:

光滑简单复杂

个体:

小大

地史分布:

始现于晚寒武世,早古生代全为鹦鹉螺类,晚古生代到中生代菊石较为繁盛,尤其中生代被称为菊石的时代,白垩纪末菊石绝灭,新生代以内壳类繁盛为特征

节肢动物门(1门类最庞大;2生态领域极3.广身体分节,附肢分节4体披甲壳或厚皮,周期性脱壳生长5分类非常复杂:

三叶虫超纲,甲壳超纲等)

三叶虫纲(

(1).三叶虫是节肢动物门中已绝灭的一个纲2).身体扁平,背部被以坚固的甲壳,腹侧为柔软的腹膜和附肢3).背甲被两条背沟纵分为中部的轴叶和两侧的两个肋叶,因而得名。

身体自前而后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

1.背甲构造

(一)头甲:

主要构造有:

头鞍、面线、眼、头盖,多呈半椭圆形,中间有隆起的头鞍和颈环,其余称颊部

头鞍:

是头部中间隆起部分,两侧为背沟所限,其形状有两侧平行的,有向前收缩的,有中部收缩的,也有向前扩大等等边缘线(沟):

环绕头甲一周的浅沟,经头鞍时分离出颈环,颈环上常有刺或瘤

头鞍沟:

头鞍有时光滑,有时具成对的沟,为头部分节的痕迹,称头鞍沟或鞍沟,鞍沟把头鞍分成若干鞍叶。

鞍沟一般小于5对

前边缘:

头鞍之前的部分

被边缘沟分为内、外边缘两部分,其发育程度与头鞍向前伸展的程度有关

颊角、颊刺—头甲的后缘与侧缘之间的夹角,它可向后伸长成颊刺

面线—通过眼的内侧与眼叶之间有一对切穿头甲的狭缝,分为类型:

1).后颊类面线:

面线后支切于头甲后缘2)前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侧缘

3)角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的颊角4)边缘面线—面线切于头甲的腹边缘,背视看不到,也称无面线类

头盖—面线之间部分统称头盖,是固定颊和头鞍的统称,固定颊—面线和头鞍之间的区域称固定颊。

活动颊—面线外部的颊面,常脱落保存眼脊:

眼叶前端有一条凸起的脊线与头鞍相连

眼叶:

在面线内侧头盖外缘有一对半圆形隆起部分,对眼起支持作用。

2.胸甲构造:

由若干形状相似,相互连衔接并可活动的胸节组成

每一胸节上都有一对背沟,把胸节分为中央的轴节和两侧的肋节

各肋节之间的为间肋沟,每个肋节上的沟为肋沟.肋沟深而宽,

间肋沟窄而细肋刺:

肋节末端或钝圆,或延长形成刺

3.尾甲:

中央为尾轴,两侧为肋叶,肋沟较间肋沟深而宽

尾甲类型:

1)小尾型——尾极小2)异尾型——尾<头甲3)等尾型——头、尾等大4)大尾型——尾>头

三叶虫的生态:

全部海生,生活方式多种多样

1底栖型(底栖爬行,挖掘泥沙)2.游泳型3.漂游型

分布时限:

寒武纪至二叠纪,最繁盛期:

寒武纪,

占统治地位,退居次要:

奥陶纪,不占统治地位,

急剧衰退:

志留纪至二叠纪,只留少数类别,

二叠纪末:

绝灭

腕足动物门(1.腕足动物全为海生底栖,单体群居。

多数用肉茎固着生活。

幼虫约有数天至两周的浮游期,其后产生硬壳,以肉茎附着于海底营固着生活。

也有以次生胶结物或壳刺固着于海底和自由躺卧类型2.具体腔,不分节而两侧对称3.体外披有两瓣大小不等的壳,大壳为腹瓣,小壳为背瓣.两壳不对称,但单壳对称:

两侧对称)

1.壳体定向和外部构造:

(1)背、腹:

有肉茎的壳较大,称为腹壳,和它相对较小的壳称为背壳

(2).前、后:

有茎孔(或三角孔)的一边为后方,最早分泌的硬体部分或鸟喙状部分称壳喙,喙附近的边缘为后缘。

与喙相对的一边即壳体增长的一方为前方,其边缘称前缘

(3).两侧:

壳的两侧边缘称为侧缘

2.壳的外形(分正视、和前视)

(2)侧视:

双凸型:

两壳凸度近于相等;平凸型:

背壳近平而腹壳凸;凹凸型:

背壳凹而腹壳凸;凸凹型:

背壳凸而腹壳凹;双曲型:

幼年时为凹凸型,成年时变为凸凹型

(3)前视:

在壳的前端进行观察(背壳朝上)直缘型:

前缘接合线平直;单槽型:

前缘接合线下凹

单褶型:

前缘接合线上凸;中槽:

壳面中央到前缘的槽状凹陷(一般为腹壳);中隆/中褶:

壳面中央到前缘的褶状隆起(一般为背壳)

3.壳饰:

同心饰(同心纹同心线同心层同心褶)放射饰(放射纹放射线放射褶)

4.茎孔附近的构造:

喙;茎孔:

位于喙下方的一个圆孔,只在腹瓣上具有,供肉茎伸出固着之用

铰合线(铰缘):

壳体后部的接合缘.一般不分离为长、短、直、弯等;主端—铰合线的两端

基面(三角面):

喙与铰合线之间呈三角形的壳面;

壳肩:

由壳喙向两侧伸展到主端的壳面

三角孔:

腹喙下的基面中央有一个三角形的孔,为肉茎伸出之处。

三角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